宁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
(2011年3月11日)
201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副主席等中央领导来闽莅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环三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凝心聚力打好 “五大战役”,全力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19.51亿元,增长26.0%;第三产业增加值280.62亿元,增长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4%,上升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1%,下降3.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超出“十一五”计划目标1.9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个4.4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4%、19.8%和12.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2:34.7:42.1调整为2010年的18.5:43.4:38.1。
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6%,服务价格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9%。
图2 “十一五”时期居民消费价格(CPI)涨跌幅度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8 3.9 3.6
食品 9.1 9.4 8.5
其中:粮食 16.5 16.9 16.0
肉禽及其制品 2.9 4.3 0.9
油脂 -0.8 -2.8 1.5
蛋 7.2 6.8 7.6
水产品 7.6 6.7 9.3
鲜菜 30.5 31.2 28.6
鲜果 29.1 33.7 20.1
烟酒及用品 0.5 0.6 0.4
衣着 -1.7 -0.6 -3.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3 -1.4 1.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1 2.5 1.5
交通和通信 -1.0 -1.4 -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7 0.8 0.7
居住 6.4 6.0 7.0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4.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6.5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4万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4%。全年有1.02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2%。城镇登记失业率3.03%,低于省控制目标1.17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62.8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0.51亿元,增长47.1%;财政支出86.26亿元,增长26.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31.26亿元,增长39.8%;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43.29亿元,增长51.9%,其中税收收入30.19亿元,增长42.9%。
“十一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到206.46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28.19亿元,财政支出累计达到286.30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2.6倍和2.7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3%、26.2%和27.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增加值136.32亿元,增长4.2%。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2.34万亩,比上年增加3.57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33.35万亩,增加0.2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79万亩,增加0.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7.46万亩,增加2.5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59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增产0.3%,其中稻谷51.85万吨,增加0.85万吨,增产1.7%。
图3 “十一五”时期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5.69 0.3
春收 3.59 -20.3
夏收 5.58 -3.1
秋收 56.52 2.4
油料 0.49 1.3
其中:花生 0.40 6.3
油菜籽 0.08 -18.1
甘蔗 4.20 3.8
药材 1.53 -4.5
茶叶 6.13 -7.0
水果 25.64 -11.2
蔬菜 110.17 2.8
食用菌 13.30 7.1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47万吨,比上年增长1.8%。肉类总产量7.72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6.67万吨,增长1.9%;牛肉产量0.07万吨,增长4.6%;羊肉产量0.12万吨,增长7.4%。生猪年末存栏63.41万头,增长1.9 %;生猪出栏87.34万头,增长1.7%。奶产量0.24万吨,下降2.4%;禽蛋产量1.51万吨,增长1.3%。
全年水产品产量67.14万吨,增长4.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48万吨,增长5.8%;海洋捕捞18.94万吨,下降0.6%;海水养殖44.72万吨,增长7.5%。
全市木材产量93.8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25万亩。
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市级122家。21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39.66亿元,增长29%;销售收入37.70亿元,增长29%;出口创汇1.69亿美元,增长37%;带动农户18.64万户。大力推进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全市共引进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10多个,新肥料4种、新农药10种,新农机具15522台(套)。全市共完成农村沼气建设3890户,配套改厕任务973户。全年完成造福工程和地质灾害险情村搬迁6703户29630人。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全年完成农村公路路基工程512.9公里,水泥路面工程468.9公里。
“十一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2%。粮食产量比2005年减少了4.43万吨;茶叶产量增加1.00万吨,年均增长3.6%;水果产量增加2.75万吨,年均增长2.3%;肉类总产量增加0.19万吨,年均增长0.5%;水产品产量增加3.24万吨,年均增长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6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89亿元,增长32.5%,增幅连续六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其中,国有企业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1%,股份制企业增长35.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7.0%,重工业增长30.7%。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91家,新增180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243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图4 “十一五”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232.89 32.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3.75 8.7
其中:集体企业 0.16 -100.9
股份制企业 201.06 35.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7.94 14.1
股份合作企业 1.91 20.7
轻工业 67.16 37.0
重工业 165.73 30.7
规模以上工业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产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9.0%,塑料制品业增长7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0.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4.7%。七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产值5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电机电器实现产值143.39亿元,增长41.7%;电力实现产值93.91亿元,增长20.0%;食品实现产值131.53亿元,增长47.4%;船舶修造实现产值44.66亿元,增长20.9%;汽摩配件实现产值33.63亿元,增长46.5%;建材实现产值34.32亿元,增长29.4%;医药化工实现产值29.55亿元,增长30.8%。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3.03 -0.2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75.40 25.2
乳制品 万吨 1.37 19.2
饮料酒 万升 4186.8 -17.2
其中:啤酒 万升 4186.8 -17.2
精制茶叶 万吨 2.69 19.7
饲料 万吨 8.00 2.7
服装 万件 74.70 -6.6
机制纸 吨 1.55 80.1
氯酸钾 万吨 2.68 24.8
化学原料药 吨 475.99 -6.9
铁合金 吨 9599.85 51.4
化油器 万台 7248 92.8
水泵 万台 765.95 22.5
花岗石板材 万平方米 4080.92 18.9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519.52 21.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6.0%。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5.94亿元,增长5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67亿元,增长1.7倍;私营企业17.96亿元,增长90.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0.74亿元,下降79.5%。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4%,比“十五”时期提高6.8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5.69亿元,增长3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6.11万平方米,增长24.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7.86万平方米,增长55.1%。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比“十五”时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图5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城镇投资337.05亿元,增长31.8%;农村投资34.66亿元,增长10.0%。
图6 “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5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71.71 29.4
城镇 337.05 31.8
其中:国有经济控股 180.41 28.5
农村 34.66 10.0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4%。
表6 2010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337.05 31.8
农、林、牧、渔业 1.62 30.9
采矿业 0.89 1724.7
制造业 78.60 32.9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3.49 62.6
食品制造业 0.74 43.4
饮料制造业 4.00 71.3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93 197.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66 -11.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13 -23.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0 -29.5
医药制造业 2.41 116.6
塑料制品业 6.25 6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85 71.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4 3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09 199.8
金属制品业 2.48 -57.1
通用设备制造业 4.21 97.3
专用设备制造业 0.96 68.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1.84 7.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05 33.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7.52 6.9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95.35 6.5
建筑业 2.55 153.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3.96 68.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92 37.5
批发和零售业 0.79 -58.2
住宿和餐饮业 1.63 -62.2
金融业 0.27 1083.0
房地产业 62.90 53.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70 -47.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0.13 12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35 51.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13 165.8
教育 6.26 203.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91 9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8 37.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75 1.3
房地产开发投资58.62亿元,比上年增长80.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7.31亿元,增长56.0%。商品房竣工面积83.14万平方米,下降27.8%。商品房销售面积138.21万平方米,下降13.2%,其中商品住宅125.46万平方米,下降16.7%。商品房销售额69.41亿元,增长12.6%。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7.55万平方米,增长8.1%。
表7 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亿元 58.62 80.1
其中:住宅 亿元 37.31 56.0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585.30 1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464.76 10.0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92.24 70.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39.26 39.5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83.14 -27.8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71.76 -24.0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38.21 -13.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25.46 -16.7
本年资金来源 亿元 92.04 43.6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7.34 -2.9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25.86 25.4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万平方米 42.13 125.0
完成土地开发面积 万平方米 14.18 -21.0
土地购置费 亿元 14.98 327.3
全市1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9.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5%,占全社会投资的53.7%。其中101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4.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7%;17个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9亿元。福安东元高速冲压与铝压铸件生产项目、屏南双氧水生产项目、寿宁三祥特种材料二期、柘荣三本油茶产业化等32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或阶段性投产目标,宁德金涵防洪工程、蕉城俊杰组合蜂窝陶瓷填料扩建、福鼎镍合金生产项目等21个项目实现开工。列入省在建重点的项目36项,完成投资140.97 亿元,占年度计划109.9%。其中,宁德核电厂一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0%,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宁德段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0.1%。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到1235.2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24.8%,比“十五”时期提高4.4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0.08亿元,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42亿元,增长8.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83亿元,增长9.5%;零售业零售额198.77亿元,增长16.9%;住宿业零售额3.38亿元,增长23.5%;餐饮业零售额23.53亿元,增长11.7%。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39.3%,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44.5%,汽车类增长5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8%,日用品类增长6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3%。
“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3%,比“十五”时期提高4.6个百分点。
图7 “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2.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出口9.74亿美元,增长39.3%;进口2.36亿美元,增长200.8%。出口比进口多7.3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6亿美元。对台湾地区、韩国、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
表8 2010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121052 55.6
进口额 23613 200.8
出口额 97439 39.3
其中:一般贸易 95390 41.9
加工贸易 1433 -42.5
其中:机电产品 59046 32.6
水产品 24177 79.2
农产品 2363 71.1
化工制品 1751 39.0
船舶 1775 -69.6
表9 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东盟 17354 45.5
韩国 12557 42.0
美国 9080 51.3
欧盟 8697 43.6
尼日利亚 6116 30.4
台湾地区 4652 50.8
日本 4035 53.4
香港地区 1333 32.0
图8 “十一五”时期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9个,比上年增长11.8%;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0.86亿美元,下降2.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0亿美元,增长8.0%。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0.86亿美元,增长20.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71亿美元,增长25.1%。
表10 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分行业情况(验资口径)
行业 合同项目(个) 合同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金额(万美元)
总计 19 8560 7098
农、林、牧、渔业 6 1145 860
制造业 9 4521 165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20 2984
建筑业 - - 149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2100 -
批发和零售业 2 374 28
住宿和餐饮业 - - 60
房地产业 - - 2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 200 -
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台湾参展企业250多个,有500多名台湾客商参会,共签约台资项目11个,投资额2.05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9.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4.5%,进口年均增长86.2%。2010年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是2005年的3.6倍和3.0倍。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公路通车里程952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360公里,高速公路191.48公里。
表11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万吨 2142.87 12.6
公路 万吨 1616.24 14.3
水运 万吨 526.63 7.5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68.82 8.8
公路 亿吨公里 34.87 14.4
水运 亿吨公里 33.95 3.7
表12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 万人 7038.05 2.1
铁路 万人 273
公路 万人 6497.97 -2.0
水运 万人 267.08 1.6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30.01 3.6
铁路 亿人公里 3.99
公路 亿人公里 25.58 -10.3
水运 亿人公里 0.45 -2.6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20.33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58.20万吨,增长28.9%。
“十一五”期间,货物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长13.2%,旅客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长1.4%,分别比“十五”时期下降8.0个和6.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2.9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8.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7.16万户,互联网用户29.82万户。
以屏南白水洋、福鼎太姥山和福安白云山为核心景区的宁德地质公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81.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旅游总收入50.52亿元,增长19.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0.74万人次,增长18.7%;国内旅游收入50.39亿元,增长19.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0.34万人次,增长8.7%;旅游外汇收入0.02亿美元,增长5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2.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2.19亿元,增长26.4%。
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84.40亿元,比年初增加19.22亿元。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7.14亿元,增加39.52亿元,增长31.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05.08亿元,增加20.11亿元。
表13 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672.69 37.9
其中:人民币存款 669.68 37.9
其中:企业存款 116.65 7.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81.62 19.0
各项贷款余额 722.19 26.4
其中:人民币贷款 718.56 26.0
其中:短期贷款 407.30 32.6
中长期贷款 311.17 31.3
图9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股民资金开户数为5.9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83万户。全年股票、权证、基金交易量达6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14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60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5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65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11亿元;财产险赔款2.54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64人,在校生807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35万人(含市外0.65万人),在校生6.0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普通高中招生2.33万人,在校生6.43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1.1%,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初中招生2.78万人,在校生11.35万人,初中入学率94.6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普通小学招生2.85万人,在校生17.10万人,小学入学率99.99%。特殊教育在校生224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95万人,入园率90.0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残儿童入学率95%,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8%。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宁德师范学院。
图10 “十一五”时期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全年争取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组织省级科技项目34项,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6项。宁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年新增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福建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1家。新认定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宁德市海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0家。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抗乙肝病毒药“阿甘定-阿德福韦酯”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自主创新产品和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宁德市入选全国首批32个“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城市。福安、柘荣两县(市)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单位。全年全市专利申请677件、授权52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0.7%和79.9%。
全年有26家企业27项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有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组织制定2项行业标准,有22个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全年新申请商标注册2354件,新核准注册商标2562件,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6929件,比上年增长59.7%;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申请驰名商标认定3件,驰名商标总数达8件;新增福建省着名商标23件,总数达109件;新认定宁德市知名商标30件,总数达221件。全年新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件,新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件,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19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剧场、影剧院7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2个。年末广播电台1座(市级),中波广播转播台 4 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1座,广播节目 9 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52%;电视台1座(市级),电视节目2套,电视发射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3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8.97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8243公里。“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柘荣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瑞云四月八(福鼎)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福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扩展项目)。有27人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童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4个,其中医院30个,卫生院105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00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747人,注册护士3667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8875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59人。
由306名运动员、教练员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获得30枚金牌、25.5枚银牌、46.5枚铜牌,共计102枚奖牌,创历史最好成绩。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6542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5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3%,城镇居民家庭为42.0%。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比“十五”时期下降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比“十五”时期提高4.2个百分点。
图11 “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图12 “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98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18.8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5.18万人。福鼎市和福安市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上原参保人员,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41.28万人,增加32.2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67万人,增加1.50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15万人,增加6.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69万人,增加0.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19万人,增加2.9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45万人,增加0.83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73人,比上年减少393人。全市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95万人,减少0.06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96万人,增加0.05万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2.81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559张,收养各类人员1935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35个,社区服务站11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671.9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6.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1.50万亩,比上年增长5.6%;人工更新面积9.52万亩,下降27.6%。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造林面积9.88万亩,下降1.1%。全市森林覆盖率64.8%。
全市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6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4.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33平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69.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4.47%。宁德、福鼎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55,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降水pH均值为5.50,酸雨频率62.1%,较上年上升了29.7个百分点。降尘量均值为3.85吨/平方公里,优于省推荐标准。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古田段等主要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100%。城市内河水域功能达标率75%,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近岸海域功能达标率36.4%,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91.7%,比上年下降8.3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75.0%,与上年持平。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县级以上)33个,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0%。
全年影响我市热带风暴(台风)有4个。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3.07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0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51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99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9起,比上年下降44.1%,受害面积237.4公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41起,比上年下降9.0%;死亡173人,增加6.8%;受伤868人,下降15.4%;直接经济损失1095.69万元,下降10.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6人,与上年持平;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68人,下降30.0%。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未涉及人口相关数据,人口数据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