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福建

泉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22:32:29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16次

泉州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1日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按照"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和"思源思进、再创新业"的总体要求,实施大泉州发展战略。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了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预期目标,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取得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整体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2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557.2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404.58亿元,增长11.4%。"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0%,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5%。县域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晋江、南安、石狮和惠安四县(市)进入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前100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5%、53.1%、38.4%调整为8.0%、53.3%、38.7%。"九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则分别上升了1.9个和1.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6.2%(若不含福炼直接上交省税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5.6%,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经济景气在较高平台上逐季攀升。企业景气指数达115.24点,比上年高出11.24点。全年企业景气指数的振动幅度在0~5.97点之间,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相对较稳的发展阶段。用电量保持较快的增长,全社会用电量达89.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工业用电67.58亿千瓦?时,增长19.1%。

市场物价总水平转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下降1.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商品价格下降2.9%,居住类价格上涨9.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5%。

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全市已有615家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占应改制企业的99%。至年末共批准各类企业集团163家;社会保障体系和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基本建立。

劳动保障改革继续深化,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稳定增加。年末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99家。全年共安置2174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9.2%,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709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全市已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职工13.06万人(其中新扩面新增参保人员1.99万人),新增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0.3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6.93万人,参加职工生活保险职工6.11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老化,防灾抗灾体系还不健全;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传统技术升级换代步伐不快;企业资金筹措困难,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较弱;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民间投资需求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农村市场启动难度较大,消费需求不足仍未根本缓解;城乡居民增收存在较大难度;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有所增强。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向优质、多样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比1995年增长34.2%,"九五"期间年均递增6.1%。

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和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及水果产量有所减少。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2.36万亩,比上年减少19.27万亩,下降5.2%;粮食总产量111.33万吨,比上年减少4.54万吨,下降3.9%;水果产量37.25万吨,下降12.3%。大多数经济作物产量有所增长。全年茶叶产量1.96万吨,增长2.4%;蔬菜产量90.30万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2.81万吨,增长51.2%;油料产量5.51万吨,比上年下降1.9%。

畜牧业和水产业稳定增长。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30.44万吨,增长4.3%,其中,肉类产量25.49万吨,增长3.5%,禽蛋4.29万吨,增长8.7%,奶类产量0.7万吨,增长9.3%;肉猪出栏数264.18万头,增长5.3%,年末存栏数155.84万头,增长2.4%。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8.44万吨,比上年增长4.8%:海水产品产量86.33万吨,增长4.6%,其中海洋捕捞57.73万吨,增长2.4%,海水养殖28.59万吨,增长9.5%;淡水产品产量2.11万吨,增长10.3%。,

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更新总面积11.82万亩,其中,荒山造林6.53万亩。全年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0.75万亩,新封山育林面积62.88万亩。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4.8亿元。年末全市共有灌溉面积170.0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2.38万亩,当年新增灌溉面积1.77万亩;年末达到节水灌溉面积50.51万亩,除涝面积27.05万亩,盐碱耕地改良面积7.11万亩,水土治理面积268.76万亩,已解决农村饮水人口145.39万人。全年农村用电量27.25亿千瓦小时,增长23.2%。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7.3万千瓦。

乡镇企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9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01.73亿元,应交税金35.99亿元,分别增长11.7%和19.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比1995年增长1.23倍,"九五"时期年均增长17.4%。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401亿元,增长16.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125.83亿元,增长22.0%;集体工业45.41亿元,增长1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193.77亿元,增长12.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216.11亿元,重工业产值184.89亿元,分别增长15.8%和17.6%。

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5.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七项经济考核指标中,六项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6.9%,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1.0%,提高0.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5%,提高8.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21亿元,增长3.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45亿元,下降了23.6%。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22.6%,下降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2459万元,比上年减亏1705万元,减少40.9%。73家重点扶持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明显优于整体水平,其总产值增长20.3%,利税总额增长20.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年末有四级及四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250家,施工工程数2025个,完成建筑总产值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0%,企业实现利润0.77亿元,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低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1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86亿元,增长13.1%;更新改造投资35.1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21.05亿元,增长9.9%。"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7亿元,年均增长16.0%。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全年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2.81亿元,增长148.0%;水利管理业完成投资4.04亿元,增长9.5倍。

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有所调整,销售较为旺盛。全年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4.06亿元,下降20.5%;住宅建设完成投资11.85亿元,增长13.8%。商品房竣工面积66.08万平方米,下降15.6%;商品房销售面积69.79万平方米,增长12.0%;年末空置房面积54.01万平方米,下降21.8%。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额11.53亿元,增长18.7%。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大部分项目进展良好。全市36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7.1%,其中,泉厦高速连接省道305线工程建成通车;惠泉啤酒异地迁建技改工程建成投产;深沪港二期,市老年活动中心,晋江内沟河治理工程,市区温陵、龙宫、新门市场,安溪茶叶批发市场和闽南第一建材市场二期工程等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

城市建设进展较快。中心市区着力推进交通道路、排水排涝、环保绿化、市场设施、居住小区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3.85平方公里(含泉港区)。市政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市区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419公顷,总绿地面积达1109.2公顷,绿地率为27.7%;绿化覆盖面积1241.2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1.0%;年末公共绿地面积达204.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69平方米;市区公交路线增至29条,营运车辆365部;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360.60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297公里,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6770万立方米,用水人口41.50万人;津淮街、坪山路、迎宾路和新门街二期拓改等市区道路建设项目相继完成;浦西污水泵、芳草园二期工程、宝洲污水处理厂、室仔前垃圾填埋场和江南市民广场一期等市政设施陆续建成;市区排洪排涝整治工程如期实现主体工程完工通水的目标。

重点乡镇的规划和建设有所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投入改旧建新资金12.3亿元,拆除旧房117.69万平方米,新建住房203.7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1047.84公里,绿化面积119.96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3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九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0%。

邮电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1.97亿元。电信业务迅猛发展。全市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82.65万门,比上年增长19.8%;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28.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04.19万户,分别增长25.9%和54.6%;"泉灵通"电话用户达4.93万户。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9.45部/百人,其中,城市普及率达到41.4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5.92部/百人。"数字泉州"建设步伐加快,年末数据基本业务用户达4653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2.5万户;全市累计建成信息专业网22个、网站225个、网上主页248个,市县级教育信息网4个。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建改建公路940公里,其中,新建公路160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67公里,铺设高级次高级路面780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450公里,平均公路密度达87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1500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5400公里,增长12.8%。全年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0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0716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15.0%;完成货运量4676万吨,增长5.9%,完成货运周转量512996万吨公里,下降16.4%。全年铁路运输发送货物206.5万吨,发送旅客56.8万人次,分别增长25.2%和11.8%。泉州晋江机场年末拥有国内航空航线11条,全年起降航班5429架次,下降2.5%;民航运送旅客36.07万人次,运送货邮量6547.9吨,分别增长0.34%和4.8%。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1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5.89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95.3%。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家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及"市场开拓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居民消费信心有所增强,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74.1亿元,增长9.6%;县的零售额22.4亿元,增长15.4%;县以下零售额150.5亿元,增长9.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8.1亿元,增长11.0%;餐饮业31.1亿元,增长10.4%;制造业32.1亿元,增长5.5%。分经济类型看,个体经济零售额193.8亿元,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55.9%,比重提高了3.8个百分点;私营经济零售额25.5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7.4%,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在流通领域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上升之势。"九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1%.

贸易餐饮网点进一步扩充,全市拥有各类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网点61336个,其中批发贸易业5640个,零售贸易业50778个,餐饮业4918个;年末有从业人员15.63万人,其中,批发贸易业2.06万人,零售贸易业10.7万人。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继续加强。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22个,年成交额84.08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综合市场153个,专业市场69个。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23个,共成交54.8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65.1%。

市场竞争加剧,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市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毛利率为7.0%,比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4.4%,下降1.2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出口贸易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稳步提升。全年进出口总值17.89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总值11.81亿美元,增长10.6%;进口总值6.07亿美元,增长2.2%。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7.73亿美元,增长49.6%;加工贸易出口4.08亿美元,下降25.6%。对非洲和亚洲的出口分别为0.48亿和5.69亿美元,对欧洲、北美洲的出口分别为2.60亿和2.21亿美元,对拉丁美洲的出口为0.61亿美元。全年全社会出****货总值351亿元。"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出口总值50.43亿美元。年末全市共有外贸企业30家,对台小额贸易企业4家,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69家,其中私营企业14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增长。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19项,比上年增长6.0%,合同外资金额8.74亿美元,下降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3亿美元,增长9.5%。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2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九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4.53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4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拓展。全年签约合同573项,比上年增长16.5%,合同金额3618万美元,增长119%,完成营业额2467万美元,增长26%;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867人,比上年末增加627人。

旅游业继续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27.2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人数47.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境外游客中,外国人4.20万人次,增长41.4%;港、澳同胞35.42万人次,增长1.75%;台湾同胞4.96万人次,增长9.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继续增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基金预算收入1.2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0.44亿元,财政总收入为5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比1995年增长1.22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7.3%;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6亿元,增长14.8%,基金支出1.31亿元,财政总支出38.37亿元,增长16.8%。各县区(市)财政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鲤城区为3.88亿元,增长14.8%;丰泽区为2.96亿元,增长29.2%;洛江区为0.80亿元,增长54.7%;泉港区为1.92亿元,增长23.4%;石狮市为5.47亿元,增长12.9%;晋江市为13.02亿元,增长31.2%;南安市为7.50亿元,增长15.4%;惠安为6.39亿元,增长33.6%;安溪县为3.26亿元,增长18.9%;永春县为2.64亿元,增长16.0%;德化县为2.56亿元,增长19.7%。

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60.72亿元(含利息税),比上年增长24.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7.97亿元,增长16.7%,其中,税收收入24.41亿元,增长16.3%;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32.75亿元(含利息税,下同),增长32.1%,其中,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收入)31.03亿元,增长28.8%。

金融形势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12.07亿元,比年初增加36.52亿元,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43.92亿元,增加17.49亿元,增长4.1%;企业存款107.10亿元,增加7.06亿元,增长7.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17亿元,比年初增加34.70亿元,增长9.9%,其中短期贷款328.19亿元,增加30.83亿元,增长10.4%;中长期贷款46.70亿元,增加3.60亿元,增长8.4%。全年现金净投放59.51亿元,比上年少投放18.14亿元。银行结汇9.98亿美元,售汇3.64亿美元,净结汇6.34亿美元。

保险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保费收入9.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4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2.14亿元,下降10.8%,其中财产险赔款1.92亿元,人身险赔款0.23亿元。

九、科学技术、教育和质量监督

全市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市年"活动,推动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科技实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所有县(市、区)均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市)。科技队伍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万人,全市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1个。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年科技三项费用4752万元,比上年增长21.9%。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48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项目67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学技术奖41项,申请专利21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火炬项目13项,有1家企业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1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年末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8家,有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16项,比上年增加52项;合同金额6017.2万元,增长13.5%。

办学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两基"成果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组建了泉州师范学院并招收了首届本科生。全年高等院校招收研究生99人,其中博士生5人,在校研究生200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7753人,在校学生19131人,毕业生3708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3727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1316人,技工学校在校职工2764人,毕业生1555人。义务教育和学龄前儿童教育扎实推进,年末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4.37万人,比去年增加1.70万人;小学在校学生79.05万人,减少2.37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8.69万人,减少2.37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8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91%。成人教学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年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067人,在校学生2512人,毕、结业生69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768人。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0586人。社会力量办学工作上新台阶,全市共有民办学校278所,其中私立大学1所,新高职2所,私立各类中专25所,私立中、小学、幼儿园121所,培训学校129所。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75家,有20家企业获输美陶瓷铅镉认证,有4家企业7项产品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有49家企事业的51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有10家企业的12项产品使用采标标志。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12.40万台(件),新建农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2项,实施9类产品的"质量放心工程"活动,申报名牌农产品3项,发展商品条码新用户167家。

名牌战略深入开展。年末全市拥有注册商标达13086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4件,市知名商标8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南音大会唱、第三届国际木偶节,第二届世界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别贡献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4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3个。广播电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已建成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7%;无线电视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4%,有线电视台10座,有线电视入户终端45万户。全市100%县(区、市)、85.1%乡镇和40%的行政村完成了光缆联网工作,439个百人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创卫工作扎实推进,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有建成区的县(市)均达到省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以上标准。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230个,其中,各类医院36个,卫生院136个,预防保健机构(含妇幼所、院)24个,药品检验机构7个;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382人,其中医师、医士4843人,护师、护士3786人。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411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288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16.72%,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23人。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全民办的氛围已逐步形成。安溪县、石狮市、丰泽区通过了第七批全国体育先进县检查验收。我市运动健儿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4枚金牌、4枚铜牌,在第四届全国农运会上获得了2枚金牌、1枚铜牌。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全市以"一控双达标"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了基本控制。

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之内,列入考核的938家工业污染企业全部完成治理工作,实现达标排放;年消减化学需氧量32628吨、烟尘60833吨、粉尘113848吨、二氧化硫7496吨;完成限期治理项目705个。市区烟尘控制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晋江水系水质、市区内沟河水质分别达到GHZB1-1999III类和V类标准;晋江流域省控断面均达到国家地表水质二、三类标准,城市、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大于93%。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废气处理量为360.4亿标立方米,废气处理率达81.8%;工业废水处理量17051.77万吨,处理率91.99%,处理回用量8122.49万吨,达标排放量9017.9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7.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70.35万吨,综合治理率81.6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5.3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71.3分贝。

自然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有各级环境保护机构12个,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111公顷,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3%。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0元,比上年增长5.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2%,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8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440元,增长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7%和9.9%。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物性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9%,分别比1995年下降18.1个和7.1个百分点。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年末城市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30台、洗衣机91台、电冰箱104台、摩托车84辆、空调器93台、家用电脑13台、微波炉41台。农村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1台、摩托86辆、电冰箱36台、洗衣机31台、固定电话90部、移动电话49部。

注:1、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金门县。

2、全市人口数据待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