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福建

三明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9:22:39 来源:三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13次

三明市统计局

2002年3月27日

2001年是新世纪的起首之年,也是“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市富民,发展三明”的目标和各项部署,按照紧抓“两个抓手”、抓好“四个增长点”的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把握重点,扎实工作,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坚持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新世纪和“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72.6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0.06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90.12亿元,增长9.1%。

市场价格稳定。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下降0.2%。食品类下降2.3%,衣着类下降1.9%,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1.5%,医疗保健上涨9.7%,交通和通讯工具上升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下降1.3%,居住下降0.1%,服务项目上涨5.4%。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1.03万人,比上年增加0.3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3.49万人,减少1.36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2.84万人,比上年下降6.2%。全市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0.61万人,再就业率61.9%;安置城镇失业人员2.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69%。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6%、39.7%、32.7%调整为26.6%、40.4%、33%。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优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列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的实施取得新成效,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关闭了一批“五小”企业。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0.99%,比上年上升4.23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项目投资利用外资和民间投资偏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比较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不快,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部分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市低收入人群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2.65万亩,调减16.6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9.79万吨,比上年减少5.35万吨,下降4%。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有较大提高,全市推广水稻优良品种41个,早稻优质率达56.8%,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

经济作物面积扩大4.65万亩,占粮经播种面积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水果产量53.8万吨,增长18.8%;花生产量1.84万吨,增长5.3%;茶叶产量1.39万吨,增长10.2%;莲籽产量0.21万吨,增长4.7%;食用菌产量5.67万吨,增长1.6%;烤烟产量4.33万吨,增长2.7%。

畜牧渔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全市猪牛羊肉产量9.83万吨,增长10.9%;禽蛋产量达3万吨,下降0.1%;水产品产量7.5万吨,增长5.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林业部门全面推行林业改革,加快后续资源培育。全年完成造林更新20.8万亩,完成幼林和中幼林抚育66.83万亩和80.38万亩;中幼林抚育间伐37.16万亩;竹林低改34.37万亩;竹林高优培育21.6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26.5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200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工业生产产销平衡,工业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3%,比上年下降0.57个百分点。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9%;实现利税总额16.60亿元,增长1.2%。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30.6%下降至29.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钢及成品钢材产量分别增长24.8%和16.3%;生铁增长17.5%;原煤增长36.4%;化学农药(原药)增长19.5%;水泥、人造板和布分别增长3.1%、29.9%和3.9%;发电量增长9.2%;化肥下降5.2%。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成果。坚持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指导,改制后实现盈利的企业占60.4%。矿业秩序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整顿关闭了420个小煤矿,116个乡镇煤矿通过整顿验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施工房屋面积255.3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0.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8.42亿元,增长21.4%;城乡集体经济投资8.87亿元,下降11.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79亿元,下降10.9%。基本建设投资23.62亿元,增长35.7%,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9.12亿元,增长12.5倍;更新改造投资16.16亿元,比上年下降0.3%;房地产开发投资7.36亿元,增长31.6%。全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新开工项目418个。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3.39亿元,下降13.5%;第二产业投资20.58亿元,下降9.8%;第三产业投资31.11亿元,增长52.8%。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继续发展,全年交通邮电完成投资15.06亿元,增长1.55倍。

房地产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商品房空置面积有所下降。全年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9.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6%,商品房空置面积11.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

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2001年,全市安排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0个,其中20个重点续建项目已有11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20个重点新开工项目已有14个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市继续贯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内贸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8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2.13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7.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8.7%。个体经济零售额6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8.4%,餐饮业增长13.7%,制造业增长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我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把旅游业列为全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2001年12月6日,三明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年共接待游客425.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5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和4.68%;旅游总收入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旅游创汇5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3%。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呈回升态势。全市外经贸通过优化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改革招商方式、改进和完善外经贸环境,外贸出口继续呈现回升态势。全市进出口总值1.4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出口总值1.10亿美元,增长2.9%;进口总值0.38亿美元,下降7.7%。实际利用外资570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3%。对外劳务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全年新增派出国劳务589人,年末在外人数比上年增长14.6%。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倍。全市道路客运量完成4591万人,客运周转量完成13.96亿人公里,分别增长26.9%和5.6%;道路货运量2047万吨,货运周转量10.85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铁路旅客运输到发量总计261.98万人,比上年下降13%;货物运输到发量总计1596.72万吨,比上年增长6.5%。

邮政通信完成业务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8万户,其中无绳电话4.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46万户。全区电话主线普及率17%。网络综合通信能力不断增强,数据IP网用户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净增IP网用户5.3万户。新建无绳电话580个大基站、40个小基站,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三明全市的无绳电话网。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2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地方级财政收入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9亿元,增长9.9%。全市财政支出18.39亿元,比上年增支0.98亿元,增长5.6%。

金融总体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5.81亿元,比年初增加14.4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65亿元,比年初增加8.6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6.6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691.50亿元,累计支出693.18亿元,收支相轧净投放1.68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险收入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财产险保险收入1.86亿元,人身险保险收入3.17亿元。财产险赔款支出0.9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0.99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大专院校在校学生5341人,增加223人,增长4.4%;中专学校在校学生9831人,增加100人,增长1%;普通中学在校生20.07万人,增加1.12万人,增长5.9%;职业中学在校生1.59万人,增加0.28万人,增长21.8%;小学在校生29.01万人,减少2.05万人,下降6.6%。全市高考考生上线率72.24%,全市专科以上万人口上线数达26.2人,本科以上万人口上线数达12.1人。全市职业教育招生7314人;全市成人高校录取新生2273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人数4.95万人、毕业351人。

现代教育技术进程加快,全市中小学配备计算机1.3万台,建设校园网7所,各城镇所在地中小学已普遍开展计算机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组织申报省级以上项目中已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7项、确认5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9项。

科技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全市组建了跨部门、跨所有制、全方位的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了对中小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制定了“三明市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为我市农村信息服务公用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全市新通过质量认证体系的企业达36家,新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有12家企业的21个产品。“三重一大”打假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4万多人次,立案查处制假售假案件1640多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000多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6个,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案件14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表演场所13个;艺术馆、文化馆13个;文化站133个;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2个,图书总藏量达95万册;全市有博物馆9个,纪念馆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全市广播人口覆盖达93.45%,电视人口覆盖率98.39%。

卫生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厂矿企业)910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44个,中心卫生院31个,乡镇卫生院105个,卫生防疫站14个;妇幼保健所6个,卫生学校8所,药品检验所5个,医学科研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拥有病床总数8328张,卫生工作人员10236人,其中卫技人员8612人(含高级职称532人)。村卫生所2105个,乡村医生(含卫生员)3204人。全市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个。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坚持以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重点,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2000—2001学年度,有921所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练标准》,参加锻练的学生达40.61万人,有38.38万人达到国家体育标准,达标率为94.5%。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决赛阶段,有18名三明籍运动员代表福建参赛,其中有9人取得了好成绩,是我市运动员参加全国运动会人数历届以来最多的一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市区环境质量”列为2001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地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噪声达标区和烟尘控制区的创建管理、市区小型燃煤锅炉(炉灶)的污染治理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环境监测结果,2001年市区空气污染指数(周报)达标率为92%;市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8%;市区地表水质量(接“城考”六项指标计算)基本达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市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面积分别达到18.33、8.01平方公里,覆盖率分别达100%和43.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59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62%,平均每户人数3.39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34.78万人,女性124.2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8.5:10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99.4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非农业人口58.6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7%;当年出生人口28996人,出生率11.23‰,比上年上升0.8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375人,死亡率为5.18‰;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1‰。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7元,比上年增长8.7%。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10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城镇私人建房竣工住宅面积111.86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全市6.5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市0.99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基本生活费保障。全市基本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单位3269个,参保职工19.17万人,参保率达74%。全市有3795户、1.01万人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累计发放保障金337.55万元;有2776户、0.51万人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全年共发放保障金19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我市先后发生五次特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灾害,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全市共有153万人次受灾,成灾93.9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69亿元,全市全年共拨出救灾款1062万元,共拨出慰问款21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步改善。全市集中供养743人,分散供养3908人。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上数据为2001年快报数。

注2:全市常住人口数根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1年全市户籍人口数为26710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