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福建

莆田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7:08:25 来源:莆田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22次

莆田市统计局

2007年3月1日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顺利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8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35.63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131.14亿元,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5013元,比上年增长15.4%。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所调减。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3:53.3:32.4调整为13.2:55.8:31.0。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8%(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下跌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9万人。全年有0.32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全年完成求职登记15.50万人次,介绍成功9.10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万人,为各类企业引进四川、宁夏、贵州、江西等地劳动力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2%,比上年末下降0.24个百分点,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3.5%的目标以内。

全市财政总收入3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8.49亿元,增长26.9%;财政支出25.67亿元,增长31.6%。全市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25.17亿元,增长19.4%;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17.88亿元,增长41.6%,其中税收收入14.42亿元,增长46.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港口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实力依然不强;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产业集群不发达,产业链不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区域发展仍不平衡,部分县(区)、乡镇的财政依然困难;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制约趋紧,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城市功能还不完善,环境保护有待加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一些部门和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违法违纪现象依然存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9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增幅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97万亩,比上年减少1.3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5.58万亩,增加1.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9.32万亩,增加0.3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5.00万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产量4.00万吨,下降0.5%;蔬菜产量101.78万吨,增长3.2%;水果产量13.93万吨,增长42.3%(见表2)。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造林面积0.65万亩,占人工造林总面积的74.4%,比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商品材产量8.48万立方米。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1.68万吨,比上年增长5.2%。肉类总产量14.66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牛、羊肉分别下降12.9%和增长15.5%。蛋产量5.07万吨,增长7.8%;奶产量1.95万吨,下降1.0%。

全年水产品产量70.20万吨,增长3.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86万吨,增长8.1%;海洋捕捞12.94万吨,下降0.5%;海水养殖53.39万吨,增长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47亿元,增长24.2%。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6.78亿元,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82.88亿元,增长26.7%(见表3)。产品销售率96.15%,比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

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6.0%,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增长47.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6.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4.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5.9%。主要原材料产品中,钢材0.73万吨,增长31.9%;铝材产量1.15万吨,增长97.1%;水泥6.14万吨,增长0.7%(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88亿元,增长6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75亿元,下降13.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27亿元,增长48.6%。

全年新增国家免检产品3个。截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居全省第四位,中国驰名商标5个,居全省第三位,国家免检产品17个,居全省第三位,福建名牌产品66个,居全省第五位。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46亿元,增长4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5.77万平方米,增长33.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7.40万平方米,增长5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城镇投资增长51.9%,农村投资增长34.6%(见表5)。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2.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商品房销售面积83.21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18.4%,期房销售面积占81.6%,商品房销售额25.16亿元。

全市全社会民间投资82.79亿元,增长37.2%,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0.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0.1%,比重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5.66亿元,增长15.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0.22亿元,增长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6.27亿元,增长13.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16亿元,增长13.8%;其他行业零售额3.45亿元,增长16.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五金、电料类比上年增长90.2%,书报杂志类增长32.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1.9%,通讯器材类增长208.7%,日用品类增长46.9%,汽车类增长96.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0.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7.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出口12.80亿美元,增长14.8%;进口4.29亿美元,下降7.2%(见表6)。进出口相抵,顺差8.5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亿美元。

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见表7)。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6个,比上年下降7.0%。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5.45亿美元,增长17.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9亿美元,增长43.5%(见表8)。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2.46亿美元,增长7.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2亿美元,增长42.4%。

全年共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30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3.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公路27.94亿吨公里,增长10.8%;水运16.00亿吨公里,增长21.3%。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0.2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1%。其中,公路30.14亿人公里,增长8.1%;水运0.07亿人公里,增长15.2%。

全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01万吨,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3万吨,下降0.9%。集装箱吞吐量0.89万标箱,下降27.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6亿元,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14.96亿元,增长25.1%。全市电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70亿元,增长13.6%;实现利润5.83亿元,增长19.5%。全年新增固定电话交换机4.85万门,总容量124.73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101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82.4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3.3%;移动电话用户为95.7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7.2%。技术领先、健康环保、信号更好的CDMA移动通信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8.1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7.8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9.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3.9部/百人。数据及多媒体用户10.16万户,新增1.70万户。全年发送短消息15.99亿条。全市宽带接入端口9.05万个,比上年底增加2.13万个。

全年入境旅游、商务、探亲等人数21.36万人次(含一日游),比上年增长18.9%。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13.16万人次,增长18.9%,其中,外国人0.81万人次,增长82.1%;港、澳、台同胞12.36万人次,增长16.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2亿美元,增长53.5%。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5.70万人次,增长41.5%;国内旅游总收入34.47亿元,增长51.1%。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1.25亿元,增长16.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2.30亿元,增长26.4%(见表9)。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总收入为1722.60亿元,比上年多收287.15亿元,现金累计总支出为1704.43亿元,比上年多支291.12亿元。全年现金收支对轧累计净回笼18.17亿元,同比少回笼3.9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28人,在校生15189人,毕业生271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745人,在校生42129人,毕业生9299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7424人,在校生78512人,毕业生25245人。全市初中招生48064人,在校生148121人,毕业生53968人。普通小学招生37542人,在校生260940人,毕业生4903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74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6043人。全面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6872.50万元,受益农村学生达到37.68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99.6%,初中毛入学率达109.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双高普九”工作稳步推进。全市普通高中省级达标校达18所,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率超过50%,高中毛入学率达67.7%。高等教育办学活力进一步提升。莆田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学士授予权评估,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军事教学评估“优秀”等级。

全面落实“创新产业化”科技发展工作方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率达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市GDP15%以上。全市已形成年产值3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4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百亿元,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告的专利申请157件,其中发明21件,实用新型53件,外观设计83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2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剧场、影剧院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304场,观众203.8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50场次。年末全市广播电台2座,广播节目3套,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9%。莆仙大剧院工程动工建设,填补了我市大型综合剧院的空白。4位剧作家的4部剧本入选省剧本评奖。组织了剧作《林默娘》、《杀贡鹤》,在23届全省戏剧会演,角逐全省性的戏剧艺术奖项。文物保护呈现一派喜人景象。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成功,并着手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莆仙戏、湄洲妈祖祭典被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枫亭游灯等6项被定为省级文化遗产。新增4处全国文保单位,使我市全国文保单位增至7处。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首次来到湄洲岛慰问演出。文化产业化进程有了新的进展。工艺美术业、网络信息业、演出娱乐业、出版发行业和印刷复制业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在我市不断涌现。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10个(含诊所),其中医院25个,卫生院42个,预防保健机构12个,门诊部及诊所379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0.67万人,其中医生0.30万人,护师、护士0.2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床位0.54万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0.49万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9%,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26万人。

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中,我市代表团取得金牌43.5枚,总分2478分,金牌和总分均排全省第六名。成功取得2010年第十四届省动会承办权。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举办了各类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比赛、莆田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全市气排球比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组团参加第七届省老年人运动、第四届“市长杯”篮球邀请赛和第六届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06.97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2万人,全年净增人口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8‰,死亡率6.0‰,自然增长率6.8‰。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22元,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4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2.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39万人,比上年增加0.8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2.82万人,增加0.14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6.66万人,增加2.56万人。全部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有2.51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1.93亿元。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49万人。全市参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2794人,比上年增加300人;全市参加低保的农村居民84662人,比上年增加300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按照《莆田市建设规划纲要》和《莆田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认真落实5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年度任务,大力推进6个有机食品建设基地建设。开展矿山整治,对位于国道、省道两侧,主要流域沿岸一带的矿山、矿点资源开采项目严格控制审批。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编制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继续推行排污审计制度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制度,加大污染源的源头监管力度。全年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654家,完成重点污染源排污审计企业281家,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企业25家,对234家主要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全年六种主要污染物继续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全市共受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2188件,办结2122件,办结率97.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7.40亿元。新增道路里程23.35公里,面积67.80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9.9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1.20公顷;新增路灯12000多盏;新增污水管网13公里;新增管道燃气中压管道8公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4652户;新增环卫车辆7部,公共厕所3座,垃圾转运站3座。进一步完善了市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路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934起,比上年下降3.4%;死亡211人,比上年下降5.8%;受伤1777人,比上年下降1.0%;直接经济损失695.8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67起,死亡198人,受伤1772人,直接经济损失120.25万元;火灾事故459起,死亡4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575.58万元;工交建工伤事故8起,死亡8人,受伤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0人,下降19.4%。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莆田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