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福建

厦门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6:59:02 来源:厦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14次

2008-03-16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经济预期目标。“四个加强”、“四个破解”取得成效,得到中央肯定并被誉为“厦门蓝本”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工程惠民效益显现,园博园、五缘湾、环东海域等片区相继开发,第十一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成功召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盛大开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民生与环境优化的完美结合。

1、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7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连续五年的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亿元,下降18.0%;第二产业增加值735.32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622.46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5∶4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6595元(折合美元7398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市万元生产总值(GDP)耗电864.41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9.39千瓦时,万元生产总值(GDP)耗水18.0吨,比上年减少1.5吨。

财政收支

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348.44亿元,比上年净增81.09亿元,为全市生产总值(GDP)的25.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86.58亿元,比上年净增50.36亿元,为全市生产总值(GDP)的13.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总量均比2004年翻了一番,分别比上年增长30.3%和37.0%。

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67.09亿元,增长37.1%。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合计增收38.06亿元,分别增长41.9%、33.4%、68.9%、19.8%和1.93倍;第三产业税收94亿元,增长41%,占地方税收收入比重首超六成。

全年财政支出198.66亿元,增长32.4%。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91亿元,增长47.5%;教育支出27.04亿元,增长31.8%;科学技术支出6.50亿元,增长34.2%;交通运输支出7.37亿元,增长24.5%;医疗卫生支出9.22亿元,增长2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9亿元,增长17.7%。

【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57(详见表1),涨幅比上年增加3.72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6.22,服务价格指数为99.5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8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8.21,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97.70,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99.23。

 

【区域经济】

各区实现生产总值分别为:思明区4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湖里区381.01亿元,增长6.1%;海沧区205.11亿元,增长22.3%;集美区186.63亿元,增长21.3%;同安区105.07亿元,增长20.1%;翔安区75.09亿元,增长51.7%。岛外四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41.6%。

全年区级财政收入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翔安区增长74.2%,同安区增长67.7%,海沧区增长46.2%,湖里区增长41.9%,集美区增长40.8%,思明区增长28.5%。

2、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11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其中:种植业产值11.73亿元,下降10.2%;畜牧业产值12.48亿元,下降4.0%;渔业产值4.74亿元,下降46.6%;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4.9%。

全年粮豆播种面积18.07万亩,比上年减少2.85万亩,总产量6.47万吨,下降13.5%;蔬菜播种面积24.36万亩,减少2.73万亩,总产量43.91万吨,下降13.7%;水果产量2.33万吨,下降21.0%;肉蛋奶总产量为8.57万吨,下降0.6%;生猪存栏数为50.54万头,增长1.5%;生猪累计出栏103.65万头,下降0.5%;家禽存栏数为247.86万只,下降6.3%;家禽累计出栏数为611.29万只,下降2.6%;水产品产量4.69万吨,下降61.2%。

全年34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上缴税金2.32亿元;共带动基地种植面积18.67万亩、牲畜饲养量47.68万头;带动农户28.81万户,其中订单带动15.70万户,农民从产业化组织得到收入15.22亿元。至年底,全市34家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名牌产品35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银鹭、如意等4家企业荣获省“品牌农业金奖企业”称号。

与工业区开发相配套,实施“金包银”工程20个,25个村实施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生态风景林建设1.2万亩;农村自来水入户率91.6%,有线电视入户率88.0%,开通了覆盖22万户农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62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2.44万人次。至年底,全市失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累计3.86万人,其中当年新增0.82万人。

3、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3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实现工业增加值643.23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6.9%。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产值187.56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6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7.44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产值的7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

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2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合计完成产值23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3%。其中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177家,比上年增加3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42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有6家,共完成产值7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7%。

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其中:电子行业完成工业产值921.65亿元,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714.59亿元,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5.98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9%、37.3%、16.4%。

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园、机械园和汽车园四大园区共进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同安工业集中区已有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32.34亿元,火炬翔安园已有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106.01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705.33亿元,增长16.2%。其中,实现出****货值1209.76亿元,增长21.3%;出****货值率为44.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出****货值超20亿元的企业有9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8.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共完成产值18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7%;轻工业完成产值8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3%,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2.2:1,重工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91,比上年提高7.8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30%,比上年上升0.3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73%,上升2.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82%,上升1.5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15次,减慢0.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21%,上升0.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89万元/人,净增1.11万元/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9.04亿元,增长15.1%;实现利润总额154.32亿元,增长19.3%;实现利税总额224.52亿元,增长16.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笔记本计算机170.50万部,比上年增长26.3%;微型电子计算机513.17万部,增长15.1%;改装汽车3.85万辆,增长39.3%;电光源(灯泡)4.21亿只,增长63.7%(详见表2)。

 

【建筑业】

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8.08亿元,增长33.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9.72亿元,增长33.9%,安装工程产值18.30亿元,增长37.5%;当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价款254.83亿元;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15.18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72万元/人。

4、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7.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5.89亿元,增长23.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11.81亿元,增长40.4%。

全市投资上亿元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共120项,投资总额378.24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41.5%。五缘湾、观音山国际商务运营中心等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初具雏形,中华片区旧城改造顺利实施,环东海域整治顺利进行,岛外新城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7#、9#泊位建成并投入使用;友达光电开工投产,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高新区扩建、软件园二期工程等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翔安隧道、集美大桥、环岛干道等快速路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大道(北段)、同安大桥建成通车,仙岳路高架等一批交通改善工程已投入使用,县黄路等7条断头路连接贯通,海西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市城镇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7.07亿元,增长41.0%,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38.22亿元,增长44.9%;制造业投资168.85亿元,增长40.1%。制造业30个行业小类中有15个行业投资实现增长,其中纺织、石化、橡胶、电子、工艺品等行业较快增长。

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31.04亿元,增长20.5%。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31.63亿元,增长14.7%;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09.21亿元,增长26.9%;社会事业完成投资46.86亿元,增长25.2%。

全年投向岛外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2.7%,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2.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3%,比上年增加4.6个百分点,其中岛外房地产投资138.49亿元,增长77.8%,占全市房地产投资的40.1%。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其中,土地购置费实现178.82亿元,增长64.7%,占房地产投资的51.7%。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006.82万平方米,增长57.1%;房屋施工面积2838.78万平方米,增长42.2%;商品房竣工面积378.59万平方米,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面积479.7万平方米,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额410.59亿元,增长49.5%;商品房空置面积38.04万平方米,下降18.9%。

全年城镇建安投资完成483.78亿元,增长5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1%。

5、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9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旅客运输量5749.38万人次,增长6.0%;旅客运输周转量143.91亿人公里,增长18.6%;货物运输量4582.61万吨,增长16.2%;货物周转量544.14亿吨公里,增长20.8%。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3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117.20万吨,增长12.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62.71万标箱,增长15.3%,继续保持全国第七位;厦金航线全年累计运载旅客达67.7万人次,增长11.5%。

厦门空港通航城市航线已达到167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达42家,其中运营的35家,已开通20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868.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47.79万人次,增长13.1%;空港货邮吞吐量19.36万吨,增长10.6%。

【邮电】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8亿元,增长11.2%;电信业务总量43.04亿元,增长13.5%。至年底,全市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0.13万户,当年新增13万户,其中无线接入电话用户122.66万户,当年新增7.3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264.79万户,当年新增32.57万户,其中GSM移动电话用户252.93万户,当年新增31.83万户;CDMA移动电话用户11.86万户,当年新增0.74万户。全市互联网拨号用户15.0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8.57万户。

【旅游】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5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3.29万人次,增长12.0%。接待过夜境外游客83.55万人次,增长12.3%;接待过夜国内游客1097.49万人次,增长15.8%。国内旅游收入239.57亿元人民币,增长15.7%;旅游外汇收入7.13亿美元,增长24.0%。

6、国内贸易和引进内资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8.24亿元,增长14.7%;住宿餐饮业实现48.48亿元,增长18.3%;其他行业实现15.33亿元,增长10.0%。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24.24亿元,增长16.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额超亿元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45家,净增零售额29.3亿元,增长23.6%;17家大型超市、百货和家电手机卖场累计净增零售额15.2亿元,增长28.9%;星级住宿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11亿元,增长20.6%。

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34.08亿元,增长1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5.91亿元,增长15.8%;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7.52亿元,增长52.4%;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6.33亿元,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4.47亿元,增长48.1%;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2.65亿元,增长21.0%;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2.51亿元,增长38.2%;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1.76亿元,增长9.0%;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8.29亿元,增长17.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从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零售数量看,全年汽车零售3.06万辆,增长11.7%,其中小轿车零售2.05万辆,增长28.9%,汽车零售均价有所下降,由上年的17.3万元/辆下降至16.9万元/辆;液晶等离子电视机零售2.21万台,增长17.7%;数码照相机3.43万台,增长38.5%;微波炉9.39万台,增长52.9%;房间空调器12.94万台,增长18.7%;微型计算机8.24万台,增长37.5%;移动电话机49.06万部,增长9.2%。

【引进内资】

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3334个,比上年增加638个;协议内资435.94亿元,增长13.9%;实际到资额303.48亿元,增长27.2%,其中,实际利用内资209.02亿元,增长28.7%。

7、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97.83亿美元,增长21.3%,增幅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5.55亿美元,增长24.6%;进口142.28亿美元,增长15.8%。贸易顺差113.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7%,占出口总额的44.3%。

在全市进出口总值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241.32亿美元,增长19.1%,其中出口144.12亿美元,增长22.3%;私营企业实现82.17亿美元,增长31.8%,其中出口69.37亿美元,增长31.9%;国有企业实现67.28亿美元,增长20.5%,其中出口36.59亿美元,增长26.3%。

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194.1亿美元,增长28.6%,其中,出口129.01亿美元,增长31.5%;加工贸易进出口149.59亿美元,增长15.7%,其中,出口101.23亿美元,增长16.0%。

在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126.1亿美元,增长2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5.3亿美元,增长11.9%。台湾地区是厦门市第五大贸易伙伴,全年对台进出口贸易总额29.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自台进口23.32亿美元,增长52.0%;对台出口5.99亿美元,增长10.8%。

【利用外资】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74个,合同利用外资3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6%;实际利用外资12.72亿美元,增长33.2%。其中,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15个,合同外资18.95亿美元,增长11.0%,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量的57.9%,其中新批项目43个,合同外资9.83亿美元;增资项目72个,合同外资9.12亿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0.8%、43.5%和55.7%,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1.7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增长1倍。计算机应用信息咨询业、房地产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分别增长8.3倍、5.7倍和51.1%。

全年有347家外资企业办理增资,增资项目合同外资额达13.37亿美元,增长61.0%,占全市合同外资的40.9%。

全年有47个国家/地区来厦门投资,其中本年新增4个国别(地区)投资者。香港、新加坡、英国、德国等国对厦投资分别增长5.19%、89.35%、1.64倍和1.57倍。

全年共引进《财富》500强投资新项目3个,增资项目3个,合同外资共2512万美元,增长26.5%。至年底,共有九个国家42个500强公司在厦投资72个项目,投资总额为23.9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3.69亿美元。

【对外劳务与投资】

全年对外协议投资项目数39个,投资额0.11亿美元。实现对外劳务承包合同总金额3342万美元,增长12.7%;完成营业额9251万美元,增长17.6%;全市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282人,增加258人;年末在外劳务人数5508人,比上年末增加747人。

8、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

全市拥有存款性金融机构30家,其中,政策性银行分行1家、代表处1家,大型商业银行分行4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分行6家,区域性商业银行1家,邮政储汇局1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11家、代表处4家,农联社1家,其他金融性公司1家。

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6.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1%,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29.53亿元,增长22.9%;外汇存款余额18.82亿美元,下降7.3%。年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币各项存款余额2234.58亿元,增长22.1%,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740亿元,增长8.7%;企业存款余额1037.98亿元,增长25.1%。

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48.32亿元,增长30.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5.38亿元,增长32.1%;外汇各项贷款余额30.52亿美元,增长27.8%。年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币各项贷款余额1804.05亿元,增长31.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36.40亿元,增长25.0%;中长期贷款余额1141.33亿元,增长43.3%。

中资金融机构全年人民币现金收入3864.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现金支出3925.13亿元,增长14.2%;收支相抵净投放61.1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8.85亿元。

【证券】

本地法人证券公司1家,国内其他证券公司的证券经营部25家,证券服务部7家,具备资格的专业证券投资咨询公司4家,其中当年新增3家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机构总资产116.55亿元,增长1.6倍;证券营业部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1.26亿元,是上年的5.0倍。证券投资者开立的资金账户65.42万户,比上年增长44.4%,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95.28亿元,增长1.2倍;全市证券交易总额为11987亿元,是上年的4.75倍。

本地法人期货经纪公司3家,国内其他期货公司期货营业部4家,其中当年新增2家期货经营机构。期货机构总资产10.07亿元,增长1.9倍,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804.07万元,增长2.7倍。期货投资者账户数6679个,增长4.1倍,客户保证金余额7.37亿元,增长3.9倍;全年期货交易额4523.74亿元,是上年的3.4倍。

【保险】

全市拥有保险公司主体22家,其中产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1家,其中当年新开业5家保险公司,3家机构实现升格,首家台资机构落户厦门。

资产总额7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达27家,保险从业人员12724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增幅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74亿元,增长36.3%;人身险保费收入22.52亿元,增长27.3%。保险密度达到1556元,保险深度2.64%,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累计赔付支出12.16亿元,增长49.5%。

9、教育、科学技术和城市信息化

【教育】

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1083所,全年招收生员14.95万人,年末在校生员共计61.9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5所,年内招收生员3.06万人,年末在校生9.42万人;普通中等学校115所,年内招收生员5.39万人,年末在校生16.02万人;小学306所,招生人数3.07万人,在校生17.04万人;幼儿园511所,在园人数6.46万人;成人学校133所,全年招生0.54万人,年末在学人员11.81万人;各级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531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2.98万人,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21人。厦门已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的设区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60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级21家。全年全市获国内专利授权量24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3件。田昭武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23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焦念志、吴冲浒获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55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市科技进步奖,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城市信息化】

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第六届(200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在全国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中名列第八;部门信息化应用已涵盖到金融、社保、医疗、水电等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基本建成,金保工程信息平台、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获得2007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获得三等奖。年底,全市认定软件企业达237家,认定软件产品累计1171件,全市数字电视用户突破30万户。易通卡累计发卡120多万张,拥有服务商家290家,充值服务网点70个,服务网络已由公共交通领域延伸至便利商店和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管理、服务部门。

10、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

歌仔戏《邵江海》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戏曲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并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厦门艺校和小白鹭民间舞团代表福建省参加首届“全国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荣获“优秀教育成果奖”。哈尼族群舞《之灵》入选第六届中国舞蹈比赛“荷花奖”。“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和“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成功举办。每年一届的“书香鹭岛活动月”,已成为闽南地区乃至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和文化品牌之一。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各艺术团体国内演出场次919场,观众71.2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6个,艺术表演场所演(映)出场次为4021场,其中艺术表演79场,观众合计27.0万人次,其中艺术观众2.6万人次;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公共图书馆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246.86万册(件),全年总流通215.37万人次。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20332.9万份;期刊杂志26种,88万册;录音制品25种,录像制品76种,电子出版物21种。全市共有广播节目5套,电视节目8套,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68%和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7.22%,电视节目全部实现硬盘自动化播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基本完成。厦门青鸟动画有限公司自主原创动画片《嘿!星星狐》获全国第三批推荐的优秀国产动画片荣誉。

【卫生】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005个,其中医院38家、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卫生院15个、门诊部75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机构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290人、执业助理医师624人、注册护士4825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张,其中医院6904张、疗养院680张、卫生院537张。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现有实行合作医疗或保险的有156个村,设置农村医疗点330个,拥有执业医师9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7%,基本覆盖全市农民,参合率、筹资水平居全省首位。

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6.79岁,比上年提高1.14岁,人口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体育】

2007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再一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央到地方40多家电视台参与了直播或转播,450多名境内外新闻记者参与报道。成功承办了第16届国际马拉松与公路跑协会世界大会和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成立大会,国际奥委会回赠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雕塑揭幕仪式、希腊马拉松圣火交接仪式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路跑金牌赛事。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厦门代表团181名运动员进入16个项目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参赛项目、参赛人数上创造历史最高记录。厦门代表团在比赛中取得了4金7银8铜总分256分的好成绩,总分在74个代表团中位列第9位,奖牌19枚位列第10位,奖牌和总分的位次超过历届。在国际比赛中,分别获得了4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

11、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167.24万人,常住人口为243万人。

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14.16万人,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人口合计76.5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67.07%;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12‰,人口死亡率为3.67‰,人口自然增长率8.46‰,比上年提高0.94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84.43万人、82.81万人,各占50.48%和49.52%,性别比为101.96(女性为100)。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3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薪收入16452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80元,比上年增长15.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农业普查核准后数据,下同)增长11.3%,达到7637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891元,增长15.4%,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7元,比上年增长7.6%。

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器223.5台、淋浴热水器106.5台、洗衣机101台、电冰箱105台、摄像机7.5台、组合音响45套、移动电话224部、家用电脑88台、摩托车31.5辆、家用汽车8辆。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机61台、电冰箱99台、热水器82台、洗衣机44台、家用电脑30台、影碟机67台、移动电话214部、摩托车141辆、汽车(生活用)3辆。

【就业】

就业信息网络已覆盖至6个区、37个街道(镇)、188个社区、10个行政村、7个农场和8个公共职介机构,共计250个网点。厦门人力资源网率先在全国开通企业网上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79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4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

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99.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0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18.86万人,增加23.85万人;失业保险84.83万人,增加7.71万人;工伤保险96.55万人,增加23.84万人;生育保险78.13万人,增加54.45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共征收55.36亿元,累计结余105.42亿元。8.13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8.97%,社区管理率实现了100%。

至年末,全市已有162家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及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管理的医疗机构、203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和21家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2家工伤保险辅助医疗器具配置协议医疗机构、1家工伤保险协议康复机构。

社会福利与救助

全市共有低保对象13574户、34073人,其中城市(城镇)9531户、23053人,农村4043户、11020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4545万元。现有福利类收养性机构31家,收养床位2085张,收养人数达1616人。其中有养老机构26家,社会福利院3家,儿童福利院2家。共计接收社会捐赠1009.92万元,有5.17万人次受益。

【居住】

全年全市完成住宅建设投资258.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2%。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其中三居室及以上的住房比重达42.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33平方米,其中楼房占81.8%。

全市正在实施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共17个,已开工建设13个,累计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累计建筑面积31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约3.8万套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自2006年12月1日开始受理申请,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受理低中收入保障性住房申请13685户,其中保障性租赁房11797户,占86.2%,保障性经济适用房1888户,占13.8%;受理公务人员申请2469户,引进人才申请151户。首批保障性租赁房申请户第一批已配租545套,293户已领取钥匙办理入住。

12、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治理】

全市已有120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市新建20个污水回用零排放工程项目,城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海上漂浮垃圾治理效果明显,海域、筼筜湖水质有较大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控体系基本建立,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全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发酵式生态型养殖模式普及率达到85%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8分贝。

【城市绿化】

园博园、植物园和忠仑公园以及生态景观道路等建设进一步扩展。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到了180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公园43个,占地总面积达178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为15.6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541公顷,覆盖率为36.34%。

【公用事业】

翔安隧道、海翔大道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等项目建设加快,九龙江北溪引水改善、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和莲花水库等工程全面推进,“西水东调”工程基本完成。全年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为2.83亿吨,其中:生产营运用水0.96亿吨,居民家庭用水1.12亿吨,公共服务用水0.38亿吨。全年全市用电总量118.88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70.70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86亿千瓦小时。全年全市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11.07万吨,其中:居民家庭用量5.31万吨,用气人口达114.16万人。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473起;死亡人数295人,减少2.96%;受伤人数1943人,增长17.26%;直接经济损失2070.59万元,增长31.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696起,造成225人死亡、19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51.71万元;火灾事故705起,造成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1.52万元;工伤事故65起,造成61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36.5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厦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万元GDP耗电、万元GDP耗水指标GDP按现价计算,耗水、耗电以全社会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