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安庆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3-18 17:17:13 来源:安庆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607次

安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

(2010年3月2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市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克难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80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7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73.35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286.59亿元,增长9.5%。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4%和29.9%。分别比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和下降8.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7.8∶46.5∶35.7。人均GDP14359元(折合2100美元),比上年增加2448元,首次超过2000美元。

市场价格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1.4%,比上年涨幅回落了8.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6%,比上年涨幅回落11.1个百分点,是抑制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价格指数中,衣着类价格下降1.6%;居住类价格下降10.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

生产领域价格下跌明显。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跌7.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跌9.0%;生活资料价格略有上涨,同比上涨0.1%;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3%。

各类价格指数

类 别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8.6

食 品           100.6

粮 食               106.7

烟酒及用品            103.1

衣 着            98.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1

交通和通讯          99.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居 住            89.5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8.8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92.7

其中:生产资料          91.0

生活资料           100.1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02.3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      103.3

二手住宅            101.7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结构有所调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略有增加。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3.96万人,比上年减少0.1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79万人,减少0.02万人;第二产业5.69万人,增加0.23万人;第三产业16.48万人,减少0.37万人。年末在岗职工21.48万人,比上年减少0.41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0.5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比预期目标多0.66万人。全年有2.2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2%。

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365元,比上年增加2258元,增长10.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非公有制经济不强;产业集群规模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整体不平衡和实力不够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

2009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努力克服多种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2460公顷,比上年扩大809公顷,其中稻谷面积388274公顷,比上年扩大23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273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87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6546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66.62万吨,比上年增产6.2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11.38万吨,增长22.9%。

油料、棉花增产,其它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油料产量27.07万吨,增长18.7%。棉花产量94791吨,增长9.1%。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蔬菜产量136.18万吨,增长7.3%。水果产量30953吨,增长13.0%。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吨   266.62     2.4

油 料  万吨   27.07    18.7

花 生  万吨   0.92    -16.4

油菜籽  万吨   25.08    18.0

棉 花   吨   94791     9.1

蚕茧    吨  6361     -25.3

茶叶    吨  7022      22.7

蔬菜   万吨   136.18      7.3

水果    吨   30953      13.0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8.92万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猪牛羊肉20.6万吨,增长7.8%。禽蛋产量9.04万吨,增长1.6%。水产品产量33.16万吨,增长5.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50.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农用拖拉机8.70万台,增长5.4%;农用运输12369车辆,增长3.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1.47万吨,减少7.2%。农村用电量113907.9万千瓦小时,增长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25.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3.2%;集体企业4.9亿元,增长17.9%;股份制企业161.8亿元,增长3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7.2亿元,增长13.1%。重工业增加值142.5亿元,增长24.5%;轻工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29.8%。全市新产品产值40.3亿元,增长45.1%。

全年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65.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6.9%;原煤生产下降0.8%,发电量下降7.8%.

全年石油加工增加值增长16.3%;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3.9%;纺织业增加值增长1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2%;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6.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9.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8.3%。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15.52     23.39

布      万米    14264.1   1.59

化纤     吨    78718.0   14.07

白酒    千升    2926     61.3

啤酒    千升    33985     38.83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65.9     -6.9

原煤     吨    127269    -0.7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62366     -7.83

原油加工量  万吨    452.5     6.83

汽油    万吨    97.5     11.18

柴油    万吨    184.9     3.93

水泥    万吨    515.6     22.49

化肥    万吨    19.0     12.53

化学农药   吨    550     -4.35

合成洗涤剂  万吨    13.6     -11.1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6.69,比上年提高51.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7.6亿元,增长20.0%;实现利税95.9亿元,增长3.0倍,其中利润31.5亿元,增长12.5倍。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9亿元,增长2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8.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5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7.4万平方米。

据对全市200多家企业景气调查,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6.36,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86。从全年走势看,各季度景气指数均运行在景气区间,表明我市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自身发展趋势持续看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城镇投资531.7亿元,增长34.1%;农村非农户投资69.9亿元,增长63.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一产业投资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5%;第二产业投资302.0亿元,增长48.4%;第三产业投资275.6亿元,增长25.5%。在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295.4亿元,增长46.0%;制造业投资258.6亿元,增长46.2%;电力能源等工业投资24.8亿元,增长67.3%;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投资97.8亿元,增长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5.3亿元,增长2.7%;商品房销售销售面积267.6万平方米,增长25.2%。

“861”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117项,总投资规模53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21.8亿元。安庆石化220万吨蜡油加氢、10万吨/年乙苯-苯乙烯和4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三个项目已建成。枞阳海螺四期两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亚洲最大阿尔特白水泥项目(年产40万吨)点火投产。桐城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安庆市船用柴油机二期、安庆环新集团1.4亿片活塞环、望江粘胶、宿松安宝机械、怀宁高档纸、潜山无卤阻燃塑料、太湖五千文博园一期、枞阳陈瑶湖黄酒等项目如期或提前竣工。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9亿元,增长19.1%。分城乡看,农村市场趋于活跃,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2.8亿元,增长18.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5.1亿元,增长1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26.4亿元,增长17.9%;餐饮业零售额58.6亿元,增长24.1%;其他行业零售额2.9亿元,增长15.9%。

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持续升温。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15.6%,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6.5%,汽车类增长64.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3.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全年进出口总额49840万美元,比上年减少7.0%。其中,出口38776万美元,增长10.41%;进口11064万美元,减少40.14%。在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64万美元,增长41.63%,占全部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6.8%提高到8.7%。

2009年全市出口主要地区分布(万美元)

指 标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出口总额     38776      10.41

其中:机电产品   6882        6.03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3364        41.68

其中:一般贸易   5839       -55.07

加工贸易     4174        8.05

其中:对亚洲   18460      15.30

对欧洲       9810        13.59

北美洲       4789        -10.00

对非洲       2125        17.53

对拉丁美洲     1942        49.50

对大洋洲     822        28.84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比上年增长4.2%;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51万美元,减少0.63%;实际利用外资额165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6%。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扩大。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35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593万美元,增长30.0%;当年外派劳务人员233人,减少9.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2万人次,增长27.5%;接待国内游客1492.31万人次,增长24.41%。旅游总收入9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15.31万美元,增长28.38%;国内旅游收入97.09亿元,增长25.87%。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77亿元。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4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55亿元,增长21.18%。年末局中交换机总容量1179.1万门;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29.95万户,比上年减少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5.15万户,增加33.65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9.61万户,增加4.0万户。

年末营业性汽车拥有量35649辆。其中,货车28157辆,客车7492辆。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全年全市财政收入为96.24亿元,比上年增收29.81亿元,增长44.9%。地方财政收入41.56亿元,增长8.0%,其中,地方工商税收为21.84亿元,比上年增长5.9%。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138.33亿元,增长2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3.3%,农林水事物支出增长80.3%,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增长18.0%,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1%,社会保障补助和就业支出增长38.0%,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7.4%。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9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6%,比年初增加189.55亿元,同比多增42.5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08.32亿元,比年初增加177.29亿元,同比多增74.6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为449.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3%,比年初增加104.32亿元,增加额同比多增101.08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3亿元,增长27.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24.9亿元,增长3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当年招生10779人,在校学生33030人。毕业生613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4.13万人,在校生9.13万人,毕业生2.7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19万人,在校生17.17万人,毕业生5.24万人。初中招生9.2万人,在校生32.23万人,毕业生10.5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00万人,在校生41.25万人,毕业生8.63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4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8.58%;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21%和0.16%。

2009年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指 标    单位  招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   人  10779    6137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万人  4.13    2.79

普通中学    万人  14.39    15.81

高中      万人  5.19    5.24

初中      万人  9.2    10.57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0项。主要科技成果有:DPF1000型淀粉分离机、酶催化合成丁位十二内酯、成人纸尿裤成型加工包装生产设备、皖西南稻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获国家级科技项目17项,省级科技项目21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5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463件,获得专利授权数256件,已实施专利授权量463件。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9个,其中系统内1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59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9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0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8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5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44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5.97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全年出版报纸4种,总印数3928.3万份;期刊(杂志)4种,总印数3.92万册;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10个,馆藏档案资料13.1万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4940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门诊部、所、室)7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2个,卫生防疫机构10个,卫生监督所(站)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3056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18993人。卫生技术人员15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190人,注册护士533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003人,全市村医疗点占总村数比例达100%。全市共有1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472.77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42枚金牌、39枚银牌和53枚铜牌。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为268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千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84次,参加活动人数约9.17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据人口抽样调查测算,200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6%。,比上年上升0.3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25%。,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4.41%。,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15.88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4.1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64.2元,增长4.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3%,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27.0%,衣着支出增长17.0%,居住类支出增长9.8%,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6.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45.6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06.4元,增长14.9%,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8.0%,居住支出增长7.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含参加事业单位和农村养老保险人员)为42.77万人,比上年增加1.7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1.73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1.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6.0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81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不含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人员和离休人员)为37.17万人,增加0.5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7.22万人,参保的退休人员9.9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116.85万人次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5502张,收养各类人员13471人。全市城镇建立各种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54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2009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9年末,全市共有县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数9个。全市建成和在建环保项目134个。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环保部核查。全市35个企业建立了53台套自动监控设施。自动监控涵盖全部国控、省控污染源。

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

全年因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47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37.08千公顷,其中绝收34.69千公顷。

全市发生火灾事故47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发生交通事故1369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统计范围不含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乡镇企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