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滁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1-08-10 13:14:02 来源:滁州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889次
滁州市统计局
 
(2021年3月26日)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平稳,“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30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7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82.6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0:48.7:42.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2%。
 
表1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构成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3032.1
 
4.4
 
其中:第一产业[3]
 
271.7
 
1.7
 
第二产业
 
1477.8
 
6.1
 
第三产业
 
1282.6
 
2.5
 
其中:农林牧渔业
 
294.8
 
2.0
 
工业
 
1189.3
 
5.6
 
建筑业
 
289.0
 
8.5
 
批发和零售业
 
198.9
 
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5.0
 
-0.8
 
住宿和餐饮业
 
45.7
 
-6.0
 
金融业
 
138.7
 
8.0
 
房地产业
 
223.4
 
0.8
 
营利性服务业
 
271.6
 
5.8
 
非营利性服务业
 
245.6
 
1.9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4.6万人,比上年减少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2%,比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4%,涨幅低于上年0.4个百分点。从构成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现“六涨两跌”态势。按涨幅由高到低排列,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0.4%,衣着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0%。
 
表22020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指标及分类
 
同比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其中:食品烟酒
 
其中:粮食
 
 
畜肉
 
水产品
 
 
干鲜瓜果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讯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2.4
 
8.0
 
0.3
 
12.9
 
27.8
 
12.1
 
-8.6
 
-12.8
 
0.2
 
0.4
 
-0.7
 
-4.0
 
0.8
 
1.1
 
3.0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0.6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5%;蔬菜播种面积2.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
 
全年粮食总产量465.7万吨,比上年增产0.3%。经济作物增长平稳,其中,全年棉花产量1374吨,比上年减产22.9%;蔬菜产量100.5万吨,比上年增产5.5%;水果产量25.3万吨,比上年增产5.4%;油料产量11.8万吨,比上年增长6.1%。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48.6万吨,同比增加0.2%。其中,肉类产量34.4万吨,比上年下降2.0%;禽蛋产量13.7万吨,比上年增长5.7%;牛奶产量5430吨,比上年增长14.0%。水产品产量36.5万吨,比上年增长0.4%。
 
202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1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拖拉机40.5万台,其中大中型3.1万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1.3万吨,比上年下降2.9%。农村用电量1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9.1万公顷,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66项,基建工程当年完成投资31.54亿元。
 
表3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656914
 
0.3
 
其中:稻谷
 
2568108
 
-1.9
 
小麦
 
1776232
 
2.2
 
玉米
 
234052
 
11.1
 
大豆
 
59485
 
-2.7
 
油料
 
117664
 
6.1
 
其中:花生
 
88768
 
4.8
 
油菜籽
 
28374
 
10.1
 
棉花
 
1375
 
-22.9
 
水果
 
253052
 
5.4
 
茶叶
 
558
 
91.1
 
蔬菜
 
1004700
 
5.5
 
肉类
 
343514
 
-2.0
 
禽蛋
 
137055
 
5.7
 
牛奶
 
5430
 
14.0
 
水产品
 
365359
 
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比上年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集体企业增长较快。
 
表4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指标及分类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7.5
 
其中:国有企业
 
2.9
 
集体企业
 
3.0
 
股份合作企业
 
-42.2
 
股份制企业
 
8.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8.8
 
其他类型企业
 
-29.8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1.6
 
规模以上工业中,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2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93.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5.2%,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2.5%,纺织业增长28.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9%,汽车制造业增长10.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2%,烟草制品业增长2.8%。
 
年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9%;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为417家,产值累计增长29.8%,产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2.4%。
 
年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1家,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6.7%,比全市平均增速高11.8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184.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3.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8家,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9.6%,增加值累计增长6.6%,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
 
表52020年六大支柱产业生产情况
 
企业数(个)
 
增加值(%)
 
累计占比
 
增速
 
对规模工业贡献率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百分点
 
合计
 
1278
 
100.0
 
6.6
 
61.8
 
4.6
 
硅基材料产业
 
91
 
7.6
 
-5.3
 
-4.3
 
-0.3
 
先进装备产业
 
559
 
27.0
 
-8.4
 
-24.7
 
-1.9
 
智能家电产业
 
198
 
24.9
 
11.7
 
26.1
 
2.0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222
 
13.2
 
-10.4
 
-15.1
 
-1.1
 
新能源产业
 
58
 
9.1
 
107.6
 
46.0
 
3.5
 
新型化工产业
 
150
 
18.1
 
22.4
 
33.8
 
2.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原盐155.4万吨,增长4.0%;卷烟137.9亿支,增长2.5%;发动机2043.0万千瓦,增长1.2%;家用电冰箱570.8万台,增长6.2%;光缆1049343芯千米,增长93.5%。
 
表6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盐
 
万吨
 
155.4
 
4.0
 
大米
 
万吨
 
198.5
 
-15.8
 
白酒
 
万升
 
641.0
 
-19.7
 
卷烟
 
亿支
 
137.9
 
2.5
 
复合木地板
 
万平方米
 
3244.1
 
-7.4
 
农用化肥
 
万吨
 
11.0
 
-6.1
 
水泥
 
万吨
 
1323.5
 
-0.4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416.6
 
-1.0
 
多晶硅
 
 
5460.9
 
-24.4
 
发动机
 
万千瓦
 
2043.0
 
1.2
 
光缆
 
芯千米
 
1049343
 
93.5
 
家用电冰箱
 
万台
 
570.8
 
6.2
 
房间空调器
 
万台
 
89.2
 
-63.0
 
彩色电视机
 
万台
 
446.3
 
-1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总额379.3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利润283.4亿元,比上年下降6.1%。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89.0亿元,同比增长8.5%。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33户,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3%,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47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房屋竣工面积127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比上年增长10.1%。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1.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2.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下降3.8%;批发零售业投资增长10.6%;房地产业投资增长1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8%;教育投资增长76.2%。
 
图12010-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610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25个,下降12.2%;亿元以上项目677个,同比增长23.1%;当年已投产项目566个。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7.3亿元,增长8.0%;房屋施工面积3611.4平方米,下降1.4%,其中新开工面积1000.5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屋竣工面积404.3万平方米,下降22.2%。商品住宅销售额676.9亿元,增长0.1%。
 
全市把重大建设项目攻坚行动作为项目工作主抓手,共有1376个项目纳入攻坚行动,总投资超万亿元。全市攻坚行动项目实现新开工651个,完成计划目标115%;实现竣工435个,完成计划目标120%。其中省重点项目新开工362个、新竣工175个,完成投资1261.7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82.0亿元,增长4.7%。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34.8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8.3%。分构成看,商品零售额1033.5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149.1亿元,下降2.6%。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完成情况看,吃类商品零售额46.5亿元,增长14.1%;穿类商品零售额11.6亿元,下降7.1%;用类商品零售额201.5亿元,增长3.8%,其中,日用品类增长1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2%,中西药品类增长1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1.8%,汽车类下降1.3%。
 
图22010-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38655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出口总额291881万美元,增长29.8%,进口总额94675万美元,下降46.7%。从进出口经营主体看,内资生产企业完成296417万美元,下降9.2%;外商投资企业完成90139万美元,增长18.3%。
 
图32010-2020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72020年进出口额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
 
单位:万美元、%
 
指标及分类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额
 
38.7
 
-4.0
 
其中:一般贸易
 
32.8
 
-9.1
 
加工贸易
 
5.9
 
41.4
 
其中:对美国
 
6.7
 
60.5
 
对欧盟(不含英国)
 
5.4
 
16.5
 
对日本
 
3.6
 
-41.9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1.5
 
25.5
 
全年招商引资境内省外增长12.2%,来自长三角区域资金占境内省外引资总量的62.4%。
 
202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83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51.4亿元,同比恢复率分别为58.3%、52.7%,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2个、星级饭店10家、星级旅游餐馆17家、星级农家乐192家、旅行社66家、旅行社分社21个、旅行社服务网点186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347.5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88.1亿吨公里;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59.4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9.38亿人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3.3万辆,比上年增长9.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6.2万辆,增长9.5%;私人轿车拥有量42.3万辆,增长9.7%。
 
2020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为1.3亿元,同比增长8.5%。全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43.8%。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为9044万件,同比增长12.6%,其中快递包裹为3917万件,同比增长39.0%。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277.4万件,同比增长57.8%。全年电信业务总量[7]318.7亿元。年末,全市拥有电话418.6万户,同比增长3.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38.8万户,同比下降4.4%;移动电话用户数379.8万户,同比增长4.5%。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31万户,同比增长11.3%。
 
图42010-2020年固定、移动电话数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0亿元,增长5.3%。从收入来源结构看,各项税收完成280.2亿元,比上年下降0.7%,占财政总收入的75.4%,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从实现主体看,市本级财政收入119.4亿元,增长3.9%;县级财政收入252.4亿元,增长4.2%。
 
全年财政支出4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教育支出78.2亿元,增长3.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3.5亿元,下降38.7%;农林水事务支出71.4亿元,增长7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9亿元,增长13.5%;卫生健康支出51.5亿元,下降3.4%;交通运输支出19.4亿元,增长38.6%;住房保障支出12.1亿元,下降1.7%。用于民生方面支出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总支出的85.1%。支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投入资金97.6亿元,保障33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建设类、培训类项目完工率100%,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民生需求。
 
图52010-2020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29.9亿元,比年初增加334.9亿元,增长12.0%。其中,境内单位存款余额760.5亿元,比年初增加90.2亿元;境内个人存款余额1802.2亿元,比年初增加268.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17.7亿元,比年初增596.6亿元,增长24.6%。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余额892.0亿元,比年初增加10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12.7亿元,比年初增加377.8亿元。
 
2020年新增金春股份、龙利得2家境内上市公司,新增定远县华甬新材料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明光浩淼安防科技从“新三板”创新层转板至精选层,新增省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43家。2020年末,全市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省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96家。
 
2020年末,全市共有财产险、人身险市级公司41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0家、人身险公司21家;全年保费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5.5%。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机动车险保费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2.0%;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45.1%;农业险保费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6.7%。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个人代理保费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7.4%;银邮代理业务8.0亿元,同比下降12.0%;续期业务25.2亿元,同比增长15.1%。支付赔款(给付)47.7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财产险赔款33.9亿元,同比增长15.6%;人身险支付赔款(给付)13.8亿元,同比增长10.2%。缴纳各项税款1.1亿元;代扣代缴各项税款1.4亿元;保险消费者保单借款4.7亿元,同比增长50.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9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0.6亿元,较上年增长20.2%,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7%,较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比上年增加163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9家、市级众创空间1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高新区2个;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全省占比达9.5%;全年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307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8项。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高等教育)共有1057所,在校生59.4万人,教职工4.3万人,专任教师3.8万人。其中幼儿园545所,在园幼儿数12.0万人,教职工0.9万人,专任教师0.6万人;小学227所,在校生24.2万人,教职工1.2万人,专任教师1.4万人;普通中学269所,在校生18.8万人,教职工2.0万人,专任教师1.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4.3万人,教职工0.2万人,专任教师0.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779人,教职工143人,专任教师13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0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0.5万册,电子图书513.2万册。全市广播电视台8个。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9.78%。广播全年播放时间4.02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2.32万小时;电视全年播放时间5.02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17万小时。
 
202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2个,疾病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6295张,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5226张,比上年增加4401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3.1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1万人,执业医生10118人,注册护士12958人,防疫人员211人。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756场次。组织千人以上群体活动10场次。2020年新增体育场地410个、面积27.96万平方米。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体育场地8196个、面积837.0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3平方米。文体广场123个,全市晨晚练点954个。新成立体育社团6个,目前共有体育协会数171个、俱乐部45个。2020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169个,目前,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263人,其中国家级68人,一级1198人,二级1348人,三级9395人。
 
2020年全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85所,国家级特色幼儿园1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76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5所。全年输送后备人才66人。举办中小学体育比赛8次,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64场次,开展扶贫定点帮扶活动2次。全年省锦标赛共获得金牌95枚、银牌64枚、铜牌102枚。体育彩票销售3.4亿元。承接了2020年全国青年男女U18手球锦标赛和全省排球、足球、手球、体操锦标赛,组织了82支代表队110人参加24项省级以上锦标赛,共获得奖牌261枚。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全年市本级共承建重点项目179个,投资65.3亿元。续建项目68个。市政道桥26个,园林景观、市容卫生、环境治理19个,房建、公建项目23个,投资40.9亿元。其中陈湾桥改建工程、宪法主题公园、红庙排涝一站、红庙排涝二站、滁州市城建档案馆、城南路网二标段等34个项目已完工。新建项目111个。市政道桥44个,园林景观、市容卫生、环境治理32个,房建、公建项目35个,投资24.4亿元。其中城西水库清淤扩容、无障碍城市创建设施提升、新建十个社会停车场及已建成停车场充电桩安装、17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26个项目已完工。
 
今年共承建项目109个,投资约76.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投资35.5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4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49亿元。2020年完成北湖改造古建、遵阳街改造政府投资建设的修缮区、孟公桥、大东门、瓮城、下水关、南谯南路、城南路网二标、敬梓路、中都大道北延、定远路、菱溪路改造、五孔桥、紫薇北路北侧地块绿化、城南绿廊公园一期、二期、菱溪干渠综合整治、2020年道路绿化一期、市民广场建设“初心”雕塑、城建档案馆、城市职业学院体育馆、如意人家安置小区、东升邻里安置小区11栋主体、特勤消防站、车驾管中心、市殡仪馆扩建二期、皖东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凤翔苑等滁城40个安置小区创建达标提升、消减城市快速通道噪声扰民工程、10个社会停车场、中都大道与洪武路东北等8个道路交口提升改造;奥体中心、市一院北区地块综合改造、滁州中学新校区、龙兴路、明湖大道、紫薇北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和上跨清流河桥、定远路和中都大道周边环境整治、内城河下游绿化、滁州大道绿化、京沪铁路东侧环境综合整治、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年末,市辖区建成区面积103.81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49平方公里。年末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到93.9万立方米。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67366.1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9853.5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0325公里[8]。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281条,比上年增加96条,实有公交车辆1899辆,比上年增加266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12896万人次。全市巡游出租汽车3152辆,网约车1138辆。
 
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403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9833公顷。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和监察大(支)队17个,环保专项资金1.67亿元。年末,共有污水处理厂55座。城市污水处理率97.15%。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耗能比上年增长6.8%。
 
全年,滁州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属于良好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天数为71天,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26天,一、二级标准的天数总计为297天,占比81.1%。全年轻度污染60天,中度污染9天,污染天数占比18.9%。
 
十二、人民生活及其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51元,比上年增长5.8%;人均消费性支出23410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食品支出6481元,增长2.1%;衣着支出1780元,增长7.6%;居住支出5604元,增长0.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560元,增长8.2%;交通通信支出2725元,增长1.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17元,增长13.1%;医疗保健支出2356元,增长12.6%;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387元,增长3.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9]为27.7%。
 
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10]拥有家用汽车42.3辆,摩托车20.6辆,电冰箱105.5台,洗衣机97.5台,热水器103.8台;空调221.1台,彩电175.1台,照相机12.0台,计算机76.2台,中高档乐器3.6架,固定电话2.2部,移动电话289.6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32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12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218元,增长4.9%;衣着支出762元,增长3.7%;居住支出2239元,增长3.0%;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77元,增长12.8%;交通通信支出1513元,增长5.9%;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352元,增长15.8%;医疗保健支出1145元,增长11.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19元,增长9.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8%。
 
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7.9辆,摩托车23.0辆,电冰箱88.4台,洗衣机67.5台,热水器58.4台,空调90.4台,彩电128.0台,照相机0.1台,计算机7.5台,固定电话0.6部,移动电话216.5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5.6平方米。
 
2020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3.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9.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5.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6.2万人。
 
2020年城市低保人数2.47万人,累计救助31.55万人,发放救助金1.8亿元,人均救助570元;农村低保人数11.16万人,累计救助131.22万人,发放救助金6.1亿元,人均救助465元。
 
2020年末,全市已建工会组织数5975个,发展会员363927人。2021年“两节”期间全市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1085.3万元,帮扶慰问困难职工9430户,发放资金447.2万元。2020年度省总下拨全市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418.8万元,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113万元,省财政送温暖资金30万元,省总工会经费14万,安徽移动助学资金1.5万元,省总工会常态化送温暖资金15万元。全市使用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418.8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021户;使用地方帮扶资金451.1万元,帮扶困难职工3921户。经过排查摸底、精准识别并报省总工会及市民生办批准2020年我市城市困难职工帮扶纳入民生工程任务是337户,截止年底已完成帮扶682户,完成率为202.4%,其中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实际救助262人(任务数为139人),完成率为188.5%;实际子女助学救助211人(任务数为97人),完成率为217.5%,实际医疗救助209人(任务数为101人),完成率为206.9%。
 
2020年度我市帮扶慰问困难全国劳模32人,发放慰问款82万元(中央财政),帮扶省部级困难劳模147人,发放慰问款132.7万元(省财政)。
 
2020年末,县级以上妇联组织9个,县级以上春蕾计划全年筹资53.61万元,资助大学、大专和中小学生168人。
 
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59个,床位22817张。农村特困供养人数2.2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3.3%。年末,城镇社区各种养老服务设施1156个。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2705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7230个。2020年全年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2.95亿元,销售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其中,传统型电脑彩票同比增量位居全省第三,视频彩票销售总量居全省第六,即开型彩票销量居全省第三,福彩市场份额46.5%,全省排名第二。
 
滁州市2020年全年发生火灾事故534起,直接财产损失698.7万元。发生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276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65人。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
 
[6]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历史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调整,图中为调整后数据
 
[7]2020年电信业务量按照2015年不变价计算。
 
[8]公路通车里程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数据与往年不具可比性
 
[9]恩格尔系数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
 
[10]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指标每年的抽样调查样本会更换致使指标数据有所变动
 
[11]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部分指标总量和分项之和有微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