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铜陵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8-04-05 15:45:58 来源:铜陵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3519次
铜陵市统计局
 
2018年3月22日
 
201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71.1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常住人口160.8万人,增加0.7万人。城镇化率55.79%,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2.75‰,上升1.85个千分点;死亡率6.59‰,上升1.2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16‰,上升0.64个千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16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33.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381.5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59.5:35.4调整为4.2:63.0:32.8。全员劳动生产率99511元/人,比上年增加18763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2539元(折合10744美元),比上年增加12579元。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163.9
 
8.2
 
第一产业
 
49.1
 
3.3
 
第二产业
 
733.2
 
8.5
 
第三产业
 
381.5
 
8.2
 
#批发和零售业
 
53.2
 
6.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9.0
 
6.6
 
住宿和餐饮业
 
23.8
 
6.1
 
金融业
 
60.1
 
12.9
 
房地产业
 
35.4
 
4.7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57.8
 
16.8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6.55万人,比上年减少0.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4.28万人,增加0.13万人;第二产业31.67万人,减少0.55万人;第三产业50.60万人,减少0.4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6%,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6.3%。
 
201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比上年涨跌(%)
 
居民消费价格(%)
 
0.9
 
其中:食品烟酒
 
-1.9
 
衣着
 
0.8
 
居住
 
2.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
 
交通和通信
 
持平
 
教育文化和娱乐
 
2.5
 
医疗保健
 
7.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7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33.6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6.95亿元,增长11.0%;牧业产值16.77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22.03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54亿元,增长7.3%。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7.5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4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53万公顷,减少0.2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66万公顷,减少0.24万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78万公顷,增加0.01万公顷;蔬菜种植播种面积1.15万公顷,增加0.008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5.13万吨,比上年增产1.6%。油料产量6.03万吨,增产2.3%。棉花产量1.14万吨,减产15.6%。蔬菜产量26.59万吨,增产1.1%。
 
全年肉类总产量6.37万吨,比上年增长0.2%。禽蛋产量4.37万吨,增长2.8%。水产品产量11.38万吨,增长1.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6.86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55万吨,下降0.7%。农村用电量6.78亿千瓦时,增长8.5%。有效灌溉面积88.94千公顷,增长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7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7.6%,制造业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2%。
 
规模以上工业中,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六大主导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5.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36.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1%。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精炼铜(电解铜)比上年下降1.2%;铜材增长11.6%;硫酸(折100%)下降10.6%;化学肥料总计(折纯)下降2.6%;水泥增长17.9%;火力发电量增长19.7%。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电解铜
 
万吨
 
128.0
 
-1.2
 
铜材
 
万吨
 
196.3
 
11.6
 
钢材
 
万吨
 
147.2
 
3.7
 
硫酸(折100%)
 
万吨
 
457.8
 
-10.6
 
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53.7
 
-2.6
 
 
万米
 
8822.9
 
29.2
 
服装
 
万件
 
3720.9
 
0.7
 
模具
 
 
2505
 
-2.2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87.7
 
19.7
 
水泥
 
万吨
 
925.2
 
17.9
 
水泥熟料
 
万吨
 
3075.9
 
1.7
 
电子元件
 
亿只
 
65.5
 
15.2
 
焦炭
 
万吨
 
225.3
 
-6.0
 
电力电缆
 
万米
 
6322.2
 
13.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润总额67.8亿元,增长62.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1.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2.1万平方米,下降2.4%;房屋竣工面积303.3万平方米,下降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535.4亿元,增长28.1%;民间投资988.2亿元,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4%。
 
2017年全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35.0
 
12.0
 
采矿业
 
45.5
 
3.5
 
制造业
 
598.5
 
16.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5.3
 
-23.6
 
建筑业
 
5.6
 
-37.2
 
批发和零售业
 
113.2
 
32.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1.8
 
-22.8
 
住宿和餐饮业
 
12.1
 
-37.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9
 
41.2
 
金融业
 
4.3
 
68.8
 
房地产业
 
139.0
 
4.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8.9
 
8.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3
 
50.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7.9
 
61.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5
 
45.5
 
教育
 
24.2
 
128.0
 
卫生和社会工作
 
5.5
 
-52.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4
 
131.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6
 
-34.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商品房销售面积204.3万平方米,增长18.6%。
 
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52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109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16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5.1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2亿元,增长13.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70.4亿元,增长13.9%;餐饮收入72.9亿元,增长6.7%。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0.2%,饮料类增长40.7%,烟酒类下降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7%,日用品类增长9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3%,金银珠宝类增长3.8%,中西药品类增长2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3%,汽车类增长15.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出口5.7亿美元,下降14.5%;进口49.7亿美元,增长22.9%。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实际到位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内资548亿元,增长16.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铁路旅客运输量29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4%,货物运输量83.86万吨,增长110.9%。公路旅客运输量1730万人,下降19.2%;货物运输量3722万吨,增长20.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1094万吨,增长0.8%。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21.9万辆,比上年增长4.4%,其中汽车拥有量16.2万辆,增长15.9%。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增长20.97%;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业务收入增长16.5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7.98万户,比上年减少1.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6.76万户,增加18.4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2.33万户。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国内游客1984.91万人次,增长18.1%。旅游总收入157.36亿元,增长23.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56.57亿元,增长23.5%。年末全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22处,其中4A级景区7处;星级旅游饭店10个,房间数823间;旅行社3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88.7亿元,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77.3亿元,下降4.2%。地方财政收入中,契税下降4.4%,国内增值税增长37.3%,营业税下降98.2%,企业所得税增长20.7%。财政支出160.1亿元,增长6.0%,其中民生类支出136.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4.9%。从重点支出项目看,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4.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0.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5%,公共安全支出增长7.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3.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1.5亿元,增长5.9%;非金融企业存款362.0亿元,下降1.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71.7亿元,增长2.9%。其中,住户贷款195.2亿元,增长19.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76.4亿元,下降0.7%。年末全市上市公司6家,流通股市价总值510.4亿元。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全年赔款与给付6.03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2元,比上年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83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5元,增长9.1%。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24元,比上年增长3.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12元,增长1.8%;恩格尔系数为3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3元,增长5.2%;恩格尔系数为34.6%。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7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4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8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2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8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7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2.8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6074人,比上年减少17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14778人,增加952人;普通中学在校生72714人,减少218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9240人,减少1842人;小学在校生70430人,减少2916人。全年普通高校毕业生10233人,比上年增加2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8480人,增加416人;普通中学毕业生25458人,减少626人;小学毕业生13702人,减少853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7417人和2671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243人次,其中本科3055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233人,其中本科230人。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其中当年新认定63家。
 
年末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拥有3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实验室、5个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7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5项,获得上级资助资金4929.75万元。全年有3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全市申请专利2721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32件、实用新型1168件、外观设计121件;授权专利10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3件、实用新型727件、外观设计100件。
 
年末全市拥有登记注册的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站)42个;公共图书馆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09.79万册;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49.49万卷册,馆藏资料4.46万册。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65%。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834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7502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8702人,其中,执业医师3337人,注册护师、护士3862人。
 
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60个,拥有床位总数达8620张,在院人数3802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55亿元。
 
全市新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全民健身广场、28条健身路径、3个社区俱乐部、30个示范晨晚练点。成功举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参与人数达到6000人。组队参加省青少年年度锦标赛,夺得金牌52.5枚、银牌37枚、铜牌35枚。年末拥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9家,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15所。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拥有环境空气监测站点12个。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71.2%。全市PM10平均浓度为88微克/立方米。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27、50、88.4、58.2、8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
 
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天井湖、枞阳县境内的菜子湖、白荡湖水质良好。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773.65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5.42%。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87人,比上年下降11.8%。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758起,发生火灾事故86起。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与年平均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4]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5]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6]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