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马鞍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6-04-05 16:15:37 来源:马鞍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665次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16年3月1日)
 
2015年,面对经济总体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双重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主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显着成绩。
 
一、综合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18.6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67.2亿元,增长9.6%。
 
市场物价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五涨三跌”格局,其中,涨幅靠前的主要是烟酒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食品类,分别上涨6.4%、3.8%和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涨1.8%,衣着类价格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0.6%)、交通和通信类(-1.8%)和居住类(-1.8%)价格下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跌17.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经济体量不大、结构不优,传统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支撑不够,城乡承载压力日益加重。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3.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县区、开发园区工业增长较快。其中,三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开发区及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3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9.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4.5%,生物产业增长6.8%,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17.2%,新能源产业增长5.7%,新材料产业增长15.6%,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49.7%。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生铁
 
万吨
 
1700.71
 
0.1
 
粗钢
 
万吨
 
1767.09
 
-0.4
 
钢材
 
万吨
 
1964.44
 
-1.7
 
水泥
 
万吨
 
1453.89
 
10.5
 
改装汽车
 
 
4584
 
-36.4
 
汽车及底盘
 
万辆
 
1.18
 
-27.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79.89
 
22.4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62.02
 
-3.8
 
啤酒
 
万千升
 
11.53
 
-18.7
 
 
万吨
 
1.22
 
24.9
 
服装
 
万件
 
6736
 
25.0
 
 
万台
 
8.94
 
24.6
 
阀门
 
万吨
 
2.48
 
6.2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7.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2.6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90.11万平方米。
 
三、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68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1%,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比由上年的2:1上升到2.1:1。粮食产量110.12万吨,增长3.6%;蔬菜产量69.93万吨,增长2.9%;水果产量3.43万吨,增长2.5%。油料和棉花产量分别下降4.8%和3.5%。
 
农副产品生产形势良好。全市肉类总产量8.12万吨,比上年增长1.4%;蛋类产量2.21万吨,增长5.5%;牛奶产量4.44万吨,增长10.4%;生猪生产平稳,全年生猪饲养量56.66万头,增长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见图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1.28亿元,下降18%。
 
工业投资占据全市投资的半壁江山。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54.13亿元,增长19.9%;其中,工业投资948.37亿元,增长19.6%;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1%,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59.79亿元,增长1.9%(见图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56个,完成投资71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8.3%。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0.5亿元。东誉城等13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日发纺机等6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运。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见图4)。分区域看,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4亿元,增长11.1%;三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5亿元,增长14.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6.6亿元,增长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7.41亿元,增长12.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08亿元,增长11.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46亿元,增长14.8%。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中小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9.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1%。其中,进口总额13.29亿美元,下降22.5%;出口总额16.26亿美元,增长30.6%。中小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6.05亿美元,增长19.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逐步提升。全年铁路客运量108.11万人,铁路货运量296.89万吨;公路客运量5173万人,公路货运量8514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9205万吨,比上年增长13.6%;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箱,增长62.2%。宁安城际铁路、马滁高速建成通车,205国道北段、347国道郑蒲港段完成改造。商合杭高铁含山段开工建设,226省道二期顺利推进,367省道改建工程开工。慈湖综合码头、天顺港集装箱堆场建成,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准。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3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5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0.27万户;其中,3G、4G用户102.8万户。年末宽带用户42.72万户。
 
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开通了上海游客游马鞍山直通车,启动了2015金秋“上海万人游马鞍山”活动。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7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71万美元,增长18.6%。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2.63万人次,增长14.6%。年末星级饭店19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8家。大青山和鸡笼山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现有A级景区28处;其中,4A级景区5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见图5)。税收收入174.4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为83.1%。地方财政收入130.81亿元,增长8.1%。财政支出202.23亿元,增长10.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99亿元,增长12.3%;民生支出168.34亿元,增长12.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09.71亿元,比年初增加136.3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97.19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84.2亿元,比年初增加80.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73.83亿元,比年初增加3.98亿元;中长期贷款644.38亿元,比年初增加57.31亿元。
 
保险事业有序发展。全市各类保险机构2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13亿元,下降6.4%;人身险保费收入17.91亿元,增长7.5%。
 
九、城市建设
 
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建成区面积93.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5.15%。新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60公里。改造县乡公路78公里、乡村公路180公里。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1.3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2万套。开展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纺织新村等22个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改造和绿化环境提升。
 
城市绿化水平提高。完成花雨路、公园路、雨山路、丰收路等城市绿道改造。各县全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新增绿地面积85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4%。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年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专利申请量7960件,比上年增长27.7%。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1项。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256家,高新技术产品1311个。民营科技企业464家,技工贸总收入130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31.61亿元。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秀山实验小学、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开展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办学改革。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629所,其中,幼儿园256所,小学248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普通中学105所。全市省一类幼儿园10所,省示范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5所。全市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30.41万人、教职工2.37万人。全市高中阶段在校学生7.4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17.7%。
 
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全年举办人才招聘会38场,引进各类人才1107人。新增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化,开展培训2.17万人次。25个引智项目被国家和省批准立项,3个项目获批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增设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1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圆满举办了第27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第30届“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第八届音乐节、第六届“周末大舞台”、“美丽星期六”市民音乐会和第二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115万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5个,文化馆7个;建有农家书屋517个,藏书均超过2000册。全市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建有自助图书馆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县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个,城市数字影院14家,实现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综合档案馆7个,档案资料155.1万卷(件),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5家;标准化村卫生室438所。共有病床8459张,卫生技术人员1.13万人。全市以乡镇为单位四苗、五苗接种率98.72%,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99.9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参加省常规项目比赛获得奖牌232枚;其中,金牌66枚、银牌82枚、铜牌84枚。成功举办马鞍山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民健身展示大会等体育赛事。开展两次环湖健步走活动。建设全民健身苑34个、社区体育俱乐部4个、晨晚练点42个、乡镇全民建设广场3个。加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全市体育志愿者人数已达6000多人,社会体育指导员3211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36种矿种,其中,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25种,水汽矿产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4种,其中,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19种。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修编《马鞍山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形成《马鞍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组织修订《马鞍山生态市创建行动计划》。全年安排减排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及任务58项。国家目标责任书项目6项,省计划重点工程41项。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75.3%,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人,比上年下降28.6%。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93万人,乡村人口126.57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226.2万人,人口出生率10.55‰,死亡率5.6‰,自然增长率4.95‰。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69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62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1元,增长9.1%。
 
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全市年末个人存款余额887.04亿元,比年初增加68.04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551.1亿元,比年初增加15.2亿元;活期存款余额23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斐然。全年新增就业5.6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48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成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4628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8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8.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7.7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47万人,参保率为93.98%。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参保人数为15.0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99万人次,全年支付低保金3.1亿元。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新增养老院19个、床位1980张。全市社会收养性福利床位数1.44万张;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9万人;接受社会捐赠859万元;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44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703个。全年福利彩票销售2.2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400万元;其中,市本级2400万元。
 
说明: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6马鞍山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