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北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6-04 14:13:09 来源:淮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546次
2014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精致淮北”建设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九个一工程”为抓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突出抓主抓重,全面深化改革,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97.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0:66.6:25.4,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4758元,比上年增加176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565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二降一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9%,衣着类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8%,居住类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持平,烟酒类下降3.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4%,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4.9%。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4.9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比上年减少0.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9.1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7.1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704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9.1%;民营固定资产投资637.8亿元,增长50.5%;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669户,新增从业人员24380人;新增私营企业3222家,新增注册资金126.3亿元。年末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76771户,从业人员25.6万人;实有私营企业12356家,注册资本489.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总产值57.4亿元,增长3.9%;林业总产值3.3亿元,下降1.8%;牧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6.6%;渔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0.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17.3%。
 
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358.3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增长4.1%;其中夏粮92.6万吨,增长4.5%,秋粮32.4万吨,增长3%。油料产量4505吨,下降1.4%,棉花产量1002吨,下降33.9%,水果产量12.3万吨,增长36.6%,蔬菜产量48.5万吨,下降3.5%。全年新增造林面积4356公顷,完成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66.7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667公顷,新育苗395公顷;年末林木蓄积量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0.4%。全年出栏肉猪68.2万头,增长3.7%;出栏家禽1678.5万只,增长2.9%;出栏羊43.5万只,下降2.9%;年末猪存栏43万头,增长4.6%;家禽存栏1009.4万只,增长1.5%;牛存栏14086头,增长1.5%;羊存栏27.8万只,增长3.2%。全年肉类总产量9.1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5.4万吨,增长2.6%;奶类总产量2.2万吨,增长93.3%。水产品产量28400吨,增长0.6%。
 
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276.2万千瓦,增长2.9%,其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10.7万千瓦,排灌机械总动力10.2万千瓦。年末农用拖拉机12万台,农用运输车1.7万辆。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8.0万公顷,机播面积28.2万公顷,机收面积25.3万公顷。农村用电量25232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折纯)使用量100726吨,地膜覆盖面积3537公顷。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新增高效规模化种养基地55个。年末家庭农场861家,农民合作社1164家。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个、产品2个。
 
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首批13个重点中心村全面建成,统筹推进第二批11个重点中心村规划建设。深入开展“三线三边”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濉溪县获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烈山区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榴园成为全省宜居村庄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1.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3%,拉动全市GDP增长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总数达到73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36个行业中3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长0.3%,电力行业增长30.3%,炼焦行业增长0.8%;机械制造、食品、纺织服装和建材业分别增长21.2%、12.8%、17.7%和15.9%。非煤工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4%,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增长17.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全市163家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2.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5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增长18%。
 
在重点统计的61种工业产品中,有42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洗煤产量3475.3万吨,增长1.1%;发电量160.6亿千瓦时,增长60.8%;服装5716.6万件,增长18.8%。原煤产量5203.1万吨,下降2.9%;白酒34885千升,下降3%;水泥825.8万吨,下降13%;纱6.2万吨,布10894.1万米,分别下降3.7%和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利税111.8亿元,下降14.9%,其中利润40亿元,下降32.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5.8%,比上年下降19.3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12%,比上年下降0.8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9家,从业人员32013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5亿元,下降13.9%;实现工程结算收入67.1亿元,下降13.9%,竣工产值28.7亿元,下降50.2%;建筑业劳动生产率20.5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1.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1.2万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8亿元,增长20%。其中,项目投资688.4亿元,增长21.5%;房地产投资152.4亿元,增长13.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5亿元,增长41.7%;第二产业投资506.2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投资317.1亿元,增长11%。从工业投资看,全市工业完成投资500.7亿元,增长24.4%,占全市投资总量的比重为59.5%,对全市投资贡献率达到70.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36.6亿元,增长38.0%,制造业投资427.9亿元,增长27.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36.1亿元,下降10.3%。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住宅投资98.4亿元,增长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6亿元,增长40.4%。房屋施工面积1411.9万平方米,下降2.7%。房屋竣工面积112.1万平方米,增长40.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20.7万平方米,下降23.7%。其中,住宅销售建筑面积104.4万平方米,下降27.2%。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3498套,开工任务完成率104%;其中本年新开工12977套,竣工12008套。
 
全年安排重点项目427个,完成投资490.9亿元。平山电厂加快建设,相邦铝基复合材料、银龙三佳高铁轨道板、华孚纺织工业园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南坪港建成通航,市职教园区一期正式投入使用,南湖景区核心区基本建成;20万吨混合芳烃加氢、淮水北调干线工程、焦化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符夹线扩能工程及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于12月30日正式开工;淮水北调淮北配水工程、市一中新校区、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淮北斐讯产业园等前期项目加快推进。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亿元,增长12.8%。其中,餐饮收入11.8亿元,增长13.1%;商品零售208亿元,增长12.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2.7亿元,增长1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1亿元,增长13.6%。从限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全市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35.4亿元,增长1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9亿元,增长17.1%;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5.4亿元,增长1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7.2亿元,增长12.7%;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1.7亿元,增长20.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13.6亿元,增长9.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4.5亿元,增长12.1%。完成相山路标准化菜市场维修改造,建成乡镇商贸中心9家,直营农家店120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淮北企业网开通运营。淮北市汽车城获批省级服务业集中区,国购城市综合体、中泰广场基本建成,国购汽车文化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4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完成出口51958万美元,增长18.6%。其中专业外贸公司出口6171万美元,增长7.9%;自营生产企业出口29799万美元,增长17.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988万美元,增长24.8%。全年累计实现进口28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4%。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44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市引进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建项目105个,其中投资3-5亿元项目9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1个。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接待入境游客1.65万人次,增长15.1%,其中外国人0.32万人次。全年国内旅游收入33.4亿元,增长20.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33.6万美元,增长14.9%。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4家,星级饭店客房782间;国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7个。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公园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世界文化遗址验收评定,口子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台湾5D影城正式签署协议。成功举办第三届食品工业博览会、第五届石榴文化旅游节、“2014中国旅游日?欢乐淮北游”、葡萄采摘旅游节、华东地区汽车场地越野赛、三月十八古庙会旅游节、临涣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1.3亿元,比上年减收1.7亿元,下降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8亿元,比上年增收2.1亿元,增长4.2%;上划中央收入36.6亿元,比上年减收4.5亿元,下降10.9%;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9亿元,增长50.7%。分级次看,市级财政收入65.0亿元,比上年减收3.6亿元,下降5.3%;濉溪县财政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收2.0亿元,增长8%。全市完成财政支出116.0亿元,增长6.7%。其中教育支出17.5亿元,增长6.8%;医疗卫生支出10.8亿元,增长10.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5.4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亿元,下降14.4%,农林水事务支出11.1亿元,下降0.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6.9亿元,比年初增加83.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0.7亿元,比年初增加59.9亿元,增长12.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4.2亿元,比年初增加50.5亿元,增长8.5%。金融存贷比达到70.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濉溪湖商村镇银行、濉溪农商行和淮矿集团财务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全年保费总收入186431万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0183万元,增长15.5%;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06248万元,下降9.4%。全年赔付支出41090万元,下降7.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36609万元,下降1.2%;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4481万元,下降39.7%。
 
全市4家证券机构证券账户(沪深合计)数量9.58万户,证券代理交易额94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49.5%。
 
八、交通、邮电
 
全年公路客运量3471万人,旅客周转量22939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4473万吨,货运周转量5066026万吨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里程3794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94公里,国道7公里,省道196公里,县道576公里,乡道622公里,村道2216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56725辆,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31601辆,增长18.1%。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852万元(全口径),比上年增长9.0%;电信业务收入123979万元,增长3.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3万户,比上年减少1.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8.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2.7万户,比上年增加6.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96.6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7万户,比上年增加7.2万户。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当年招生10529人,在校学生34146人,当年毕业学生8425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所,在校学生28207人,当年毕业学生15615人。普通中学129所,在校学生112678人,其中高中22所,在校学生47693人;初中107所,在校学生64985人。小学345所,在校学生136304人;幼儿园233所,入园儿童641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59%。年末全市中小学共有教职工22972人,其中专任教师20106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349.9万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小学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6.17平方米。
 
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省级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3家。11个产品获省重点新产品,47个产品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58.3亿元,增长20.2%,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4位。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项,争取科技经费0.19亿元。其中,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6项,争取项目经费169万元。相邦复合材料创新团队列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计划。龙湖高新区获批设立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杜集矿山机电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获省级认定。烈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凤凰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通过科技部现场评审。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7亿元;完成专利申请量2661件,比上年增长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14件,增长77%;完成专利授权121件,增长21%。
 
全年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50家企业7类16种292个批次产品和商品,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000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2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2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1000平方公里,增雨量500万立方米。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2个。全年降水量846.8毫米,年平均气温16.1摄氏度,无霜期240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6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5个,专业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83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6805平方米。全市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6个;广播电台2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分别达到41.09万户和13.22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4.20万户和1.53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3%。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6场,群众性文化活动862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650场,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425场,创作剧(节)目6个。成功举办“精致淮北我的家”2015新年音乐会等活动。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05个(含村卫生室),床位11713张,卫生技术人员10442人。其中医院75个,床位9757张,卫生技术人员7051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492人;乡镇及街道卫生院28个,床位1217张,卫生技术人员1265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596人;妇幼保健院(所、站)6所,床位220张,卫生技术人员304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0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技术人员150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95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0个,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47人;村卫生室305所,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1人。
 
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00余次,其中1000人以上活动50次,参加活动总人数75万人次。组织开展全市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日等大型群体活动。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金牌65枚、银牌16枚、铜牌33枚。先后承办全国男排联赛八一“主场”、全国青少年羽毛球赛、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人口出生率11.63‰,人口死亡率4.78‰,人口自然增长率6.8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3万人,农业人口12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15.9万人;城镇化率59.8%,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1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7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32元,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8.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6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47元,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0.9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4平方米。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5万人,比上年增加954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7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1万人,比上年减少710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2万人,比上年增加739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0.9万人,增加343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6万人,增加1823人。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每月408.7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2280元/年。全市供养五保对象7234人,其中分散供养3322人,集中供养3912人,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734.05万元。全年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65.2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各类补贴18586.6万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0.3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各类补贴7483.4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种福利机构38个,社会福利院床位4877张,收养各类人员4027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71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71个,网点151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977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00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培训残疾人1068人次,23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投入1110万元,帮扶救助1526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和100名贫困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1795件。2000多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实施城市道路、管网、桥梁、绿化和电网建设等重点项目127个,投资16.3亿元。维修加固东岗楼立交桥,新建、改造东山北路、惠黎路、长山中路等14条城区道路,东部新区4条道路建成通车。增设公交候车亭54座,更新改造人民路、相山中路路灯697柱,完成长山路桥等7座道路桥梁和部分街区广场亮化工程。铺设燃气、供水和污水管网84公里。完成2570公里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并建成信息管理平台。整治老濉河、相阳沟、跃进河等城区沟河,清理淤泥24万立方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全年共新增绿地161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162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13个,建成城市绿道39.01公里。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3.3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6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9.05%,燃气普及率98.39%。
 
出台实施《淮北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大力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物防治等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先后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保证群众健康等环保专项行动。全市共完成餐饮油烟整治81家,燃煤锅炉整治68家,物料堆场整治62家,非煤矿山整治25家,混凝土搅拌站整治24家,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整治46家。全市淘汰注销黄标车、老旧车8659辆。全年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13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30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15个,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项目1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9天,优良率87.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标准,昼间年平均值51.9分贝,夜间年平均值44.7分贝;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100%。全年COD减排441吨、氨氮减排185.2吨、氮氧化物减排8159吨,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51%,氨氮4.88%,氮氧化物15.51%。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72起,死亡77人,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4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2.5%。其中工矿商贸事故5起,死亡5人,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下降16.7%。道路交通一次死亡一人及以上事故64起,比上年减少3起,死亡69人,比上年减少1人,下降1.4%;火灾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数与上年持平,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7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人,下降8.2%。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