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宿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28 15:07:10 来源:宿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747次
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宿州调查队
 
(2015年4月8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市经济运行平稳、质量向好,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市总人口642.32万人,其中:出生人口8.98万人,出生率为13.98‰;死亡人口4.19万人,死亡率为6.53‰;自然增长率为7.45‰。全市常住人口548.6万人。城镇化率37.4%,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1126.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9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74.6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52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0:42.1:33.9。人均生产总值20630元(折合3358美元),比上年增加1862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0767元/人,比上年增加2638元/人。
 
全年财政收入1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91.07亿元,增长13.1%;非税收收入23.27亿元,增长17.6%。财政支出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民生支出206.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4%,增长13.6%。从重点支出项目看,教育支出增长7.1%,农林水支出增长10.8%,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0%。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9.9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54.7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第二产业105.6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第三产业109.6万人,比上年增加2.8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9.8万人,比上年增加6.7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59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6.9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1%,比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0.2%。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2.0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小麦面积35.79万公顷,增长1.2%;油料种植面积5.61万公顷,增长6.4%;棉花种植面积2万公顷,下降0.1%;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70万公顷,增长4.0%。
 
全年粮食产量396.67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夏粮产量239.75万吨,增长4.4%;棉花产量2.6万吨,下降0.2%;油料产量24.37万吨,增长7.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19.72万吨,增长7.6%。
 
全年肉类总产量51.3万吨,增长3.0%;牛奶产量1.68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4.35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26.23万吨,增长1.9%。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27.97万千瓦,增长2.9%,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4.6万台,增长7.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04万台,增长9.7%,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1:2.4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5%。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4.58万吨,增长1.0%。其中复合肥17.39万吨,增长5.1%。农村用电量9.45亿千瓦时,增长11.7%。
 
全年耕地灌溉面积415.28千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5.69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6.01亿元,增长11.8%。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9.6亿元,增长19.7%。农产品加工产值791.5亿元,增长19.3%。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0家,比上年净增28家。33个工业行业中有29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0.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2%。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下降1.0%,小麦粉增长29.6%,饲料增长56.6%,人造板增长23.8%,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34.3%,水泥增长6.8%;发电量下降1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2.7亿元,增长20.0%;实现利润52.28亿元,增长40.2%。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07.30亿元,增长2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5.12万平方米,增长1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9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55.0%、23.7%和18.9%。全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4个,比上年增加65个。全年工业投资532.2亿元,增长22.1%。民间投资742.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5%,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34.1亿元,增长28.1%。其中,自筹资金增长2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2.33亿元,增长28.0%。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484.1万平方米,增长15.2%;商品房销售额181.07亿元,增长21.4%。全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21万套,基本建成1.79万套。
 
全市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冠军建材一期、国口酒业、尚荣服饰、安特生物酒精二期、鸿丰生物等工业项目投产,合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期等服务业项目竣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宿淮铁路客运、徐明高速建成通车,宿淮铁路蒿沟站开工,济祁高速、郑徐客运专线、宿灵泗、宿萧砀快速通道、国道206改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宿州民航机场列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主城区、砀山、灵璧3座垃圾焚烧发电,阳光电源埇桥解集光伏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协和萧县官山、埇桥符离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新汴河治理、淮水北调、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16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4.17亿元,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84.12亿元,增长14.3%;乡村零售额60.12亿元,增长10.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4.0亿元,增长13.6%;商品零售310.2亿元,增长13.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具、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等零售额分别增长17.1%、16.1%、40.2%和12.7%。
 
全年进出口总额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进口总额0.77亿美元,增长22.8%;出口总额5.74亿美元,增长21.7%。
 
全年引进外资项目8个,比上年增加2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7824万美元,增长3.83倍;外商直接投资5.9亿美元,增长26.0%。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350亿元,增长22.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公路客运量7719万人,旅客周转量392714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27383万吨,货物周转量6228170万吨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5.13万辆,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0.7万辆,增长19.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67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88.42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99.06万户。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86.62万美元,增长11.7%;旅游总收入79.85亿元,增长15.6%;国内旅游人数1326.38万人次,增长15.4%。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1314.59亿元,增长1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83.4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86.7亿元,增长22.9%。金融机构存贷比52.2%,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5.82亿元,增长2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20亿元,增长20.3%;人寿险保费收入32.62亿元,增长25.4%。赔款和给付支出12.02亿元,下降8.4%。其中,财产险赔款6.46亿元,增长14.1%,人寿险赔款和给付5.56亿元,同比下降25.3%。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00万人,在校学生3.05万人,毕业生1.03万人。高中阶段招生2.93万人,在校生10.66万人,毕业生3.49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93%。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71万人,在校生5.85万人,毕业生1.94万人。初中阶段招生5.48万人,在校生16.85万人,毕业生6.07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0%。小学招生8.08万人,在校生40.09万人,毕业生5.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0%。幼儿园在园幼儿17.74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0.10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62亿元,增长1.41倍。全年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其中当年新增企业14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89个,其中当年新增32个。全年专利申请量29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63件。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个。全市各类科技成果32项。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个,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1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个。
 
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馆藏书量51.20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8个。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13.84%,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2.7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3.98%。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272次。
 
年末全市体育社团组织机构数145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2711人。全年共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82次。省及省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57枚,银牌14枚,铜牌22枚。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895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7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医院、卫生院172个。全市实有床位1.78万张,其中医院1.13万张,乡镇卫生院0.59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9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81万人,注册护士0.76万人。
 
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1个,床位1.43万张。社区服务中心46个,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全市共救助困难群众病患者46.33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8536.40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49万人。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62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98亿元。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1元,增长9.2%。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5]35.7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6平方米。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2元,增长12.4%。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40.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03平方米。
 
年末人均储蓄存款20472元,比上年增加8588元,增长72.3%。
 
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33.09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7.37万人,农村居民参保325.72万人。年末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72万人,增长4.7%。其中,城镇职工参保30.00万人,增长3.6%;城镇居民参保62.72万人,增长5.2%。年末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528.67万人,参合率达100.75%。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降水量842.2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气温最高39.2℃,极端气温最低-7.7℃。全年日照时数2061.6小时。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10040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07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28.8%,林木绿化率达32.9%,活立木蓄积量达1668万立方米。
 
全市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52个。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2%,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均值为72。
 
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均值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分别为66.3dB(A)和52.6dB(A)。
 
全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0.54万吨,较上年削减1.05%;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0.99万吨,较上年削减2.51%;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22万吨,较上年削减8.15%;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总量5.58万吨,较上年削减15.93%。
 
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6%,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8%。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707.62万吨标准煤,增长2.6%,单位GDP能耗0.701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5%。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1起,死亡76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9人;道路交通事故272起,死亡67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270起,损失额为514.6万元。
 
注:[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