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27 19:12:47 来源:淮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174次

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13年3月18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全面转型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01.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20.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5.0:27.1调整为7.8:64.0:28.2。人均GDP达33489元(折合5328美元),比上年增加3089元。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分别比上年回落7.6个和11.8个百分点。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2万个,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3313公顷,比上年增长1.5%;棉花种植面积88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845公顷,分别减少4.5%,4.2%;蔬菜种植面积26552公顷,增长4.1%。

全年粮食总产量133.8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夏粮产量59.4万吨,增长6.2%;秋粮产量74.4万吨,增长4.1%。

全年主要肉类总产量8.6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全年出栏生猪47.9万头,增长5.8%;出栏牛4.7万头,增长7.4%;出栏羊25.8万只,增长4.8%;出栏家禽2122万只,增长5.8%。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各式拖拉机113864台,下降3.8%;联合收割机4544台,增长16.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0753吨,增长4.8%;农村用电量78756万千瓦时,增长8.8%。有效灌溉面积104.7千公顷,新增0.2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8.8千公顷,新增5.8公顷。2011年冬至2012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401万立方米,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工程11项,整修圩堤9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公顷。

年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家,新增78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新增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2.9%和14.7%。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4.1:95.9变化为5.0:95.0。

全市33个工业行业中31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295.1亿元,增长13.0%;电力行业70.5亿元,增长11.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5.1亿元,增长14.5%;装备制造业34.6亿元,增长31.7%。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3亿元,增长4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8.6%,发电量增长4.9%,化肥增长16.7%,水泥增长32.0%,合成氨增长5.0%,矿山专用设备增长1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9.82,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2.1亿元,增长8.6%;实现利税117.0亿元,下降4.5%;实现利润44.0亿元,下降13.9%;其中煤电两行业利润28.1亿元,占利润总额63.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8.2亿元,比上年增长9.4%。资质内建筑企业利税总额7.0亿元,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23.6亿元,增长32.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3.2亿元,增长61.8%;第二产业投资262.8亿元,增长31.2%;第三产业投资237.6亿元,增长32.2%。从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260.7亿元,增长32.8%。在工业投资中: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104.2亿元,增长28.5%;电力行业完成投资47.6亿元,增长48.8%;制造业完成投资106.1亿元,增长34.9%。

建成日芯光伏一期、陕汽淮南专用车一期、北新建材、凯迪生物发电一期、淮蚌高速公路、合淮蚌高铁暨淮南东站、东西部第二通道、206国道改线、淮舜南路、朝阳东路延伸段、市政务中心、武警机关新营区、潘东新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淮沪二期、淮浙二期、1000千伏特高压、平电三期2×100万千瓦发电、中安联合煤制170万吨甲醇、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淮南国际汽车博览城等项目。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房屋施工面积1068.4万平方米,增长6.6%;其中住宅828.6万平方米,增长1.3%。房屋竣工面积230.0万平方米,增长74.9%;其中住宅207.0万平方米,增长89.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84.0万平方米,下降1.7%;其中住宅销售170.3万平方米,下降3.1%。商品房销售额83.9亿元,增长9.2%,其中住宅销售额70.7亿元,增长4.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33.9亿元,增长15.9%;农村实现零售额22.6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6.6亿元,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9亿元,增长12.4%。

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8亿元,增长16.2%,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2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7%,日用品类增长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6%,汽车类增长16.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8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出口24452万美元,增长1.7倍;进口10431万美元,下降29.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7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8924万美元,增长47.0%。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倍;完成营业额2.0亿美元,增长43.9%。全市外派劳务人员2078人,增长59.0%。引进内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总额为550亿元,增长28%。

据市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356万美元,增长47%。接待国内外游客1040.9万人次,增长24.5%。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2.5万人次,增长29.7%。全市星级饭店29家,星级饭店客房2395间,分别增长25%、39%。年末全市共有5个4A级旅游景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全年旅客运输量7473.4万人,货物运输量1455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12.7%。公路客运周转量66.7亿人公里,增长16%;公路货运周转量169.9亿吨公里,增长19%;水路货运周转量53.0亿吨公里,增长22.3%;港口吞吐量1513万吨,增长21.6%。

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118906辆,增长14.9%;其中:载客车88406辆,增长24.7%;载货车28110辆,下降6.9%;私人汽车76956辆,增长29.4%。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0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295.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6万户,增长8.2%。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8部,移动电话228部;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56部,移动电话205部;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8.0万户,增长29.4%。

八、财政、金融、保险、证券

全年财政收入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6亿元,增长38.1%。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下降2.1%,营业税增长24.9%,企业所得税增长16.2%。财政支出148.9亿元,增长35.9%。其中教育支出23.2亿元,增长18.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6亿元,增长13.8%;医疗卫生支出12.1亿元,增长34.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6.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9.6%;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0.5%。全市35项民生工程实际拨付资金17.9亿元,同比增长16.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1114.3亿元,比年初增加155.0亿元,增长16.2%。其中,单位存款513.8亿元,比年初增加58.2亿元,增长1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71.4亿元,比年初增加91.4亿元,增长19.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81.8亿元,比年初增加65.2亿元,增长9.1%。其中,短期贷款297.1亿元,比年初增加43.2亿元,增长17.0%;中长期贷款431.7亿元,比年初减少13.5亿元,下降3.0%。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7亿元,增长13.9%;寿险保费收入16.8亿元,下降2.8%。全年赔付支出7.7亿元,增长14.2%,其中财险赔付支出3.3亿元,增长18.2%;寿险赔付支出4.4亿元,增长11.4%。

年末债券市场融资余额268亿元,同比增长81.1%,其中中期票据余额103亿元,短期融资券余额106亿元,企业债余额59亿元。

年末证券市场共有资金账户127624户,比上年下降0.2%,其中当年新开户7174户。全年证券交易额573.6亿元,比上年下降1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72382人,招收学生19538人,毕业生1727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525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4198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2112人,其中初中74200人,小学137912人;幼儿园在校学生61863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86%和99.51%;高考录取12579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1129人。

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1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265个。科研机构59个。科技人员15300人。全年专利申请量3172件,专利授权量2038件,比上年分别增长62.2%、1.1倍。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4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其中,“煤矿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方法及输送系统”荣获中国第十四届发明专利优秀奖。

目前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省级实验室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36家。

年末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8万台件;制定修订国家标准3项,省级地方标准6项;新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备选企业产品标准212项;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企业共6家,其中AAAA级1家、AAA级3家、AA级2家;查处食品、建材、农资、特种设备、计量等案件8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年末全市共有系统内文艺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馆藏书36.7万册。各级综合档案馆7个,档案馆藏档案、资料67.2万卷(册),增长2%。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淮南日报》、《淮河早报》全年共发行1281.5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59个,其中医院59个,卫生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123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838人,注册护士5317人。医院、卫生院床位12863张。

全年在省级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金牌59枚,银牌32枚,铜牌56枚。开展了2012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了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CCTV武林大会走进淮南、第26届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林业杯登山比赛、千人广播操赛、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赛等6项次重大活动,影响人数达百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4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6万人,非农业人口112.2万人。据抽样调查,常住人口233.9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全市城镇化率65.3%,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据市计生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5.2‰,自然增长率6.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人均消费性支出14087元,增长10.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平方米。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35元,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37元,增长2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31.6万人和11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9.4万人。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32.1万人和23.6万人。失业保险机构发放失业金808.6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97万元,当年职业介绍8.1万人。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9万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9682万元,增长22.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0万人,发放资金8280万元,增长23.2%。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7578张,收养各类人员6854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有律师事务所25个,职业律师201人;全年民事诉讼代理1689件;拥有人民调解委员会965个,全年调解民间纠纷22626件,办理公证文书22358件。法院民事案件立案11639件,结案11694件。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0.9亿千瓦时,增长7.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8亿千瓦时,增长19.0%。自来水供水总量10383万立方米,天然气987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0万吨。

当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738公顷。年末全市森林面积48.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94.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54.2万立方米。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Ⅱ级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4.5%,较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淮河干流淮南段水质在Ⅲ类水质及其以上水质达到351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96%,较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较上年削减1.1%、1.1%、5%和3%。

全年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投入村庄搬迁资金10.8亿元,新建安置点10个,竣工安置点7个,搬迁安置居民7700户20300人;投入环境治理资金3.5亿元,实施综合治理项目21个。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3。全年发生火灾事故375起,比上年下降18.5%,直接经济损失55.4万元,下降50.0%。全年发生交通事故914起,增长44.6%,直接经济损失265.9万元,增长33.0%。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