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合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02 15:47:32 来源:合肥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656次

合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3年04月02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改善民生,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16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0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303.91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31.38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55.3:39.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186元(折合8742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84.9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6.5万人,减少8.8万人;第二产业164.5万人,增加7.7万人;第三产业213.9万人,增加9.7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03.0万人,增加1.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比上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5.5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48.32万公顷,增长1.7%;棉花3.31万公顷,下降3.3%;蔬菜8.0万公顷,增长12.2%;瓜果2.3万公顷,增长0.2%;油料13.0万公顷,下降8.2%。

全年粮食总产量303.38万吨,比上年增加14.17万吨,增长4.9%。其中,稻谷243.27万吨,增长4.6%;小麦43.56万吨,增长6.8%。棉花产量3.36万吨,降低5.3%。蔬菜产量190.7万吨,增长19.5%。瓜果产量54.4万吨,增长4.3%。油料产量33.47万吨,增长35.9%。

全年生猪存栏量138.07万头、出栏量283.07万头,比上年分别增长2.8%和5.2%。肉类总产量47.2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19.28万吨,增长6.6%。牛奶产量11.17万吨,增长6.7%。水产品产量21.57万吨,增长6.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78.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农用拖拉机21.6万台,增长0.6%;排灌动力机械13.8万台,增长0.1%;农用运输车1.7万辆,下降1.2%。机耕面积631.34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83.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99.95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23%,提高4.4个百分点;机械收割面积424.03千公顷,占56.13%,提高3.6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14.44亿千瓦时,增长4.0%。化肥施用量(折纯)31.42万吨,降低0.5%。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7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5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53.28亿元,增长16.5%;重工业增加值1000.26亿元,增长18%。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59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全市36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95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及光伏、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419.79亿元,比上年下降1.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房间空调器增长18.1%,微波炉增长18.5%,叉车增长9.5%,合成洗涤剂增长14.5%,水泥增长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0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利润总额358.55亿元,增长22.7%;亏损企业亏损额15.46亿元,下降35.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11个行业利润均超过10亿元,累计实现利润285.2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9.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835户,比上年增加32户;实现利润总额81.56亿元,增长16.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050.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新开工面积6548.28万平方米,下降11.5%;房屋竣工面积5470.25万平方米,增长17.4%。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72.34万人,比上年增长1.8%。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33.07万元/人,增长2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6.63亿元,增长77.0%;第二产业投资1579.02亿元,增长23.6%,其中工业投资1551.40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2365.45亿元,增长22.9%。分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2292.40亿元,增长16.2%;国有投资1477.14亿元,增长3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31.56亿元,增长43.3%。分行业看,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691.36亿元,占工业投资44.6%,比上年增长36.7%,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3.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253.31亿元,增长13.3%,低于工业投资增速10.2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89.77亿元,增长24.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住宅投资578.50亿元,同比下降9.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2.02亿元,增长18.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488.75万平方米,下降21.4%,竣工面积921.02万平方米,增长40.6%。商品房销售面积1242.48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17.33万平方米,增长4.8%。商品房待售面积190.68万平方米,增长5.7%。全年实际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5353套,竣工26077套。

全年投资施工项目4831个,比上年增加64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336.88亿元,增长37.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2个,比上年增加139个,计划总投资4840.65亿元,增长30.5%。竣工项目3643个,比上年增加676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191.61亿元,增长16.7%;餐饮收入102.01亿元,增长16.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1260.06亿元,增长17.0%;乡村零售额33.56亿元,增长6.5%。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1202户,实现零售额89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汽车类零售额236.61亿元,增长19.1%;家具类8.92亿元,增长4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4.12亿元,增长31.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68场,比上年增长3%,展览面积150万平方米,增长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176.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出口136.28亿美元,增长74.3%;进口40.14亿美元,下降10.6%。加工贸易出口额21.74亿美元,下降3.9%。机电产品出口49.90亿美元,增长8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32亿美元,增长10.5%。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3户,实际利用外资16.56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01亿美元,增长23.1%。全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6亿美元,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1.5万人。年末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合肥投资设立42家外资企业,新增3家。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旅游外汇收入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国内游客5360万人次,增长20.2%,国内旅游收入444.63亿元,增长20.0%。年末全市星级饭店达82家,其中五星级9家、四星级20家。共有A级旅游景点47家。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5.06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全年旅客运输量3.44亿人,比上年增长18.0%。货物运输量3.37亿吨,增长15.1%。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6.55万辆,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私人汽车48.65万辆,增长28.1%。民用轿车拥有量38.84万辆,增长29.3%,其中私人轿车33.47万辆,增长33.2%,占轿车拥有量的86.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9亿元,增长35.6%;电信业务总量69.16亿元,增长1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0.69万户,比上年减少13.49万户。其中,城市128.89万户,减少12.29万户;农村61.80万户,减少1.2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5.47万户,增加40.78万户。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接入用户93.39万户,增加5.99万户。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69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9.50亿元,增长15.1%。财政支出5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6%,教育支出增长4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13.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57.54亿元,增长20.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65.57亿元,增长22.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36.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9.1亿元,增长1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21.96亿元,增长12.7%;中长期贷款余额4370.36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中个人贷款余额1306.09亿元,增长12.9%。

全年首发上市公司1家,融资8.5亿元。年末全市共有30家境内上市公司。全年债券融资236.55亿元。证券营业部59个,比上年增加12个,证券交易量4995.86亿元,从业人员2697人。期货营业部18个,比上年增加6个,期货交易量122188.26亿元,从业人员621人。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9.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02亿元,增长29.1%;人身险保费收入49.31亿元,增长33.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财产险赔款与给付20.11亿元,增长48.6%;人身险赔款与给付9.87亿元,增长26.4%。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各类高等院校60所,其中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中113所,普通初中250所,小学964所。专任教师8.6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33万人、普通中学2.83万人、小学2.3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4.0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96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5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6.31%,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17.7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2.3%。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64.3万人,其中城市25.5万人,农村38.8万人。

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15家。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6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10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35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实现增加值895.81亿元,增长18.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1.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已建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2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5家。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5142件,其中发明专利4748件,增长31.2%;授权专利9639件,其中发明专利1242件,增长63.4%。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160项,成交金额42.3亿元,增长26.9%。全市有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8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图书馆总藏量697.05万册(件),其中图书325.10万册,比上年分别增长42.0%和4.6%。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214.42万卷,增长67.9%。电影院26家,全年票房收入1.85亿元,增长41.2%。各类动漫企业85家,具有原创能力和代表作品的企业35家。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7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47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0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3万人,注册护士1.82万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3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58张。婴儿死亡率5.93‰,产妇住院分娩率99.98%。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95%,城乡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37%。

全年成功组织2项大型赛事和18项市级体育赛事。我市体育健儿参加各种赛事获得13枚金牌、5枚银牌和7枚铜牌。全市完成2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70个全民健身苑工程建设。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2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城镇化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10.5万人,比上年增加4.37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22.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56‰,死亡率7.94‰,自然增长率4.6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性支出18758元,增长19.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7.6%,衣着支出增长6.0%,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0%,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36.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2%,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8.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81元,比上年增长15.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53元,增长17.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3%,衣着支出增长18.0%,居住支出增长40.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5.0%,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23.5%,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增长36.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0%,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4.2平方米。

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10元。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32.42万人、135.41万人、98.28万人、109.5万人和92.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3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7.1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88个,拥有床位3.09万张,收养人员2.31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463个,其中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91个。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52.0%,城市“三无”人员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18万人,其中城市5.43万人,农村17.75万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28亿元,农村低保金2.95亿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31.03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01亿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72亿元,筹集公益金1.23亿元,全市慈善组织募集各类善款1652.36万元。

十二、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2年末,全市共有市县(区)级环境监测站6个。区域噪声等效声级54.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7.5分贝,保持稳定。全年有48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283天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优良率90.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巢湖西半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部分河流有所好转,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年末城市公园48个,占地面积227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990.28公顷,城市绿地率40.3%;绿化覆盖面积1528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污水集中处理率9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367起,造成380人死亡,2661人受伤;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19人,比上年下降14.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5人,下降3.9%。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89人,下降3.3%。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