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黄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25 18:53:10 来源:黄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60次

2012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季度累计增速逐季提高,呈现“见底—企稳—回升”的运行轨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79.7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46.1:42.0调整为11.4:46.3:42.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55.1%和39.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31452元,按平均汇率计算,达4982美元。

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地统计工作全面落实,2012年,徽州区、休宁县、歙县和祁门县生产总值增幅增长13.3%、11.9%、11.8%和11.7%,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7个、0.3个、0.2个和0.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歙县财政收入首超10亿元,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和休宁县财政收入超7亿元。区县财政收入总计占全市的比重由上年的62.9%提高到66.0%。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12年,全市36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全年累计投入资金2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1%,涉及低保救助、劳动就业、交通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居民生活等多个方面,惠及城乡居民140余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控制在全年目标4.0%以内,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是居民消费价格回落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3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2%,同比持平。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41.9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11.5亿元,增长10.6%;牧业产值24.6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2.0亿元,下降15.3%。

种植结构保持平稳。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同比下降0.1%,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5万公顷,下降0.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6万公顷,增长0.1%;其中油料2.8万公顷,下降0.3%;蔬菜2.2万公顷,增长1.5%。

主要农牧产品继续增长。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达34.2万吨,增长4.6%;油料4.1万吨,增长2.6%;蔬菜39.7万吨,增长1.3%;茶叶2.7万吨,增长6.3%。肉类总产量8.9万吨,增长2.8%,年末生猪存栏70.2万头,增长5.3%;生猪出栏95.5万头,增长3.5%;家禽出栏461.3万只,增长5.6%;禽蛋产量2.2万吨,增长21.5%;蚕茧5096吨,下降10.7%,水产品1.6万吨,下降13.6%。

林业生态建设有新进展。2012年,全市造林面积11.8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2.6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96万株;新建苗木基地195块、1.08万亩,改造苗木基地161块、10450亩。扶持37家林业龙头企业和120户农户发展林业经营;林业专业合作新增66个,发展到227个。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2012年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85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8亿元,增长28.9%;实现利税2.2亿元,增长30.0%。到2012年底,全市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35个安徽省着名商标、21个安徽名牌产品。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达981家。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农用拖拉机1.8万台,增长6.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万吨,增长2.5%;农村用电量2.1亿千瓦时,增长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GDP的比重为35.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9.2%,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41家,净增60家;全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47.4亿元、55.9亿元,分别增长17.2%和18.4%。分行业看,在统计的3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有16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从行业总量看,增加值超过5亿元的有7个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印刷记录媒介复制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8.5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6.5%。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在全市规模工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7%、汽车制造业增长33.8%、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1%。

企业经营效益平稳增长。2012年,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利税31.2亿元,增长23.5%,其中利润20.3亿元,增长22.6%。在31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利润增长超过30%以上的有16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5个行业利润超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0.2%,产销率97.2%,提高0.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7.0%,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2012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4.5亿元,比上年增长6.4%。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5.0亿元,增长14.8%,实现利税3.5亿元,增长12.9%;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8.6万元/人,增长36.7%,房屋建筑施工67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5.2亿元,同比增长20.3%,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8.5个和4.2个百分点,增速达到全年高点。其中:城镇投资398.4亿元,增长13.5%;农村投资46.8亿元,增长145.3%。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5.3亿元,增长44.5%;外商投资20.2亿元,增长2.0%;民间投资259.7亿元,增长10.1%。项目储备能力明显增强,新开工项目714个,增长20.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内部结构有所优化。分三次产业看:一产快速增长、二产降幅收窄、三产增速趋稳。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9亿元,同比增长127.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3.9亿元,同比下降12.6%;第三产业投资3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房地产投资较为平稳。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4亿元,同比增长13.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7.9万平方米,增长1.0%;销售额57.8亿元,下降7.4%。商品房待售面积1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3%。

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徽州府衙、秀里影视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徽文化产业园、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京福高铁、黄祁高速、“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黄山机场4D级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2.1亿元,同比增长20.6%,349个续建项目已复工348个,完成投资333.1亿元,25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31个,完成投资129.0亿元,竣工项目104个,累计完成投资99.7亿元。全年争取国债项目263个,落实中央投资5.78亿元。全年完成改徽9788幢。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发展持续繁荣。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16.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2亿元,增长1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9亿元,增长15.5%。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242家,比上年增加49家。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69.9亿元,增长35.8%。

生活消费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6.6%、服装类增长76.4%、日用品类增长47.6%;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势较强,化妆品类增长3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5%、汽车类增长35.1%。

旅游产业良好发展。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481.0万人次,增长19.1%,接待入境旅游者160.3万人次,增长22.0%。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92.8万人次,增长21.6%;港澳台同胞67.5万人次,增长22.5%。全年旅游总收入303.0亿元,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2.4亿元,增长20.5%,国际旅游创汇4.82亿美元,增长25.2%。全市52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入境游客78.01万人次;其中: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00.8万人,增长9.6%,入境游客31.0万人,增长10.5%。旅游产业规模继续扩张,2012年末,国家A级景区达52家,其中5A级景区3家;星级饭店达71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30家;旅行社达139家。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亿美元,同比增长51.9%,比上年同期提高1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71.1%,比上年同期提高24.1个百分点;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6.0亿美元,增长65.5%,加工贸易0.4亿美元,下降16.9%,其它贸易0.5亿美元,增长8.4%。

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领跑,增长110.8%,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农产品、纺织服装、化工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9.3%、42.7%和32.6%;对亚洲出口强劲,增长104.7%;对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56.3%、50.4%、55.1%和58.4%;对大洋洲出口下降15.0%。

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638个,协议投资额476.8亿元,到位内资(含续建项目)470.3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协议投资额360亿元。新签外资项目10个,批准项目(企业)合同外资额7330万美元,同比增长44.5%。实际到位外资金额24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1933万美元,增长20.4%。全年新增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1家,总数达9家,新增具有国内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4家,总数达16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增长23.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20.2亿元,增长59.6%,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9.8%;税收收入36.1亿元,增长10.0%;从主体税种看,总量列前5位的营业税增长1.3%、契税下降6.7%、土地增值税增长37.9%、增值税增长15.6%、企业所得税增长36.1%。

财政支出倾斜民生领域。2012年,全市财政支出124.7亿元,增长29.6%。其中:民生支出94.8亿元,增长40.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6.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在民生支出中: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教育支出额居前三位,均超过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6%、12.3%和25.2%。

金融市场健康稳健运行。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9.0亿元,同比增长17.8%,余额比年初增加99.6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75.7亿元,同比增长21.3%,余额比年初增加66.0亿元,同比多增14.3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6.8亿元,同比增长19.4%,余额比年初增加67.8亿元,同比仅多增39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7.6亿元,同比增长31.0%,中长期贷款余额225.1亿元,同比增长9.6%。屯溪农合行和黟县农合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保险事业总体稳定。2012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2.1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亿元,增长16.1%;寿险保费收入7.7亿元,下降17.2%;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3亿元,下降41.6%。各项赔款和给付4.2亿元,增长10.4%。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2.3亿元,增长21.8%,寿险赔付1.7亿元,增长17.4%;健康和意外伤害赔款0.2亿元,下降31.7%。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6957.6万吨,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公路6939.0万吨,增长19.1%;铁路7.5万吨,下降28.0%;水运11.0万吨,增长66.1%;民航1885吨,增长31.9%。完成旅客运输总量3000.1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公路2720.0万人,增长16.2%;铁路142.7万人,下降3.0%;水运82.6万人,下降23.3%;民航54.8万人,增长17.7%。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6278公里,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高速公路255公里;在建高速公路103公里,新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212公里、完工71公里。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1.5万辆,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私人汽车6.5万辆,增长22.6%。民用轿车拥有量5.7万辆,增长26.5%,其中私人轿车4.7万辆,增长30.1%。

邮政电信业保持平稳。2012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量7973.6万元,增长4.4%;电信业务量21.75亿元,增长11.0%。全年函件446.62万件,报刊期发数24.2万份,特快专递8.52万件。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8.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6.4万户,增长5.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3万户。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事业统筹推进。2012年末,全市普通高校2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成人)招生4815人;在校生17284人,毕业生3763人。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率为53.7%,比全省高出11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6657人,在校生22314人,毕业生7841人。普通高中招生8569人,在校生26963人,毕业生8113人。初中招生11764人,在校生35529人,毕业生14461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85%,提高0.4个百分点;普通小学招生10496人,在校生66103人,毕业生11687人,小学入学率10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2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幼儿园招生16483人,在校生3523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5人。

科技创新产出大幅提升。全年专利申请1408件,增长14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7件,增长182.3%;授权专利705件,增长86.0%,其中发明专利49件,增长19.51%。企业专利产出进一步提高,全年企业共申请专利1065件,增长161.7%。各类科技成果登记数6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数达22项,有5项成果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全年有72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省立项,其中“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区域旅游全程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0项,增长11.1%。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8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达147.6亿元,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7.3%,比上年同期提高18.0个百分点。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2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4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8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我市首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成功获批,新增安徽省(祁门)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建我市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新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

质量监督检验不断加强。2012年末,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累计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21个,比上年增加2个;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556台(件),同比增长10.5%;累计制定、修订地方标准8项。共有11家企业的11个产品通过省名牌产品现场评审。三家企业候选2012年度省卓越绩效奖,31家企业的31个产品荣获黄山名牌产品称号。截至2012年底,共获得安徽省卓越绩效奖27个,安徽名牌产品74个,黄山名牌产品211个。食品监管有序进行,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抽查覆盖率达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比上年增加3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量600千册,比上年增加54千册;博物馆(包括纪念馆)39个,比上年增加18个,其中:国有博物馆21个;乡镇文化站101个。广播电台7座,比上年增加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4.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电视台7座,比上年增加2座,有线电视用户40.0万户,增长22.0%,电视人口覆盖率97.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2012年,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6处,比上年增加33个。黄山区永丰村等16个村上榜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休宁县万安老街入选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省级名录56项,比上年增加7项。行知学校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人才培训基地。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培坤荣获我省唯一的首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黄山)非遗传统技艺大展。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2012年,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农家书屋等基础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4010场,观众达135.3万人次。结合传统节日和专题文化主题,组织开展了专题文化活动近1000场;组织开展重大纪念活动专场音乐会、大型文艺演出、书画展等系列活动50余场。2012年“徽韵”共演出337场,观众达19.7万人次,同比增长26.1%;花山谜窟“激光秀”、宏村阿菊两台文化旅游定点演出对外公演。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201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45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194人,比上年增长8.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22人,增长2.4%;注册护士3026人,增长11.5%。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65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279张。全年诊疗4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村卫生室65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19人,有医疗站的村占总村数比重达100%。年末全市111.2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8%,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就医服务圈基本形成。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6个,其中:体育场4个、体育馆5座、运动场7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推进,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15项次,比上年增加10项次;参加健身运动人数20.0万人,同比增长42.9%;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9枚、银牌16枚、铜牌24枚;品牌赛事亮点纷呈,成功举办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的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此外,还举办第七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全国皮划艇冠军赛暨皮划艇大奖赛、全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全国游泳锦标赛暨全运会资格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全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额达8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012年,全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年有188天空气质量优,达优率为51.4%。黄山风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年为优,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全面实施,上游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山市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太平湖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黄山风景区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1.5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0分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保护有新突破。黄山区、休宁县获得省级生态县(区)正式命名,祁门县、黟县的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环保厅现场核查和验收。全市新增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11个。全市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生态乡镇37个,国家级生态村4个、省级生态村79个。共有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

环境监管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共检查各类企业1520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5家。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444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49个,环境影响报告表125个,登记表审批270个。全市54个新开工的“861”项目和入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为100%。对196个具备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完成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保设施验收率达100%。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全市10个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均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数双降。2012年,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84起,死亡114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13%,1.7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68人,比上年下降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总量略有减少。截至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7.28万人,比上年减少0.8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6.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318人,出生率8.34‰,比上年提高0.6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080人,死亡率为6.82‰,比上年提高1.34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率为1.51‰,比上年下降0.6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35.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07万人。

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8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58元,增长10.0%,其中,人均食品支出5734元,增长10.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2平方米,同比增加1.1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提高。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61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49元,增长2.4%,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404元,下降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8%,降低5.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9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全市征收养老、失业、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共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1.3万人次,增长8.9%;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0万人,增长11.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6万人,下降4.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9万人,增长23.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5万人,增长23.7%;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9.1万人,增长4.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81.8万人,按时足额为19.19万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1.28亿元。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9个,床位数10874张,共收养人员340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万人,发放低保金9022.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万人,发放低保金9549.3万元,增长53.5%;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7398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971万元,增长18.9%,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21万元,增长7.1%。

注:1.本公报数据为各部门提供的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