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黄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5-10 16:12:18 来源:黄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541次

黄山市统计局

2012年3月8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强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锐意进取,全年经济呈现出“增速好于预期、质量明显提升、活力不断积蓄、后劲持续增强、民生切实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43.8:43.5调整为11.9:46.3:4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27966元。

全年36项民生工程累计拨付资金15.1亿元;完成投资15.4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40万人,涉及扶贫解困、就业促进、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百姓安居、基础建设等领域。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类上涨12.9%,是带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2%,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8.8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10.1亿元,增长7.0%;牧业产值23.5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2.2亿元,增长3.2%。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千公顷,同比下降0.6%,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5千公顷,下降0.7%;油料2.8千公顷,下降6.5%;蔬菜2.2千公顷,增长2.2%。

全年粮食产量36.2万吨,增长2.5%,连续4年创新高;油菜籽3.8万吨,增长24.6%;蔬菜39.2万吨,增长2.4%;茶叶2.6万吨,增长7.0%;水果5.7万吨,增长2.3%。

全年肉类总产量8.7万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66.6万头,比上年增长0.2%;生猪出栏92.0万头,增长0.6%;家禽出栏436.7万只,增长0.8%;禽蛋产量1.8万吨,增长2.0%;蚕茧5709吨,下降2.6%,水产品1.8万吨,增长1.9%。

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9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增长52.6%,实现利税1.6亿元,增长46.8%。全市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9个安徽省着名商标、16个安徽名牌农产品。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72家,达776家。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农用拖拉机1.7万台,增长4.7%。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9万吨,下降0.5%;农村用电量16.2亿千瓦时,下降7.8%。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GDP的比重为35.4%,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1家,全年净增71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48.6亿元、65.4亿元,分别增长19.7%和28.9%。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9%、集体企业增长13.2%、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1.2%、股份制企业增长26.1%、三资企业增长13.0%、其他企业增长15.2%。

全市29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有12个行业增速超过30.0%。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80.0%、医药制造业增长78.6%、金属制品业增长72.2%、木材加工业制品业增长37.3%、饮料制造业增长29.9%,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28.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2.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8%。

在全市规模工业中,战略性新兴行业分布较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比上年增长39.4%,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14.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到23.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8.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9.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462.2万件,比上年增长40.5%,家具28.7万件,增长30.3%;人造板22.5万立方米,增长308.3%;精制茶10.5万吨,增长31.8%;初级形态的塑料23.1万吨,增长24.3%;中成药1279吨,增长28.0%;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64.3万对千米,增长28.5%;汽车仪器仪表58.9万台,增长11.1%;电光源(灯泡)12502万只,增长39.9%,集成电路6537万块,增长29.7%。

产品升级换代取得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35.4亿元,同比增长86.5%,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10.2%,新产品产值率为7.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9.8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利税25.9亿元,增长45.0%,其中利润17.3亿元,增长7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行业利润超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1.3亿元,比上年增长6.2%。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3.5亿元,增长29.5%。房屋建筑施工72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4.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城镇投资350.9亿元,增长26.5%;农村投资19.1亿元,增长23.1%。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4.3亿元,增长15.3%;外商投资19.8亿元,增长47.6%;民间投资235.9亿元,增长29.8%。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118.8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投资243.3亿元,增长25.9%。分行业看,工业投资85.3亿元,增长23.2%,其中制造业投资77.9亿元,增长48.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7亿元,增长28.6%,制造业中的装备制造业投资27.9亿元,增长25.2%。三产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54.4%,住宿和餐饮业投资17.7亿元,增长3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5.1亿元,增长131.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商品房销售面积150.4万平方米,增长5.1%;商品房销售额62.5亿元,增长18.2%;商品房待售面积36.6万平方米,增长18.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共安排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273项,当年完成投资209.4亿元。“十大工程”重点项目595项,完成投资383.1亿元,同比增长22.5%,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徽州府衙修复基本完成,京福高铁全面建设,黄绩高速即将通车,黄祁高速路基贯通,高铁新区建设全面拉开。15个重要节点建设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明显。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徽文化艺术长廊等项目快速推进。全年共争取国债项目163个,落实国债资金5.77亿元。“安徽黄山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列入世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1亿元,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亿元,增长18.6%。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11.7%;零售业零售额107.9亿元,增长18.6%;住宿业零售额6.3亿元,增长21.5%,餐饮业零售额23.6亿元,增长15.8%。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2.9亿元,增长38.9%;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105.5亿元,增长9.6%。

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193家,比上年增加53家。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9.0%,饮料、烟酒增长67.7%、金银首饰类增长191.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0%、家用电器类增长42.4%、汽车类增长72.6%。全年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7.1万台,销售额4.6亿元,分别增长20.2%和33.0%。

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05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923.0万人次,增长19.8%,接待入境旅游者131.4万人次,增长25.1%。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76.3万人次,增长27.5%;港澳台同胞55.1万人次,增长22%。全年旅游总收入251.0亿元,增长24.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26.0亿元,增长23.8%,国际旅游创汇3.85亿美元,增长27.9%。从52个旅游景区(点)看,共接待游客2038.8万人次,增长15.1%,其中入境游客65.7万人次,增长18.0%。其中: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74.4万人,同比增长9.0%,其中入境游客28.0万人,同比增长9.2%。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61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出口额36644万美元,增长47.0%,进口额9528万美元,增长21.4%。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36446万美元,增长44.7%,加工贸易4726万美元,增长11.7%,其它贸易4827万美元,增长49.9%。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766万美元和6867万美元,分别增长37.1%、35.3%,农产品、纺织服装出口额为9563万美元和6692万美元,分别增长79.9%和37.6%。从出口国别看,对亚洲、非洲、欧洲出口强劲,出口额为12917万美元、6919万美元和7495万美元,分别增长47.0%、53.3%和61.4%;对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出口额为5490万美元、2891万美元和836万美元,分别增长35.6%、35.3%和22.8%。

全年新签内资项目553个;协议投资额454.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含续建)375.3亿元,同比增长25.0%;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2个,同比增长20.0%;合同外资金额11009万美元,同比增长89.7%,单个项目平均金额为917.4万美元,同比增长58.1%,实际利用外资20937万美元,增长20.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8215万美元,增长27.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64.0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5亿元,增长47.8%。在财政收入构成中,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共完成25.2亿元,增长40.9%,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完成9.6亿元,增长37.9%;与房地产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共完成10.9亿元,增长47.2%;非税收入12.7亿元,增长55.9%,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0.3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支出9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民生支出66.4亿元,增长40.4%,占财政支出的70.3%,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增量占财政支出增量的89.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亿元,增长26.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59.3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9.7亿元,同比增长20.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49.0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短期贷款127.9亿元,同比增长30.9%;中长期贷款205.5亿元,增长17.9%。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8家财产险公司(含国元农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14.3%,7家人身险公司(含人保健康和平安养老)保费收入10.2亿元,增长3.0%。15家保险公司累计赔款和给付3.8亿元,增长6.3%。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1.9亿元,增长7.8%,综合赔付率为54.1%;人身险公司赔款和给付为1.9亿元,增长4.9%。

八、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年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5844.2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公路5827.0万吨,增长11.8%;铁路10.4万吨,下降9.3%;水运6.7万吨,增长2.9%;民航1429.5吨,下降4.7%。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647.5万人,同比增长13.3%,其中,公路2341.0万人,增长13.9%;铁路147.2万人,增长4.6%;水运112.8万人,增长6.8%;民航46.5万人,增长35.7%。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55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1.2万辆,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私人汽车5.4万辆,增长23.4%。民用轿车拥有量2.8万辆,增长34.6%,其中私人轿车2.2万辆,增长40.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量0.8亿元,下降10.0%;电信业务量19.6亿元,增长13.7%。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1.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0.2万户,下降1.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4.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1.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4万户,增长17.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普通高等学校(不含成人)招生4858人,比上年增长9.1%;在校生16350人,增加1248人,毕业生352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7841人,在校生24067人,毕业生7162人。普通高中招生9072人,在校生26625人,毕业生882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0%,比上年提高7.55个百分点。初中招生11636人,在校生38121人,毕业生16639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45%,提高0.07个百分点。普通小学招生11797人,在校生67041人,毕业生111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1%,提高0.01个百分点。幼儿园招生16881人,在校生32854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5人。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三本(未含艺体类本科)以上达线率为49.2%,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583件,增长39.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0件,增长26.2%;授权专利379件,增长21.5%,发明专利41件,增长78.0%;企业专利产出进一步提高,全年企业共申请专利407件,增长16.3%。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4项,增长14.9%。黄山市首次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8家,比上年增加3家,累计实现增加值22.0亿元,增长36.5%。全年各类科技成果登记数6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数达20项,有4项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黄山永新股份公司跻身“中国创新型企业100强”,“复合软包装功能膜绿色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全年有44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省立项。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28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复审。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3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安徽省黄山机床工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申报和认定工作。黄山市途马旅游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获安徽省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企业称号。

年末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累计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2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850台(件),同比增长5.0%;累计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5项,比上年增加5项。年末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安徽名牌产品6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个和1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比上年增加1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量546千册,比上年增长12.1%;博物馆(包括纪念馆)21个,乡镇文化站10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省级名录49项。广播电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2.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32.8万户,增长41.8%,电视人口覆盖率96.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制定并出台了《黄山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歙县渔梁老街入选第三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被列入全国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歙县文化馆成功申报国家一级馆;歙县三阳乡被评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演艺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全年《徽韵》共演出306场,接待观众15.6万人次,增长26%。全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共开展文化广场、文化下乡等各类演出1344场,观众82.3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4万场次,观众181.2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77个(包括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0个,卫生院1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66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63人,注册护士2716人。医院、卫生院床位5217张。全年诊疗44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3%。村卫生室66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5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年末全市111.0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3%,比上年上升了4.0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体育场地16个,其中:体育场4个、体育馆5座、运动场7个。全民健身活动高潮迭起,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2项次,参加健身运动人数14.0万人,同比增长9.4%;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11枚、银牌14枚、铜牌16枚;品牌赛事活动亮点纷呈,全年承办第六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国羽毛球俱乐部甲级联赛;成功主办全国龙舟邀请赛暨黄山市首届新安江龙舟比赛、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第七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赛事。全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额达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年有206天空气质量优,达优率为56.4%。黄山风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年均为优,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新增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12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7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当年人工造林面积6.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9.7%。封山育林面积8.3千公顷,增长55.9%。森林覆盖率达77.4%。

新安江黄山市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太平湖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黄山风景区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市8个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全市饮用水源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3.1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标准。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0分贝,达到4类区标准。

全年化学需氧量减排量790吨、氨氮减排量93吨、氮氧化物减排量247吨。全面完成了2010年度污染源普查数据更新。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43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16个,环境影响报告表52个。对32家重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华惠、泰达2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省级审核。全年共检查各类企业650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8家,其中17家处罚案件已结案;停产整治22家,依法取缔关闭2家。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14起,死亡116人,比上年下降4.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比上年下降22.5%。修订《黄山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6个,组织指导15个行业126户企业应急演练活动224场次,共有4.1万人次参加;对21处重大危险源和6座尾矿库实行“一查三控”;28户危险化学品企业、70户非煤矿山企业、6户机械企业完成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成立首个国家旅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国家队)。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8.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30人,出生率7.65‰,比上年提高0.5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8117人,死亡率为5.48‰,比上年降低0.48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率为2.17‰,比上年上升1.06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69元,比上年增长17.9%。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144元,增长18.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2.8%,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34.2%,衣着支出增长25.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7.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1平方米,同比增加0.3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52元,比上年增长18.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27元,增长23.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9.7%,交通通讯支出增长26.0%,衣着支出增长16.3%,居住支出增长12.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0%,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平方米。

全年征收养老、失业、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达到9.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基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3.8万人次,增长6.6%;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4.4万人,增长13.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0万人,下降6.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8万人,增长8.9%;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5万人,增长33.0%;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7.5万人,增长3.3%。按时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全市4.2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41元,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1227元。按时足额发放4.42万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4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3个,床位数10744张,共收养人员338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万人,发放低保金8549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万人,发放低保金7258万元,增长52.2%;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7292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227万元,增长14.3%,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99万元,增长15.0%,直接接收社会捐赠409万元,增长4.6%。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