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31 21:09:33 来源:淮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653次

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11年3月14日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两型”城市,加快实施“一主两翼”战略,着力推进“四煤”发展,努力打造“四宜”城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8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比例为7.8:64.4:27.8。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603.5 13.0

第一产业 47.0 4.9

第二产业 388.8 14.1

第三产业 167.7 1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0 9.6

批发和零售业 33.7 8.6

住宿和餐饮业 10.4 9.8

金融业 10.0 7.8

房地产业 14.9 4.3

其他服务业 80.7 17.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1.2%,上半年上涨1.2%,前三季度上涨1.6%,全年上涨2.3%。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5%;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3.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 涨跌幅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3

其中:1、 食品  5.7

粮食  9.0

肉禽及其制品  1.2

油脂  7.2

水产品  7.3

鲜菜类  15.5

2、 烟酒及用品    1.9

3、 衣着  -2.9

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7

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2

6、 交通和通讯  -0.2

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

8、 居住  6.5

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32.7万人,增长 7%。其中,第二产业20.9万人,第三产业11.48万人。在岗职工28.48万人,增长3.6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2174公顷,比上年增长1%;棉花种植面积94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338公顷,分别减少15.1%,10.3%;蔬菜种植面积24339公顷,增长5.4%。

全年粮食总产量139.1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夏

粮产量61.9万吨,增长3.0%;秋粮产量77.3万吨,增长0.4%。

201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 % )

粮  食 139.1 1.5

棉  花 0.15 -14.2

蔬  菜 69.4 5.3

水  果 2.97 6.1

肉  类 8.1 2.2

禽  蛋 5.5 2.8

牛  奶 4.4 0.4

水产品 6.5 5.4

全年主要肉类总产量8.1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生猪出栏44.9万头,增长2.7%;出栏牛4.2万头,增长2.4%;出栏羊24.3万只,增长1.3%;出栏家禽1993万只,增长2.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6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2.6%。各式拖拉机118610台,下降1.6%;联合收割机3456台,增长16.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2655吨,增长  0.6%;农村用电量68833万千瓦时,增长12.3%。2009年冬至2010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930.8万立方米,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工程36项,整修圩堤39.4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39.2%和13.1%。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885870 14.0

其中: 轻工业 156937 39.2

重工业 3728933 13.1

其中: 国有企业 202305 4.0

集体企业 33418 21.1

股份合作企业 5619 20.7

股份制企业 3445817 14.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69715 0.3

其中: 国有控股企业 3190416 10.7

其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 3518992 11.5

全市28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中26个行业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275.0亿元,增长11.3%;电力行业56.5亿元,增长1.5%;化学原料制造业13.3亿元,增长55.1%;装备制造业15.4亿元,增长5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2.0%,发电量增长2.2%,化肥增长14.4%,水泥增长38.6%,合成氨增长46.9%,采矿专用设备增长13.2%。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8110 2.0

洗煤 万吨 509 10.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474 2.2

浓硝酸 万吨 31 -14.5

合成氨 万吨 51 46.9

化肥(折纯) 万吨 23 14.4

纯碱 万吨 26 2.3

水泥 万吨 306 38.6

采矿专用设备 吨 17478 13.2

输送机械 吨 12903 -15.6

轴承 万套 2638 41.4

交流电动机 千瓦 16875 -38.2

日用玻璃 万吨 15 -6.5

化学药品 吨 5624 4.6

机制纸及纸板 吨 3998 89.6

布 万米 3137 27.7

乳制品 吨 15498 -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8.6,同比提高44.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8%,提高0.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1.5%,提高40.3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1%,下降1.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7781元/人,增加49386元/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4亿元,增长41.2%;实现利税109.9亿元,增长32.8%;实现利润45.8亿元,增长54.8%;其中煤电两行业利润29.2亿元,占利润总额63.7%。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市75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39.2亿元,增长31 %;实现利税总额7.1亿元,增长2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3.5亿元,增长33.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8亿元,增长56.0%;第二产业投资 161.5亿元,增长27.5%;第三产业投资150.2亿元,增长39.7%。从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57.2亿元,增长26.5%。在工业投资中: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87.4亿元,增长1.8%;电力行业完成投资19.4亿元,增长3.3倍;制造业完成投资46.4亿元,增长44.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22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5.7亿元,山南新区完成52.3亿元。市政基础建设快速推进,龙湖路、朝阳路地下商业街完成投资1.5亿元,东西部第二通道完成投资7.8亿元,国庆路改造完成投资1.1亿元,206国道改线工程完成投资2.8亿元,沉陷区综合治理完成投资16.7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煤制烯烃及乙二醇、郑煤机舜立机械、顾桥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开工。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组件、轻纺服装鞋帽工业城、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线等项目成功签约并启动实施。煤制气、3座电厂、2条1000千伏特高压、毛集博胜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比塞洛斯煤机、长壁煤机、海螺水泥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3亿元,比上年增长43.2%。房屋施工面积1082.5万平方米,增长109.9%;其中住宅915.4万平方米,增长111.9%。房屋竣工面积138.1万平方米,增长9.4%;其中住宅116.5万平方米,增长10.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3.9万平方米,增长22.3%;其中住宅销售202.0万平方米,增长26.0%。商品房销售额82.3亿元,增长44.3%,其中住宅销售额73.4亿元,增长57.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72.2亿元,增长19.2%;农村实现零售额15.0亿元,增长17.5%。分行业看,批发业12.6亿元,增长61.5%;零售业147.4亿元,增长17.3%;住宿业1.7亿元,增长5.0%;餐饮业25.5亿元,增长14.9%。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2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2%,日用品类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倍,汽车类增长1.4倍。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3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出口7162万美元,增长1.4倍;进口6201万美元,下降32.4%。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4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9913万美元,增长35.0%。引进内资260亿元,增长57.6%。全年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区项目28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

全年旅游总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905万美元,增长19%。接待国内外游客602万人次,增长15.4%。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1.6万人次,增长21%;外国人0.75万人次,增长29%。全市星级饭店20个,星级饭店客房1500间。年末全市共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全年旅客运输量5409.8万人,货物运输量1156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12.8%。公路客运周转量464136万人公里,增长19.2%;公路货运周转量1128100万吨公里,增长20.1%;水路货运周转量657540万吨公里,增长3.5%;港口吞吐量1095.9万吨,增长3.5%。

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89831辆,增长20.4%。载客车57135辆,载货车29997辆,分别增长23.7%、15.9%。其中私人汽车45819辆,增长33.2%。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225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285.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7.2万户,下降0.6%;移动电话用户123.6万户,增长18.8%。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5部,移动电话188部;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7部,移动电话170部;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21万户,增长37.7%。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与货物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量 万人 5409.8 19.7

其中:铁路 万人 217.8 5.3

公路 万人 5192 20.4

货物运输量 万吨 11566 12.8

其中:铁路 万吨 5579 6.1

公路 万吨 4891 24.4

水运 万吨 1096 3.6

八、财政、金融、保险、证券

全年财政收入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8亿元,增长39.0%。财政支出79.4亿元,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11.9亿元,增长1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0亿元,增长38.7%;医疗卫生支出6.4亿元,增长29.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0.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9.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1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94.9亿元,增加70.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1.6亿元,增加42.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4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1.5亿元,增加58.2亿元;中长期贷款438.6亿元,增加62.0亿元。

全年保费总收入2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18亿元,增长36.32%;赔付支出2.28亿元,增长14%;寿险保费收入17.40亿元,增长16.78%;赔付支出3.44亿元,增长18.62%。

证券市场累计开户109732户,下降32.7%。其中当年新开户10903户,全年证券交易额664亿元,下降26.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类普通学校716所,在校学生42.6万人,招收学生12.5万人,毕业生11.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62852人 , 中专在校学生18081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8051人,技校在校学生563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2万人,其中高中4.5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5.2万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87%和99.49%;高考录取12435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3921人。

2010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教育 18749 62852 15580

中等职业学校 13995 36132 12844

普通高中 15407 44863 14951

普通初中 30076 97205 31954

小学 24095 152389 29921

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58亿元。科研机构38个,科技开发人员13940人。全年专利申请量1359件,专利授权量690件,比上年分别增长15.8%、124%。深部煤炭开采和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相继获批。

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其中《煤矿千米深部岩巷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获安徽科技进步一等奖;《年产1500吨催化剂工业示范项目》、《净径8.3M超大井筒穿厚表土钻井法设计施工关键技术与智能监控方法》和《高瓦斯复合顶板大断面煤巷月掘进超千米综合技术研究》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52万台件,增长2%;制定修订省地方标准5项,新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查处食品、建材、农资、特种设备、计量等案件10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末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不含民间组织),文化馆8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3个,图书馆藏书32.7万册。各级综合档案馆7个,档案馆藏档案、资料61.12万卷(册),增长6%。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淮南日报》、《淮河早报》全年共发行1304.4万份,增长5.5%。

全市卫生机构570个,医疗病床10532张,卫生技术人员10860人。

全年在省级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金牌 116.5枚,银牌68.5枚,铜牌71枚。成功承办了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在全省十七个市代表团中均位列第2位。承办全国第十届“市长杯”乒乓球赛。举行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倒计时活动、庆祝“淮南市全民健身日”实施一周年健身表演活动、淮南市第八届“林业杯”登山比赛活动和“淮河新城杯”中国淮南第二届国际传统武术节等30余项次重大活动,影响人数达百万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7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消费性支出10688元,增加11.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4.3%,居住增长28.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5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46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76元, 增长9.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4.15平方米。

年末全市30.0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下降1.9%;26.5万名职工参加市级基本养老保险,增长10.9%;47.5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11.4%。失业保险机构发放失业金922.7万元,增长2.8%,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533万元,当年职业介绍 1.1万人。年末有6.6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176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3万人,发放资金4868.5万元,增长  20.7%;解决农村11.7万人饮用水安全。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5560张,收养各类人员4748人。

全市有律师事务所22个,全年民事诉讼代理1274件,经济诉讼代理958件;拥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017个,全年调解民间纠纷9257件,办理公证文书23181件。法院民事案件立案 10963件,结案11097件。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社会用电量59.8亿千瓦时,增长6.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6亿千瓦时,增长17.5%。据水利部门测算全年供水总量20.5亿立方米。自来水供水总量12346万立方米,天然气7800.7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1.35万吨。

全年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Ⅱ级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5%;地表水环境在Ⅲ类水质及其以上水质达到254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70%,与上年相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控制指标7.2个百分点;COD较上年削减  4.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9。全年发生火灾事故332起,比上年增加40.8%,直接经济损失34.7万元,增长10.7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49起,下降13.2%,直接经济损失123.1万元,增长46%。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和可比口径计算。

3、2010年人口及相关数据将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