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宣城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5:53:04 来源:宣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60次

宣城市统计局

(2005年2月18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撤地设市以来最好水平,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增幅较上年提高个2.1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0.08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01.98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83.60亿元,增长8.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793元,比上年增加1240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三次产业比例为21.3∶43.3∶35.4。

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上涨0.6%,居住类价格上涨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9.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5%。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增加值122.31 亿元,增长 10.0 %,占宣城市生产总值的51.9%。其中,第一产业 13.29亿元,增长4.6 %;第二产业 62.29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 46.73 亿元,增长9.2 %。

企业景气指数继续看好。据全市83家企业景气调查显示,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 129.0 ,比三季度上涨1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景气指数为135.8,比三季度上涨6.3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9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煤电油运依然紧张,部分行业生产盈利能力减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偏低,收入差距较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

二、农  业

2004 年,全市认真落实农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降低农业税率、粮食直补等措施,再加上粮食价格的上涨、气候条件有利,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业总产值 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全市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重  %,比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瓜果、蔬菜的种植面积占比重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畜牧业的比重增加,畜禽产品、奶产品的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万亩,四旁植树    万株。

畜牧养殖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6.86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出栏肉猪100.72万头,增长1.1%,猪肉产量7.9万吨,增长0.7%;家禽出栏5966.39万只,增长5.8%,家禽产量8.37万吨,增长3.3%;蚕茧6949吨,增长4.3%;水产品产量8.91万吨,比上年下降0.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  万台和  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  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万吨,比上年增长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幅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统计7年来的最好水平。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8.96亿元,增长16.5%。集体企业4.07亿元,增长 418.8%;股份制企业23.46亿元, 增长23.1%。重工业增加值36.93亿元,增长33.4%;轻工业增加值8.20亿元,增长17.2%。全市新产品产值亿元,增长%。

重点支柱行业拉动作用明显。2004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布的29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有所增长,其中以铜材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倍,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以水泥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8.63亿元,增长21.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以轧钢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78亿元,增长 2.7倍,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5.4,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销售收入131.3亿元,增长40.1%;实现利税12.18亿元,增长4.1%。

建筑业继续发展。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亿元,增长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增加    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计划投资5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8.11亿元,增长72.3%,房地产开发投资13.02亿元,增长40.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以来,全市重点项目开工及时,进展顺利。318国道广祠段已建成通车,郎溪昌发油脂扩建项目已竣工投产,宣杭铁路复线工程、三峡输变电工程宣城500KV变电所、疾病控制中心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广德水泥项目、宣州司尔特年产40万吨硫基NPK复合肥项目、多项公路工程项目等进度加快。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鳌峰路、状元路、锦城路改造工程、大坝塘游园工程、敬亭山东大门和西大门改造工程均已全线完工,成为市区一道道靓丽风景;开发区道路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初具雏形,府山广场工程进展顺利。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对改善城市形象、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状况起重要作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小城镇建设继续加强。到2004年底,全市小城镇数量   个,其中建制镇   个,农村集镇   个。当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   亿元。全市小城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为   %,道路铺装率   %。全市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达   %。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2 %。分市县看,市消费品零售额 24.22 亿元,增长9.3 %;县消费品零售额 18.1 亿元,增长12.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0.0亿元,增长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1.7亿元,增长7.5%;餐饮业零售额 8.59亿元,增长25.4%;其他行业零售额2.04亿元,增长4.1%。

市场建设步伐日渐加快,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增强。年末全市各类交易市场达  个,全年成交额  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  个,成交额达  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   %。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形势喜人,出口增势迅猛。全市全年进出口额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出口额1.31亿美元,增长50%。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类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0%,机电类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全年累计出口4701万美元,同比增长60.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累计出口1715万美元,同比增长116.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强劲增长。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8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6%;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2家。引进省外投资项目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亿元。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增长%;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增长%。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综合运输能力提高。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旅客周转量完成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货运量万吨,增长 %;客运量万人次,增长%。公路路网建设较快发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公里。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亿元,比上年增长  %;年末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   部/百人,比上年增加  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  万户,年末用户达到   万户,小灵通新增用户  万户。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 16.85亿元,同口径增长27.9%。地方财政收入8.97亿元,增长26.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21.99亿元,增长31.4%,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8.7%,教育支出增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78.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7亿元,增长16.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23.38亿元,增长19.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 132.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6亿元,增长7.0%。其中,短期贷款94.22亿元,增长11.0%;中长期贷款28.58亿元,增长 22.0%。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  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万元,增长  %;人寿险保费收入   亿元,增长   %。人寿险赔付金额   万元,陪付率  %。财产险赔款金额  万元,陪付率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057所,在校学生421352人;教职工24987人,其中专任教师21885人。普通高中34所,在校学生44817人;职业高中15所,在校学生22762人;初中164所,在校学生129064人;小学622所,在校学生179811人;幼儿园及其他学校222所,在校学生44898人。

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12%,三残儿童入学率85%,小学在校生辍学率0.57%,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6.49%,高出全省平均数10.8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

高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普通高中招生17805人,增长16。6%;职业高中招生10661人,增长43。7%;普通中专和五年制高职招生1570人,增长 89。2%;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比重已达到省定职普比要求,居全省第4位。幼儿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学前三年入学率达68。97%,学前一年入学率达98。31%,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跃上4000人的台阶,创历史之最。民办教育促进工程提前实现预定目标,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达40670人,投入资产总值26966万元。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来,累计改造各类危房44。1万平方米。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市不合规范的小学撤并233所。各类学校平均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3所、绿色教育行动学校1所、绿色学校1所;省级师范学校15所、重点职业高中1所、绿色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53所、卫生学校238所。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19499台,学生人均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宁国、绩溪、旌德、广德四县市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召开了首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一批科技项目进行了奖励。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30项,国家专利3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高浓度多元素包膜缓释新型复合肥被列为国家2004年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新批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在册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1515工程”农技推广项目稳步实施,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良种水稻、优质油菜、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等一批重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民营科技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4年全市新批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4家,实现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39.56亿元,13家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19项产品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个,文化馆个,公共图书馆  个。广播电台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 94.45 %;电视台  座, 电视人口覆盖率 96.36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  万户,自办节目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电视正式开通。2004年,申报获得”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称号,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第十一届中国曹禺戏剧奖“飞彩杯”全国百优小品大赛和第二届宣城艺术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得到不断创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个,比上年增加1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个。医院、卫生院床位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   人,注册护士  人。乡村卫生院  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条件明显改观。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十三、环境保护

“生态宣城”建设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4年,实施了一批生态项目,加强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高耗林木资源等项目引进的控制,小化工、小钢铁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成果。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宣城市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稳步加快,森林生态网络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2004年全市共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96‰,比上年上升个1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个0.36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74‰,上升个0.65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3万人,常住人口268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3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391元,增长8.9%,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衣着支出增长24.7%,交通通讯支出增长23.9%,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44.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3%,比上年下降0.4 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44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63元,增长13.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 15.7%,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6.1%,居住支出增长1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9%,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加强。2004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与基金收入双增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基金收入同比增长2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71万人,基金收入同比增长21%;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12万人,基金收入增长27%。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增就业岗位21277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8829人,“4050”人员再就业1479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有了新突破,启动实施了省属农垦企业参保和工伤保险工作,建立了养老保险市级调剂金制度。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  张,收养各类人员   人。全市   %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   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