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六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5:20:59 来源:六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74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2%、7.8%、8.0%。三次产业比例为35.8:31.6:3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43元,比上年增加221元。年初省政府下达的九项目标管理任务得以全面实现。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全市总人口达667.75万人,其中男性351.92万人,女性315.8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20‰,人口死亡率4.95‰,自然增长率4.25‰,比上年降低0.71个千分点。

劳动力结构进一步调整。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78.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38.2万人,第二产业62.6万人,第三产业77.4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上年的63.4:16.8:19.8,变化为63.0:16.6:20.4。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2.5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达18.66万人。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7921户,从业人员1.8万人;私营企业814户,从业人员1.3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等“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启动不快,农村市场销售不旺,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    业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连续两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减产后,2002年粮食产量呈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04.1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夏粮46.5万吨,增长35.0%;秋粮257.6万吨,增长22.4%。

主要经济作物全面增产。全年油料产量24.97万吨,比上年增长11.2%;棉花产量9911吨,增长23.7%;麻类产量17985吨,增长12.2%;茶叶产量7164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林业发展步伐加快,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907公顷,比上年增长49.5%;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8000公顷。完成项目造林2万公顷,绿色长廊林带造林282.3公里,线路绿化247公里,四旁植树1429万株。全年肉类总产量45.97万吨,比上年增长10.0%;禽蛋产量13.66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18.20万吨,增长6.8%。

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良好。全市有20种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15种农产品被评为首批安徽名牌农产品,45种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全市有5000多亩有机茶示范基地获瑞士IMO标准体系认证,优质茶叶、名特水产、高山蔬菜等打入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2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44.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7.66万吨,增长7.8%;农村用电量33148万千瓦时,增长13.6%;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375.69千公顷,新增20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49亿元,下降1.8%;集体企业2.57亿元,增长8.6%;股份合作制企业1.16亿元,增长28.9%;股份制企业10.04亿元,增长9.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4.89亿元,增长41.9%。重工业增加值9.64亿元,增长13.5%;轻工业增加值13.37亿元,增加4.5%。

工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4.93%,比上年提高3.6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9%,提高3.9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69亿元,增长5.0%;利税总额6.19亿元,增长3.7%;亏损企业亏损额0.8亿元,比上年减少8.2%;企业亏损面下降2.3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加大。57户企业实施了改制、重组、出售等多种形式改革,长江股份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4亿元。金裕纺织与上海华源合作组建了六安华源纺织有限公司,龙津集团兼并豪顿公司后,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支持的30户企业之一,以华康公司为核心组建了油脂集团,六安造纸厂实施破产工作正有序进行。

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60.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8.62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355.71万平方米,增加45.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70亿元,增长24.3%;更新改造投资9.44亿元,增长23.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水利业投资1.94亿元,比上年下降27.9%;交通运输业投资4.82亿元,增长10.0%;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3.1亿元,增长71.8%;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业投资2.3亿元,增长69.3%。

国债和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国债和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3亿元,其中:国债项目完成1.7亿元,重点项目完成6.6亿元。宁西铁路六安段、105国道霍邱段、金双、六毛、迎白等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完成5.1亿元。中央粮库、105国道、金双路等已竣工建成,佛子岭水库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

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市政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成功实施了紫竹林东路续建、人民路改扩建工程。解放北路拓宽、火车站前广场大道、磨子潭路改扩建等多项工程顺利实施。老城区改造12个小区当年竣工商品房43.6万平方米,同时新开工建设商住小区10个。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年施工房屋面积103.5万平方米,增长3.9%。其中,新开工房屋面积54.8万平方米,下降8.7%。竣工房屋面积58.1万平方米,下降5.4%;商品房空置面积5.5万平方米,下降53.1%。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41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旅客运输周转量400534万人公里,增长12.5%。水运客运量2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30万人公里,货运量65万吨,货物周转量2600万吨公里,与去年持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电信部门(不包括移动公司)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3%。邮政部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120万元,增长14.1%。年末城镇电话用户60.9万户,增长25.3%;农村电话用户42.1万户,增长27.2%;移动电话用户30.6万户,增长51.7%;国际互联网用户3.9万户,比上年增加1.4万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2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3亿元,比上年增长7.0%。从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5.1亿元,增长6.8%;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8.2亿元,增长7.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4.6亿元,增长6.1%;餐饮业8.7亿元,增长20.0%。全年城乡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44.9亿元,增长5.3%。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第一年,全市上下利用这一契机,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克服了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全年出口平稳增长。全年共实现进出口额8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出口总额8267万美元,增长12.0%;进口总额393万美元,下降18%。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年合同外资金额达13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4%。实际利用外资928万美元,增长2.2倍。全市已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19个,市外境内资金到位11.9亿元。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15万美元,增长28.2%;国内旅游收入5.87亿元,增长16.7%。接待海外游客2400人次,增长23.7%;接待国内游客184.76万人次,增长15.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7.9%。营业税、农业税等主体税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21.4亿元,增长9.1%。其中,基建支出增长1.4倍,抚恤和社救支出增长17.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25.2%。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3.7亿元,增加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9.2亿元,增加22.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6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2.7亿元,增加8.2亿元;中长期贷款33.2亿元,增加0.7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9793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358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0435万元;赔付722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5134万元,人寿险赔款和给付2089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2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60个,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48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85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454万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增强。全年新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产品三项,重点实施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30项,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省级科技项目6项。争取上级财政拨款315万元,科技贷款565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2年末,全市有高校2所,当年招生4125人,较上年增加240人,在校学生10688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7227人。普通中学344所,在校学生38.8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2万人。小学2819所,在校学生61.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3%,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1.6%和1.5%。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438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1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1.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电视台7座,有线电视用户10.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01%,比上年增加0.87个百分点。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3%,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医疗条件继续改善。2002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个体开业)2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全市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9329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23人,其中医生3294人,护师(士)2290人。全市有3341个村卫生室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60%村卫生室基本达到合格标准。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2002年,我市运动员在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奋力拼搏,共获得18.5枚金牌,7枚银牌,10枚铜牌。

十一、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2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745元,增长18.0%。据抽样调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6元,增长9.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0%,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764元,增长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2%,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600个,分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245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53%。有16.35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66万人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取了养老金,22.2万人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6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全市城市低保人数已达7.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235个,床位5438张,各种社会服务设施496个。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2002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共有职工467人,市县级环境监测站8个,自然保护区4个。全市主要有机污染物COD排放量达2.80万吨,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786万元。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98.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率99.5%。

注:1、公报中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 增减(%)

粮食 万吨 304.1 24.3

油料 万吨 25.0 11.2

棉花 吨 9911 23.7

黄红麻 吨 17985 12.2

蚕茧 吨 7377 30.1

茶叶 吨 7164 平

肉类 万吨 46.0 10.0

禽蛋 万吨 13.7 2.4

水产品 万吨 18.2 6.8

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 增减(%)


白酒 吨 73200 5.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啤酒 吨 161432 -8.7

纱 吨 17418 56.7

布 万米 2506 2.3

机制纸 吨 40137 36.9

合成氨 吨 125540 109.9

农用化肥(折纯) 吨 88962 140.5

水泥 万吨 131 17.6

手扶拖拉机 台 117527 -19.6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7180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