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宿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4:53:07 来源:宿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98次

宿州市统计局

(2008年4月 7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追赶、重点突破、局部超越”的总体要求,团结一致,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42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亿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增长11.0%。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力增强。一产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2%;二产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2%,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0%;三产拉动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27:35调整到35.6:29.0:35.4。人均生产总值7468元,比上年增加1192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2630元/人,比上年增加1764元。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运输邮电、仓储业 批发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424.9 151.1 123.2 108.7 14.5 150.6 22.8 34.3 7.0 4.9 9.2 72.411.6 4.0 23.6 26.2 7.1 11.0 11.8 10.3 5.9 10.2 7.1 12.2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39.4万人,比上年增加5.9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91.0万人,比上年减少9.3万人;第二产业63.0万人,比上年增加9.7万人;第三产业85.4万人,比上年增加5.5万人。在岗职工23.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60.9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38万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实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投资规模小,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48.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5.6千公顷,增长4.9%;棉花种植面积54.6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增长0.9%; 油料种植面积68.5千公顷, 减少8.2千公顷, 下降10.7%;蔬菜种植面积67.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73.2万吨,比上年增长1.5%,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夏粮总产量219.7万吨,增长5.0%;全年棉花总产量5.6万吨,下降9.9%。 油料总产量24.2万吨,下降8.2%。园林水果产量144.2万吨,增长19.3%。蔬菜产量228.3万吨,与上年持平。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373.21.5

棉花5.6-9.9

油料24.2-8.2

#油菜籽2.4-27.2

花生21.4-5.0

园林水果144.219.3

肉类48.67.5

禽蛋24.63.3

水产品5.34.6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2625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603万株。全年肉类总产量48.6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24.6万吨,增长3.3%。全年水产品产量5.3万吨,增长4.6%。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88.1万千瓦,增长9.8%;农用运输车18.9万辆,增长5.6%。农用拖拉机26.2万台, 增长9.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9.5万吨,增长2.1%,其中,复合肥12.9万吨,增长5.7%。 农村用电量4.6亿千瓦小时,增长12.2%。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2.3千公顷,新增2.3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19.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12.4千公顷,其中,新增1.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 比上年增长3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经济类型分)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 其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78.8 37.3 41.5 17.0 1.8 0.6 50.9 5.3 25.5 28.033.7 45.5 25.4 13.4 42.6 94.8 41.1 31.2 12.9 22.2

全市27个行业全面增长,重点行业拉动力增强。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92.8%、89.0%;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增长65.2%、63.8%、52.9%、5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分别增长42.6%、39.5%、34.9%、33.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有46户,比2006年净增17户,其中,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8户。46户超亿元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13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增长60.9%, 原煤增长5.1%, 服装增长44.9%,水泥增长32.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0.99%, 比上年提高3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4%。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1090.55.1

罐头万吨14115.0

饮料酒万升897711.0

白酒万升522-40.9

纱万吨441.2

布 服装万米 万件2944 1251-3.9 44.9

机制纸万吨2333.6

农用化肥万吨14-29.7

化学原料药吨8265.6

化学农药吨182869.7

水泥万吨145.1832.6

人造板万立方米95.5894.5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32.6760.9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

指    标单位2007年比上年增减 (百分点)

工业产品销售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 次/年 元/人 % % %97.8 1.08 4.09 102983 7.06 155.38 76.750.69 0.59 快0.33 提高29828 1.37 50.74 0.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 %。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 75 家。建筑企业利税总额2.8亿元,增长49.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299.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  房屋竣工面积172.04 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完成投资额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5.4亿元,增长37.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9亿元,增长67.4%。

近五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

单位:亿元

年份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41.8 51.5 63.8 89.3 126.924.7 23.2 31.2 32.2 42.1

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58.3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工业投资56.6亿元,增长33.1%,在工业中,采矿业投资6.3亿元,下降16.1%;制造业投资30.4亿元,增长75.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9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投资66.4亿元,增长46.4%。从投资项目看,全年施工项目875个,比上年增加5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比上年增加12个,完成投资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淮海南路、西昌南路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市综合开发势头强劲,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8.2亿元,增长27.1%,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6.6亿元,增长14.4%。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28.1亿元,增长47.4%;零售业消费品零售72.4亿元,增长10.4%、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9.4亿元,增长17.2%,其他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11.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6%,日用品类增长22.1%,化妆品类增长27.5%,金银珠宝类增长35.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9%。

近五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

单位:亿元

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68.0 75.2 85.4 97.0 114.89.9 10.6 13.6 13.6 18.4

外贸进出口总额5571万美元,增长34.7%。其中,进口总额964万美元,增长22.0%,出口总额4608万美元,增长37.7%。其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2528万美元,增长66.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78万美元,增长41.5%。实际利用外资5473万美元,增长68.4%。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5473万美元,增长68.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208万美元,增长112.1%。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全年公路客运量8201万人,比上年增长20.1%, 旅客周转量37.63亿人公里,增长19.9%。

公路货物运输量5874万吨,比上年增长17.6%,货物周转量44.09亿吨公里,增长22.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年末全市电话用户113.5万户,比上年增加8.9万户,增长8.5%,移动电话用户101.6万户比上年增加7.5万户,增长7.9%,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 9.52 万户, 比上年增长33.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9.1亿元,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11.9亿元,增长31.7%。从收入来源看,主体税种全面增长。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分别增长79.5%、45.6%,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分别增长26.8%、13.0%。财政支出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亿元,增长20.2%,教育支出17.96亿元,增长27.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0.3亿元,增长15.3%,其中,企业存款49.5亿元,增长15.9%,储蓄存款284.6亿元,增长12.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1亿元,增长18.4%。同比多增9.5亿元,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49倍,创10年来新高。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109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569万元,增长49.1%; 人寿险保费收入89602万元, 增长14.5%。赔款和给付支出2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9.1%, 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345万元, 增长40.6%;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4455万元,增长73.8%。

八、价   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2%,  从消费价格构成看, 八大类中除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有所下降外, 其余6项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居住价格上涨2.3%

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8%。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    别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105.2

食品 粮食 肉禽及其制品 油脂 蛋类 水产品 鲜菜类112.3 107.6 128.5 120.7 115.8          103.6 109.6

烟酒及用品99.9

衣着98.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1 101.4

交通和通讯99.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5

居住102.3

工业品出厂价格                   105.7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10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1.9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0所,在校学生6.37万人,毕业生1.66万人,其中,普通中专在校学生2.09万人,毕业生0.48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67万人,毕业生1.02万人,成人中专在校学生0.60万人,毕业生0.16万人。普通中学364所,在校学生47.37万人,毕业生16.83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3.07万人,毕业生3.9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34.30万人,毕业生12.89万人。小学1484所,在校学生54.3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9%。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1.08%和0.16%。幼儿园161所,在校学生4.7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0.16万人。

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3万人。全年申请专利146件。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915万元;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752万元;新产品开发支出5695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市级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 326家。全市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3 项,省科技计划14项,获资金支持433万元。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站)10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组织举办了多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演出活动。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推出。在全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我市参演作品大型泗州戏《秋月煌煌》获得戏剧类演出一等奖、编剧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  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  广播人口覆盖率90.8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21%。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618个(含诊所),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10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机构5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全市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拥有床位7072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36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人员 1003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227人,卫生监督机构技术人员146人,妇幼保健机构技术人员151人。

全年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27枚,铜牌20枚。全市共有等级运动员95人,等级裁判员162人。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1318人,共安装全民健身路径42条。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9‰,死亡率为5.06‰,自然增长率7.8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17.2万人,常住人口569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2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113元,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增长2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7元,增长32.1%。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万人。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8.5%,社区管理服务率90%。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19.8万人。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1.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2.5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0。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9个,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3634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7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6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28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大气环境质量除可吸入颗粒物外基本符合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优良天数331,大气质量年日均主要指标达标率达到91%以上。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标准二类标准。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1座,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测站2座。地表水主要考核河流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浍河、沱河、新汴河、新濉河水质达标率分别为83%、92%、100%、100%。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处,占地面积11.93万公顷。省级生态示范区1处,占地面积20.54万公顷。全市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总占地面积4.3万公顷。

全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71人,比上年下降18.4%。  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71人,  比上年下降2.5%。全年发生火灾事故474起。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与房地产投资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