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宿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4:52:22 来源:宿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49次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二届三次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3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1.5%。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三次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二、三产业支撑力增强。一产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二产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三产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5:24.0:35.5调整到38:27:3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6276 元,比上年增加823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10866元/人,比上年增加1203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33.5万人,比上年增加7.7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00.3万人,比上年减少4.2万人;第二产业53.3万人,比上年增加7.1万人;第三产业79.9万人,比上年增加4.8万人。在岗职工23.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3.7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活力不强,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22.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1千公顷,增长2.4%;棉花种植面积54.1千公顷,减少9.1千公顷,下降14.4%;油料种植面积76.7千公顷,减少14.7千公顷,下降16.1%;蔬菜种植面积67.4千公顷,增加1.6千公顷,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67.7万吨,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夏粮总产量209.2万吨,增长21.5%;秋粮总产量158.5万吨,增长18.6%。全年棉花总产量6.2万吨,下降4.8%。 油料总产量26.4万吨, 增长9.6%。园林水果产量120.9万吨, 增长24.4%。蔬菜产量228.3万吨,增长13.5%。

全市当年完成造林面积3085公顷,零星(四旁)植树2400万株。全年肉类总产量45.2万吨,下降2.9%,其中,猪肉产量27.1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3.8万吨,下降13.0%,羊肉产量5.0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23.8万吨,增长4.2%。全年水产品产量5.0万吨,增长10.4%。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35.7万千瓦,增长7.8%;农用运输车18.5万辆,增长2.3%。 农用拖拉机24.0万台, 增长4.4%。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8.9万吨,其中,复合肥12.2万吨,增长9.7%。 农村用电量4.1亿千瓦小时,增长5.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0千公顷,新增2.0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17.8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11.1千公顷,其中,新增1.3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 比上年增长26.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快速增长,分别增长33.3%、49.5%、4.0%。

全市24个行业大类中保持增长的有19个,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9.8%,食品制造业增长113.9%,饮料制造业增长73.4%,塑料制品业增长70.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64.0%,木材加工及制品业增长6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8.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下降1.6%,发电量增长18.4%,白酒增长72.6%,布增长14.0%,服装增长127.4%,农用化肥下降17.1%,水泥增长93.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8.10%, 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1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42 亿元,增长 6.1 %。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 75 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0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0%;房屋竣工面积155.43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额89.3亿元,增长40.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2.8亿元,增长46.5%。 工业投资强劲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2.5亿元,增长48.1%。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7.5亿元,增长158.24%,制造业完成投资17.32亿元,增长6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7.68亿元,增长16.5%。

全年全市施工项目819个,比上年增加19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76个,比上年增加205个。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27.6亿元,占全市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的36%。重点项目建设中,奎濉河综合治理项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03亿元,占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85.8%;宿州华电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1亿元,占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49.0%。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路网、公园和河道治理及"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在50万元以上项目中,基础设施投资达3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宿州市区路网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3.3亿元;市区路网二期工程完成投资4.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5%。政务中心投入使用;运粮河综合治理、银河三路、外环路连接处、胜利西路等项目工程先后竣工;浍水路、怀远南路改造工程竣工;迎宾大道、淮海南路建设工程基本完工;雪枫公园、银河公园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市政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备,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实现零售额3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县域零售额26.85亿元,增长13.8%;农村零售额40.07亿元,增长11.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餐饮业零售额9.43亿元,增长17.6%;其他行业零售额2.88亿元,增长5.9%。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6.5%;衣着类零售额增长41.4%;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4.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3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进口总额789.8万美元,增长65.3%;出口总额3346万美元,下降25.1%。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85.94万美元,增长7.6%;生产企业自营出口1515.33万美元,下降45.7%;外贸公司出口645.07万美元,增长12.3%。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2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56万美元,增长251.4%。全市实际到位内资62.5亿元,增长40%。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6831万人,比上年增长3.0%, 旅客周转量31.38亿人公里,增长9.6%。

公路货物运输量4993万吨,比上年增长10.0%,货物周转量36.11亿吨公里,增长11.2%;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数104.63万户,增长13.5%,其中,农村住宅电话用户数67.96万户,比上年增加7.9万户,增长15.9%;移动电话用户数94.17万户, 比上年增加31.5万户,增长50.3%;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7.15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增长25.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7.6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9.0亿元,增长28.9%。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3%、43.9%、105.4%。财政支出39.6亿元,增长51.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24.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3.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23.6%,教育支出增长41.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8.0亿元,比年初增加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4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3.1亿元,比年初增加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0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4.5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9亿元;中长期贷款30.9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7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91383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129万元,增长31.5%; 人寿险保费收入78254万元, 增长5.2%。赔款和给付支出14960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6646万元,增长29.5%;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8315万元,增长78.7%。

八、价   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1%,从消费品价格构成看,八大类中, 除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有所下降外,其余6项价格指数均有上涨,其中,居住、食品价格指数涨幅较大,分别上涨3.3%、1.8%。

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0.72%,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1.19%,重工业产品上涨0.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0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1.9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9所,在校学生5.57万人,毕业生1.36万人,其中,普通中专在校学生1.93万人,毕业生0.31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34万人,毕业生0.91万人,成人中专在校学生0.30万人,毕业生0.14万人;普通中学383所,在校学生51.37万人,毕业生17.03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93万人,毕业生3.30万人,初中在校学生38.44万人,毕业生13.73万人;普通小学1645所,在校学生53.9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4%和0.20%。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发展。幼儿园在校学生4.0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0.13万人。

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3万人。全年申请专利148件。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407万元;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354万元;新产品开发支出3249万元。

全市承担国家863计划博士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 ,安徽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组织实施安徽省小麦丰产科技工程示范项目1项。组织评审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9项,安徽省重点新产品4项。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2家;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20.1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6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324家,技工贸总收入20.5亿元,其中,超百万元企业72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我市创作的《二嫂挡车》、《打赌》两个小戏在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其中,《二嫂挡车》获得优秀作品奖。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暨第三届宿州市艺术节。

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3座; 广播人口覆盖率90.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98%。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7个,卫生防疫机构6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全市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554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215人,其中,医院、卫生院9206人,卫生防疫机构技术人员360人,妇幼保健机构技术人员174人。

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1枚,银牌28枚,铜牌33枚。全市共有等级运动员84人,等级裁判员162人。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市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56人,共安装全民健身路径42套。我市埇桥区北关办事处第三勘探队社区居委会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79‰,死亡率为5.69‰,自然增长率7.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09.94万人,常住人口572.0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5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232元,增长13.7%,其中,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24.7%,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3.0%,食品支出增长17.7%,衣着支出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2495元,增长1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57元,增长11.6%。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64万人,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8%,社区管理服务率75.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71万人。全市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7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1.08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5个,床位3503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09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1个。全年销售电脑社会福利彩票6087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77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8%。大气环境质量除可吸入颗粒物外基本符合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优良天数达到280天,大气质量年日均主要指标达标率为91%以上。 地表水主要考核河流水质达到四类,其中,浍河、沱河、新汴河、新濉河水质达标率分别为88%、82%、92%、100%,扣除客水影响达标率均比上年提高。

全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处,占地面积11.93万公顷。省级生态示范区1处,占地面积20.54万公顷;砀山县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生态县建设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2个生态示范县(一个国家级一个省级)、2个省级优美乡镇、36个省市级生态示范村、65个生态示范户的创建格局。全市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总占地面积4.1万公顷。

全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87人,比上年下降24.3%;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78人, 比上年下降14.2%;全年发生火灾事故988起,死亡6人。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