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阜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4:29:31 来源:阜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629次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54.8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亿元,增长1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515元,比上年增长13.7%。经济结构优化,工业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1.4:30.6:38.0变化为2007年的30.5:33.5:36.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27.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462.4       13.0

第一产业            140.9        5.6

第二产业            154.8       21.4

工  业            128.6       25.0

建筑业             26.2        7.3

第三产业            166.7       12.3

运输邮电、仓储业   27.8       15.4

批发零售业         36.1       10.9

住宿和餐饮业        7.0        7.1

金融业              8.7        6.1

房地产业           22.1       13.2

其他服务业         64.9       1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3%,其中,粮食上涨5.0%,肉禽及制品上涨32.0%,油脂上涨1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居住类上涨1.9%;衣着类上涨1.7%;交通和通讯工具上涨0.3%;烟酒及用品和医疗保健用品价格微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6%。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4.3%,重工业产品上涨3.0%;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44.3万人,比上年增加55.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87.0万人,增加18万人;第二产业143.4万人,增加23.6万人;第三产业113.9万人,增加14.1万人。年末在岗职工26.3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全年劳务输出215万人,其中有序输出180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1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环境仍待优化;投资规模依然偏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结构比较单一,行业发展不够平衡,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繁重,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物价上涨过快,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偏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7.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2%,棉花种植面积21.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2.0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5.9千公顷。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78.4:21.6调整为80.6:19.4。

全年粮食总产量478.5万吨,增长6.6%。其中,夏粮287.5万吨,增长15.1%;秋粮191.0万吨,下降4.2%。全年油料产量8.6万吨,下降34.3%。棉花产量2.3万吨,下降14.5%。蔬菜产量361.0万吨,增长7.3%。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78.5              6.6

#夏粮      万吨          287.5             15.1

秋粮      万吨          191.0             -4.2

油料           万吨            8.6             -34.3

#花生       万吨            2.3             -32.1

油菜籽     万吨            4.4             -15.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棉花           万吨            2.3             -14.5

蔬菜           万吨          361.0               7.3

当年造林面积3489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56.0万吨,比上年增长6.8%。禽蛋产量12.0万吨,增长6.2%。水产品产量10.4万吨,增长3.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9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拖拉机15.0万台,增长2.7%;农用运输车9.8万辆,增长8.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6.5万吨,增长7.4%。农村用电量7.3亿千瓦小时,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5.0亿元,增长3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15.1%。国有企业20.2亿元,增长19.7%;集体企业0.9亿元,增长15.1%;股份制企业62.9亿元,增长33.5%。重工业增加值63.5亿元,增长33.7%;轻工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23.9%。

全市32个工业行业中27个保持增长。支柱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5.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7.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7%,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8.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1%,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37.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17.0%,铜铅铝三种有色金属增长10.3%,发电量增长65.7%,卷烟增长5.8%,饮料酒增长26.5%,化肥增长25.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895.9           17.0

铜铅铝           万吨                    32.8            10.3

发电量        亿千瓦时                  78.2           65.7

卷烟            亿支                   117.4           5.8

饮料酒          亿升                    2.1            26.5

化肥            万吨                     60.1           25.7

合成氨          万吨                     74.0           6.1

纱             万吨                      2.6           9.3

布               万米                    4610.9         0.4

丝织品           万米                    441.8          7.0

配混合饲料       万吨                    9.0            89.6

塑料制品         万吨                    0.6           -49.2

水泥             万吨                    115.2           80.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轴承             万套                   1507.6           -12.9

小型拖拉机        台                     10492           -32.7

改装汽车          辆                      7092            54.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2%,高于上年30.2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8.6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40.7%亿元,增长36.5%,其中利润20.5亿元,增长48.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3.4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2.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0.4万平方米,增加30.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个体投资)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城镇投资113.6亿元,增长43.8%;农村非农户投资15.7亿元,增长92.8%。全年城镇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1.0亿元,增长2.3倍;第二产业投资64.1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投资48.5亿元,增长14.4%。

“6611”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14.0亿元,增长16.8%,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72.6亿元,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9.0万元,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8.0亿元。

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阜合高速北段建成通车;汾泉河、洪汝河初步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昊源集团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开发、阜阳舜岳水泥厂等项目正式投产;华润雪花啤酒技改、临化公司合成氨、雨润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实施;青阜铁路改造、颍上船闸、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近期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工程加快推进;沙颍河耿楼枢纽、行流大桥和口孜东煤矿开工建设,投资10多亿元的火车站现代化改造和货运外绕线工程即将竣工。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7亿元,增长17.8%。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68.6亿元,增长19.3%;县的零售额61.4亿元,增长18.9%;县以下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3.6亿元,增长19.7%;零售业零售额119.5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2亿元,增长22.2%;其他行业零售额4.4亿元,增长9.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增长61.5%,书报杂志类增长1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2.0%,中西药品类增长25.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8.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6%,日用品类增长20.3%,汽车类增长147.0%。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157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出口12342万美元,增长46.2%;进口3406万美元,增长21.9%。一般贸易出口9618万美元,增长53.6%,加工贸易出口2700万美元,增长24.0%。进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达33家,比上年增加了8家。

全市新办外商投资企业17家,总投资15692万美元,合同引进外资6477万美元,合同外资额5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外资项目实际到位外资6530万美元,增长14.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11万美元,外商其它投资2297万美元,对外借款521万美元。成功举办首届皖西北(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推介项目110个,推介金额455.8亿元,集中签约项目30个,签约金额86.7亿元。

全年旅游总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 47.3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5万美元,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2.1 亿元,增长 48.7 %。接待海外游客4071人次,下降12%;接待国内游客316 万人次,增长23.4%。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3642万吨,旅客运输量5972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7.3%、13.8%;货物运输周转量38.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42.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6.5%、15.4%,港口货物吞吐量290万吨,增长53.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7亿元,增长4.3%;邮政业务总量2.8亿元,增长24.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30.8万户,下降1.5%;移动电话用户138.4万户,增长9.7%,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46.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地方财政收入17.0亿元,增长22.7%。其中,增值税增长28.6%,营业税增长31.7%,企业所得税增长37.4%。全年财政支出70.5亿元,增长2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增长18.6%,教育增长29.9%,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29.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9.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企业存款85.6亿元,增长12.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3.5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短期贷款193.6亿元,增长12.9%;中长期贷款97.2亿元,增长17.6%。

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3亿元,增长33.5%;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1亿元,增长10.8%。赔款和给付3.0亿元,增长31.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4亿元,增长9.0%;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5亿元,增长62.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当年招生0.6万人,在校生1.8万人,毕业生0.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5所,在校生7.4万人。普通中学575所,在校生65.7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4.7万人,初中在校生51.0万人。普通小学2697所,在校生104.1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高中学生毛入学率42.9%,成人中小学校在校生0.3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共有独立科技研究机构8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19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61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694.3万元,其中研究与开发经费64.3万元。全年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5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3项,成交金额532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壮大,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全市专利申请公开量290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实用新型专利127件,外观设计102件。

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其中系统内4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3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46个(含个体),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发射台及转播台102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3.5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量1377.4万份;期刊出版量1.0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69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1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0.7万人,注册护士0.4万人。

在2007年的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共获得金牌63枚、银牌39枚、铜牌58枚,其他优胜名次36个,11支代表队荣获团体前三名。在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上,我市1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国际式摔跤、跆拳道三个大项十四个小项的预赛,有8名运动员进入了决赛。安徽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6个项目的比赛中,全市获得金牌12枚、银牌12枚、铜牌13枚,成功举办了 第二届“联通杯”市直机关体育运动会、阜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9470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6.7‰,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1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74.3万人,常住人口836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3元,比上年增长2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86元,增长19.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2.3%,衣着支出增长14.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45.7%,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1%,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55元,比上年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8元,增长12.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2.7%,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2.9%,居住支出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0%,与上年基本持平。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8.4万人,实征养老保险基金6.0亿元,发放养老金5.8亿元,6.0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1万人,实征失业保险基金0.4亿元,0.5万人领取失业。全市医疗保险参保职工29.8万人,实征基金2.4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5.2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0.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0.8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78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矿种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5种,新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1处。铁多金属矿勘察区面积90.3平方公里,煤炭勘察区面积438.2平方公里,阜阳市地面沉降项目治理已启动。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6个,其中市级站1个,县级站5个。阜阳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8天。全市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烧区50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发生火灾事故575起,直接经济损失402.9万元,发生交通事故798起,损失折款123.9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5、年末户籍人口为公安年报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抽样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