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滁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4:20:07 来源:滁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87次

2006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镇)化战略和东向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实现“十一五”又好又快地发展开了个好头。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2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创近10年以来最高增幅,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幅高5.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03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14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3%、38.6%和3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03元,比上年增加955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39.1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2.1万人,增加0.5万人;第二产业53.8万人,增加3.0万人;第三产业53.2万人,增加0.1万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不包括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8.5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4.6万人,比上年减少0.9万人。全年新增就业2.77万人,实现再就业1.33万人,劳务输出8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全年在145.8~153.4之间运行;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全年保持在145.1~154.8之间,均处于较为乐观景气区间。

实施改革攻坚,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年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企业改革资金9.93亿元,其中市本级3.28亿元;置换职工身份2.1万人,其中市本级0.76万人。全市纳入省政府考核的209户国有集体企业已有200户进行了多种形式改革。全柴动力股份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天大石油管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明光酒厂实现了政策性破产和资产重组再生。滁州电扇总厂、第二医药公司依法破产清算和职工安置,物资、供销、二轻、建材、粮食、商业系统完成了25家企业改制,累计改制面达67.5%,制订并上报了皖东水泥厂政策性破产实施方案,汇龙电子公司依法破产进入司法程序,启动了交通系统运输企业、城建系统建筑企业以及水利系统企业改制。组建了市国有企业改革托管服务中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比重较大且增长的稳定性不够;县域经济不强,新的增长支撑点不多;投资规模总体偏小,增长后劲有待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充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支出压力较大;城乡劳动力就业还不充分,少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2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6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6%,全年油料播种面积12.9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2.7%,蔬菜播种面积4.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92.46万吨, 比上年增长17.9%,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油料产量28.47万吨,比上年减产19.3%。其他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全年棉花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3.1%;蔬菜产量119.53万吨,比上年增长4.9%。

全年肉类总产量36.89万吨,比上年增长2.6%;禽蛋产量8.53万吨,比上年增长1.1%。牛奶产量6983吨,比上年增加6.2%;水产品产量25.34万吨,比上年增长8.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农用拖拉机41.2万台,比上年增长1.0%;排灌动力机械70509台,比上年下降2.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33万吨,比上年增长2.0%。农村用电量6.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7.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4.4万公顷,比上年净增0.87千公顷。全年完成水利重点工程5项,完成投资4334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创近10年最高增长水平。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集体企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减少1.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的实现了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幅在4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保持增长,其中,家用电冰箱172.01万台,比上年增长42.3%;彩色电视机63.16万部,比上年增长5.0%;白酒228.37万升,比上年下降56.9%;化肥(折纯)11.41万吨,比上年下降0.3%;内燃机773.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水泥406.59万吨,比上年增长16.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0.1%,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创近10年最好水平。其中七项指标完成情况全部好于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利税总额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实现利润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4%。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9户,共完成总产值41.24亿元,增长30.1%,实现利润总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43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8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5%,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高21.9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27.89亿元,增长52..3%;农村投资32.64亿元,增长7.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2亿元,增长20.0%;第二产业投资101.25亿元,增长75.2%;第三产业投资57.36亿元,增长4.7%。从行业看,工业投资94.32亿元,增长70.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3.7%;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投资增长106.0%。

全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406个,当年新开工项目1178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619个,已投产项目1041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商品房销售额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总投资143亿元年产100万吨PVC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8806万元;总投资23亿元的滁州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投资4.4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9.49亿元;总投资23亿元的蚌宁高速公路来明段建成通车;总投资5.1亿元的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有限公司购置设备项目新增投资2.0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98亿元;总投资8亿元的凤阳华众玻璃有限公司特种玻璃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6800万元;总投资3.2亿元白鹭岛度假旅游开发项目新增投资8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创近10年最高增长水平。分销售实现区域看,全年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63亿元,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55亿元,县以下消费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13.6%、11.1.%。分行业看,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42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2.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16.8%、18.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与上年对比,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日用品类增长20.3%、通讯器材类增长20.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4倍,金银珠宝类增长24.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1.0%。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 1.0%、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9%。在居民消费类中,食品类比上年上涨 1.6%,烟酒类及用品类比上年下降3.8%,衣着类比上年上涨 6.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比上年下降 0.7%,医疗保健和个人饰品类比上年上涨 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比上年上涨 1.0%,居住消费类比上年上涨 4.6%。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上升2.3%,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7.4%;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6.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4%。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4.4%。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升5.5%,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升5.1%。房屋租赁价格上升5.4%,土地交易价格下降2.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395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出口总额29824万美元,进口总额879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38.2%。

全年利用省外资金72.3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实际利用国外资金130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4%。全年新签外资项目37个,直接利用外资51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1%。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66.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其中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10984人次,比上年增长35.1%。全年旅游总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国际旅游收入357.91万美元,旅游商品出口创汇4625万美元。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5个,客房1093间,名胜风景区和文化保护区8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48.2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1%。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旅客运输周转量35.2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5%。港口吞吐量450万吨,比上年增长7.1%。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四大电信运营商全年业务收入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邮政部门业务总量115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全市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102.8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5%;移动电话用户数79.94万户,比上年增长21.7%。年末电信互联网用户8.5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4.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创1995年以来最高增长幅度。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1亿元,增长31.8%。从税源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税种快速增长,各项税收完成30.5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7.6%,比上年增长23.4%。从实现主体看,市本级财政收入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县级财政收入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乡镇级财政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全年财政支出4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农业方面支出2.5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医疗卫生支出2.28亿元,比上年增长56.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54亿元,比上年增长85.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17亿元,增长21.5%;基本建设支出2.95亿元,比上年增长77.2%;教育支出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公检法司支出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5.0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26亿元,增长17.4%。其中,企业存款59.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6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7.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3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3.6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91亿元,增长20.6%。其中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余额31.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6亿元;农业贷款41.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0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6.64亿元,上年末增加9.62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6.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6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财产保费收入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人寿保费收入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财产业务赔款支出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5%;人寿业务赔款支出0.2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万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民营科技企业310家。全年鉴定科技成果18项,比上年增加3项,其中7项处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50.03亿元。滁州已被批准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9000平方米的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成。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年科技经费支出额2.24亿元。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2.5%。幼儿园245所,比上年增加13所;小学1229所,在校生35.15万人;普通中学校292所,在校生33.70万人;高等学校4所,专任教师1386人,比上年增长25.5%,在校学生3.24万人,比上年增长21.7%。职业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比重比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3万册,影剧院8个,广播、电视台8个,有线电视台7个。全市广播覆盖率94.23%,电视覆盖率93.29%。广播全年播放时间2.8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93万小时;电视全年播放时间3.8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22万小时。滁州日报全年发行3.04万份。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3个,卫生防疫机构8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8240张,比上年增长0.6%,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7975张,比上年增加140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05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8933人,执业医生师3613人,注册护士2496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117.74万人。

全年举办运动会及比赛116次,参加运动员2.62万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93次,参加活动人数3.8万人次。全年在省以上竞赛中共获得金牌47.5枚、银牌16枚、铜牌11枚。年末全市国家体育锻炼达标人数7万人,达标率85.1%。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全年新建和改建公路1976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530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39.2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9.51平方公里。市区新建、改造、扩建道路12条,长度28公里,年末铺装道路面积433万平方米。年末市区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18.7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9.45万人,比上年增加0.59万人。天然气供气管道新增长度24公里,用气人口8.3万人。市区生活垃圾清理13万吨。年末,市区公交营运线路7条,实有公交营运车辆136辆,全年客运总量13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2%。

年末,市、县级环境监测与监理站8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775.5万元。烟尘控制区保持在22平方公里,噪音达标区8平方公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8万吨,比上年增长1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3%,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9%。城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34‰,死亡率为4.76‰,自然增长率5.58‰,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上年下降0.0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39.99万人,比上年增加4.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58万人,农业人口344.33万人。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消费性支出6947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2.0%,衣着支出增长9.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1.4%,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2.3%,居住支出下降7.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5%。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40台,电冰箱96台,洗衣机106台,空调器90台,照相机37架,摩托车37辆,固定电话92部,移动电话139部,家用电脑25台,家用汽车2辆。年末8.3万人用上管道天然气。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33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6元,增长9.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4%。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84台,家用电冰箱22台,洗衣机44台,摩托车36辆,移动电话45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9.6%、17.6%、10.0%、30.4%、29.7 %。

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368元,比上年增长18.1%。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9.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48万人,参保医疗保险人数25.94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6.40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6.65万人;基层工会总数2701个,全年送温暖工程筹集资金1363万元,发放1210万元;春蕾工程全年筹集资金5万元,救济失学女童1041名。

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144个,福利院床位4819张,比上年末增长6.2%。农村传统救济人数3384人。年末,城镇社区各种服务设施817个,比上年末增长34.4%。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356起,比上年减少198起,直接经济损失1937.8万元,比上年增加6倍;发生交通事故626起,比上年减少324起。全年人民法院审结刑事犯罪人数2958人,民(商)事案件立案11382起。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信心指数、景气指数均以上年为100计算。

4、恩格尔系数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