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黄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4:04:55 来源:黄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15次

黄山市统计局

2007年2月1日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一强三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东向发展,努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进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按快报核算口径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88.2亿元,增长12.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2733元,比上年增加179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达1630美元。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为15.0:38.0:47.0,同比第一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7.7%,提高2.7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生产总值增幅创近9年新高,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近10年新高。税收总额达12.7亿元,增长2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21.3%。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6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0269户,从业人员6.94万人,注册资金5.3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4157户,从业人员6.80万人,注册资金61.3亿元,分别增长17.7%、9.4%和19.5%。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0.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6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农业生产良好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亿元,增长5.8%,创近8年来最好水平。其中,农业产值22.4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6.7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13.4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1.6亿元,增长4.3%。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7.0千公顷,同比增长0.0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68.6千公顷,下降2.0%;油料播种面积为25.2千公顷,下降1.7%;蔬菜播种面积为18.5千公顷,增长4.7%;水果种植面积7.6千公顷,增长1.8%;茶叶种植面积46.6千公顷,增长0.8%。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34.5万吨,同比增长0.7%。糖料产量2.7万吨,增长6.5%;药材产量7973吨,增长16.5%;水果产量7.5万吨,增长17.4%;茶叶产量2.0万吨,增长9.4%;蔬菜产量34.9万吨,增长4.4%。

生态林业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90公顷,其中退耕造林701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6.7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74.7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0.7千公顷。

牧渔业生产稳定提高。全年肉类总产量7.5万吨,增长1.0%,其中猪肉为6.8万吨,增长1.1%;禽蛋1.7万吨,增长4.8%;蚕茧6636吨,增长10.8%。全市生猪年末存栏49.0万头、出栏82.4万头;家禽年末存栏244.6万只、出栏408.8万只。年末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0.6千公顷,下降0.2%,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2.0%。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6.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6万千瓦,增长2.65%。农用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分别为1.61万台和2.35万台(套),增长1.8%和7.8%;农用运输车4587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59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064吨;农村用电量11768万千瓦时。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到2006年底,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1家、13家和36家,全市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个,已建成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4个。年末,全市共认定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35个,产地认定规模49.8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全市工业经济在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赢利空间缩小的情况下,深入推进“工业支撑”战略,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52.0亿元,增长20.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达到260家,实现增加值突破30亿元,达到30.8亿元,增长25.6%,增幅各月累计均保持20%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6位。从所有制看,股份制企业仍是工业经济的领头羊。全市累计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81.1%,拉动工业增长20.9个百分点。从县域看,区县工业快于全市工业,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在25%以上,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合计25.8亿元,同比增长28.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83.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7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仍快于轻工业,但轻重工业增幅相差在不断地缩小。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2.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3亿元,增长28.4%,重工业增幅快于轻工业6.3个百分点。支柱行业作用突出,排名前十位的工业行业累计工业增加值2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7.6%,同比增长25.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0个百分点。

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年发电量1720万千瓦时,增长24.1%;罐头3710吨,增长22.4%;精制茶44714吨,增长20.9%;化学纤维1592吨,增长16.9%;人造板17.13万立方米,增长31.1%;塑料树脂及共聚物10.23万吨,增长27.9%;水泥32.48万吨,增长21.9%;蓄电池2.37亿伏安时,增长26.9%;电光源(灯泡)3510万只,增长58.4%。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年最好水平。据快报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39.9%,产销率达98.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41.8%。实现利税总额5.0亿元,增长24.9%;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21.3%;亏损面为10.8%,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867万元,下降19.2%。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8.47%,比上年提高25.9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36%,提高0.2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83%,提高0.5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2.0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8.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增长12.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0%。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71家,新增10家,实现利税总额9000万元,增长12.4%;其中实现利润5000万元,增长95.8%。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93.9万平方米,增长15.3%,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6.9万平方米,增长19.6%,其中住宅竣工房屋建筑面积50.1万平方米,增长2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工业、交通及旅游娱乐等服务业重点工程投资力度加大,民间投资活跃,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达到163.0亿元,增长42.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47.8亿元,增长36.8%,农村投资15.2亿元,增长124.4%。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势。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85.6亿元,增长50.3%,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2.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9.5%,拉动投资增长25.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3亿元,增长49.4%;第二产业投资31.1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128.6亿元,增长49.1%。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41.4%,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20.5亿元,增长52.7%。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顺利。全市安排“443”重点建设项目271个,完成投资总额101.4亿元,比上年新增投资22.6亿元,同比增长29.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2%。交通及园区建设成为“主力军”,交通项目共完成28.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06%;园区项目2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80%;两项共占全市重点项目投资的48.4%。新徽天地、茶博园、世贸绿洲、广宇江南新城、娱乐城、阳湖旧城改造和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施工进展顺利。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3亿元,增长7.9%。其中,住宅投资15.5亿元,增长21.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9.7万平方米,增长33.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2.5万平方米,增长31.8%。全市商品房销售额为15.8亿元,增长45.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为11.2亿元,增长46.4%。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上下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年”活动,修订完善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精心编印新版招商项目册和招商指南,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引资内资595项。新签引进合同内资金额10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7.5亿元,增长58.0%。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在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消费能力有效提升的带动下,全市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亿元,达61.9亿元,同比增长15.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6.0亿元,增长15.0%;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5.9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8.4亿元,增长14.2%,市场份额达78.2%;餐饮业零售额12.6亿元,增长17.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20.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他行业零售额8695万元,增长27.2%。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在粮食为龙头的主、副食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影响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从八大类别看,呈现六升二降态势,其中:居住类上涨4.6%,涨幅居首位,食品类价格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4%。而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水平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4%和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价格=100)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33%,涨幅同比上升2.6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7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1.23亿美元,占年初省政府下达我市9600万美元的128%,占市政府目标10100万美元进出口目标的121.4%,比上年8549万美元增长43.5%,进出口金额在全省位次达到历史最好的第11位,增幅创近3年新高。其中,外贸出口8320万美元,增长18.1%;进口3945万美元,增长159.3%,增幅同比提高189.1个百分点。从出口类别看,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出口高速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完成出口7159万美元,占出口金额的86.0%,同比增长9.2%;加工贸易出口1161万美元,增长139.0%。从出口市场看,面向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传统市场出口共6866万美元,同比增长22.1%,占全市出口份额的83.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主要类别看,化工产品增长37.8%;纺织服装增长31.1%;机电产品增长55.0%。

2006年,全年新增进出口企业数40家,达252家。新发生出口实绩的企业有25家,占全市有实绩企业数的24.0%,有力促进了我市外贸的发展。重点出口加工贸易企业龙头作用突出,2006年我市外贸出口超200万美元企业达到16户,比上年同期9户接近翻一番,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值的65.0%。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全年新签外资项目29项,比上年同期增加13项,为近年来的新高。新签合同金额888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78美元,增长2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463万美元,占利用外资额的52.6%,增长54.0%。

旅游经济充满活力。随着我市旅游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旅游推介和宣传活动顺利开展,行业管理手段和措施得到强化,旅游环境不断改善,全市旅游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明显增加。继10月份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创历年各月新高,累计突破1100万人次后,11月末突破1200万人次关口,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1241.0万人次,同比增长23.9%,这是1998年以来正常年份的最高增速(除2004年,因受上年“非典”影响增速为47.9%以外)。其中:国内旅游者人数1156.4万人次,入境旅游者人数54.52万人次,增速分别为24.0%和25.9%。实现旅游总收入84.4亿元,增长37.5%,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75.68亿元,旅游创汇1.1亿美元,分别增长40.0%和35.8%。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61家;国际、国内旅行社达10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5家,国内旅行社92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6亿元,增长23.9%,较上年增收3.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2.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开创“十五”以来最高税收收入比重。一般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增长22.1%,增收1.9亿元。主要税种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增值税3.66亿元,增长26.7%,企业所得税1.78亿元,增长36.0%,营业税3.93亿元,增长26.9%,个人所得税0.9亿元,增长13.8%,契税0.72亿元,增长10.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全年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对教育投入超过3.3亿元,社会保障、行政运转、基本建设、公检法司、医疗卫生投入规模均超过1.1亿元,累计支出12.1亿元,占支出总额的46.8%。支出增幅较大的项目有:农业支出增长31.4%;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52.4%;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增长71.1%;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增长33.3%;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6.0%;政策性补贴支出增长257.5%。

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引进了徽商银行和新安合作银行,华安、安邦、大地财产保险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营业。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4.18亿元,比年初增加28.47亿元,比上年多增5.11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4.26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比上年多增4.5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1.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03亿元,比上年多增1.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5.02亿元,比年初增加5.1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4.64亿元,比年初增加5.96亿元,比上年多增2.64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呈现回笼态势。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403.86亿元,同比增长22.2%;累计现金支出393.08亿元,增长22.4%。累计净回笼现金10.78亿元。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保险公司已发展至9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9847万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1750万元,增长20.9%;寿险保费收入33636万元,增长9.0%;健康险保费收入3197万元,增长9.7%;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265万元,增长78.1%。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1461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产险赔款7804万元,增长27.5%;寿险给付1752万元,下降15.0%;健康险赔款和给付1129万元,增长25.5%;意外险赔款486万元,下降2.8%。

八、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519公里,比上年增加12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2公里。合铜黄、黄塔(桃)、黄祁景和扬绩段等高速公路建设或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一个以黄山为枢纽,贯通周边省市的高等级公路主框架蓝图正在形成。

货运量继续增加。全年货运总量3467万吨,同比增长15.4%。其中,公路货运物3421万吨,增长15.0%;铁路货运量11.3万吨,下降35.6%;水路完成货运量34.2万吨,增长210.9%;民航货运量2816吨,下降3.2%。

旅客运输增长迅速。全年旅客运输量4151万人,同比增长10.4%。其中,公路客运量3863万人,增长10.8%;铁路客运量138.9万人,增长12.0%;水运客运量112.4万人,增长1.3%;民航客运量36.57万人,下降6.0%。

民用汽车发展加快。2006年全市新增民用汽车3100辆,其中新增私人汽车1806辆,私人轿车855辆;分别比上年多增900辆、354辆和338辆。

电信和邮政业务加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3777万元,同比增长22.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817.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83960万元,分别增长14.7%和23.0%。全市交换机总容量达84.44万门。年末固定电话户数39.82万户,增长7.2%。移动电话34.77万户,增长24.4%。宽带用户4.16万户,增加1.42万户。全年订销报纸2537.2万份,增长7.7%;收寄函件709.22万件,同比下降13.4%,其中特快专递15.41万件,增长18.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喜人。2006年,全市共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8个;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7家;共有27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省级3项,市级24项.全年列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项,其中:列入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项;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2项,省级火炬计划2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4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项,省星火计划2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省级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县1个,省级科技创新试点乡镇1个,共安排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6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01件,同比增长180.56%,超过前4年专利申请量的总和,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5件,各类专利获授权数40件。

截止年末,全市共有省市高新技术企业5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同比增长28.0%,技工贸总收入达32亿元,增长30.0%。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收本专科生3777人,在校生11768人,比上年增加1334人,增长12.8%。普通高中稳定发展。现有普通高中21所,招生7613人,在校生22691人,比上年增加1844人,增长8.8%。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高考全市本科录取人数达到2221人,比上年增加220人;高考总达线率为78.0%。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中等职业学校25所,招生8363人,在校生21342人,比上年增加2424人,增长12.8%。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小学626所,招生11840人,在校生87692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83%,在校生巩固率100.27%;初中114所,招生22880人,在校生69179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8.61%,在校生巩固率92.26%,毕业生升学率82.15%。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607人。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21706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22072人,其中专任教师13375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60%、96.82%和85.65%。

农村教育资源有了新的改善。全年对2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进行消除改造,争取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共1200余万元,新建成农村寄宿学校25所,同时,“安徽省第二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年末,全市7个公共图书馆拥有图书藏量34.12万册,文化馆8个、剧场5个、博物馆10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

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对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市挖掘民间传统节目53个,复活了10个民俗文化村。新增7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共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加强文化市场监督,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6790次,检查网吧、音像、娱乐等文化经营单位12428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盗版物4千余册,软件、音像制品近2.0万盘。送电影下乡、进社区、学校,全年共放映300场。全年共创作、排练节目达30余个,参加各项文艺演出达120余场。市群艺馆打造的“激情文化”“温馨家园”和“快乐城市”,全年共演出近100场。2006年度高质量完成《黄山市文化大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节目8套,全年播音时间21380小时,比上年增加5649小时;电视台6座,节目7套,全年播出时间22711小时,比上年增加2654小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17万户,比上年增加0.49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0%和97.0%。全年自办电视新闻10770条,广播电台播出稿件46432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挥“喉舌”作用,市电视台对“黄山新闻”改版为“黄山新闻联播”,市电台“市民热线”和电视台“民生热线”加强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在“民生热线”基础上推出了《访谈》栏目,提升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卫生疾病预防工作扎实有效。2006年,在连续五年获得全省血防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防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全市共调查环境10967个,面积2216万平方米,共查病人数21478人。2006年全市完成第一层次碘盐监测70批630份,批质量合格率100%;第二层次碘盐监测70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240份居民户碘盐,合格率98.25%,碘盐覆盖99.78%,合格碘盐食用率98.53%。

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加强,社会卫生服务得到大力发展。2006年全市产妇总数12111人,产前检查率城市为92.45%,农村为92.19%;住院分娩率为98.85%。全市3岁以下儿童实行系统监管人数为27671人,监管率为76.0%。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2006年,全市现有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所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中心城区达到87%、县城达到77%。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2006年,歙县和祁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46.09万人,占两县农业人口的81.2%,两县参合农民补偿3.05万余人次,补偿资金1484万元。此外,黄山区和徽州区也被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区县,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在我市覆盖70%以上农民群众,以逐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卫生健康保证。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6年,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得10个项目的23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11位,总金牌数比上届省运会进了一位。其中,两个项目破省青少年纪录。同时,我市体育代表团、乒乓球代表队及17名运动员分别获本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办好国际、国内赛事,打造赛事品牌,举办了中国黄山国际登山节和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成功承办了2006年全国男子柔道锦标赛,承办2006年“黄山学校杯”安徽省青少年棋类锦标赛等活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2006年主办了黄山市自行车嘉年华活动,共有40个单位近300人参赛;举办了“家庭”羽毛球、“乒协杯”乒乓球和“黄山杯”老年门球等比赛。2006年,全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2800余万元,体育彩票的市场份额列全省第二位。

十一、环境保护

扎实推进生态大市建设。2006年是全面建设生态市建设的第三年,我市已建各类生态示范基地49个,包括有机茶基地、经果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沼气综合利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油菜种植与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等。全市已获得命名的市级环境优美乡镇21个,省级6个,国家级1个,市级生态示范村71个,省级15个,省级生态示范户14个。完成了“新安江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课题研究,并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课题研究成果被全国人大列为2006年12件重点督办建议案之一,为我市的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一个良好机遇和平台。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加大污染控制及环境监管力度。年内对化工、缫丝、蓄电池制造等重点污水排放企业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专项执法检查和2次暗访,全年共检查各类企业53家。督促27家日排废水100吨,COD30公斤或氨氮20公斤以上的重点排污企业完成了在线监测设备和在线监控设备安装。组织专家对全市10家重点生产经营危化品企业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对全市5家涉源单位放射源管理和14家医疗单位医疗废弃物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受理信访投诉547件,办结率98%以上,其中连线平台转办183件,政行风热线转办16件,办复率100%。

全面完成2005年“城考”工作,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次位于全省第四名。荣获省局颁发的“六?五”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授予“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6年全市出生人口1.3万人,出生率8.80‰;死亡人口0.8万人,死亡率5.29‰;全年净增人口0.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50‰,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25个千分点。全市总人口14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9万人,占23.3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01人。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2元,增长14.0%,增幅创1997年来最好水平。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201元,增长9.9%,其中食品支出2896元,增长7.0%。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2%,下降1.1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0平方米。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614元,增长16.7%。

农村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增长17.4%,创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84元,增长15.8%。其中,食品支出1290元,增长10.9%;用于居住和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分别为287和224元,分别增长28.9%和6.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9%,降低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3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

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39.07亿元,比年初增加16.98亿元,同比增长13.9%。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9445元,同比增加1120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加强。全市最低保障救助1.66万户、3.08万人,发放低保金2581万元;其中城镇1.36万户、2.58万人,发放低保金2564万元;农村0.3万户、0.5万人,发放低保金17万元;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9处,床位1259张,收养各类人员873人;社会福利企业24家,安置残疾人员287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550万元,增长43.0%,创造社会福利基金约461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31414.9万元,同比增收5267.9万元,增长20.1%。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9.1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员5.7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7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0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全市共发放2818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4137万元,比上年增加6398万元。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46万个;下岗失业再就业1.01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021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068人,免费职业介绍6433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注:1.2006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调整。

3.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人口数据为公安户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