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黄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2:06:25 来源:黄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72次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有效地克服了需求不足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奋进、勇于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基本稳定,工业生产不断回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财政金融运行基本正常,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加。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2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97961万美元,人均为668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5亿元,增长10.7%。产业结构由上年24:31:45调整为23:31:46,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减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实施“抓大放小”的方针,同时坚持将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些不适应市场变化、污染严重、消耗高的企业被关停并转。一批困难企业通过改制、改组,逐步走出困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扭转。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小城镇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加大,财政实力不强,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安置和社会稳定都面临不少新问题。

二、 农         业

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在经历了旱情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2000年,农业增加值达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农业在稳定农产品增长的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结构,实施对传统农业的结构改造,努力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批名、优、特、新产品以及环保农业、产品包装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公路里程继续延伸,通电话村已达1106个,比上年增加119个,占行政村总数94.6%;有卫生站的村数占行政村总数为79.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200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7.9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农用柴油发动机动力29.15万千瓦小时,增长8.7%;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97万台,增长41.6 %;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为3.76台、总动力为14.9万千瓦小时。

2000年,乡镇企业紧抓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从调整产品品种入手,稳定发展有规模、有销路的集体企业,逐渐壮大私营个体企业,全年经济基本保持了适度的增长。2000年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私营个体企业,同比增长31.2%;乡镇企业完成现价产值72.2亿,同比增长9.2%;其中,乡镇工业完成工业产值42.97万元,同比增长5.1%。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企业亏损额占盈利额的比重,比上年缩减了1.1百分点;实交税金总额20272万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5.4%上升到26.4%;在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达13.4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17.9%;全年乡镇企业职工工资8.6亿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32.7%,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工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工业生产进度加快,综合效益指标明显提高,国企改革与脱困达到预期目标。200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0%。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超过上年3.5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销基本衔接。2000年工业产销率达97.58%,较上年均有回升。主要产品生产势头良好,罐头、饮料洒、纱、人造板、合成氨、农用化肥、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增长较快。寻找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已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方向。2000年新产品增加值为0.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5%。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运行质量明显回升。从1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指标统计,2000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0.08,同比提高了13.5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775万元,同比增长1.39倍,利税总额20630万元,同比增长38.1%;亏损面达42.7%,比上年降低近1个百分点。总体出现了扭亏增盈的良好发展态势,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革与脱困达到预期目标。

建筑业生产和房屋装饰装修业继续保持旺盛增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好转。2000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9%。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38万元,增长30.1%;税金总额2030万元,增长29.9%。施工工程项目1080个,其中投标工程350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32.4%;施工面积13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9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8.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3万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各项财政政策,在进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狠抓发展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增长32.7%,增幅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92亿元,增长68.6%;更新改造投资3.77亿元,增长32.7%。2000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48个,地方项目投资增幅达47.4%,共筹措资金14.53亿元,同比增长62.4%。一大批重点工程拔地而起,如黄山国际卡丁车赛场、高尔夫球场、环幕影院、市体育馆、市委市政府大楼、世纪广场等等,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市民游玩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屯溪中心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和延伸,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从而有效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房地产业和旧城改造快速上升。200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5.09亿元,增长59.4%,增幅比上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3.69亿元,增长45.8%;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24.61万平方米,增长14.8%,空置面积比上年下降26.9%,商品房屋销售额同比增长10.6%,继续保持产销趋好的增长势头。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由国有单一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0年,国有房地产投资比重为25.2%,集体、私营、外商等投资比重为74.8%。其中省外投资商在房地产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我市房地产业和旧城改造的快速发展。

五、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达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390.06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铁路21.8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公路1351万吨,比上年增长10.0%;水运17万吨,比上年增长93.2%;民航0.26万吨,比上年增长43.23%。

完成旅客运输量2302.39万人,比上年下降5.0%。其中,铁路92.56万人,比上年下降2.9%;公路2064万人,比上年下降5.3%;水运112.4万人,比上年下降6.3%;民航33.43万人,比上年增长16.02%。

邮电事业不断发展。2000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481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605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12万元。年末本局用户交换机总容量13万门。移动电话户数达4.3万户,比上年增加2.4万户。

六、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商品丰富,消费平稳增长。在国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延长节假日,提倡旅游消费等政策因素拉动下,消费者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整体市场消费状况良好。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幅高于上年0.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市级消费品零售额11.55亿元,增长8.6%;县级零售额7.35亿元,增长10.4%;县以下零售额9.18亿元,增长6.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4.92亿元,比上年下降3.0%;集体经济零售额3.44亿元,增长1.9%;个体经济零售额12.58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5.3%,餐饮业增长26.7%,制造业增长1.5%,农业生产资料增长11.6%。

城乡集市贸易平稳发展,市场物价总水平趋于回升。全年消费品市场成交总额达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由前两年下降趋势开始逐渐得到回升。2000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比上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中的鲜菜13.0%,医疗保健增长4.3%,居住增长4.8%,服务项目增长13.8%。

七、旅游业和对外经济

我市旅游业,随着国内旅游的升温,市委、市政府发出“旅游二创”的号召,抢抓时代机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旅游市场的监管,全市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000年,全市旅游接待量5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增幅高于上年10.55个百分点。其中,入境游客接待量22.05万人次,增长32.5%。旅游直接收入为1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6%,其中,入境直接收入为3.29亿元,比上年增长40.34%,增幅高于上年13.78个百分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1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254万美元,增长43.80%,增幅高于上年27.80个百分点。其中,旅游旅客创汇收入占94.9%,旅游商品出口创汇收入占5.1%。2000年旅游直接收入占GDP比重为21.8%,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在国家一系列出口政策的鼓励下,据黄山海关统计:2000年,我市完成进出口总值324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出口明显加快,全年出口总值达到18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增幅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达137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

实际利用外资有较快增长,利用外资质量和结构逐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不断增加,项目投资额扩大,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200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399.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36%,协议利用外资项目,比上年增长14.3%。随着对外投资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黄山知名度的提高,国外厂商投向我市基础设施的资金和旅游项目的资金也明显增加。

八、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金融、保险业不断发展。财政税收力度不断加大,农村“费改税”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0年,全市财政收入6.92亿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8亿元,增长9.4%;一般预算支出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量不断上升,存、贷款投放适度。200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02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7.71亿元,比年初增4.9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47.93亿元,比年初增5.49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03.01亿元,增长10.0%,现金支出100.85亿元,增长11.0%,货币回笼高于货币投放20.0万元。

保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单位和个人保险意识增强,社会保险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人民生活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

九、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得到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得到加强,高科技、高技术、科技产业一体化步伐加快。2000年,我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评选全面展开,黄山区、屯溪区、歙县、黟县、祁门县先后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发展显著,全市累计发展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累计开发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42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4.5亿元,实现利税2.08亿元。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个;被列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由C级升为B级。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中药材扶持项目1项,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项,共安排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2项,计划管理科技项目12项。2000年,我市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5项。被批准为国家级新产品1项,省级新产品2项。民营科技企业累计创办183家,技工贸总收入6.54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校扩招成绩显著。我市高专在校生3553人,比上年末增加727人;中等学校4所,在校生5022人;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10776人;初中122所,在校生63973人;小学1017所,在校生137485人;幼儿园110所,在校生28927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0%。小学毕业普及率达99.5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85%;初中毕业普及率93.7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5.3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1.7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素质教育有新进展,硬件设施不断增强。普通中学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标准的学校数84所,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数53所,体育馆建筑面积达标数58所,学校藏书量132万册。小学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标准的学校数153所,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数117所,体育馆建筑面积达标数87所,学校藏书量128万册。

社会办学意识增强,民办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体育娱乐水平。2000年,全市组织文化、文艺工作者下乡达2361人次,送电影下乡达1282场,送戏下乡达110场,送年画书写对联14400张(幅),为农村送科技、文化图书4063册,建村级文体活动室6个,抢救和维修20多处重点文物,共投入维修经费1465万元。

广电人口覆盖率提高,硬件设备增强。2000年,市级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2座,卫星地球站60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3%,电视人口覆盖率86%,有线电视用户13.69万户。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0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160个、专科防治机构7个、卫生防疫机构8个、妇幼卫生机构7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184张;卫生技术人员5617人。其中:医生2162人,护师、护士1505人。农村卫生院160个,床位1199个,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

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开展。2000年,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建好身边的场地,抓好身边的组织,搞好身边的活动”,而积极开展工作,全民健身热潮在城乡普遍掀起。竞技体育有所突破。在省全运会上,实现了“金牌数保2争4,团体总分高于上届” 的预期目标。体育产业步伐加快,在新建体育馆成功举办了“中美俄三国女篮邀请赛”和“永恒器材杯”儿童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甲A联赛,完善了棋牌室的管理工作,电脑体育彩票发行顺利。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有新进展。2000年我市工业达标排放率为98.5%。列入省重点50家企业,完成达标排放48家,达标率为96%;工业废水排放量削减2.14%,达标排放量增加26.52%;工业废气处理率较上年增加16.43%;工业固废产生量削减24.44%;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步伐加快,新建噪声达标区4.32平方公里,并通过省环保局验收。对中心城区1蒸吨以下有烟尘污染的76家燃煤锅炉进行执法,城市环境空气得到净化。

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黄山风景区在全省风景名胜区环保定量考核中继续名列榜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已启动;新增徽州区天湖、黟县五溪山、屯溪花山石窟二个自然保护区和一个风景名胜区。4万亩有机茶基地、有机食用菌基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相继建成。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0年全市总人口为146.68万人,比上年增长0.13%。人口出生率为8.75‰,比上年上升0.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03‰,比上年上升0.4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72‰,比上年上升0.0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0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6908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531元,比上年增长7.2%,人均消费支出4548元,恩格尔系数41.90%,比上年下降0.8百分点。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41元,比上年增长2.7%,人均消费支出1549.2元,恩格尔系数57.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居民以有更多的钱用于“吃”以外的消费,用于“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标志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2000年全市实际参保职工数达7.53万人,退休职工参保数达2.1万人。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参加各种医疗保险的人员数逐渐增多。

劳动力市场活跃,职业介绍机构增多。2000年末,职工介绍机构达129个,全市失业人员转为就业人员1441人;通过市场成功介绍上岗就业人员4817人,期末实有登记失业数3914人,登记失业率为2.5%。

注:公报中数字为初步统计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一:                    200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计算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吨 36.51 -5.34

油           料 万吨 3.52 7.56

其中:油菜籽 万吨 3.36 7.88

蚕           茧 万吨 0.48 11.73

茶           叶 万吨 1.60 -11.92

水           果 万吨 1.00 -0.48

肉           类 万吨 6.49 4.51

禽           蛋 万吨 1.73 29.44

水  产  品 万吨 1.50 -15.46

当年造林面积 公顷    7715  10.3

附表二:         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1999年 比上年增减%

罐      头 吨 4349 12.3

饮 料 酒 吨  22174 5.5

#白  酒 吨 4458 7.4

啤 酒 吨 17716 5.0

丝 吨 411 -5.9

丝织品 万米 72.2 -13.8

纱 吨 1528 30.4

布 万米 14 -

中成药 吨 355 -4.5

服装 万件 146.1 -11.0

人造板 立方米 33511 37.8

机制纸 吨 10506 -17.7

合成氨 吨 19904 50.8

农用化肥(折纯) 吨 17102 32.2

阀门 吨 321 -14.2

水泥 吨 16.56 -1.5

金属切削机床 台 3560 13.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066 -14.9

附表三:         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      名称 计算单位 1999年 比上年增减 百分点%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100.08 13.54

总资产贡献率 % 6.86 0.4

资本保值率 % 104.65 -0.6

资产负债率 % 63.27 -4.16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次 1.48 快0.07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 3.18 1.3

劳动生产率 (增加值计算) 元 36076 增加8937元

产品销售率 % 97.58 0.06

附表四:                 2000年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类         别 指数(上年=100)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4

其中:食品 98.1

粮食 83.1

肉禽及其制品 99.9

油脂 93.1

蛋类 81.9

水产品 104.7

鲜菜 113.0

衣着 98.8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0.3

医疗保健用品 104.3

交通和通讯工具 99.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7.6

居住 104.8

服务项目 113.8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