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安庆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1:51:01 来源:安庆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35次

安庆市统计局

2005年2月18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加快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增幅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6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82.75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20.66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为6483元,比上年增加1184元。

市场价格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3.6%,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升2.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9.6%。从居民消费品分类别看,食品和居住及医疗保健用品价格分别上升8.8%、3.7%和3.6%,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等分别下降1.5%、1.1%,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分别下降2.5%和5.0%。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岗位呈多样化,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13万个。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9%。年末全市单位就业人员27.58万人,比上年减少1.53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6.40万人,比上年减少1.26万人。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农业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强化粮食安全的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建筑材料、机械、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2.9:45.2:31.9调整为22.6:46.6:30.8。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1.58,比上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84.50亿元,增长27.8%;实现利税总额20.66亿元,实现利润5.52亿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和集中度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活力不强;民间投资不够活跃;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200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粮食价格上扬、气候条件有利,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得到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面积达416817公顷(625.2万亩),同比增长30.05%。全年粮食总产达226.6万吨,同比增长31.0%。棉花播种面积达到52080公顷,同比增长4.7%,产量7.14万吨,同比增长12.4%,油料播种面积为114792公顷,扩大1.24%,产量22.0万吨,增长16.2%,茶叶产量3986吨,增长17.8%;水果产量15650吨,增长2.0%。

畜牧业、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3.4万吨,比上年增长4.2%,;禽蛋产量12.29万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28.1万吨,增长4.4%。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6629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01612公顷次。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1%;农村用电量61366.1万千瓦小时,增长1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8亿元,同比增长21.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20.61%,股份制企业增长31.9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1.70%,三资企业增长14.13%;重工业增长26.61%,轻工业增长9.77%;八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98%,市区工业增长16.47%。从产销情况看,普遍衔接良好,全年产销率为98.4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纱、水泥、原油加工增长迅速,分别比上年增长12.96%、12.34%、36.68%、26.5%。

建筑业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3.4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市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7.0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0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740.7万平方米,增加6.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69.6万平方米,增加4.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基建、更改、房地产和其他四项合计(简称四项合计)完成98.14亿元,同比增长24.1%。在四项合计中,第一产业完成1.21亿元,同比减少1.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49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43亿元,同比增长57.5%;房地产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41.0%

“861”行动计划顺利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大桥北岸连接线、合铜黄高速公路安庆段、机场大道、318国道月山至车轴寺段、枞桐公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安庆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华茂10万锭紧密纺、枞阳海螺三期顺利投产,安庆石化油改煤、中石化成品油管道、环新缸套和活塞环、怀宁海螺二期、五里庙码头三期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1.01亿元。其中,安庆大电厂完成投资9.56亿元,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完成投资5.45亿元,安庆大学完成投资0.81亿元,枞阳海螺水泥工程完成投资1.40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通讯、汽车、文化教育、旅游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9.5亿元,增长13.1%。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59.3亿元,增长16.49%;县零售额25.8亿元,增长16.4%,县以下44.4亿元,增长10.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2.5亿元,增长12.36%,餐饮业15.1亿元,增长19.8%,其他行业1.9亿元,增长6.1%。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2.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6.9%,汽车零售额增长2.24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稳步增长。2004年,我市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我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2526万美元,同比增长41.2%。其中出口总额为14822万美元,同比增长17.4%;进口总额为7704万美元,同比增长131.4%。

利用境外资金增长较快。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7764万美元,同比增长15.8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7%。当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3家,比上年增加15家。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3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96.66万美元,增长26.87%;国内旅游收入34.36亿元,增长27.09%。接待海外游客10292人次,增长22.77%;接待国内游客837.09万人次,增长27.87%。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运输邮电业(含仓储业)实现增加值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4.6%。

2004年,货物运输快速增长。全市交通系统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04.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0.40%。其中,铁路5.23亿吨公里,增长43.01%;公路17.48亿吨公里,减少3.43%;水运82.22亿吨公里,增长51.76%。旅客运输保持平稳。全市交通系统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为50.27亿人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铁路全年发送旅客1.97亿人次,增长5.0%;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为48.11亿人公里,下降5.94%;民航旅客运输周转量为0.18亿人公里,比上年减少33.15%。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3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2.22亿元。年末城市电话户数35.5万户、农村电话户数72.1万户、移动电话户数6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8.90%、13.01%和36.36%。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2.7万户,比上年增加4.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3亿元,增长11.7%,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财政支出39.57亿元,增长24.6%,其中基建挖革改支出增长39.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20.8%。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下同)为353.92亿元,比年初增加54.42亿元,增长19.9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0.25亿元,比年初增加39.76亿元,增长20.8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59.52亿元,较年初增加30.38亿元,增长14.69%,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0.69个百分点。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94472.92万元,比上年增长34.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061.47万元,增长13.22%,人身险保费收入76411.45万元,增长41.34%。赔款30724.50万元,增长156.3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561.26万元,人身险赔款支出20163.2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发展稳定。2004年末,全市共有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9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3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389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771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750家,从业人员25746人,技工贸总收入40.75亿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80件,授权专利80件,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9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46所,在校生5.41万人。普通中学437所,在校生43.21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3.70万人,初中在校生29.50万人。小学2438所,在校学生58.11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8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25%和0.79%。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在校生6615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4.48万人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健康有序。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全年出版报纸3种,期刊(杂志)4种。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8座;有线电视用户达32.03万户;另有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16%,比上年增加1.01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5.01%,比上年增加0.57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4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895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妇幼卫生机构10个。全市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9884张,比上年增加150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268人,比上年增加47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3172人,比上年增加384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5547人,比上年增加161人,执业护士3842人,比上年增加112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983人,比上年增加91人。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2004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41枚奖牌,其中9枚金牌、13枚银牌和19枚铜牌。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为13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04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108人,省、市、县级环境监测站10个。到2004年末,已在城市中建成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31.22平方公里;在城市中建成了1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2004年建设重点环保项目1个,投资额为400万元。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全市现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含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面积720710公顷;已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200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98‰,比上年降低0.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0‰,比上年上升0.0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98‰,比上年降低0.09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60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36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消费性支出5047.5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2334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6.1元,比上年增加397元,增长25.0%。居民住宅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23.8平方米,34.13平方米,分别增长6.3%和12.0%。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年有24356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社会统筹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8.41万人,30.81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22.3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构及时向39936人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487张,已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40个。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