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0:54:49 来源:淮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85次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克服非典、“5·13”矿难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3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因受灾下降,实现增加值17亿元,下降10.8%;第二产业增加值69.7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例为12.8∶52.6∶34.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37元,比上年增加632元。

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类、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而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交通通讯类商品价格则有所下降。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00.4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4.9万人,增加0.4万人;第二产业30.6万人,增加2.9万人;第三产业24.9万人,增加0.6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5.5万人,减少0.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7.9万人,增加1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安置下岗职工1.6万余名。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1.27万人,比上年减少0.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改制面达到95%,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产权交易、企业托管两个平台正在建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部门预算全面实行,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削减市级审批事项246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89项;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力度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顺利进行,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发展速度横向比较还不够快;经济外向度不够高,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等。

二、农业

主要种植作物产量下降。2003年,我市遭受多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市种植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66.8万吨,下降21.3%,其中夏粮总产量46.1万吨,下降10.7%,秋粮总产量20.7万吨,下降37.9%。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生猪出栏61.7万头,牛出栏5.1万头,羊出栏59.4万只,家禽出栏1056万只,分别增长14.2%、18.7%、17.2%和12.6%。肉类总产量8万吨,禽蛋产量3.4万吨,牛奶产量0.5万吨,分别增长12%、5.4%和6.1%。

林业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67公顷,增长7.3%,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5705公顷,增长16.2%。完成绿色长廊二期工程127公里,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9万吨,增长7.7%;农村用电量8204万千瓦时,增长1.8%;全市有效灌溉面积80千公顷,新增1.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长进一步加快。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增长9.7%,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42.1亿元,增长5.9%。按轻重行业分,重工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10.7%;轻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7.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13.9%;集体企业增加值1.6亿元,下降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9.3%。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在重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比上年增长的占78%,其中原煤增长4.6%,发电量增长17.3%,印染布增长15.1%,水泥增长9.8%,服装增长17%,焦炭增长15.9%。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亿元,增长14.5%;实现利税15.9亿元,增长23.5%,其中利润4.3亿元,增长72.1%,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建筑业快速增长。年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企业44个,完成增加值6.2亿元,增长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万平方米,增长15.3%,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194万平方米,增长28.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1亿元,增长43.3%,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5亿元,增长44.6%;更新改造投资17.4亿元,增长60.6%;房地产投资6.1亿元,增长72.9%;其他投资2亿元,增长38%。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基建、技改和其他投资中,采掘业投资17.4亿元,增长52.7%;制造业投资7.6亿元,增长172.6%,其中纺织业投资2.2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1.6亿元,分别增长233%和231.6%;交通运输业投资1.7亿元,增长205%。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众城水泥二期、金林人造板、华运陶瓷、市体育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淮北电厂八号机组、许疃煤矿、盛世商贸城、温哥华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5.8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水泥50万吨/年,棉印染布1500万米/年,服装130万件/年等。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亿元,增长8.9%。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30.8亿元,增长9.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0亿元,增长8%。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1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3.7亿元,增长8.2%,其他行业零售额2亿元,增长6.7%。从商品类别看,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1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22.1%,日用品类增长7.2%。年末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6个,全年商品成交额42.6亿元,增长25.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609万美元,增长34.9%。其中:进口763万美元,增长43.6%;出口3846万美元,增长33.3%。在出口总额中,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754万美元,增长33.1%;加工贸易出口92万美元,增长43.8%。按出口企业分:专业外贸公司出口1323万美元,增长19.9%;自营生产企业出口2243万美元,增长50%;“三资”企业出口280万美元,下降1.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家,合同利用外资48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0.8%。实际利用外资3061万美元,增长59.5%,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768万美元,间接利用外资1293万美元。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3.3亿元,增长133.3%。

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增长17.4%,接待国内游客93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287人次,旅游创汇收入93.4万美元。年末拥有星级饭店8个。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6.4亿元,增长13.5%,其中上划中央收入8.7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9.5%。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3.3%和12.9%。财政支出11.2亿元,增长11%,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增长29.6%。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45.1亿元,增长1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7亿元,增长18.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94.9亿元,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64.6亿元,增长7.5%;中长期贷款21.1亿元,增长22%。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保险系统完成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5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3亿元,分别增长20%和66.7%。赔付0.56亿元,增长60.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0.42亿元,人身险业务赔付0.14亿元。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084万吨,增长9.7%,货物运输周转量63235万吨公里,增长11.2%;完成客运量1914万人,增长10%,客运周转量102320万人公里,增长10.7%。

邮电通信业发展持续加快。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1亿元,增长15.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6亿元。年末城市电话户数12.4万户、农村电话户数6.7万户、移动电话户数18.2万户,分别增长13%、29.9%和27.9%。年末互联网注册拨号上网用户0.4万户,增长8.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2003年,我市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共11项。主要科技成果有:《乳化炸药全连续生产系统》、《冻胀力控制与释放技术应用研究》、《杂交抗虫低酚棉新组合选育及应用》等。全市评选出市科技进步奖43项,科技进步特别奖和科技成就奖各一项。全年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87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863万元。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至2003年末,全市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全年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6.6亿元,利税0.95亿元。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共签订技术合同3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0.11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15529人,比上年增加1458人。普通中等学校162所,在校学生17.6万人,增加1.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36所,在校学生15.7万人,增加0.8万人。小学634所,在校学生23.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1%。幼儿园71所,入园儿童2.8万人。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化作品相继推出,其中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电视剧《大哥》获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剧《大姐》封镜,艺术创作演出获全国调演比赛9项金奖,实现了“五个一”工程的新突破。2003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2个,总藏书量24.5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卫星收转站193座,有线电视用户8.5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4%,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4%。全年出版报纸3种。年末综合档案馆2个,档案资料11.2万卷册,库馆总建筑面积3111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个体)233个,比上年增加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个,妇幼卫生机构5个。医院、卫生院床位667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808人,其中医院、卫生院7960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80人,妇幼保健机构197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3055人,护师(士)2753人。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2003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种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7枚金牌、25枚银牌、14枚铜牌。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了13项大型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市第七届运动会,承办了全国青少年舞蹈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拥有5500个座位的市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综合射击馆主体工程完工。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东进、西延、南扩”发展方略,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建设近期规划编制,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北外环路、博物馆路、翠峰北路等建成通车,城市路网进一步循环畅通。世纪广场、相王广场、古城广场等投入使用。人民路、相山路、长山南路、火车站广场等亮化工程先后完成,闸河城市防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区域集中供热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城市道路32.2公里,道路面积59.6万平方米。2003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7.5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80.7%,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城市供气气化率64.8%,城市公交客运人次8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9%。相山主城区人均道路面积9.3平方米,绿地覆盖率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供气气化率92%,供水普及率99.3%。

环境治理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总面积26.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6个,总面积42.2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9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6%,工业粉尘达标率9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烈山洪庄煤矿塌陷区环境治理生态示范工程被列为省环境教育基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31‰,比上年降低0.2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55‰,比上年降低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76‰,比上年降低0.0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03.9万人,常住人口201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09元,增长12.3%,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613元,增长11.6%。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30元,比上年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4845元,增长3.8%,恩格尔系数为47.3%。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3台,电冰箱92台,空调器70台,移动电话77部,淋浴热水器79台,照相机35架,影碟机49台,家用电脑18台。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与上年持平,人均生活费支出1380元,恩格尔系数49%。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03年末,全市有16.9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7.9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7.7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18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推开,覆盖面达到77%。

注: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