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北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0:52:36 来源:淮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45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城市转型,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8.98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40.84亿元,增长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60元,比上年增加460元。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间的比例由上年的16.33:48.50:35.17调整为15.32:50.03:34.6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就业人员96.5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4.5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27.7万人,增加0.3万人;第三产业24.3万人,增加0.9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5.65万人,比上年减少0.25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6.88万人,增加1.12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0.14万个。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1.72万人,比上年减少0.08万人。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通过规范化改制,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对原市环保材料厂存量资产实行成功收购;市银河纺织厂等企业依法破产。机构改革进展顺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财政支出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国库集中支付开始启动。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启动较慢,农村市场销售不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推进“畜牧富民”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2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20.34亿元,增长1.8%;林业产值0.38亿元,增长8.2%;牧业产值7.21亿元,增长14.5%;渔业产值1.34亿元,下降1.5%。

粮食产量小幅下降。夏粮因灾减产,秋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84.86万吨,比上年减产0.71万吨,下降0.8%。其中,夏粮51.58万吨,减产5.61万吨,下降9.8%;秋粮33.28万吨,增产4.9万吨,增长17.3%。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油料产量4.85万吨,减产0.32万吨,下降6.1%;棉花产量2.54万吨,增产0.14万吨,增长6.0%;水果产量5.38万吨,增产1.39万吨,增长35.0%;瓜菜总产量56.32万吨,增产2.87万吨,增长5.4%。

林、牧、渔业生产继续发展。当年全市造林面积3697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462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7.14万吨,增长14.9%;禽蛋产量3.26万吨,增长11.3%;水产品产量2.4万吨,下降2.8%。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2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29万吨,增长3.5%;农村用电量8058万千瓦小时;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78.45千公顷,新增3.12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2年,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7.6%。完成工业总产值108.12亿元,增长8.5%。按经济类型分,内资企业完成101.77亿元,增长7.8%,其中,国有企业完成25.79亿元,增长5.5%;集体企业完成3.95亿元,下降8.2%;有限责任公司完成6.38亿元,增长0.6%,股份有限公司完成4.42亿元,增长394.8%,私营企业完成3.28亿元,下降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6.35亿元,增长20.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24.85亿元,增长16.2%,重工业完成83.27亿元,增长4.8%。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在全市重点考核的3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比去年增长的有22种,占66.7%。水泥、服装、印染布、纱、配混合饲料、人造板等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原煤、啤酒、布、铝材、发电量等产品产量平稳增长;而洗精煤、白酒、焦炭、日用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1.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利税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实现利润2.51亿元,是上年的7.1倍。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58.6%。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企业48个,完成增加值4.8亿元。施工工程个数1647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023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6.1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150.7平方米,增加25.9万平方米;竣工工程个数1269个,增加220个,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1.4万平方米,增加7.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81亿元,增长5.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83亿元,增长6.7%;房地产投资完成3.51亿元,增长22.5%,其他投资完成8.59亿元,下降4.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1.94亿元,增长0.5%;集体经济投资2.65亿元,增长30.5%;其他经济投资11.15亿元,增长9.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市路网一期工程、国家粮库二期工程、淮北农电网改造二期工程、淮六路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祁东煤矿、许疃煤矿、淮北二电厂——纵楼复变电所220千伏线路工程、淮北东磁一期工程等项目按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市人畜饮水工程等一批社会公益项目。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1.4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铝加工3000吨/年,改建公路73公里,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除涝面积8万亩,棉布织机80台等。

五、交通和邮电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900万吨,比上年增长8.9%,货物运输周转量56890万吨公里,增长11.9%;完成客运量1740万人,增长10.7%,客运周转量92470万人公里,增长11.2%。

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64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54亿元。年末城市电话户数10.97万户、农村电话户数5.15万户、移动电话户数14.2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0.7%、37.5%和32%。年末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0.36万户,增长34.5%。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28.34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22亿元,分别增长8.3%和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99亿元,增长8.8%,餐饮业零售额3.45亿元,增长12.5%,制造业零售额2.72亿元,增长0.6%,其他行业零售额7.4亿元,增长6.9%。年末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4个,全年商品成交额34亿元。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97.7。分类别看,食品、交通和通信基本持平,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价格指数分别为98、99、96.3、97.7、98.8、9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7.8。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有增有减。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41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其中进口531万美元,增长62.3%,出口2885万美元,下降7.7%。在出口总额中,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814万美元,下降1.7%,加工贸易出口71万美元,下降72.9%;按出口企业分:专业外贸公司出口1104万美元,下降22%,自营生产企业出口1495万美元,增长0.3%,“三资”企业出口286万美元,增长30.9%。。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096万美元,是上年的2.1倍。实际利用外资1919万美元,增长65%,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666万美元,间接利用外资253万美元。全年引进内资9.5亿元,其中省外资金5.7亿元。温哥华城、湖畔度假村、中博陶瓷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我市,淮北东磁、鲁王面粉、浙江光上集团等企业继续在我市扩大投资。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接待国内游客97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253人次,旅游创汇收入92.6万美元。年末拥有星级饭店7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47亿元,增长6.6%。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均稳定增长。财政支出10.07亿元,增长10.6%,其中基建支出增长15.6%,科技三项费支出增长9.7%,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24.1%,社会保障支出增长45.1%。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6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40.56亿元,增加6.6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0.25亿元,增加14.4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6.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60.1亿元,增加5.77亿元;中长期贷款23.24亿元,增加7.25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6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63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03亿元,分别增长19.2%和77.4%。赔款和给付0.35亿元,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27亿元,人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0.08亿元,分别增长10.9%和42.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人员稳定增加。200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万人,比上年增长8.2%,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34万人,增长7.9%。

科研成果不断增多。2002年,我市获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农村科技奖共10项。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的“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市评选出市科技进步奖4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全年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58项,投入科研经费0.04亿元。

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至2002年末,全市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2002年,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6.12亿元,利税1.06亿元。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0.14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2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14071人,比上年增加4191人。普通中等学校161所,在校学生16.17万人,增加1.19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39所,在校学生14.97万人,增加1.17万人。小学633所,在校学生23.98万人,增加0.6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幼儿园67所,入园儿童3.08万人,增加0.12万人。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2个,总藏书量24.8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3座,卫星收转站245座,有线电视用户7.8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全年出版报纸3种,总印数1149万份。年末综合档案馆2个,档案资料13.16万卷册,库馆总建筑面积3111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个体)2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5个,卫生防疫机构5个,妇幼保健站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423张,比上年增加79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863人,其中,医生2975人,护师、护士2713人。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在省十运会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42枚金牌,名列全省第七位,首次实现晋升八强的目标。我市残疾人运动员王健,在第八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举重金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开展老年门球比赛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次,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我市荣获全省首届社区体育大会第六名。体育设施日益完善,拥有5500个座位的市体育馆已基本竣工。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土地资产,坚持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继建成了东外环路、西山路等10条道路,淮纺路桥、西山路桥等10座桥梁和西山隧道,完成了古城路、新华巷改造和孟山路亮化工程,市行政中心一期工程、市体育馆、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已基本竣工,相王广场、世纪广场正在加紧建设,惠苑路商业步行街、北外环路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城市的规模、功能、品位不断上升。供水、用气、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城市道路5.11公里,道路面积12.38万平方米。2002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6.8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76.4%,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0.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26平方米,城市供气气化率60.97%,城市公交客运人次达70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其中相山主城区绿地覆盖率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供气气化率90%,供水普及率99.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工作量1.24亿元,建制镇发展到24个,其中临涣、百善等8个中心镇已初具规模,不仅初步形成了小城镇框架体系,而且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环境治理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个,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4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5%,工业粉尘达标率95.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不断提高。"白色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6‰,比上年降低1.3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78‰,比上年降低0.1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78‰,比上年降低1.2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01.22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14元,增长22.5%,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512元,增长22.7%。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5元,比上年增长14%,人均消费性支出4668元,增长6.1%,恩格尔系数为44.34%。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9台,电冰箱92台,空调器60台,移动电话52部,淋浴热水器78台,照相机40架,影碟机46台,家用电脑11台。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增长5.7%,人均生活费支出1311元,恩格尔系数47.8%。

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2002年末,全市有28.13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6.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26.63万人,比上年增加1.5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低保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年累计发放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0.46亿元,支付养老金1.63亿元。

注: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