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马鞍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0:48:08 来源:马鞍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314次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06年2月28日)

2005年,是我市推进东向发展、加速“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勇于破解发展的难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格局,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当年的预期发展目标,为马鞍山“十一五”更快更好更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下同)371.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40.69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13.5%。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跃上3000美元台阶,为3667美元。

多项人均指标位居全省之首。居全省第一的人均指标有:人均生产总值29704元,人均财政收入4890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53万元,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万元,人均实现工业利润323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11元和人均储蓄存款1.38万元等。

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4.7:64.8:30.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8%。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马鞍山分会场活动,促进了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466家,注册资本为74亿元;个体工商户为3.56万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31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751户。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市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启动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完成转企改制38户。积极推行聘用制和人事代理,教育、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实施新一轮市及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有序推进。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场物价总体水平趋于稳定。物价涨幅基本呈逐月回落态势,总体水平趋于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0.6%,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的价格上涨5.1%;居住类、衣着类、烟酒及用品分别上涨0.4%、8.8%和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继续呈降势,分别下降13.9%、2.2%、4.2%和0.2%。生产领域价格高进低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7%。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年新增就业2.7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34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经认定的职业介绍机构为46家。劳动部门实行日常推介和“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相结合,共举办各类用工洽谈会35场次。全年共对19875人进行职业指导和培训。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二是能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趋紧;三是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四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31.14亿元,创“十五”时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市级工业完成113.81亿元,增长21.9%;马钢完成347.49亿元,增长25.3%;县区工业完成69.83亿元,增长35.6%,形成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工业五大支柱行业竞相发展。全年规模以上五大行业实现产值454.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36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39.30亿元,增长1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03亿元,增长25.2%;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7.98亿元,增长64.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15.23亿元,增长60.6%。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企业利润为40.46亿元,占全省比重20%;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72.58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与上年持平。企业效益好转,亏损企业亏损面大幅下降。全年亏损企业亏损面为20%,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3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2.42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386.5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70.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6.07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利税3.43亿元。

三、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7.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为55912公顷,增长3.7%;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为34137公顷。全市粮食产量为38.81万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上年略有下降,仍属常年偏好水平;油料产量为7.7万吨,增长2.3%;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54.9:45.1。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由蒙牛乳业投资2.5亿元兴建的全国最大规模占地904亩的现代奶牛牧场落户我市,项目建成后总饲养量为1万头,在全国排名第一;江苏雨润集团在我市兴建亚洲最大的10万吨肉制品加工基地等。

养殖业稳步发展。由于我市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措施得力,全市养殖业生产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为2.73万吨,增长8.2%。水产品总产量为6.5万吨,增长2%;渔业产品结构继续调优,名特优产品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生态养殖面积所占比重为67%。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不断扩大水产生态养殖和蔬菜园艺产品生产,品质和效益继续提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户,安民农贸市场年交易额突破4亿元。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1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户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9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47.78亿元、26.41亿元,增幅分别高达41.2%和33.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优化调整。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1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60亿元,“861”项目93.6亿元。马钢500万吨薄板带项目快速推进,蒙牛冰淇淋一期、海螺水泥粉磨站等4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发挥效益,万能达二期扩建、山鹰造纸等53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公用事业加快发展。第四水厂建成试运行,向山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期工程和联合国GEF项目竣工使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启动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结束,村庄布点规划基本完成。加快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围乌、新黄、澄湖等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有200多公里的部省通达工程竣工通车,总投资2亿元的当涂县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进展顺利,市郊村村通工程开始实施。全年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1亿元,中心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见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9亿元,增长12.6%,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8%,通讯器材类增长20.7%,家具类增长5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6家,成交额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农村市场加速升温。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速明显快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农村即期消费。全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5%,比城市高3.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对外经济发展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3亿美元,增长43%。其中:出口3.1亿美元,增长80.2%。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我市出口企业迅速增加,民营企业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全市出口企业积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高附加值商品比重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5.1%,占出口总额的19.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以开发区、慈湖工业园及三区一县工业集中区等为载体,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聚集效应明显。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实际利用内资45.3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家,总投资为3.84亿美元。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9009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正式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以采石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完成锁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翠螺山休闲文化园。坚持生态优先,着手制定实施濮塘地区总体规划。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3.42亿元(不含旅游商品创汇收入),比上年增长23.4%。其中旅游业外汇收入989.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2084人次,比上年增长31.5%。年末星级饭店共计1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294间,床位2329张。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2%。

货物运输全面增长。公路货物周转量8836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4%;铁路货运发送量4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687.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进口1782.49万吨,出口904.96万吨。

旅客运输稳定增长。公路旅客周转量1069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铁路旅客发送量104万人,比上年增长12.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58亿元,比上年增长9%。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53.18万门,比上年增加4.5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43.6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2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2.0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37.36万户,比上年增加5.15万户。全市宽带用户为3.52万户,比上年末上升75.1%。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总数为10.51万户,比上年增加1.25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刷新历史记录。全年财政收入创61.14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42.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5.13亿元,增长43.4%;地方财政收入26.01亿元,增长42.4%。全市累计财政支出2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基建支出20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社会保障支出22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5%。

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18.33亿元,比年初增加47.8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72.21亿元,比年初增加25.3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95.47亿元,比年初增加18.35亿元。全年货币投放609.95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货币回笼58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6%;货币净投放28.81亿元,比上年增加10.61亿元。

保险业收入平稳增长。年末全市保险机构总数为8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继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城建投资43.11亿元。道路建设取得新成就,九华路三期、慈湖河路二期等10条新建道路基本建成,205国道一期、长江路等5条道路改造全面完工,新增城市道路总里程17.3公里。全市共改造维修城市主次干道近20万平方米。马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长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日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江东变电所竣工投入使用,太白开关站等电力工程进展顺利。港口建设快速推进,马鞍山港成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加强。葛羊路城市入口广场绿化改造基本完成,采石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按计划推进。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59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5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全面进步。成功举办第四届“科技活动周”。县区科技工作网开通。成功举办“中国—马鞍山国际高新技术研讨会”。成为首批开通长三角大型科学研发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八个城市之一。被科技部审核批准为“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4%;利税24.86亿元,增长111.2%;出口创汇7269万美元,增长29%。全市共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品33个。全市专利申请量265件,比上年增长40%。

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为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年全日制高等教育招生5927人,在校生20988人,毕业生4270人。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03人,在校生12703人,毕业生1896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8179人,在校生22955人,毕业生5523人。全市普通初中招生21015人,在校生63137人,毕业生20414人。普通小学招生11760人,在校生91442人,毕业生20751人。特殊教育招生49人,在校生40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377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到国家二类城市标准。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4.04万册。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5个。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6.6%。年末共有有线电视台、站7个。年末综合档案馆2个,档案资料11.04万卷册,总建筑面积4092平方米。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紧急救援中心投入使用,市传染病医院加紧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正式建立。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室、诊所共有242个;共有病床3395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88人。全年四苗全程接种率为99.6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了第31届“古井贡杯”元旦万人环湖长跑,安徽省首届体育彩票彩民运动会。承办了全省水上项目比赛和中朝女子手球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行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开展健身气功推广活动,获全省健身气功表演一等奖。我市运动员在全国十运会上夺得3金2银1铜。

十二、资源与环境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30余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9种。其中: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1种。

环保模范城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制定实施《马鞍山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生态市建设迈出可喜步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91.4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9%。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创模工作在安徽省、中部地区及全国钢铁工业城市中第一个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并于2006年1月18日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全年环保资金投入约6.5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7.96%、98.13%。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市容市貌继续改观。雨山湖进行综合整治后,水体质量显著改善,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乃至接近Ⅳ类,“城市明珠”焕发新的光彩。继续在农村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示范户创建工作,全市建成各级绿色学校29所,各类生态村19个,生态示范户31户。生态市建设正式启动,“生态马鞍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金属矿山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马鞍山建设。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有降。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125.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47万人,非农业人口59.17万人。据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为10.2‰,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5.7‰。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全年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35元,比上年增长17.1%;人均消费性支出8222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11元,比上年增长13.2%。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3775元,比上年末增加2219元。

居住条件环境不断改善。全年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21.59万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3.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0.5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0.5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69万人;有21.6万职工和8.5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28.3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5万人和13.2万人。全市在册享受低保户分别为10307户和23555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福利类收养性单位32所,社区服务中心11个,社区服务设施910个。

注:

1.公报中2005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马鞍山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01-2005年生产总值已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按国家统一规定作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