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马鞍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0:40:27 来源:马鞍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57次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03年2月25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解放思想,优化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几年来最好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达1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500美元,达到12783元人民币(折合为1546美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3:59.2:31.5调整为8.5:60.1:31.4。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增长加快,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为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达21%。市级工业加速发展,市级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06%上升到27.78%。

市场价格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微升0.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7%,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1.6%、2.7%和1.9%。家庭设备用品类、居住价格类、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2.3%、1.5%和4%。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经认定的职业介绍机构为10家。全年共对1.7万人进行职业指导和培训。劳动力市场共举办用工洽谈会51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各项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中小企业多种形式的改制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就业不足和农民增收不快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居民低收入户增收困难;机制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开放度不高,非公经济发展不足,部分国有中小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县区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积极组织实施农业三大工程,大力实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4.51亿元,下降2.1%;林业产值0.14亿元,增长5.2%;畜牧业产值1.78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4.02亿元,增长6.5%。养殖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3.5%升至55.4%。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3.2%,农作物种植比重由上年的55.2%降至54.5%。在粮食作物中,夏粮、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夏粮作物种植面积下降10.5%,早稻种植面积下降21.8%,双季晚稻种植面积下降16.8%,而粳稻面积扩大较多,增幅为3.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33292公顷,增长1.0%,在午季作物中所占比重达八成以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较多,增幅为14.4%,达到0.34万公顷。

粮食、茶叶增产。全年粮食产量35.72万吨,比上年增长5.1%;茶叶产量87吨,比上年增长22.5%。

棉花、油料减产。受自然灾害和价格大幅下降调减播种面积的影响,棉花、油料产量均有所降低,棉花产量1825吨,比上年下降29.6%;油料产量5.28万吨,比上年下降21.7%。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75万吨,比上年下降2.5%;牛奶产量达1475吨,增幅超过三成,为34%;水产品产量达5.9万吨,比上年增长3.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农用拖拉机1.22万台,农用运输车1001辆,排灌动力机械7.2万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6万吨。全年农村用电量1243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79%。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515吨,比上年增长6.6%。有效灌溉面积为4.8万公顷。自来水受益村占村民委员会总数的比重达79.5%,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通汽车村占村民委员会总数的比重升至99.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工业生产借助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国内市场需求回升的有利时机,在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下,实现加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6%,增速比上年加快6.82个百分点。其中:市级工业完成42.57亿元,马钢完成70.56亿元,县区工业完成4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79%、12.56%和17.73%。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7%,增速比上年加快7.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00.29亿元,增长22.1%;集体企业完成9.99亿元,增长29.91%;其他企业完成14.99亿元,增长46.24%。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5.93,比上年提高19.2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6%;实现利税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4.78%;实现利润8.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88%。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14.38%。

建筑业继续回升。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8%。施工工程个数3534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374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3.5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217万平方米,增加39.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4万平方米。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1.19亿元,比上年增长9.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7.49%,增速比上年加快63.89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倍;房地产投资完成9.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86%。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2.79亿元,增长53.47%;集体经济投资1.72亿元,增长8.86%;其他经济投资32.32亿元,增长129.55%。开发区建设投资成倍增长,完成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投资额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倍。其中国债项目完成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倍。主要有:马钢建筑用薄板工程完成投资76154万元,马芜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8513万元,江东大道完成5226万元,湖西南路完成4700万元,红旗南路完成2100万元,马濮路改造完成5000万元。水利工程加紧推进。其中:江堤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9762万元,雨山湖排水整治工程完成3829万元。本年竣工的主要投资项目有: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000辆专用汽车技改完成10985万元,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平改转工程完成24317万元,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8万吨牛皮箱纸板技改完成5957万元,中橡(马鞍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5万吨新工艺炭黑完成10144万元。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3.8亿元。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道路铺装率超过75%。8个中心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中心镇建设实际投资1.77亿元,镇区道路铺装率达87.1%。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市场繁荣兴旺。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实施,全市专卖、连锁、超市、加盟店、大卖场等各种经营业态不断出现,邮购、电话订购、电视购物、网上订购等各类营销方式悄然兴起,农贸、建材、果品等各类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8.27%。按地区分: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6%;当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6.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餐饮业零售额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增幅分别为19.36%和22.9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引进外资成倍增长。全市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开发区和各具特色的县区经济园区为载体,抓住国际资本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2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实际利用内资接近10亿元,达到9.9亿元。全年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个,其中有5家落户开发区。

外贸进出口继续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45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进口251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出口94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在出口总额中,马钢出口5738万美元,下降35%;市级及县区出口3676万美元,下降18%。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86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1%;加工贸易出口8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

旅游业发展持续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75.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4%。接待入境人数6104人次、24355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7.61%和18.29%。年末星级宾馆11家。其中:四星、三星级宾馆各1家,其他星级宾馆9家;涉外宾馆房间数达1065间,床位2196张。旅游业外汇收入460.91万美元(不含旅游商品创汇收入),比上年增长18.78%。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水路旅客运输继续下降。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24.41万吨,比上年下降1.7%。其中:铁路运输398.8万吨,增长7.8%;公路运输129.5万吨,增长6.2%;水路运输296.11万吨,下降14.5%。旅客运输量545.4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7%。其中:铁路运输89.2万人次,增长6.1%;公路运输455.3万人次,减少5.2%;水路运输0.97万人次,下降46.1%。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5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9.24万吨,下降26.7%。

邮电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邮电业加快建设步伐,网络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信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完成了邮储计算机网络系统改造,还开通了电子汇兑系统、185客户服务中心,实施村邮工程和邮政报刊亭建设及高速骨干传输网、接入网和互联网建设等一批工程。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34.76万门,比上年增加3.17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8.1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5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73万户,比上年增加2.3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超过4万户,比上年增加2.1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1%,增速比上年加快11.9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8%;地方财政收入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4%。全年累计财政支出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5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51.02%;社会保障支出增长109.17%。

金融运行稳定。金融机构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存贷款业务迅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48.84亿元,比年初增加20.37亿元。在各类存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9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4.53亿元,表明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年末贷款余额为91.38亿元,比年初增加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高达57.39亿元,比年初增加3.89亿元,短期贷款所占份额为62.8%,表明贷款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贷款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全年货币投放294.09亿元,比上年增加59.56亿元;货币回笼278.92亿元,比上年增加55.67亿元;货币净投放15.17亿元,比上年增加3.89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泰康人寿、太平洋财险等保险机构进驻马鞍山,年末全市保险机构达到6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76%;已决赔付0.59亿元。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中,人寿保险份额明显提高,人寿险所占比重达7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达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4%,增幅比上年提高18.59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设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市教师岗位合格率100%。年末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为2603人;技工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为4241人;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数为3036人;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数为7.47万人;小学261所,在校学生数为11.2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升学率为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0.9%。其中:市区升学率为90.2%,当涂县升学率为42%。

科技经济一体化取得成效。科技投入继续增加,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达1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内部支出达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0.5%,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升至4.76%。安徽隆达科技有限公司、马钢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市玉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组建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开发区筹建的马鞍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竣工,已有多家企业正式入驻。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专利申请稳定发展。全年代理专利申请52件,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企业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开发新产品65项。其中,马钢股份有限公司连铸低碳易拉钢开发、BSG460热轧带肋钢筋、DDGH冷轧螺纹用热轧盘条、75m2烧结机系统优化烧结技术的开发应用等4个产品(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全年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为31个,项目涉及企业信息化、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9个行业,行业涉及面与项目个数,在全省各市位居前列。其中:国家技术创新项目7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1个;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3个。铁路车辆专用大规格帽型钢、航空用稀土锌铝镁合金镀层钢丝绳、建筑用高品质耐火H型钢研制开发、蓄热式加热炉技术开发等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的KKD快速客车轮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ERP信息系统建设、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AH5130GJB型小容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市黄池食品集团公司的生物技术与机电一体化创新项目等进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1.37万册。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5个。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李白墓园、朱然文物陈列馆得到扩建。朱然家族墓地成为全市首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4.58%,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5%。年末共有有线电视台、站30个。年末综合档案馆2个,档案资料11.03万卷册,总建筑面积3138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4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个体办诊所42个。共有病床334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325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04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4255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2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0人:个体办诊所6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2226人,护师、护士1892人。全年四苗全程接种率达98.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十运会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47枚金牌、28枚银牌、36.25枚铜牌,并获组委会特别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中小学体育达标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市中学体育达标率为92.1%,小学体育达标率为94.6%。体育设施日益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利用体育彩票筹集公益金扶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社区晨晚练点示范点工程"。成功举办了环湖接力健身长跑、"奥林杯"青年保龄球大赛、"皖露杯"乒乓球大赛、"梦都杯"少儿围棋定级赛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7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5个,总面积27.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9个,总面积38.2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8.49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57%,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7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7.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6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6.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提高。"白色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城区内"白色垃圾"基本消除。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处理1.8万吨造纸污水处理工程获"安徽省环境污染治理优秀工程"称号。矿山生态示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山铁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年末户籍人口为122.12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94万人,非农业人口54.1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据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为10.85‰,死亡率为4.27‰,自然增长率为6.58‰。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20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消费支出5992元,比上年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6%,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5台,电冰箱96台,空调器80台,移动电话54部,沐浴热水器82台,照相机55架,影碟机46台,家用电脑13台。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19元,比上年增长5.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7597元,比上年增加1127元,增长17.41%。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乡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51.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29万平方米,增长30.42%。其中:城镇97.44万平方米,农村53.87万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1.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7.1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1.9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6万人;有19.63万职工和7.8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23.89万人。全市享受低保人数达到3.81万人,比上年增加1.28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巩固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社会(儿童)福利院34所,拥有床位1578张,年末在院人数1193人;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设施983个。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