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10:14:44 来源:淮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44次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一手抓抗击非典和抗洪救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5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亿元,下降9.7%;第二产业增加值87.0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11.0%。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082元(约合978美元),比上年增加841元,增长9.0%。

物价总水平稳中略升。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7.8%,居住类价格上升2.8%,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价格上升2.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升0.1%,除此以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5%,衣着类价格下降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2.2%。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25.3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40.7万人,减少1.3万人;第二产业42.4万人,增加0.9万人;第三产业42.2万人,增加1.1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6.1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12.4万人,增加2.1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4万个。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4%。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列入省考核的24户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新列入省考核的85户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有20户实现了改制退位,实施企业破产2户,实现资产重组企业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社会职能分离运作加快。乡镇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75户乡镇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部门预算编制全面推开,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得到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城市建设投资获银行授信34.4亿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仍然不高,发展速度横向比还不够快;中小企业发展迟缓,民间投资启动较慢;因受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等。

二、农  业

农业因灾减产。受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52.5万吨,比上年下降40.7%,其中夏粮19.2万吨,比上年下降40.0%,秋粮33.3万吨,下降41.1%。蔬菜生产在精细品种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种植面积21216公顷,比上年扩大31.6%。

退耕还林和绿色长廊工程继续取得进展。全年造林面积4246公顷,比上年增长32.6%;育苗260公顷,增长2.8%;四旁植树469万株,增长8.6%;幼林抚育6541公顷,增长71.3%;成林抚育16801公顷,增长2.2倍。

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8.3万吨,比上年增长8.6%;禽蛋产量3.5万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4.4万吨,增长10.0%。全年生猪出栏48万头,比上年增长6.0%;出栏牛10.7万头,比上年增长2.8%;出栏羊21.4万只,增长14.0%;出栏家禽1185万只,增长10.3%。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7369吨,下降8.7%;农村用电量37565万千瓦小时,增长12.3%;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88.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长加快。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3.3%,增幅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来最高增幅。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55.6亿元,增长7.8%;股份制企业完成50.3亿元,增长2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0.1亿元,增长44.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2.1亿元,增长1.6倍。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61.8亿元,增长19.6%;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5.6亿元,下降1.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7%。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9,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5.4亿元,增长17.3%;实现利润6.0亿元,增长50.9%,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1.7亿元,增长24.5%,实现利税总额1.3亿元;施工工程0.3万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1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8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增幅高17.1个百分点,增速是1997年来最快的一年,投资额创历史新高。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明显,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同比增长38.0%,比去年增幅高17.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1.4亿元,增长54.3%;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5.3亿元,增长25.2%。

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顾桥矿、张集北矿、丁集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京福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洞山东路等施工进度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电信通讯、供电系统设施以及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额达6.2亿元。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我市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我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7亿元,增长31.0%,其中住宅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3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4.4倍。商贸文化广场、金太阳广场、金湾名街、西城大市场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亿元,比上年增长9.2%。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48.8亿元,增长9.2%;县及县以下6.8亿元,增长9.4%。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0.5亿元,增长8.8%,餐饮业3.8亿元,增长14.1%,其他行业1.3亿元,增长9.7%。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7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3%,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4.8%,日用品类增长10.5%。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42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1%。其中,出口2575.9万美元,增长48.1%;进口2847.9万美元,增长1.7倍。

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1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0%;引进内资项目63个,实际到位资金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签订经济合同金额25.9亿元,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

开发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引资渠道,发挥开发区的聚集和示范带动作用,引进外资取得新成绩。2003年开发区新批入区企业30家,其中外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42.0%。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81万美元,增长4.6%。接待国内外游客172万人次,增长7.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3937人次,增长6.0%。全市星级饭店14个,比上年增长17.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7.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增速较上年快2.8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铁路客运发送量107万人,货运发送量2396万吨;地方交通公路客运量1786万人,增长2.3%;公路货运量1285万吨,下降0.2%;客运周转量125020万人公里,增长5.7%;货运周转量75481万吨公里,增长7.3%;港口吞吐量451万吨。

邮政电信继续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50.6万门,比上年增长34.5%;电话机用户数36.1万户、移动电话户数31.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48.7%。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5.7万户, 比上年增长19.7%。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话91.5部,每百户拥有手机51.9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增长15.8%,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财政支出14.7亿元,增长21.3%,其中基建支出增长36.6%,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4.0%,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91.1%。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7亿元,增长19.4%。其中,企业存款55.6亿元,增加10亿元,增长18.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8.2亿元,增加22.9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6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亿元,增长5.0%。其中,短期贷款93.2亿元,增加1.4亿元,增长1.5%;中长期贷款37.1亿元,增加5亿元,增长13.5%。

保险业增长较快。全市保费收入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人身险保费收入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赔款和给付0.7亿元,增长7.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6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0.1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2003年共鉴定科技成果39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6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主要科技成果有:《综放采场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合理布局研究》、《沉降地层井筒破裂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研究》、《KSDK—30/30N矿用隔爆型多功能(可逆)手提式真空起动器》等。

科技兴市取得新进展。淮南市及凤台县、毛集实验区、田家庵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潘集区通过了科技部科技进步考核。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进一步加强,入住企业达12家,孵化项目涉及生物化工、新医药和电子技术等。命名3家科技先导型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4个高新技术产品。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末各类普通学校691所,在校学生44.0万人,招收学生12.0万人,毕业生10.7万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3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当年招生1.1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较上年有所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8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健康有序。2003年末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2个,图书馆藏书23万册,档案馆藏资料17.1万卷(册)。文化艺术创作演出喜获丰收,剧本《少帅相亲》、推剧《挂帅出征》分别获田汉戏剧文学奖二等奖、全国戏剧“国花奖”;在首届“新苗奖”全国儿童舞蹈大赛中获得4个银牌,6个铜牌;在全省第三届少儿艺术节上获得8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十个一工程”深入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日益提高,全年广播播放11020小时,有线电视用户达14.8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淮南日报》全年共发行946万份。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卫生机构332个,其中:医院67个;医疗病床8201张,其中:医院病床数6296张,卫生人员115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287人。卫生防疫工作取得新成效,各类传染病发病人数比上年下降5.7%。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运动员在省以上各项比赛中,共获奖牌110枚,其中金牌43枚,银牌33枚,铜牌34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5次。群众性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10.9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0项,完成投资4933万元,其中环保专项资金672万元,污染物总量平均削减3.8%。

2003年末,全市烟尘控制区达8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43.5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97.2%,工业废气处理率97.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6%。

到2003年末全市已建成12个生态村,6个绿色小区,命名了27所绿色学校。大中型建设项目100%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小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80%以上。

全年全市发生火灾事故458起,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比上年下降19.7%;发生交通事故930起,直接经济损失293万元,比上年下降30.4%。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11.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9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58万人,出生率为12.27‰;死亡人口1.03万人,死亡率为4.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因灾减少。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1867元,增长24.5%。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1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4%;人均消费性支出4525元,增长6.7%。受特大洪涝灾害和“非典”影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下降5.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2元,增长3.0%。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有1.6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得到巩固完善。全年有18.7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4.4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27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构及时发放了失业保险金1814.5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5亿元。年末全市共有10.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全年发放低保资金6011万元,增长14.8%。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47个,床位1682张。城市(镇)社会服务网络建设也有较大进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17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93万元。

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