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芜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8 09:53:00 来源:芜湖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215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既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速为近9年来新高,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亿元,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270.39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178.99亿元,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21045元,比上年增长14.2%,按当年年末汇率折算为2695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7.5∶53.0∶39.5调整为6.3∶56.4∶37.3。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15亿元,增长22.7%。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6.79亿元,增长23.7%;营业税8.71亿元,增长17.2%;企业所得税2.79亿元,增长38.1%;城市建设维护税3.06亿元,增长17.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5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5.09亿元,增长71.3%;城市维护费支出3.01亿元,增长19.8%;教育支出6.74亿元,增长19.6%;医疗卫生支出1.97亿元,增长24.3%;社会保障支出4.45亿元,增长61.7%。

市场价格。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比上年上涨1.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3.4%。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6%,比上年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现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较为艰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能力仍需健全和加强。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698公顷,比上年增加96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3074公顷,减少231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886公顷,增加645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0.04万吨,比上年增产4.7%,为历史最高产量;油料产量9.61万吨,减产1.9%;棉花产量8421吨,增产30.0%; 蔬菜产量47.84万吨,减产10.1%(参见附表)。

全年造林面积 2413公顷,其中,防护林面积 333公顷,退耕还林面积893公顷。全年肉类产量7.31万吨,比上年下降9.9%;水产品产量9.70万吨,比上年增长7.5%。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7.9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 2.48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85.5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7.01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56万吨,农村用电量3.94亿千瓦小时。年内,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完成全部填塘固基和部分危险堤防的除险加固;“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650公里,繁昌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4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9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15.01亿元、增长3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2.54亿元、增长14.4%。实现轻工业增加值7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13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1%。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汽车30.84万辆,增长64.1%,其中轿车30.72万辆,增长65.6%;水泥738.12万吨,增长49.1%;空调343.43万台,增长18.6%;生铁123.17万吨,增长0.2%;铜材13.29万吨,增长9.9%;钢材51.31万吨,增长38.0%(参见附表)。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9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实现利税总额75.63亿元,利润总额31.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9%和77.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0.3%,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3家,完成总产值86.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实现利税3.95亿元,增长30.7%。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0.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8.0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6.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2.0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城镇投资270.69亿元,增长34.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5.15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6.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4.0%。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2亿元,比上年下降12.9%;第二产业投资1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工业投资123.56亿元,增长35.9%;第三产业投资1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9.34亿元,增长35.7%。全年销售商品房146.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4%;商品房销售额4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0%。

重点工程建设。工业方面,奇瑞公司整车扩建,已形成年产35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套变速箱的生产能力,芜湖海螺3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兴铸管70万吨球团回转窑生产线建成投产,华电芜湖电厂一期、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朱家桥污水处理厂和三县天燃气工程投入使用,市县快速通道芜屯路建成通车,沿江高速繁昌段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滨江公园和临江桥以及三环路、纬三路、东四大道东段等城市道路建设进展顺利,银湖路刚改柔工程竣工通车,保兴垾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华强旅游城主题公园开工建设,芜雁高速、芜申运河项目建设开始启动。

五、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8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9%。实际利用内资金额18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引进了台达电子、沃特新材料和宝成鞋业3个投资逾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有美国江森自控公司、德尔福沙基诺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芜湖,来芜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已达27家;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40个。

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县区各类特色经济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9.78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6.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4.30亿元,比上年增长42.4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4 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6.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 %。

六、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1.32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8.4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3.32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58亿元,增长17.4%; 其他行业零售额0.83亿元。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进口总额2.22亿美元,增长29.0%;出口总额6.48亿美元,增长40.1%。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4.50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9.4 %。从出口产品地区看,对亚洲出口 2.67亿美元,对欧洲出口2.2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1.2%和34.3 %。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354.03 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351.1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86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8538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38家;星级宾馆17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8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12处,其中4A级3处。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4230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公路货运量3283万吨,增长15.4%。铁路客运量286万人,铁路货运量174.7万吨。水路货运量8306万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4万吨,增长 42.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10万标准箱,增长56.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98万辆,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38万辆,增长25.7%。年末民用船舶 3241艘。全市公路里程47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54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77公里,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360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17.59亿元,增长22.1%。全年发送信函500.5万件。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184.53万门,增加10.77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5.12万户,新增7.64万户;移动电话78.46万户,新增0.9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37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02万户,其中宽带用户9.11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62.31亿元,比年初增加79.9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52.50亿元,比年初增加30.7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7.40亿元,比年初增加34.1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8.74亿元,比年初增加35.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60.07亿元,比年初增加17.55亿元;中长期贷款166.42亿元,比年初增加51.50亿元。年末外汇存款余额7747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926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651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5630万美元。中部地区首家农村商业银行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运营。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8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人身险6.42亿元,增长10.5%;财产险2.45亿元,增长4.8%。赔款支出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人身险0.69亿元,增长228.0%;财产险1.49亿元,增长27.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全年进入科创中心企业25家,累计175家;当年“孵化”出中心企业6家,累计28家。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家,其中省级及以上70家;当年新批29家,其中省级27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84个,其中省级及以上62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47项,其中省级及以上7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8项。 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3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843件,其中发明专利150件。芜湖经济开发区被授予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园。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740所,在校学生46.36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1所,专任教师0.49万人,在校学生11.05万人,招生3.22万人,毕业生2.18万人;普通中学126所,专任教师0.69万人,在校学生14.43万人,招生4.56万人,毕业生4.4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1所,专任教师0.08万人,在校学生2.55万人,招生0.99万人,毕业生0.80万人;小学288所,专任教师0.77万人,在校学生13.90万人,招生1.96万人,毕业生3.02万人。年末拥有幼儿园282所,在园儿童3.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和芜湖技师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均衡教育项目8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馆藏图书56.1万册,其中市区藏书39.1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4.30万卷。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发射机7座,功率4.4千瓦;有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机15部,功率11.05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和97.6 %。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2万户。组建了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总台和市艺术剧院。开展了社区文化艺术节、“杜鹃花工程”、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80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212场次;文艺团体演出856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63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4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091万份,其中《芜湖日报》总印数746万份。繁昌人字洞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铁画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服务站9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70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277张。有卫生技术人员8274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生3506人,注册护士2949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红十字紧急救援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体育。2006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6枚,其中世界杯跳水赛获1枚金牌。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获金牌65枚、银牌36枚、铜牌43枚。全年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52人。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28次,参加活动人员达5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218个,其中体育馆7个。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4615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6.61平方公里。全市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1330公里,车辆955辆;拥有出租车3130辆,其中市区2530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76.37 万吨。城市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和三县天然气利用工程投入使用;朱家桥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全年管道燃气供气总量7846万立方米,用气人口35.73万人;液化气家庭用量3.76万吨,用气人口76.05万人,城市气化率95.4%。全年居民用电量5.56亿千瓦时。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7.7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6平方米。

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4个,其中二级站1个;烟尘控制区14个,控制面积145.77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3个,面积69.78平方公里。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长江和青弋江干流芜湖段水质分别以Ⅱ类和Ⅲ类水质为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6%,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8.7%,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7.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9.03万人,比上年增加2.15万人; 其中市区104.32万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118.49万人,女性人口110.5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4‰,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3.9‰。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1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支出7900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4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2元,比上年增长13.0%;人均生活费支出3208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3.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9平方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2%和46.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970元,比上年增长15.3%。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84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31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0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8.03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2.02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9.30万人,比上年增加1.6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2.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5.3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8.0%。有5.24万城镇居民、2.03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70个,床位 3880张,在院收养人0.29万人。市区设立慈善超市10家。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052万元,筹集公益金1277万元。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05起,死亡人数280人,直接经济损失968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7.4%、10.0%和12.4%。其中,交通事故626起,死亡242人,直接经济损失206万元;火灾事故43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2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安全事故36起,死亡37人,直接经济损失640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58。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每十万人死亡率4.03。

注:1、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算。

3、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

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