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安徽

淮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5-01 19:59:46 来源:淮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408次

淮北市统计局  2010年4月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淮北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蔓延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回升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

一、          综合

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季度GDP累计增速稳步提高,经济呈现“下行—见底—企稳—回升”的运行轨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28.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9.6:61.4:2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096元(折合2650美元),比上年增加1437元(2008年GDP均为第二次经济普查调整后数据)。

图1  2008-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增长速度

图2 2008-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表一: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371.87

11.0

第一产业

35.64

5.9

第二产业

228.31

12.7

工业

207.21

13.0

建筑业

21.10

10.3

第三产业

107.93

9.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06

6.3

批发和零售业

22.25

14.3

住宿和餐饮业

7.16

17.8

金融业

10.39

13.6

房地产业

8.74

6.1

其他服务业

38.33

6.1

价格运行持续走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8.2%,与上年相比,一季度下降1.4%,上半年下降2%,前三季度下降2.2%,全年下降1.8%。八大类商品价格“三升五降”,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三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0.3%、1.3%和1.7%;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分别下降8%、0.8%、2.3%、1.7%和5.1%。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7.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3%。

图3  2009年月度累计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

表二:

2009年价格指数

类    别

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98.2

食品

100.3

#粮食

108.6

油脂

81.6

肉禽及制品

89.0

水产品

102.4

鲜菜

119.4

烟酒及用品

101.3

衣着

92.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7

交通和通讯

97.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3

居住

94.9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9.0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9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97.7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1811个,987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0.3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0.5万人,减少2.4万人;第二产业36.4万人,增加3.4万人;第三产业33.4万人,增加1.4万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0.4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

非公经济较快发展。全年新增私营企业951户,新增从业人员9296人,新增注册资金16.7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1452户,新增从业人员12761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7.9亿元,增长11%,占GDP比重为37.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不够活跃,非公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外向度偏低,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尚需完善等。

二、          农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总产值35.9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1.1亿元,增长6.8%;牧业总产值18.9亿元,增长10.1%;渔业总产值2.9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2.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27万亩;粮食生产连续六年创新高,总产量达到120.7万吨,比上年增收5万吨,增长4.3%,其中夏粮80.7万吨;油料产量10569吨,下降12.7%;棉花产量4053吨,下降33.1%。水果产量9.2万吨,蔬菜产量40万吨,分别增长6.5%和6.8%。全年新增造林1664公顷,新建完善农田林网8200公顷,新育苗105.3公顷,年末林木蓄积量2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6.64%,林木绿化率达到20.79%。全年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58.8万头、 0.9万头、47.2万只和1343万只,分别增长7.9%、10%、2.2%和6.9%。肉类总产量8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39465吨,增长5%;奶类产量12161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24390吨,增长2.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35.4万头、牛10459头、羊28.7万只、家禽851万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三: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07201

4.3

#夏粮

806780

-1.5

秋粮

400421

18.3

油料

10569

-12.7

#花生

7563

-10.5

油菜籽

1711

-25.1

棉花

4053

-33.1

蔬菜

400243

6.8

水果

91967

6.5

肉类

79713

10.0

禽蛋

39465

5.0

水产品

24390

2.7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7%;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630台,增长1%;农用拖拉机11.8万台,增长1.6%;农用运输车1.58万辆,增长4.3%。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97.3千公顷,机播面积249千公顷,机收面积173.5千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1993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83176吨,农村用电量13858万千瓦时。全市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2个、有机食品1个和无公害农产品17个。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35.9千公顷。

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财政筹措1亿元引导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5个试点镇(办)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集中居住区(中心村)建设方案。全市开工建设城乡一体化项目268个,建成191个;14个村民集中居住区全面开工,工程完成后可集中安置农民8.8万人,置换土地1.3万亩。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全部竣工,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64个农家书屋、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自来水受益村数120个,占全部行政村的比重达到38.8%。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化率达到5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13.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在列入全市重点统计的42个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9个实现增长。其中原煤产量4172.3万吨,增长2.6 %;洗精煤产量949.8万吨,增长17.7%;焦炭产量209.1万吨,增长15.3%;发电量66.9亿千瓦时,下降20.9%。六大主导行业中,食品、矿山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非煤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四大行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26.9%,对工业的增长贡献已达到76.2%;煤电和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总量的58.4%和3.4%。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退出15家,净增104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42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7家。

图4 2009年月度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四: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4172.3

2.6

洗精煤

万吨

949.8

17.7

发电量

亿千瓦时

66.9

-20.9

小麦粉

万吨

40.6

-0.8

配混合饲料

万吨

43.4

33.4

饮料酒

千升

137810

20.5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20679

-12.5

啤酒

千升

117131

29.1

37802

27.8

万米

6521.9

29.4

印染布

万米

9925.7

-7.7

服装

万件

1577.2

96.6

焦炭

万吨

209.1

15.3

水泥

万吨

279.5

93.1

日用玻璃制品

40711

-6.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6亿元,增长19.3%;实现利税75.1亿元,其中利润28.5亿元,分别增长25.8%和58.3%;亏损企业亏损额1.6亿元,比上年下降44.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9%,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家,从业人员3.5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5亿元,增长17.4%;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0.8亿元,增长12.9%,竣工产值31.3亿元,与上年持平;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2.22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6.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50.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本年共有施工项目82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69个,计划总投资76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80.3亿元,增长36.9%。其中城镇投资237.5亿元,增长36.2%;房地产开发投资31.5亿元,增长40.9%;农村非农户投资11.3亿元,增长4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3亿元,增长123.6%;第二产业投资178.5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96.5亿元,增长63.9%。全年工业完成投资177亿元,增长24.2%。其中采矿业投资65.2亿元,增长5.4%,制造业投资101.5亿元,增长55.4%,电力行业投资9.3亿元,下降39.7%。

图5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累计总量及增速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和支持城市转型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双百工程”建设。全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8个,年度计划投资119.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3.9亿元。刘店煤矿、临涣焦化一期甲醇项目、临涣选煤厂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临涣综合利用电厂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淮水北调管道输水工程建成通水。口子工业园暨万吨优质白酒扩建工程基本竣工,部分设施投入使用。天然焦项目主井竣工,宝迪二期肉鸡加工项目部分设备安装调试。杨柳、青东、袁一煤矿建设进展顺利,香港锦泰食品一期、索谷电缆一期、沪光电气一期、银丰铝业汽车配件生产线、安徽山河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粗苯加氢精制、南坪精细化工配套项目邹庄煤矿、龙盟碳酸钙造纸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淮北虎山电厂、平山电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核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6.8亿元,增长1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9.1亿元,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分别为12.6亿元和77.3亿元,分别增长6.1%和19.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6亿元,增长27.2%;其他行业零售额0.5亿元,增长11.5%。

图6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累计增速走势

商贸设施加快建设。淮北汽车城建设进展顺利,煤机博览城三期主体完工,韩国商贸城奠基。翔宇物流、蓝宇物流、市粮食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完成惠黎、海宫、黎苑等菜市场改造,全市第一家标准化室内菜市场相城农贸综合市场开业。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300家。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兑付补贴资金2350万元。

会展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 “好日子”大型商品博览会、首届“农超对接”洽谈会和“佳节购物季”活动。第三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成交住宅2852套、面积29.6万平方米,成交额6.3亿元。2009中国(淮北)煤矿机械博览会成果丰硕,贸易成交额17.3亿元,签约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53.3亿元。

旅游业保持良好增势。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7316人次,比上年增长16.5%;接待国内游客295.3万人次,增长17.8%。旅游总收入14.8亿元,增长17.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5万美元,增长29.8%;国内旅游收入14.6亿元,增长17.1%。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见底回升。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083万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9580万美元,下降6.5%,进口1503万美元,增长123.6%。分出口主体看,市级外贸公司出口3157万美元,增长9.6%;县级外贸公司出口424万美元,下降81.7%;自营生产企业出口3622万美元,下降4.7%;“三资”企业出口2377万美元,增长90.4%。

图7   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月度累计增速走势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27.7%;引进市外资金188.5亿元,增长25.3%,其中省外资金142.2亿元,增长40.1%。太平洋集团、博世集团、江苏开元等13家国际、国内500强或国内行业100强企业落户淮北。大力推进企业招商、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积极开展与央企对接活动,成功举办2009海外华商安徽行暨淮北产业对接会,组团参加中博会、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招商活动。

园区经济贡献加大。市、县开发区和各区工业园区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区项目不断增多,规模工业成长加快。全市五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4.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5.8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增长30.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5亿元。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1家,占全市规模企业的50%;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增长86.7%。相山区凤凰山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筹建。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客运量5564万人,旅客周转量180509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4388万吨,货运周转量768411万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7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42公里,国道7公里,省道211公里,县道587公里,乡道636公里,专用道83公里,村道204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6738辆,比上年增长30.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3864辆,增长40.4%。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278万元,增长19.1%;电信业务收入69476万元,增长6.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万户,比上年减少2.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6.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3万户;小灵通用户2.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0.5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6.6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87130户,新增16997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2.2亿元,比上年增收9.8亿元,增长23.1%。分级次看,上划中央收入29.5亿元,增长25.4%;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19.4%;出口退税0.6亿元,增长58.2%。分市县看,市级财政收入41.1亿元,增长21.6%;濉溪县财政收入11.1亿元,增长29.3%。全年完成财政支出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教育支出9.9亿元,增长13.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亿元,增长24.5%;医疗卫生支出4.2亿元,增长50.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亿元,增长53.4%;农林水事务支出4.5亿元,增长5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亿元,增长50.9%。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民生工程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表五:

2009年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决 算 数

比上年增减(%)

支出合计

542,611

32.4

#一般公共服务

66,008

24.5

公共安全

27,329

32.5

教育

98,929

13.3

科学技术

6,692

107.8

文化体育与传媒

4,297

27.6

社会保障和就业

102,425

50.9

医疗卫生

42,228

50.4

环境保护

13,827

-41.5

城乡社区事务

71,855

53.4

农林水事务

45,214

52.6

交通运输

6,491

50.6

其他支出

57,316

37.1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2.2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增长25.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0.9亿元,比年初增加36.3亿元,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242.4亿元,比年初增加66.4亿元,增长37.7%。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9亿元,增长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亿元,增长34.9%;人身险保费收入9.9亿元,增长4.8%。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4亿元,增长29.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 1.2亿元,增长34.9%;人身险业务赔付0.2亿元,增长4.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29685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3所,在校学生3.6万人,当年毕业学生10789人。普通中学139所,在校学生16.1万人,其中,高中28所,在校学生5.1万人;初中111所,在校学生10.9万人。小学393所,在校学生18.8万人;幼儿园88所,入园儿童3.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6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6.38%。投入资金1.6亿元,落实义务教育改革政策,受益学生30万名。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家庭贫困学生1780万元。市实验高级中学新校区顺利开工,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组建并开始招生。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1.47万名教职工基础性绩效工资、5280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发放到位。

表六:

2009年全市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学校数(所)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教育

3

8681

29685

7863

中等职业教育

33

13925

36410

10789

高中

28

16926

51369

17230

初中

111

40492

109162

40390

小学

393

26628

188224

40524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共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10项,其中,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4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50项。全年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67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14个。主要科技成果有:淮北临涣涡阳矿区(井)下组煤开采灰岩水害防止关键技术研究、ADBO/1000型动力头钻机研制与工程应用等。2009年末,全市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品88个。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48.6亿元。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量266件,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8件,增长83.3%。专利授权132件,增长38.9%,专利实施量1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年末共有各级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资料27.1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5395平方米;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2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用户15.3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1%。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5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10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165场次,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80场次,创作剧(节)目140个。成功举办“祝福祖国”国庆60周年大型活动和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1个,床位9573张,卫生技术人员10903人。其中医院68个,床位7358张,卫生技术人员7219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685人;乡镇及街道卫生院32个,床位1266张,卫生技术人员171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803人;妇幼保健院6所,床位200张,卫生技术人员268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0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所,卫生技术人员183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31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6个,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63人。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即将竣工,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乡镇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6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所。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补偿封顶线,补偿总额1.2亿元;实施免费婚检,落实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政策,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人实行免费救治。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种重大比赛中共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其中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金银铜牌各一枚。成功承办了全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全省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足球运动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死亡率4.25‰,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616人,增长1%。其中非农业人口94.3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06万人;人均受教育年限8.48年;城镇化率56.1%。

表七:

2009年末全市人口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户籍人口

217.7

-

其中:非农业人口

94.3

43.3

农业人口

123.4

56.7

其中:男性

111.5

51.2

女性

106.2

48.8

其中:0-18岁

44.9

20.6

18-60岁

143.9

66.1

60岁及以上

28.9

13.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36元,比上年增加885元,增长6.9%;人均消费性支出9082元,增长3%,其中食品支出下降3.3%,衣着支出下降5.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6.2%,居住支出增长43.1%,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分别增长1.8%和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7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8.7台,电冰箱91.6台,空调器106.5台,移动电话124.3部,淋浴热水器85.1台,照相机28架,家用电脑58.9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比上年增加451元,增长1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31元,增长14.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5%,衣着支出增长7.8%,居住支出增长72%,交通通讯支出增长20%,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2%,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8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7.8万人。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和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标准,全年增加支付养老保险金10267万元,4.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养老金109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推进,参保人数5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大额医疗救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和五保户供养资金4363万元。落实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补助政策,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20万元。开工建设6312套廉租住房,滨河花园一期工程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基本竣工。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所45个,床位3690张,收养各类人员2970人。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9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个,网点34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01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11.62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组织实施3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萧淮路淮北至百善段改建、五宋路改线和长山南路、栗苑路、张寨北路、董庄东路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合徐高速公路淮北连接线、人民东路、沱河东路、烈青路、方安路、栗苑东路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城市道路21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4万平方米。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淮北火车站改造、市图书馆、市广电中心、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220千伏凤凰山输变电站投入运营,城区燃气管网改造和天然气置换全部完成,防汛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组织编制淮北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完成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修复规划,成功举办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对淮海路、人民东路、长山路等道路及广场进行绿化改造,完成东部荒山绿化1万亩,建成惠泽公园等一批园林景观。2009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1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95.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2平方米,燃气普及率89.88%,城市公交客运人次67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清理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11家;实施污染减排、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等专项行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刘桥矿、临涣选煤厂和濉溪县等三个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总面积31.6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9个,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37%,工业粉尘达标率98.5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6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0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5人,比上年下降9.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8人,下降16.9%;全年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9人,下降32.1%;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5起,造成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分别下降8.1%和28.6%。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499起,经济损失56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