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2018年2月6日
2017年,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效益效率稳步提升,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05.5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27.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之比为3.2∶51.8∶45.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40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8368美元)。
财政收支。2017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4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3亿元,增长10.9%,其中税收收入1044.0亿元,增长12.4%。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6亿元,增长9.4%,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9大类支出共931.5亿元,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0%。
就业和再就业。2017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5万,7.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训25.9万人;完成各类农民培训6.8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万人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17.9万人。
市场价格。2017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列第17位。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平”格局:居住上涨4.6%,医疗保健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烟酒、衣着分别上涨1.0%、0.7%、0.3%和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
2017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7%,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0%,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12月宁波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5.0%,同比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排第47位。
二、农业、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2017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9.6万亩;粮食总产量82.4万吨,增长2.4%。油菜籽播种面积11.9万亩,增长0.3%;蔬菜123.9万亩,增长4.3%;花卉苗木38.0万亩,增长2.2%;中药材3.1万亩,增长15.8%。全年肉类总产量10.8万吨,下降18.2%;水产品总产量106.6万吨,增长1.5%。全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累计达267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
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提升农村品质,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个、特色精品村31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3个。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合格村263个、示范村49个、示范镇15个,风景线15条。全年全市共投入“百千工程”资金15.5亿元,村庄整治建设已覆盖全部2447个行政村。年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40%。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行业看,在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3.5亿元,增长1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8%。分企业类型看,规模以上大、中、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6.6%和9.3%。分经济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和0.6%;私营企业增长8.6%;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1%,外商投资企业增长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5493.5亿元,增长18.4%,其中出口交货值2980.3亿元,增长1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97.9亿元,增长22.5%;其中,利润总额1264.1亿元,增长30.9%。利税、利润两项指标的总量均居全省各市首位,增速均列全省各市第二位,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0和14.3个百分点。
工业创新转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144.1亿元,增长19.7%,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32.4%,再创历史新高。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872.2亿元、1337.5亿元和1585.5亿元,分别增长15.7%、10.4%和14.1%。
建筑业。2017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亿平方米,增长4.1%。全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4.2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完成民间投资2298.2亿元,增长11.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1720.5亿元,增长10.6%;工业投资1356.5亿元,下降6.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965.7亿元,下降13.1%;房地产开发投资1374.5亿元,增长8.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43.6万平方米,增长1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83.7万平方米,增长14.0%。
现代都市建设。“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加快推进,沿江15公里总面积101公顷的高端休闲滨水空间基本形成。全力推进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浙东第一街”旧貌换新颜。城市路网建设稳步推进,世纪大道一期高架主线通车,机场路南延南段开工建设。扎实提升治堵科学化水平,2017年新增公交专用道10公里,主城区新增停车位2.4万个,改造老小区停车位1680个。城市道路清爽行动持续开展,保洁道路增加到1485条,保洁道路面积增加到4560万平方米,道路垃圾问题发现率较行动初期下降80%。智慧城管基础地理信息已覆盖全市,网格覆盖面积扩大至516.6平方公里,单元网格6010个。全年完成“三改”建筑面积369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227万平方米。
五、贸易、旅游、会展
贸易业。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7.8亿元,增长10.4%,继2015年突破3千亿以后又一次迈上新台阶。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277.7亿元,增长9.5%;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70.2亿元,增长14.0%。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3亿元,增长7.3%。在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商品类值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0.7%,服装、鞋帽及纺织品类增长8.7%,家用电器类增长21.9%,汽车类增长5.5%。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393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159.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4.6亿元。
电子商务。2017年全市完成网络零售额1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全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636.4亿元,增长135.6%,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80.3亿元和556.1亿元,分别增长49.7%和156.9%。
旅游业。2017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7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接待国内游客1.1亿人次,增长1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49.1亿元,增长19.0%。接待入境游客186.9万人次,增长7.7%;实现入境旅游收入9.9亿美元,增长7.9%。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120家,其中五星级22家;共有4A级以上风景区31处,其中5A级1处。全年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4个,累计达190个。
会展业。2017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项目312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举办展览会190个,增加2个,展览总面积210万平方米,增长0.5%。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20个。县级以上举办商务会议(论坛)75个,特色节庆活动47个。年度获2017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名城、2017年度金五星优秀会展城市奖等荣誉。
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对外贸易。2017年全市完成口岸进出口总额138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600.1亿元,增长21.3%,其中出口4984.2亿元,增长14.3%;进口2616.0亿元,增长37.3%。外贸出口占全国比重为3.2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4604家,累计达37682家;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8923家。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9.0%,出口额增长16.5%,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1.2个百分点;进口额占全市进口总额的52.3%,进口额增长43.5%,拉动全市进口增长21.7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5.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贸易伙伴看,直接与我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23个,其中欧盟、美国和东盟分别完成进出口额1564.3亿元、1378.9亿元和634.8亿元,分别增长15.9%、20.8%和18.3%,三者合计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1%。全年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进出口额1984.2亿元,增长21.0%,其中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额197.9亿元,增长26.8%。
利用外资。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数555个,比上年增加97个;合同利用外资62.1亿美元,下降22.3%;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下降10.7%,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1亿美元。第三产业新批项目411个,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增长2.8%。
对外合作。2017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220家;核准中方投资额3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20.7亿美元,增长1.7%。全年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290.8亿元,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35.6亿元。年末全市服务外包企业1407家,从业人员5.4万人。
国内合作。2017年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浙商回归实到资金825.6亿元,增长34.9%。全年山海协作产业合作到位资金26.6亿元。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产。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比上年增长9.5%,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宁波港域完成吞吐量5.5亿吨,增长11.1%。宁波港域全年完成铁矿石吞吐量8388.5万吨,增长9.9%,煤炭吞吐量5985.7万吨,增长10.9%,原油吞吐量6578.3万吨,增长4.6%。全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箱,增长14.1%,吞吐量居全球第四位、全国第三位,其中宁波港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6.6万标箱,增长13.9%。年末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43条,其中远洋干线117条,近洋支线74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全年完成海铁联运40万标箱,增长60%。
交通基础设施。2017年全市完成交通基本建设投资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公路建设投资194.7亿元,增长7.9%。新建公路里程199.7公里,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21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5.8公里。全年宁波港域新建成泊位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末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06个。
综合运输。2017年全社会完成货运量5.3亿吨,比上年增长13.5%,货物周转量2713.5亿吨公里,增长18.1%。其中,水路货运量2.1亿吨,货物周转量2281.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5.5%和19.9%;公路货运量2.9亿吨,货物周转量431.7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4.3%和12.1%;铁路货物运输量2446.3万吨,增长2.8%;民航货物吞吐量17.0万吨,增长12.1%。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1.1亿人次,增长1.5%。其中,公路客运量4302万人次,下降10.6%;水路客运量185.2万人次,增长8.9%;铁路客运量5366万人次,增长14.2%;民航客运量939.1万人次,增长20.5%。
公共交通体系。2017年末全市共有公交标准运营车辆9914标台,比上年增长6.7%;运营线路1213条,增长5.4%。轨道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全年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11233.4万人次,增长12.7%。年内新增公共自行车网点284个,新投放公共自行车4922辆,年末全市共有公共自行车网点1866个,公共自行车45165辆;全年租车总量3702.9万辆次。年末全市共有出租车6407辆。
八、银行、证券、保险
银行业。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6.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762.5亿元,增长6.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63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12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家,非银行金融机构4家。
证券业。2017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额3.3万亿元,下降17.6%。年末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110.7亿元,下降40.4%。期货代理交易量7549万手,下降23.1%;代理交易额4.0万亿元,下降4.6%。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187.6万户,增长10.2%。年内新增证券分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20家,期货营业部4家。年末全市共有17家证券分公司,141家证券营业部,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分公司和39家期货营业部。启动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年内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8家,实现首发(IPO)融资82.5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73家;年内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33家,挂牌公司总数达157家。全年各类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公司债券等工具再融资513.9亿元。
保险业。2017年末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产险机构31家、寿险机构24家、专业中介机构77家。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8.9亿元,增长9.2%;人身险保费收入164.0亿元,增长25.5%。全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7.2万亿元,增长8.3%。全年赔付支出113.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80.7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32.6亿元。年内新推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司法援助保险等创新项目37个,巩固深化小贷险、巨灾险、城房险等原有创新项目99个。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62104件,其中发明专利18497件;专利授权36993件,其中发明专利5382件。全年有179项科技创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1项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5项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入选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共计获得国拨经费7092.9万元。全年全市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6家,累计390家;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累计20家;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达23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1家。全年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080项,比上年增长21%,合同成交总金额42.8亿元,增长95%;全市吸纳全国各地技术3073项,增长12%,合同成交总金额75.7亿元,增长62%。
教育事业。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43所,在校学生总数131.7万人。其中,在甬高校16所,在校学生19.6万人;普通高中84所,在校学生8.7万人;中职学校39所,在校学生6.8万人;初中215所,在校学生19.9万人;小学440所,在校学生47.8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025所,在校(园)生30.0万人,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生数的26.8%。义务段有27.6万名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积极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接受学前教育比例达99.4%,接受“十五年”教育比例达94.1%,残疾人教育比例居全省前列。
人才开发。2017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8.2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219.6万人,比上年增长9.1%。其中,新引进海外人才1796人,总量达1.1万人;新增博士、博士后612人,总量达595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2万人,累计达37.5万人;新评审出市“3315计划”人才23人、高端创业创新团队30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6家,累计113家;新引进全职两院院士2名,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1家,累计148家;新建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累计70家。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2017年我市广播剧《呦呦青蒿》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10部文艺精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推广工程深入开展,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25家。成功举办亚洲艺术节、中国合唱节、阳明文化周、第三届浙江全民阅读节暨2017宁波书展、全国“书香社区”论坛、2017年全国少儿阅读峰会等100余项活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成功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卫生事业。201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事业医疗机构4157家,医院154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8家,三级乙等医院11家。年末全市实有病床3.7万张,拥有各类专业卫生人员7.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6.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2.4万人,注册护士2.5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6.3张、10.4人、4.1人和4.2人。在高龄、高危孕产妇大幅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2.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2‰。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1%。
体育事业。2017年全市共举办57项全国性以上赛事和活动。组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获得11金13银12铜。组队参加省青少年比赛,共获得金牌219枚、银牌149枚,铜牌147枚,团体总分5093分,奖牌数和总分双双位居全省第二。全年新建村落健身路径311条,总数达511条,建成各类球场142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21.2亿元,创历史新高。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2017年末全市拥有户籍人口596.9万人,其中市区289.6万人。全年出生61258人,其中男性31873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人口出生率为10.31‰,自然增长率为3.04‰,比上年提高0.19个千分点,连续20年低于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00.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72.4%。
居民收支。2017年宁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33元,比上年增长8.0%。按城乡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56元,增长7.9%,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增长8.0%,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80。2017年宁波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316元,增长5.1%。按城乡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197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239元,增长4.8%。
社会保险。2017年末全市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29.6万人、380.8万人、269.3万人、330.9万人和266.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医保分别为123.0万人、34.4万人和329.4万人。年末全市累计发行社保卡806.5万张,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率达到70.6%。
民生保障。2017年末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66个,床位数5.6万张。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0万人,低保资金实际支出4.6亿元。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月人均804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2010元、1800元和1660元三档。年末累计有5.8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7.5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全面落实国务院《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全市11.7万名有康复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全部得到康复服务。年末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3364人,集中供养率为87.9%,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451人,集中供养率为86.3%。
慈善事业。2017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募集善款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救助支出4.1亿元,受助的困难群众达38.9万人次。年末全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60.4亿元,累计救助支出46.3亿元,受助377.5万人次。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建设。2017年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下降5.1%。全年新增排污权交易89笔,交易金额2635.7万元,新增有偿使用535笔,金额2.2亿元。继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年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1146台;淘汰老旧车1.9万辆。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1.3%,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87.4平方公里,县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34个乡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3个。
“平安宁波”建设。2017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91起,死亡312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6.8%和20.8%。其中,较大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6人。全年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各类违法案件2713件,其中大要案42件,罚没款4978.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54件。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9.8万件,调解成功9.7万件,成功率达99.0%,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5件、5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7件、175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2017年的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2012年以来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包含研发支出。
(3)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