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宁波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09-29 11:34:02 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118次
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2014年1月30日
 
2013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主基调,深入实施“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着力稳增长、提效益、强创新、惠民生,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产业发展基本稳定,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创新驱动动力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6.4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41.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10.8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之比为3.9︰52.5︰43.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31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046美元)。
 
财政收支。2013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2.8亿元,增长9.3%。在地方税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0.8%、3.0%、9.4%和10.5%。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9.9亿元,增长13.5%。其中交通运输支出71.0亿元,增长40.0%;节能环保支出14.8亿元,增长2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6亿元,增长23.5%;科学技术支出37.6亿元,增长15.9%;农林水事务支出80.4亿元,增长11.3%。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4%,增速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201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员16.1万,7.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2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到基层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校企通”正式上线,全市72所院校加入服务平台,6100家企业发布供求信息。积极应对洪涝灾害不利影响,及时出台扶持政策稳定就业,集中减征社保费30亿元,惠及企业8.9万家、职工236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1万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2.3万人,全市已入库农村实用人才1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市场价格。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0.4和0.1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列第34位。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涨跌呈“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类上涨2.6%,烟酒类上涨0.8%,衣着类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居住类上涨3.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6.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6.67%。12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7.8%,同比涨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第五十二位。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2013年受H7N9禽流感疫情、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菲特”超强台风等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的连续影响,农牧业生产损失较重,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2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减少1.5%。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02.3亿元,减少1.0%;林业产值11.5亿元,增长1.9%;牧业产值60.9亿元,减少9.4%;渔业产值149.0亿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亿元,增长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2.9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81.2万吨,同比减少6.2%。家禽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家禽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减少10.4%和23.0%,禽肉总产量3.8万吨,减少24.2%。制定出台示范性家庭农场扶持办法,全年新增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754家,我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还被媒体称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
 
新农村建设。2013年全市新增全面小康示范村46个,累计525个。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150个。全年农房“两改”共投入资金101亿元,开工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0.5万户,新建成农村住房59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4.1万户。已累计实施和新启动农村集中住房建设项目185个。全年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2.2亿元,实施项目594个,拆除危旧房22.8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92.8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29万平方米,村庄绿化19.4万平方米,60个村顺利通过验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全年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达到223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0.3%,带动采摘等农产品销售24亿元。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3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91.2亿元,增长8.0%。分行业看,在35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的全年增加值同比呈上升态势,行业发展普遍向好;占比前十位的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640.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1.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62.5亿元,居各行业之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8%,增速居前十位行业之首。全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02.1亿元,增长3.4%;重工业1489.1亿元,增长10.2%,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1.77变化为1︰1.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381亿元,增长5%。其中,内销为9557.4亿元,增长6.9%;出口交货值为2823.6亿元,下降0.8%,内销增速高于出口7.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64.6亿元,增长25.0%,实现利税总额1258.1亿元,增长17.2%。
 
工业创新转型。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4%,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2940亿元,增长22.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6.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2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机器换人”成果初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增长5.8%,而从业人员减少2.3%,劳动生产率达16.3万元/人,增长10.5%,人均创利税9万元,增长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2013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3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5123.3亿元,增长了17.7%,省外业务不断拓展,全年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1271.2亿元,增长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136.1万平米,竣工面积7543.9万平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2亿元,下降2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9.5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32.3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6︰31.3︰68.1。全年完成民间投资1735.6亿元,增长26.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十年以来首次突破50%,达50.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65.2亿元,增长30.3%,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7.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62.5亿元,增长35.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1.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23.4亿元,增长27%,商品房销售面积730.1万平方米,增长23.7%。
 
现代都市建设。深入实施现代都市“50100工程”,“一核两冀多节点”现代都市格局进一步形成。“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启动段建成开放,16条城市主要干道完成整治。深化道路清爽行动,中心城区道路机扫率突破75%,长效保洁覆盖率达100%,智慧城管辐射面从137.6平方公里增加至208.7平方公里,网格数达2900余个,平台基本实现全大市覆盖。历时3年的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行动圆满收官,59条断头路如期打通。南北环快速路主线高架箱梁施工已基本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0个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地下段实现洞通、轨通、电通,2号线一期工程18个地下车站结构全部封顶,第二轮建设规划获批。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建成投用公交专用道(双向)30.4公里,首创实施市区公交1小时优惠换乘及绕城高速浙B车辆半价优惠通行,累计共有2420万人次、超过82.7万车次受益。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投用,一期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618个,投用自行车15035辆。全面完成甬慈线公交化改造,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由65%上升到75%,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
 
五、贸易、旅游、会展
 
贸易业。2013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7亿元,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13.5亿元,增长1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2.2亿元,增长13.8%。在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商品类值中,汽车类增长1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9%,金银珠宝类增长32.1%。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2960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9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0.0亿元。
 
旅游业。2013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接待入境旅游者127.3万人次,增长9.3%;旅游外汇收入7.96亿美元,增长8.2%;接待国内旅游者6225.8万人次,增长8.3%;国内旅游收入904.2亿元,增长10.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60家,其中五星级20家,比上年新增1家;4A级旅游景区28处,5A级旅游景区1处。
 
会展业。2013年全市会展业加快转型升级,量质并举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共举办会展项目279个。其中,举办展会160个,比上年增长6%;展览总面积186万平方米,增长4%;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达30个。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的举办,全年县域以上举办会议(论坛)68个,比上年减少12%;特色节庆51个,减少7%。
 
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对外贸易。2013年全市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211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1003.3亿美元,增长3.9%,其中出口657.1亿美元,增长7.0%;进口346.2亿美元,下降1.4%。全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2843家,累计达22500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3898家。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1.0%,进口占全市进口总额的比重为71.9%,比上年分别提高1.0和2.1个百分点。全年直接与我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21个,其中欧盟、美国、东盟、拉丁美洲贸易额占比分别为20.1%、15.6%、8.2%和7.8%。
 
利用外资。201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5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30亿美元,达32.75亿美元,增长14.8%。第三产业新批项目274个,增长26.9%;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增长20.7%。其中,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9.4亿美元,增长3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增长963.9%。
 
对外合作。2013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206家,核准中方投资额1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实际中方投资额6.8亿美元,增长11.1%。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15.0亿美元,增长21.2%。
 
服务外包。2013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1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服务外包执行额108.1亿元,增长27.7%;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7亿美元,增长44.1%;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0亿美元,增长47.1%。年末服务外包企业达928家,从业人员3.6万人。
 
国内合作。创新搭建各类招商引资载体,组织开展“2013南京·宁波周”、重要客商“宁波行”、招商小分队“出宁波”等系列活动,国内招商引资和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市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浙商甬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506.1亿元,增长184.9%,分别为年度目标的124.3%和184.0%。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6个,其中超过百亿元项目3个。全年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05个,实际到位资金29.8亿元。全面启动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省黔西南州工作,全年在黔西南州实施了援助项目70个,帮扶资金4496万元,捐赠物资1626万元,援助万州三峡库区6个项目,资金500万元。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组织近50家企业先后参加了“西洽会”等国内重要展会,调查采集我市120家名特优产品企业和重点企业产品信息并录入浙货网。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产。2013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4.96亿吨,比上年增长9.5%,增幅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76亿吨,增长12.7%。三大主要货类增速“两高一低”,煤炭吞吐量7925.6万吨,增长19.5%,原油吞吐量6122.9万吨,增长11.1%,铁矿石吞吐量8812.8万吨,增长7.2%。全年集装箱吞吐量1677.4万标箱,增长7.0%,箱量排名保持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前六。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35条,其中远洋干线117条,近洋支线66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远洋干线占49.8%。共运作集装箱航班约16143班,月均航班约1345.3班。海铁联运业务进展快速,全年完成海铁联运箱量10.5万标箱,增长77%。
 
交通基础设施。2013年全市交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82.6亿元。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大缓解北仑疏港压力。深入推进国省道提升工程,18个提升工程共改造里程164公里。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9万公里,公路网密度111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高速公路495.8公里,一级公路1058.9公里,二级公路775.3公里,三级公路1533.1公里,四级公路6354.9公里。全年实施重大铁路项目4个,新增铁路里程65.5公里,杭甬客专建成通车,现代化铁路南站正式投用,货运北环线、北站迁建工程按计划推进。国际强港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万吨级码头泊位7个,梅山港区集装箱3-5#泊位水工工程交工验收,大榭港区中油燃料油30万吨级油码头通过竣工验收;穿山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水工工程、陆域工程已完工;大榭信海油品仓储项目一期60万立方米原油、燃料油储罐建成投产。
 
综合运输。2013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54亿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水路货运量1.54亿吨,货物周转量1905.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9.4%和7.7%;公路货运量1.78亿吨,货物周转量325.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4%和7.6%;铁路货物发送量2168.2万吨,增长13.6%;机场货邮吞吐量6.6万吨,增长7.3%。全社会客运量2.48亿人次,下降11.6%;铁路旅客发送量1273.1万人,增长12.9%;民航旅客吞吐量545.9万人次,增长3.7%。
 
八、银行、证券、保险
 
银行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27万亿元,增长9.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增长11.3%,全年新增1326.5亿元,同比多增40.8亿元。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41.7亿元,全年新增421.6亿元,同比多增107.5亿元,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43.3%。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上升0.37个百分点,贷款风险整体可控。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244.2亿元,减少8.4%。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63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12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3家。
 
证券业。2013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2.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1.37万亿元,增长39.1%,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6.2亿元,下降5.1%。期货代理交易量5297.4万手,代理交易额5.35万亿元,分别增长14.1%和27.4%。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98.4万户,增长5.6%。年内新增期货营业部4家,年末全市共有69家证券营业部,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35家期货营业部。年内境内上市公司实现融资18.6亿元;境内上市公司总数42家。
 
保险业。2013年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8亿元,增长12.3%;人身险保费收入88.7亿元,增长13.0%。支出赔款和给付103.9亿元,增长61.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89.5亿元,增长72.5%;人身险赔付支出14.4亿元,增长16.2%。共为3.7万家次企业、229.5万辆次机动车和1210.9万人次提供各类风险保障6.59万亿元。全年共为全市3361家次企业提供981.5亿元出口风险保障。全市政策性农险试点险种扩大到22个,累计向14.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6.1亿元,支付赔款1.85亿元,增长76.2%。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显着提升,2013年全市省级科学技术奖33项,其中一、二等奖15项,“HP2-52C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列入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全年专利授权量5.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246件,比上年增长8.8%。全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5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1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6家。培育市创新型试点企业4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1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培育认定市重点实验室10家、市企业研究院32家、省企业研究院11家,引进共建创新载体74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效果明显,培育农业新品种12项,有15个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项目被列为“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年末限额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25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3%和23.5%。
 
教育事业。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97所,在校学生总数133.4万人。其中,高校16所,在校学生15.3万人;普通高中81所,在校学生9.7万人;中职学校55所,在校学生7.8万人;初中216所,在校学生18.9万人;小学465所,在校学生48.7万人;幼儿园1254所,在园幼儿27.6万人。完成列入市政府十方面实事项目的幼儿园新(改、扩)建88所。海曙、江东等7个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检查。新增105所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我市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达473所。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市申报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19所,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23所。全面开展国家级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功举办了中美区域、宁波·奥克兰等教育合作交流会,签订了各类教育合作协议33项,在甬高校留学生规模达到2500人,比上年增长56%;推进“千校结好”行动计划,全市新增中小学姐妹学校78对。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人才开发。2013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8.2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148.3万人,比上年增长12.2%。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人、省“千人计划”专家41人,新评审出市“3315计划”人才47名、高端创业创新团队21个,引进海外工程师225名、国家高端外国专家6名。新增院士工作站15家,累计达69家;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博士、博士后总数近3800人。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3个,完成技能培训21.5万人次、技能鉴定13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2.4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3.4万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2013年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市)区,鄞州区和慈溪市分别成功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全年农村电影播放30000余场,演出戏剧6000多场次。创新形式推出“天然舞台”四大“演出季”等60场文化活动,参演人数达到8000余人,观众近50万人次。深化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全年文献传递176万余篇,文献下载1500余万篇。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举办讲座512场,受众已逾10万人次,成为深受宁波社会各界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大型原创歌剧《红帮裁缝》亮相国家大剧院,参加“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剧目展演”;《竹儿青青》、《兵站故事》等七个作品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占浙江获奖作品的一半,创历史新高。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国内首创的大型获知型娱乐综合体--宁波文化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全市有9个企业和2个项目入围2013-2014年度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动漫企业和动漫保护品牌,《少年阿凡提》被授予2013年国家动漫品牌。全年新增塔山遗址等9处国保单位,“国保”数量增至31处,继续位居全省第二,计划单列市第一。
 
卫生事业。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病床2.9万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6.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5.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2.0万人,注册护士2.0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0张、9.0人、3.4人和3.4人。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项目竣工,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市一院原医疗用房改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年末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52家,建成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33家,创建率达87.5%,居全省前列;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家,其中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参合人数为265.7万人,参合率达98.3%,人均筹资水平从2012年的565元增加到2013年的590元。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为184.14/10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4%,免疫预防服务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全年无偿献血7.1万人次,继续保持我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
 
体育事业。体育公共服务有效提升,市直属场馆定期免费开放率达到100%,98%的城区公办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建成各类球场173余个,更新健身路径530套,行政村体育健身路径拥有率达100%。江东区成功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区,宁海县、象山县顺利通过创强复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全民健身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指导市民科学健身,首次在东部新城举办了元旦万人长跑。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共有90名甬籍运动员进入决赛,获得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13枚,1人1次超亚洲纪录,2人2次破全国纪录,参赛人数、获得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下宁波参加历届全运会之最,涌现了一批优秀年轻体育人才,“省队市办”结出丰硕成果。2013年,我市运动员获得2个世界级比赛第三名;3个亚洲级比赛第一名,1个亚洲级比赛第二名,在全国赛事还获得29金24银26铜。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年共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50项,鄞州和北仑分别被总局授予全国最佳赛区和全国优秀赛区;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5.6亿元,创历史新高。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人口增长。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80.1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其中市六区人口227.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52‰、死亡率6.13‰。全市计划生育率95.9%,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89.1%,适度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流入流出育龄妇女信息掌握率97.5%。
 
居民收入。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29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34元,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76.7%和75.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05︰1缩小为2013年的2.03︰1,明显低于全国3.03︰1的平均水平。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685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15,增长9.6%。
 
社会保障体系。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08.9万人、346.3万人、231.7万人、283.4万人和245.5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34.6万人、19.7万人、15.5万人、13.2万人和12.4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突破330万。年末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人数为213万人.参保人数净增33.6万人。年末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万人,重点对象占比88.9%。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9万人。社保待遇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年人均养老金为2083元/月,增加148元/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增至1103元/月,增加55元/月;政策范围内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及特殊病种报销比例达到86.8%和72.3%。
 
民生保障。2013年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月人均525元提高到588元,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5万人,低保资金实际支出2.3亿元。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8.4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5亿元。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共支出资金980.3万元。养老服务社会参与有效扩大,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82家,养老床位26382张;全年新(扩)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83个,居家养老服务覆盖9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行政村。全年享受帮困助学政策学生达90.6万人次,受助金额累计8亿余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3年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60万平方米、18301套,竣工134万平方米、17427套,新增解决户数14069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洪塘的和塘雅苑等一批公租房小区如期建成投用,配租工作顺利完成。
 
慈善事业。2013年全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年救助支出4.3万元,增长18.1%,受助的困难群众达43.8万人次。至2013年底,全市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已达39.9亿元。累计救助支出27.6亿元,受助214.3万人次。全年共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1854次,参加服务的义工23341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达60035.5小时。
 
社会组织。年末全市共有6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77个镇、11个乡、64个街道办事处、663个居民委员会和2556个村民委员会。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建设。环境专项整治卓有成效,2013年中心城区完成绕城高速以内540平方公里“禁燃区”建设,累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139台;机动车排气防治工作实施高污染车辆限行,出台黄标车淘汰政策;继续深入开展电镀、印染、化工、造纸等十大重污染行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投入市级环保专项资金4600万元,关停830家不合格企业;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治理工作,保护区内38家污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完成北仑电厂、宁海国华电厂、象山大唐乌沙山电厂等10台机组720万千瓦脱硫设施断旁路,8台350万千瓦脱硝工程建设以及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建设宁波市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系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确保减排设施规范稳定运行。环境执法监管继续强化,出动执法人员近50482人次,检查企业27642多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45件,下达处罚金额5753万元。监测监控能力不断提升,完成10个省控大气自动站监测设备升级改造,建设全市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及时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继续开展各类生态环保创建活动,北仑区通过省级生态区现场考核,宁海县和象山县分别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
 
“平安宁波”建设。201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66起,死亡745人,受伤2855人,直接经济损失3007.9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9.4%、3.1%、9.1%和9.8%,四项事故指标连续第九年实现下降。加大食品药品检验力度,全年完成食品检测47870批次,完成药品监督抽验2515批,分别占全年抽检任务的110.3%和100.6%,其中检出不合格188批,阳性检出率为7.5%;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8124例,其中新的和严重的报告占46.7%。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1万次,共检查各类食品药品单位7.6万家次,药械、餐饮、保健品和化妆品共立案1532起,结案1419起,罚没款1627.3万元,没收物品货值金额共计161.4万元,移送公安案件23件。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97%和92%;健全防范处置欠薪机制,为2.4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8亿元;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全市受理劳动争议3.1万件,仲裁结案率达到93%,调解率达到73.6%。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35189件(人)次,下降3.6%,接待群众集体上访1327批17953人次,分别下降7.2%和7.4%。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1.8万件,调解成功11.6万件,成功率达98.4%,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34件、34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55件、504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