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宁波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2-04 11:09:16 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559次

宁波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2013年2月4日

201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克难攻坚,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总基调,有效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稳中缓升,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创新转型有效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0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16.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8.0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之比为4.1︰53.9︰42.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54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541美元)。

财政收支。2012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6.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5.5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14.9和13.5个百分点。在地方税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0.3%、11.3%、6.7%和-6.9%。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8.4亿元,增长10.4%,增速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48.5亿元,增长13.5%,增速快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6.2%,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0亿元,增长34.8%,增速最快;教育支出141.7亿元,占民生支出比重最高,达25.8%,增长20.4%,增速居第三位。

就业和再就业。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2万个,比上年增长2.7%,7.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4万人,分别增长17.4%和30.5%。全年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196.9万个,求职登记数109.1万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5%,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市场价格。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0.9和0.5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末位。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涨跌格局为“六升二降”:食品类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3%,烟酒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5.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为97.1%,工业品价格“进出倒挂”得以扭转。12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7.4%,降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第三位。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201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业200.0亿元,下降0.3%;林业11.4亿元,下降2.4%;畜牧业65.9亿元,增长4.9%;渔业137.5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5.7亿元,增长8.4%。受天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85.7万吨,下降4.9%。席草、葡萄、杨梅等经济作物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5.3%、7.2%和16.0%;生猪生产平稳,完成猪肉产量15.7万吨,增长5.9%。全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累计已达273家,其中产值(销售额)上亿元的达91家,年末市级龙头企业已获国家农产品名牌13件、浙江省名牌65件。

新农村建设。2012年全市共投入“百千工程”资金1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4.2亿元。累计2411个村启动村庄整治建设,占全部行政村的93%;建设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设施村132个。新增全面小康村45个,累计达479个。全年在70个欠发达村实施村庄整治,共投入各类资金3亿多元,实施建设项目836个,拆除危旧房31.6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125.6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36.5万平方米,村庄绿化25.1万平方米,村内河道整治4.4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农村住房“两改”建设投资194亿元,开工改造建设农村住房9.5万户,已完工4.6万户,面积633万平方米,四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房建设项目资金600亿元,完成农房改造建设面积2500万平方米。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3个,累计达35个,新增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15个,累计达91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71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4.2%和51.4%,解决农民就业4.3万人。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2012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962.1亿元,增长1.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5%。规模以上工业中产值前十位的行业共完成总产值8710.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568.6亿元,产值居各行业之首;汽车制造业增长16.8%,增速居前十位行业之首。全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419.3亿元,增长4.5%;重工业8542.8亿元,与上年持平。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2.6变化为1︰2.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32.5亿元,增长5.0%;实现利润520.3亿元,下降15.2%,实现利税总额1057.5亿元,下降8.3%。

工业创新转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2415.0亿元,增长10.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9.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20.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31.0亿元,增长4.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建筑业。201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25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72.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047.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快于上年4.0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306.8亿元,增长13.9%;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50.1亿元,增长21.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4.4亿元,增长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0.9亿元,下降40.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22.2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068.3亿元,增长22.1%。全年工业投资完成817.2亿元,增长22.3%,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7个百分点,扭转了多年低位徘徊的局面。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项目投资领先增长,全年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19.6%和94.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现代都市建设。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渐显成效,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铁路宁波站(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33个区块完成投资871亿元。城乡环境更新改造稳步实施,“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总体方案基本完成,启动段(姚江大桥到解放桥)基本建成;完成22个老小区整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投资8133万元;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42条,全年道路完好率90%以上,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中心城区道路清爽行动,市区两级落实保洁经费及配套资金3.6亿元,1195条道路实现常态保洁,机扫率从36.9%提高到75.0%。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日臻完善,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隧道已贯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地下站已全面开工建设;南、北环快速路进行柱墩和现浇箱梁主体结构施工;年内计划打通的21条“断头路”已全部贯通,完成18个支路卡口项目;全市共新建公共停车泊位4996个。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年内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8条,共有66条公交线路实行早班提前晚班延时服务;更新、投放公交车1220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520辆,是前两年总和的1.5倍,运力总规模超过6千标台,市区公交车中天然气公交车、空调车的比例分别达到21%和98%;更新和新增油气两用出租汽车1200辆,已有5座加气站可以向出租车提供加气服务,年末共有出租车5834辆。

五、贸易、旅游、会展

贸易业。2012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9.3亿元,增长15.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4.9亿元,增长1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4.4亿元,增长17.7%。在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商品类值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4.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7%,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0%,金银珠宝类增长19.0%、通讯器材类增长33.3%。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282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8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1.3亿元。

旅游业。2012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116.2万人次,增长8.2%;旅游外汇收入7.3亿美元,增长12.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748.3万人次,增长11.0%;国内旅游收入816.4亿元,增长15.2%。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70家,其中五星级19家,比上年新增1家;4A级旅游景区28处,比上年新增5处,5A级旅游景区1处。

会展业。2012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82个,其中举办展会150个,展览总面积达179万平方米。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慈溪国际会展中心、余姚中塑国际会展中心、宁海国际会展中心四大专业场馆共举办展会活动66个,展览总面积达129万平方米。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的举办,全年县级以上举办商务性会议(论坛)77个,节庆活动55个,比上年分别减少3.7%和5.2%。

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对外贸易。2012年全市完成口岸进出口总额197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965.7亿美元,下降1.6%。其中,出口614.4亿美元,增长1.0%;进口351.3亿美元,下降5.9%。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2520家,累计达19763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928家。私营企业完成出口305.5亿美元,增长8.8%,占全市自营出口额的比重达49.7%,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7%和3.6%。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0.0%,进口占全市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9.8%,同比分别提高1.4和1.7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2012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37个,合同利用外资53.1亿美元,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增长1.5%。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增长96.1%。引进世界500强工作初见成效,法国标致、美国康德乐等先后落户甬城,使我市引进的世界500强公司达38家。目前,这38家公司已在宁波投资兴办94家企业,总投资达92亿美元。

对外合作。2012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205家,核准中方投资额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实际中方投资额6.1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12.4亿美元,增长12.2%。

服务外包。2012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114.6亿元,执行额84.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8%和34.1%;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3亿美元,执行额4.1亿美元,分别增长39.8%和46.4%。年末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达723家,从业人员2.9万人。

国内合作。凝聚“宁波帮”力量,全力推进浙商回归引进和国内招商引资,组织邀请261名市外国内重要甬商回乡参加了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2012年实际引进内资5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完成省外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73.7亿元。立足宁波需求,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新增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49个,实际到位资金11.8亿元。创新“宁波周”活动,助推加快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完成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项目125个,协议总投资233亿元。援助贵州、万州、云和项目291个、资金1.06亿元。成功举办了“2012上海·宁波周”活动,以及深圳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团中央青年企业家协会代表、在沪甬商及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等“宁波行”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六届“西洽会”、第二十三届“哈洽会”、第十八届“津洽会”、第十三届“西博会”等国内重要展会。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产。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53亿吨,比上年增长4.5%;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45亿吨,增长6.5%。主要货类“二升一降”,铁矿石吞吐量8218万吨,增长14.6%;煤炭吞吐量6631万吨,增长1.1%;原油吞吐量5509万吨,下降14.9%。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0万标箱,达1567.1万标箱,增长8.0%,稳居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6位。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235条,其中远洋干线120条,近洋支线63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465班,9月份创下了1693班的最高月航班记录。内支线箱量首破百万标箱,达100.6万标箱,增长83.9%。完成海铁联运箱量5.95万标箱,增长27.5%。

交通基础设施。2012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81.5亿元。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建成通车,标志我市“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正式建成,全市进入“一小时交通圈”。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108.6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高速公路461.9公里,一级公路959.9公里,二级公路813.4公里,三级公路1549.7公里,四级公路6176.2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铁路建设难中求进,完成投资32.5亿元,铁路宁波站改建、货运北环线和北站迁建主体工程均全面展开,杭甬客专宁波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国际强港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10#和11#泊位、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工程、镇海港区通用散货码头等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3738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综合运输。2012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26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水路货运量1.41亿吨,货物周转量176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5%和4.7%;公路货运量1.66亿吨,货物周转量302.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8.4%和7.5%;铁路货物发送量1924.1万吨,下降11.3%;机场货邮吞吐量9.1万吨,增长6.4%。全社会客运量2.8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43.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4.4%和3.5%;铁路旅客发送量1118.7万人,增长1.1%;民航旅客吞吐量526.7万人次,增长5.0%。

八、银行、证券、保险

2012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3%,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0.8%。

银行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602.3亿元,增长1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961.0亿元,增长12.0%。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21%,比年初上升0.32个百分点,贷款质量整体保持平稳。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266.5亿元,增长8.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60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3家。

证券业。2012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4494.9亿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9856.2亿元,下降29.0%。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9.7亿元,下降12.3%。期货代理交易量6166.4万手,代理交易额41991.5亿元,分别增长183.7%和59.8%。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93.2万户,增长4.7%。年内新增期货营业部4家,年末全市共有58家证券营业部,2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31家期货营业部。年内新增上市公司5家,实现IPO融资51.6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3家。

保险业。2012年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高于全国8.0%的平均增幅。其中,财产险86.2亿元,增长11.6%;人身险78.5亿元,增长10.0%。保险业累计赔款和给付64.3亿元,增长33.4%,高于全国20.0%的平均水平。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1.9亿元,增长38.5%,人身险赔付支出12.4亿元,增长15.4%。年末共有50家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较上年增加4家,其中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22家。保险业资产总额突破300亿,达到311.0亿元,较年初增长20.1%。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由宁波大学为主完成的“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我市首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年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3项。全年专利申请量73647件,授权量59175件,比上年分别增长54.8%和58.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65件,增长27.1%。全市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8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12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0家。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6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新增市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1家。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56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4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试点企业52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6家。年末限额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25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9.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5%和20.8%。

教育事业。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064所,在校学生总数133.1万人,教职工总数10.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约7.6万人。全市累计义务段标准化学校达到492所,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69.5%。学前三年幼儿纯入园率保持在99.7%以上,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保持在99.1%以上,普职比为1:1。年末全市共有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072所,在校(园)生约32万人,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生数的28.4%,有约6.9万名义务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甬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4.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比为60:40;在甬研究生达到6700人;全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2人。全年有240余家单位开展培训工作,培训项目180多个,完成培训8.1万人。完成成人“双证制”培训毕业人数8445人,农村预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数2323人。

人才开发。2012年新增各类人才14.5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0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1.2万;高技能人才21万;硕博人才3.3万;海外留学人才超过3500人。高层次人才开发计划加快推进。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千人计划”5名、省级“千人计划”28名、市“3315计划”34名。选拔推荐国家特殊津贴人选8名,新增省151工程重点资助人选2名、第一层次人选4名、第二层次人选23名。确定首批市级领军和拔尖培养人选605名,新储备中高层次人才近4200名。产学研平台建设成效显着。新建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17家,总数达到63家,累计招收博士后302名,全面完成博士后“135”计划。新增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40家、省级团队4家。建立首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建成首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全年各级文化部门共组织举办精品展览、公益讲座、高雅艺术演出各500多场,送电影下乡25000多场、送戏下乡2500场,为1100多艘渔船新装广播电视,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家书屋”,我市“零门槛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书香宁波”专题在《新闻联播》播出。城乡文化活动更趋活跃,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等多项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首个大型城市音乐欢唱活动---“2012阿拉音乐节”、第四届全民读书月、第五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形成了以国家级高水平文化活动为引领、市区(县)联动的节庆文化品牌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再获丰收,音乐剧《告诉海》、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动画电视系列剧《少年阿凡提》、纪实文学作品《主义之花》四部优秀作品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获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甬剧《宁波大哥》获“中国现代戏研究会突出贡献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国舞台机械设备领域内唯一一家获评企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市第四家文化类上市公司。全年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影院6家,年末共有多厅影院23家;全年引进电影112部,其中国产影片80部、国外影片32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病床2.8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9万人,注册护士1.8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8张、8.4人、3.3人和3.1人。年末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51家,建成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31家,创建率达86.8%,居全省前列;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其中国家级4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参合人数为292.8万,参合率达97.7%,人均筹资水平从上年的396元增加到565元。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着。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为189.81/10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6%,免疫预防服务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全年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0,首次实现零死亡,婴儿死亡率2.9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5%。,均稳定在较低水平。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无偿献血70016人次,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比例为104.2%,继续保持我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

体育事业。开展“体育系统直属场馆公益开放”活动,市民参与健身热情高涨,仅局属各大体育场馆已有近10万人次参与免费健身活动。全年有12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省体育强镇,4个街道51个社区成功创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维护力度加大,全年更新体育健身路径586条,新建各类球场200个。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培训广播体操指导员(志愿者)500多名,举办各级各类广播体操比赛30多场次,使第九套广播体操成宁波市民健身新热点。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着提高,征战奥运成绩取得新的突破,共有李金子、董程、汪顺、单丹娜、李玲等5名运动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获得了首枚奥运会女子拳击奖牌和2个第五名,加上输送到中国武警总队的女拳选手任灿灿,参赛人数超过了历届奥运会。另外,2012年我市运动健儿还在各级大赛中分别获得2个世界冠军、9个亚洲冠军和24个全国冠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年全市共举办了42项国家级以上赛事,11选5成功上市助推体彩销售再上新台阶,销量首次超过13亿元,超过温州,跃居全省第二。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人口增长。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77.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27%。,其中市区人口226.1万人。人口出生率8.65%。,人口死亡率6.56%。,人口自然增长率2.09%。。

居民收入。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75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82.3%和69.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2.06︰1缩小为2012年的2.05︰1,明显低于全国3.10︰1的平均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新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9.9万人、21.6万人、15.6万人、16.9万人和18.4万人,年末参保人数分别达474.3万人、326.6万人、216.2万人、270.2万人和233.1万人。年末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人数为179.4万人,全年参保人数净增22.6万人。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1万人和18.1万人。本地户籍人口养老保障参保率达到83.4%。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增加223元,人均每月达到2048元。医疗补助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及特殊病种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5%和70.4%。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市级统筹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发放社保卡突破200万张。

民生保障。年末全市共有城乡低保39355户59483人,支出低保资金2.3亿元。全市农村五保对象5224人,集中供养人数4990人,集中供养率为95.5%,城镇“三无”对象1380人,集中供养人数1353人,集中供养率为98.0%。养老机构年内新增床位2468张,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0个,床位33168张。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2年全市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40.3万平方米、1885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6.1万平方米、10269套;竣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202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货币补贴3721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住房保障目标任务。

慈善事业。2012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募集善款4.4亿元,救助支出3.6亿元,受助的困难群众有35.5万余人次。至2012年底,全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34.3亿元,累计救助支出23.4亿元,受助170.5万余人次。全年共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参加服务的义工6000余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达13000小时。

社会组织。年末全市共有6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78个镇、11个乡、64个街道办事处、533个社区、106个居民委员会、2567个村民委员会。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建设。实施城市“禁燃区”建设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累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465台,市六区四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正式上线运行。强化饮用水源等重点水域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排查各类水库127座,建立各类污染源工作台账;建成太阳能生化减量处理设施400多座、分散式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环境执法监管继续强化,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2748人次、检查企业21867家次,立案查处企业938家,罚款总额4208.6万元,个案处罚额度4.5万元。监测监控能力不断提升,3月25日起在全省率先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中心城区PM2.5实时监测数据,11月16日起发布所有8个国控点位空气质量指数(AQI)。全年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企业568家,其中关停淘汰64家;淘汰落后设备4500台(套),节能42.8万吨标煤,累计减少CO2排放107万吨、COD排放719吨、SO2排放2231吨、氨氮排放32吨、氮氧化物排放1561吨。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工作,全年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个,面积11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75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60万平方米。2012年宁波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验收,慈溪市、鄞州区通过省级生态市(区)考核验收,宁海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

“平安宁波”建设。201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578起、死亡778人、受伤3136人、直接经济损失4315.7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3%、5.2%、8.3%和8.2%,连续第八年实现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同比下降。积极推进食品监管体制建设创新,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全年完成食品定量检验53715批次,为全年计划任务的127.9%。加大药械市场监管力度,全面实施新版GMP,完成辖区18家原料药、制剂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面100%。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药械保健食品广告98件,其中移送工商部门处理的67件,行政告诫31件;药械及餐饮案件立案共1112件,结案979件,移送公安8件,没收违法生产经营各类货值金额108.9万元,罚没款总计1544万元,罚没款和移送案件数均为历年之最。积极打造“无欠薪宁波”品牌,和谐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已筹集工资支付保证金15.0亿元、欠薪应急周转金1.5亿元,全年处理劳动违法案件3385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5.7万份,为3.3万名职工追回被拖欠工资2.0亿元。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36503件(人)次,接待群众集体上访1431批19388人次。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26447件,调解成功124658件,成功率达98.6%,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25件、32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换为刑事案件135件、779人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