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嘉兴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1 15:11:20 来源:嘉兴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304次

嘉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

(2011年3月11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滨海开发、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努力化解要素制约,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市综合实力显着提升、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体实现稳定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96.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3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12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827.58亿元,增长12.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7410元(9958美元),增长13.1%。“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年均增速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3%、12.7%、13.5%,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7.3:58.8:33.9调整为5.5:58.5:36.0。

二、农业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0.07万亩,比上年减少1.91万亩,粮食总产量134.44万吨,下降1.1%。经济作物种植保持稳定,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0.83万亩,比上年增加4.31万亩,蔬菜总产量242.83万吨,增长5.9%;油菜籽种植面积45.78万亩,比上年减少4.70万亩;果用瓜种植面积16.84万亩,比上年减少0.18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64万亩,比上年增加0.66万亩。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58.62:41.38调至58.59:41.41。

畜牧业形势有所好转。全年全市生猪饲养量777.25万头,比上年增加6.53万头;家禽出栏量4204.36万只,增长6.7%;肉类总产量39.77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18.13万吨,增长3.4%,水产养殖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水产品品种继续增加。

现代农业继续发展。全市有种子种苗基地72个,引进新品种309个;制定农业标准56项,有40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建成各类休闲农业园区9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6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有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7524家,比上年增加44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3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035.31亿元,增长39.1%;完成出口交货值1193.50亿元,增长29.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9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利税总额456.45亿元,增长43.7%,其中利润总额311.10亿元,增长61.5%。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272.69分,比上年提高37.6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8.01%,总资产贡献率11.43%,资本保值增值率122.72%,成本费用利润率6.74%,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上年8.80万元/人提高到11.67万元/人,资产负债率由上年59.5%下降为59.3%,亏损率由上年8.1%下降为4.2%。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19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2%,占全市生产总值51.9%,是2005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3%。

2010年,全市建筑业(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不包括工业类企业)完成总产值5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完成房屋施工面积6335.1万平方米,增长41.9%,竣工面积2210.3万平方米,增长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2.49亿元,增长21.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11.74亿元,增长20.0%;第二产业投资额743.0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额607.69亿元,增长34.6%。“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5459.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年均增长16.6%。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70.75亿元,比上年增长44.6%;房屋施工面积2746.7万平方米,增长24.7%;房屋竣工面积612.5万平方米,增长21.3%,销售面积597.1万平方米,下降12.4%。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8%,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竞争性行业投资占主导地位。

全市限额以上投资当年施工项目3887个,同比增长8.0%;当年新开工项目2275个,增长9.0%;建成投产项目1851个,增长0.5%;新增固定资产869.8亿元;列入重点工程在建项目93项,完成投资总额213.44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10年,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市场零售额691.78亿元,增长19.3%;农村市场零售额107.58亿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4.29亿元,增长19.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5.07亿元,增长17.2%。“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8.9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年均增长17.1%。

201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14个,商品交易额(不含网上交易额)824.08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由2005年的41个增至54个,超10亿元市场由2005年的10个增至16个。

2010年,市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0%。从八大类情况看,食品类价格上涨7.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6.6%;居住类价格上涨7.2%;交通和通信上涨0.5%;衣着类商品价格下跌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3%。

全市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1%。市区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1.7%,涨幅比上年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新建房价格上升24.1%;二手房销售价格上升14.2%。全年房屋租赁价格上涨3.1%;物业管理价格上涨5.0%。全年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09.0%。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值22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出口总值160.41亿美元,增长30.0%;进口总值67.80亿美元,增长39.3%。机电、服装及纺织类等产品居出口商品主导地位,机电产品出口48.90亿美元,增长47.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0.5%;服装类产品出口36.70亿美元,增长12.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2.9%;纺织类产品出口26.39亿美元,增长28.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6.5%。“十一五”期间,全市出口总值累计达633.36亿美元,年均增长17.9%。经济外向度有所下降,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为67.3%,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为47.3%,分别比2005年下降2.9和2.5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0家,比上年增加45家;合同利用外资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实际利用外资16.10亿美元,增长20.6%。“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71.89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新办境外企业36家,投资总额15913万美元,增长55.3%,全社会外派劳务466人次。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100个,实际到位内资182.5亿元,增长29.4%。

全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136.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6.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1%和29.3%。其中,接待外国、港澳台游客66.41万人次,增长19.3%,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18.0%;接待国内游客3070.14万人次,增长23.2%,国内旅游收入280.62亿元,增长30.0%。接待海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1.2倍和1.6倍。

七、交通和邮电

全市城乡面貌发生显着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副中心城市和新市镇的服务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外高速化、对内快速化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新增高速公路2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72公里增至196公里。港口开发和航道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全市新增万吨级泊位11个,新建改建航道857公里,市域天然气管网贯通供气。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1224公里,公交通村率达到100%,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达到131个。

2010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不含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198.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公路周转量73.71亿吨公里,增长39.7%;全年旅客周转量(营业性车辆)34.75亿人公里,增长35.7%。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4431.7万吨,增长27.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47.6万吨,增长27.4%,货物集装箱35.02万标箱,增长73.0%。

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0.5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16亿元,下降0.7%;电信业务总量66.40亿元,增长6.6%。2010年末,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63.0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4.2%,其中住宅电话用户91.1万户,下降1.1%;移动电话用户468.22万户,增长10.3%;互联网络用户79.83万户,增长23.4%。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6.83亿元,增长24.8%,增幅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9%和21.5%。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526.61亿元和261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和20.5%,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6.9和14.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1.29亿元,增长17.8%,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22048元增至47462元,年均增长16.6%。

2010年末,全市上市公司22家,发行股票23个,累计募集资金169.33亿元。全市拥有证券账户40.45万户,新增4.64万户。全年全市证券交易额5610.7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股票交易额5445.70亿元,增长17.9%;基金交易额55.55亿元,增长90.0%。全市期货交易额6829.33亿元,增长71.6%。

全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6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21亿元,增长33.6%;人寿险保费收入42.28亿元,增长23.0%。全年赔付额10.52亿元,增长11.9%。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9.94亿元,增长13.4%;人寿险赔付金额(剔除期满给付)0.58亿元,下降8.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565所,在校生67.58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8.12万余人;普通高中36所,在校生7.04万人;初级中学119所,在校生13.68万人;小学215所,在校学生22.55万人。初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达98.50%,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普通高校招生15814人,毕业学生10861人,同比增长38.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人数4.3万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人数1203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班学生1035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收学生1689人,毕业班学生1646人。农村各类文化技术培训74万多人次。全市各类民办学校达33所,在校学生5.1万人。

2010年末,全市拥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8个,全市人才资源总量70.96万人,比上年增加6.62万人,增长10.3%。全年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07项,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2项。技术市场发展平稳,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交易金额2.35亿元,交易合同数432项。

全市高新园区入驻企业456家,技工贸总收入189.18亿元,利税总额20.47亿元,引进外资项目50个,合同利用外资3.34亿美元。年末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37家,比上年增加107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由2005年的12.3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75.63亿元,年均增长43.8%;2010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2.1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2010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所1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69个,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总藏量422万册。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4家,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100%,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0%。

全年全市影视文化艺术创作成就突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少儿合唱《爷爷的老街》获得国家级奖项,摄影作品《清明胜似年》、戏曲《北地王》等获省级奖项。全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和村级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广场文艺演出270场次、电影下乡放映达9676场次,戏曲歌舞下乡演出978场次,观众人数达68.6万人次,嘉兴大剧院引进各类演出101场次,观众人数达10万余人次。

2010年,全市成功承办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嘉兴代表团获得168.5枚金牌、89.5枚银牌、139.5枚铜牌和总分3974分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数、总分均列全省第四名。全年全市共组织举办综合性健身活动达350次,参加人数约21万人次。

2010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7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47个;拥有各类医疗卫生工作人员26132人,其中医生7865人,注册护士8181人,医疗床位1492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3名,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37张。全市无偿献血42231人次,献血量1379.97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41.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7.80%。,死亡率7.14%。,自然增长率0.67%。。全年迁入人口3.93万人,迁出人口2.18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5.13%。。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年末,全市有职业介绍机构105家,全年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活动628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55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0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84万户,保障人数3.5万人。城市人均低保收入由上年的2532元提高到3296元,农村由1628元提高到1963元。全市投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804万元,同比增长20.1%,提供城乡各种社会救济1.8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0.71万人次。

2010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9.19万人,同比增长10.9%,全年共发放养老金36.5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7.75万人,增长14.1%;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7.4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收养类福利单位99个,拥有床位13606张,同比增长20.0%;收养老人、残疾人、孤儿等各类民政服务对象6081人,增长2.8%。

据抽样调查,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87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365元,增长13.2%,实际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559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74元,增长8.7%。“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8.2%和9.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5年的36%、37.5%下降为32.9%和33.0%。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建筑面积69.08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3.5和7.6平方米。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99.56%,农村农户改厕率97.60%。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0年,全市水资源总量30.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5%;人均水资源量879.4立方米,增长12.8%;全市平均降水深1445.1毫米,增长10.8%;全年全市总用水量约19.6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2010年全市累计新增装机容量142万千瓦、500千伏以上变电容量425万千伏安。

全年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13万吨,完成管网铺设和改造931公里,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和提升绿化面积15万亩,清淤疏浚河道1.1万公里,市控断面劣五类水体比例由72.1%下降到39.1%,市区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市188家重点能耗企业(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全年消费能源616.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全市单位GDP能源消费量降低率完成预期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削减目标任务。

建设“平安嘉兴”取得新进展。2010年,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5.57%,已连续6年稳定在90%以上。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628起,比上年减少54起;死亡人数403人,比上年减少32人;直接经济损失1981.97万元,比上年减少85.39万元。

注: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