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杭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2-25 14:16:44 来源:杭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792次

杭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

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

2011年2月24日

2010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积极推进“一化七经济”,努力破解“七难问题”,促进了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94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844.47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893.39亿元,增长12.3%。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8398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86642元,分别增长9.7%和11.4%,按国家公布的2010年平均汇率折算,分别达到10103美元和12797美元。“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0:50.8:44.2调整为2010年的3.5∶47.8∶48.7,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非公经济

初步测算,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持续活跃。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16.17万户,增长14.7%,从业人员145.59万人,增长11.2%;个体工商户29.88万户,从业人员65.31万人,分别增长5%和15.3%。

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4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1.34亿元,增长28.9%。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56.92亿元,增长4.2%;营业税221.31亿元,增长25.4%;企业所得税248.08亿元,增长32.8%;个人所得税98亿元,增长22.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支出134.73亿元,增长2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94亿元,增长31.7%;医疗卫生支出41.71亿元,增长28.9%;环境保护支出13.86亿元,增长42.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8.29亿元,增长29%。

市场价格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升二降”格局(见下表)。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项目 2010年 2009年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9 98.6

1.食品 107.3 101.7

2.烟酒及用品 101.9 100.7

3.衣着 98.0 100.6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3.6 100.9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5.5 100.6

6.交通和通信 99.8 95.2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2 96.9

8.居住 105.8 91.8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1%。

劳动就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0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96万人;再就业培训6.9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2.99%下降为2.19%。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89.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23.88万人,非农业人口365.24万人。按公安部门统计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1‰。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35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1075元,增长12.3%,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为2189元、1651元,增长2%和3.4%,转移性收入8896元,增长13.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219元,比上年增长8.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186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267元,增长13.3%。 “十一五”时期,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6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辆、空调器214台、移动电话193部、家用电脑99台、微波炉79台、淋浴热水器99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1.22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6辆、空调器111台、移动电话213部、家用电脑44台、微波炉29台、淋浴热水器84台、洗衣机85台、电冰箱98台。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990.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6.4%。

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纳入)养老保险(保障)人数达490.27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城乡老年居民不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52.3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53.56万人,增加38.46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43.98、314.95、228.5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8.3、40.8、28.73万人。全市新增廉租住房保障4188户,其中市区3188户。市区经济适用住房覆盖面扩大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公开销售经济适用房7742套,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100元,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为880元/月,分别比上年提高140元和112元。

社会福利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217所(不含社会办农村敬老院),比上年增加10所,床位24170张,收养人员17620人,分别增长15.5%和29.6%。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964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73609人。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为95.9%和99.6%。开展第十次“春风行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4493.18万元。

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地铁一期24个车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盾构区间工程已有33段隧道安全贯通,累计掘进58.5公里。沪杭高铁开通,杭甬、宁杭、杭长高铁和东站枢纽工程进展顺利。市区钱江铁路新桥主桥合龙。秋石快速路一期、留石快速路二期等快速路建成通车,半山隧道完成主体结构,九堡大桥成功合龙,庆春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完成144条背街小巷、305个庭院1335幢房屋庭院改善项目,实现了路平、水畅、灯明、环境整洁舒适。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公用事业

全年杭州电网建设投入35亿元。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项目30项,投产43项,变电容量为320万千 伏安,线路154公里。至2010年底,杭州电网拥有110千伏以上变电所215座,变电容量4159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达到521.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3.5亿千瓦时,增长12.4%。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20万立方米。年末市区居民家庭天然气用户62.9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4%;城区新辟公交线路15条,更新公交车508辆,公交空调车比例达95%。主城区与五县(市)实现了公交一体化。至年末,市区免费单车布点2419个,投放自行车由上年末的5万辆增加至6.35万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保护

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减少3.0%;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9.5%和98%。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89.3%提高到92%;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由上年的60.7%提高为73.2%。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4天。至年末,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3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0%。

安全生产

全市发生四大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5.7%、5.1%、2.7%和4.0%。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5人,比上年下降15.3%。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9.1%。

四、农业

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169.88亿元,林业产值32.93亿元,牧业产值70.56亿元,渔业产值34.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8.9%、9.8%和7.2%,“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8.4%、7.2%、7.3%和5.2%。全年粮食总产量100.25万吨,比上年下降6.5%;水产品产量20.89万吨,肉类31.79万吨,禽蛋14.47万吨,水果77.7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0%、2.8%、1.1%和0.6%。

全年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和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79.58亿元,水果、干果、蚕桑、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9.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7.8%,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68.7%提高到69.4%。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50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实现全部工业销售产值12821.87亿元,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114.53亿元,增长24.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511.58亿元,增长20.3%,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602.95亿元,增长2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180.12亿元,增长38.8%,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7.3%提高到19.4%。

工业效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实现利税12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利润753.48亿元,增长51.6%。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72%。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8%。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331家,完成施工产值258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29万平方米,增长1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33万平方米,增长18.5%。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3.13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51.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20.8%。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687.58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投资1960.1亿元,增长24%。“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0170.15亿元,年均增长13.1%。

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6%。房屋施工面积6227.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9%;竣工面积1100.18万平方米,增长31.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88.3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1%,其中住宅销售797.59万平方米,下降39.3%。

七、国内贸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74.24亿元,增长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84亿元,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17.12亿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28.96亿元,增长18.4%。“十一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0%。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23.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进口总额170.18亿美元,增长28.6%;出口总额353.37亿美元,增长30.0%。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36.6亿美元,增长3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77亿美元,增长38.9%。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77.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加工贸易出口74.58亿美元,增长26.3%。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出口98.16亿美元,增长27.8%;对日本出口31.47亿美元,增长26.8%;对美国出口71.41亿美元,增长23.7%。“十一五”时期,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231.75亿美元,其中出口1523.2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2.3%。

对外合作

至2010年末,全市累计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599个,其中非贸易企业200个。全年境外协议出资16.94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5.1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1倍和13.3倍。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5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5%。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

利用外资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45项,合同利用外资77.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实际到位外资43.56亿美元,增长8.5%。全市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7个,总投资84.32亿美元,合同外资54.1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71%和70.2%。至2010年末,共有82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30个项目。

引进内资

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5847个,协议资金149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到位资金65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合同引进外资25.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33.7%和36.4%。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利税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

2010年,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2.59亿吨,比上年增长18.5%;旅客运输量3.3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60条,其中国际航线30条,港、澳、台航线8条;全年民航旅客进出港达到1706.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53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26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2千米。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由上年的98.5%提高到99.1%。机动车辆持续增长,年末全市社会机动车拥有量达183.2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94.24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6.1%和31.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讯

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邮政特快专递辐射98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国内特快业务1300.29万件,比上年增长11.3%;国际特快业务30.04万件,比上年下降35.1%。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365.74万户,比上年下降6.4%,移动电话用户为1236.38万户,增长20.2%;计算机宽带用户达到212.51万户,比上年增长34.4%。

旅游业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75.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接待国内游客6304.89万人次,增长23.8%。旅游总收入达到1025.7亿元,增长27.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9亿美元,增长22.5%。市民出境旅游人数为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9%。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504家,比上年增长18%;星级宾馆达到23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8家,增加2家;A级景区30个,其中5A景区2个,新增1个。“十一五”时期,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1%。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084.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贷款余额15078.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426.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3%。“十一五”期间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0.4%、22.2%。

资本市场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9家,共募集资金258.27亿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83家,实现上市融资818.6亿元。

保险

全市保费收入20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11亿元,增长34.7%,人身险保费收入120.83亿元,增长22.4%。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48.98亿元,下降1.8%,其中财产险35.06亿元,增长14.1%,人身险13.92亿元,下降27.3%。“十一五”期间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2.8%;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

2010年末,全市共有小学408所,在校学生45.39万人;初中245所,在校学生23.6万人;普通高中72所,在校学生11.7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8.3%,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由上年的99.1%提高到99.3%,其中优质义务教育、优质高中招生比例分别由上年的70%、78.5%上升到75.9%和81.2%。普通高等院校37所,在校学生43.4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3.9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2%和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3.6%提高到55.7%。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纳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9.25万人。全年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3.69亿元。

科技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9745件,专利授权量2648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70.8%。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94家,累计达到3776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637家,其中省级228家;企业技术中心501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136家。年内新增10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88个。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

2010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1个,公共图书馆16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全年获国家级和省级文艺、广播影视、动漫类奖82项。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15.2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134.79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7%和29.1%。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88%和99.92%。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二届西湖博览会等重大文化活动。

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63个,其中医院152个;拥有床位4.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5万张,分别增长2.5%和6.1%。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万人,注册护士2.3万人,分别增长3%、1.3%和9.5%。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9.7%提高到99.9%,自来水受益人数达437.6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3%,乡镇覆盖率达100%。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上年的3.81‰、5.1‰下降到3.37‰、4.36‰,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由上年的7.26人下降为6.8人。

体育

杭州籍运动员获第十六届亚运会9金3银1铜奖牌。成功举办“冲浪中国”嘉年华系列赛、横渡钱塘江、世界汽车飘移大赛、驻华外交官休闲赛、世界电子竞技大师赛,西湖国际马拉松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年新增全民健身点474个,新安装器材5837件。积极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组织承办或协办第六届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第七届杭州市老年人运动会等活动60余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经济增长持续平缓,城市竞争力面临周边城市的严峻挑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度较大;物价持续上涨,停车难行路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数据待杭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