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衢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7 16:02:50 来源:衢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21次

2006年,衢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努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全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8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6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45.28亿元,增长12.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3.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0.0%,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18.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2.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5.0:46.3:38.7变化为13.3:48.9:37.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15600元,合1950美元,比上年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五涨三降”格局,上涨的五大类为:居住类上涨5.8%,涨幅继续保持首位;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食品类上涨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4%。下降的三大类分别为:衣着类下降4.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8%,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5.1%;有色金属材料类上涨42.3%。市区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3%,其中住宅价格上涨3.7%,增幅比上年下降6.1个百分点。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7万个,有9375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总体情况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投资规模扩张难度加大;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紧缺;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0.3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1.44千公顷,增长0.8%;油料播种面积26.47千公顷,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31.42千公顷,增长3.1%;果用瓜种植面积5.25千公顷,增长102.2%。

全年粮食总产量83.33万吨,比上年增加1.91万吨,增长2.3%;油料产量3.99万吨,增长0.7%,蔬菜产量71.39万吨,增长4.6%,食用菌产量13.54万吨,增长12.4%;果用瓜产量15.92万吨,增长121.0%。水果总产量80.29万吨,增长47.4%,其中柑桔总产量62.49万吨,增长37.3%。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7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426公顷;森林面积60.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97%。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7.98万吨,比上年下降4.6%,其中猪肉16.21万吨,下降5.0%。全年生猪出栏281.74万头,下降3.5%;家禽出栏1268.21万只,下降1.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3.54万吨,增长9.3%,蜂蜜产量23401吨,增长21.7%,牛奶产量4286吨,增长4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2.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产值425.13亿元,增长32.5%,其中:重工业321.55亿元,增长32.0%;轻工业103.57亿元,增长34.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16.77亿元,增长32.7%,产销率达到98.04%。全年完成工业出****货值42.81亿元,增长21.6%。

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813家,比上年增加66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3家,增加8家。大中型企业53家,当年新增5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完成产值1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机械行业完成产值80.14亿元,增长33.9%;建材行业产值43.07亿元,增长38.3%;黑色金属冶压业29.85亿元,增长35.0%;造纸行业产值20.52亿元,增长47.5%;纺织业产值15.57亿元,增长31.1%;电力产值34.19亿元,增长25.6%。

化工行业中硫酸产量30.16万吨,比上年下降2.0%;烧碱产量37.26万吨,增长22.4%;尿素产量5.12万吨,增长12.6%。机械行业中空压机产量21.26万台,增长3.8%;轴承产量4440.69万套,下降5.9%。建材行业中水泥产量1630.1万吨,增长29.3%。黑色金属冶压业中钢材产量51.63万吨,增长1233.4%。造纸行业中机制纸产量35.31万吨,增长28.5%。纺织、服装类产品中纱产量7.21万吨,增长29.4%;服装产量1686.5万件,增长6.6%。食品类产品中乳制品产量2.26万吨,增长132.6%。全年发电量40.72亿千瓦时,增长3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7.27亿元,增长51.3%,其中利润20.6亿元,增长80.2%。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227.9分,比上年提高34.3分,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7%。全市具有三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20家,年末从业人员6.44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施工面积9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93.9万平方米,增加 124.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5.88亿元,增长20.2%。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91亿元,增长36.1%。第二产业投资115.96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投资127.01亿元,增长15.6%。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7个行业的投资增幅在30%以上。有八类行业年投资额超5亿元,其中:木材加工业完成投资6.56亿元,增长19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投资7.46亿元,增长33.6%;化学工业完成投资17.21亿元,增长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8.25亿元,与上年持平。

全市完成园区建设项目投资7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高新技术、科技类园区投资15.45亿元,经济开发区投资57.97亿元,工业专业园区投资5.26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8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37.65亿元,增长4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6.09亿元,增长27.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4.54亿元,下降13.1%;教育设施投资3.96亿元;电信及信息传输业投资2.02亿元。

全市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67个,完成投资88.67亿元,比上年增长3.5%。竣工项目54个,杭新景高速龙游支线、龙丽高速龙游段、50万伏信安输变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住宅投资30.94亿元,增长14.1%。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545.6万平方米,增长10.0%;竣工面积180万平方米,下降5.7%;销售面积18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157.14万平方米,增长27.0%,商业营业用房12.7万平方米,增长37.9%。商品房实际销售额43.67亿元,其中住宅35.26亿元,增长36.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6.97亿元,增长14.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6.89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8.93亿元,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66亿元,增长12.8%;其他行业零售额4.26亿元,增长0.8%。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4亿元,增长21.3%。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8%,日用品类增长9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0%,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1.5%。受国家几次对药品的调价,我市类中西药品类销售小幅下降,同比下降5.3%。

全市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19个,实现成交额123.58亿元,同比增长15.2%。超十亿元市场有3家,其中衢州农贸城、龙游交易城两个市场的成交额进入全省百强之列。相继引进了沃尔玛、联华旗舰店、金柏丽、国美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农村“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6.3%和81.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39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6%。其中:出口46350万美元,增长43.1%;进口17624万美元,增长108.4%。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276家,比上年增加47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75家。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95家, 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5家, 10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7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6家、9家和2家。

全市对美国、欧盟和香港三大传统市场出口额分别达到8351、6817和5280万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44.1%,分别增长61.9%、10.6%和130.5%。外贸出口的国家(地区)达156个,同比增加19个。

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9135万美元,增长3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90万美元,增长79.4%;化工医药产品出口1.23亿美元,增长45.3%;服装和纺织品出口6800万美元,增长12.7%;农产品出口3334万美元,增长24.9%。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9家,其中外资企业21家,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241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合同利用外资12109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3985万美元,增长3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8743.4万吨,比上年增长14.3%。其中:铁路587.8万吨,增长17.2%;公路8151万吨,增长14.1%;水运4.62万吨,增长4.8%。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6975.6万人,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铁路195.19万人,下降5.6%;公路6773万人,增长13.3%;水运4.42万人,下降1.3%;民航3.01万人,增长242.0%。

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27万辆,比上年增长10.6%。载客汽车2.74万辆,载货汽车1.39万辆;私人汽车3.36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2292辆,分别增长27.3%和47.8%。全市摩托车拥有量18.09万辆,增长13.1%。

年末全市各类公路里程6514公里,其中村道3246公里;高速公路157公里,其中当年通车56公里。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境内铁路里程91.3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年完成国内邮政特快业务28.12万件,增长17.6%;国际邮政特快业务7545件,增长15.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88.9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62万户,增长12.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4.59万户,增长23.3%。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由上年末的63.5部/百人提高到74.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6.64万户,增长18.7%。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5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国内旅游收入34.44亿元,增长24.2%。全年入境的旅游者人数4.15万人次,增长51.2%。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1.85万人次,增长74.5%;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30万人次,增长36.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10万美元,增长52.3%。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39家,客房总数3380间。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8.4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17.5%。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1.9%、17.6%、24.2%和25.6%。全年实现财政支出43.68亿元,同比增长17.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3.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29.96亿元,增长15.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5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55.98亿元,增长14.0%。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27.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67亿元,增长15.0%。

全市五家证券机构证券交易量238.48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佣金收入4985万元,同比增长163%;期末保证金余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42%;托管市值15.71亿元,同比增长31%。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15亿元。

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9.97亿元,增长13.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6.77亿元,增长11.2%;财产险保费收入3.20亿元,增长17.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0267万元,增长11.6%,其中:寿险业务赔款2611万元,下降3.7%,给付5292万元,增长12.4%;财产险赔款22364万元,增长1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普通高校1所,在校生918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在校生39550人。普通高中28所,在校生42828人。普通初中98所,在校生86712人。小学326所,在校生15.55万人。特殊教育3所,在校生274人。全市拥有幼儿园1202所,在园幼儿6.59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88%和99.97%,其中女生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91%和99.97%;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1.3%,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4.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9%。

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4.61%,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07%,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1%,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7.76%。

全市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其中当年新增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2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9个。全年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项。专利申请受理487项,专利申请授权215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转让合同53项,成交金额1571万元。

年末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9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960台(件),其中: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4162件,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6621件。全年检验特种设备5140台(件),其中:电梯753台,压力容器1611台。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7个,面积10492平方米,藏书量77.1万册;博物馆3个,面积18350平方米。年末全市有县以上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16%。全市有电视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34.7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100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53%。全市年放映电影5869场,观众人次96.16万人,票房收入262.8万元。全市日均发行《衢州日报》5.14万份,《衢州晚报》5.32万份。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7个,面积15712平方米。全市馆藏档案全宗979个,共计47.29万卷、35146件。全年查阅档案4789人次,31955卷(件)次。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19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5个。实有各类病床床位620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732张。卫生技术人员7253人,其中:执业医师2983人,执业助理医师569人,注册护士2058人。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79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92.42/十万,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6.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56%。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6   所,卫生技术人员390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14个,卫生技术人员187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85.0%。

全年举办市、县运动会83次,参加人次8.69万人。在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金牌20枚、银牌37枚、铜牌26枚。当年新增健身路径145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46.6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8.27万人,女性人口118.4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0%和48.0%。全年出生人口2.69万人,出生率为10.92‰;死亡人口1.63万人,死亡率为6.64‰;全年净增人口1.05万,自然增长率为4.28‰。

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9元,比上年增长10.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市区为31.2%,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农村为40.4%,下降0.9个百分点。市区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4.5平方米。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7.54万人,比上年增加1.73万人,参保职工21.9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5.03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3.09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职工分别为11.02和8.85万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923人。

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9个,拥有床位7787张,年末在院人数5158人。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85.5%,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5.2%。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4750人和4.30万人,全年投入保障资金6388万元,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中应保尽保的目标。

十二、资源与环境

资源消耗率有所降低。2006年,全市万元GDP耗电1779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39%;耗水43.7吨(建设局口径),下降14.1%。

“811”环境污染整治取得重大成果。全年共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66580万元,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整治关停“五小”企业260家,其中沈家化工园区关停化工企业33家,12家氨氮重点整治企业基本达标排放。全市二氧化硫排放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3.5%和3.35%。全市关停淘汰21条水泥机立窑和45家粘土砖瓦窑,关闭200多座(个)石煤烧石灰窑和石灰棚,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和网箱养殖全部关停,造纸、磷排放企业整治基本到位。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1%、94%、98%。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噪声达标区44.3平方公里;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10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衢江出境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得到有效规范和加强,全市未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生态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市及所辖6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市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如期圆满完成。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成效明显。开化县杨林镇、常山县球川镇、常山县白石镇、衢江区灰坪乡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乡)称号。全市累计有32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20家企业获得省级“绿色企业”称号;累计建成省级绿色社区15个、绿色饭店9家、绿色家庭45家、绿色学校42家、绿色医院2家;累计建成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5个;累计建成“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20个、创建“保护母亲河号”19个;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140万亩,获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累计有140余个,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0.1平方公里。

十三、城市建设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88.08平方公里(不含镇),城区人口63.59万人,全年新增道路面积215万平方米。全市城区公交营运车辆746台;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8759万人次;年末有出租汽车730辆。全市日供水能力135.2万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6790万立方米。全市使用燃气居民家庭用户25.82万户,其中:液化气用户22.93万户,人工煤气用户1.66万户,天然气用户1.24万户。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日处理污水9.62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0.2%。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9.69%。全年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8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