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绍兴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7 15:17:40 来源:绍兴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83次

绍兴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基调,积极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据初步核算,2007年绍兴市生产总值达到了1971.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32位,同类城市第11位,居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4522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接近6000美元,达到5947美元。6个县(市、区)有5个已达到“人均GDP>4600美元”,其中绍兴县超过1万美元。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8.2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95.2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667.57亿元,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8∶60.5∶33.7调整为5.5:60.6:33.9。

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3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2.12亿元,增长29.2%。各主要税种税收均保持较快增长,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27.4%和22.8%,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1.5%和19.7%。

市场价格继续攀升。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其中居住类上升4.3%,食品类上升7.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3%,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6%,衣着类上升0.2%。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0%。

城镇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00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33个,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16%,其中市区为1650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8%。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83人,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28%,其中市区为711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2%。全市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547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7%,其中市区159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5%。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25%。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能减排任务依然严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竞争力不强;物价结构性上涨短期内难以改变;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业

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15亿元,增长13.1%,其中农业总产值99.49亿元,增长8.1%;林业13.61亿元,增长11.4%;牧业35.51亿元,增长32.7%;渔业21.65亿元,增长10.5%。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16.9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35千公顷,增长2.9%;果用瓜种植面积为11.25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为72.91千公顷,分别增长2.6%和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15万吨,比上年增长4.1%。蔬菜生产总产量为246.88万吨,增长4.1%。今年猪肉产量11.66万吨,禽蛋产量5.1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4.6%。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扩大。2007年末全市已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195家,新增85家,其中超亿元的47家,新增6家;全市已建立各类特色农业基地255.49万亩,其中“万字号”特色基地93个。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的资金支出43.6亿元,同比增长25.6%。“百村整治、千村改造”工程新启动,小康示范村144个、环境整治村390个。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8.2%。新增安全饮用水人口16万人,81%的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度超过65%。

林业、水利建设进展明显。当年完成造林面积574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4698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131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1.8%。全年水利资金总投入16.80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8.31千公顷,加高加固堤防32.0公里;到年底已建成水库553座,总库容12.97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7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市44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68.46亿元,增长25.3%。其中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0.44亿元,增长23.3%。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工业销售产值4765.23亿元,增长25.4%,产销率97.9%。新产品产值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071.48亿元,同比增长23.7%,新产品产值率22.0%。

2007年末,全市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73家,当年新增17家。其中完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38家,新增11家,完成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新增1家,超8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新增2家。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77.09亿元,增长32.3%,其中利润246.25亿元,增长35.0%。全年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评得分252.59分,比上年同期提高13.97分,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消耗各类能源1103.05万吨标准煤,与上年增长3.4%,大大低于同口径工业产值增速21.9个百分点,每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0.2266吨,比上年下降17.5%。全市工业用电量203.64亿千瓦时,增长11.1%,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下降4.42%,单位GDP电耗下降2.25%。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按工程属地原则核算的建筑业增加值为117.77亿元(不含我市建筑企业在外地创造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73.19亿元(含我市建筑企业在外地的施工产值),比上年增长23.5%;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957.62万平方米,增长20.6%。全市建筑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的达46家,超15亿元的达38家,超30亿元的达21家,超50亿元的达11家。全年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评出市级“兰花杯”25项,创浙江“钱江杯”25项,上海“白玉兰杯”37项,鲁班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3只,各项建筑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和全国地级市之首。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3.27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性投资521.86亿元,同比增长10.6%。在全部限额以上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109.35亿元,下降26.0%;房地产开发投资178.59亿元,增长38.9%;农村投资237.55亿元,增长3.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房地产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达338家,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1.77亿元,同比增长42.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663.7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81.0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2.4%和-5.0%;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60.80万平方米,下降16.0%。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7年我市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78只,其中A类项目36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9.26%,超额完成了今年省下达的重点建设形象进度计划任务。全市确定的151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65.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14%。按行业类别分,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8.35亿元;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38亿元;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80亿元,实现了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44亿元,同比增长17.0%,创近十年最高水平。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总额324.62亿元,同比增长17.1%;农村市场零售总额190.81亿元,同比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66.37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07亿元,增长17.2%。粮油类、饮料类和烟酒类分别增长75.8%、62.3%和47.6%,汽车、石油制品和金银珠宝分别增长为11.7%、6.6%和42.1%。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据工商局统计2007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79个,成交额1204.17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消费品市场332个,成交额656.81亿元,同比增长8.8%;生产资料市场44个,成交额547.36亿元,同比增长22.6%。年末超亿元市场48个,超十亿元市场18个,超百亿元市场4个。中国轻纺城和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完成成交额分别为332.18亿元和242.80亿元,增幅分别增长10.3%和23.0%。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据绍兴海关统计,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完成年度目标的115.1%。其中进口总额54.82亿美元,增长59.1%。全年自营出口总额达到138.12亿美元,增长31.5%。我市商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97个,对美国、阿联酋、印度出口额位居前三位,对土耳其、意大利、巴西出口增幅居前三位。2007年全市纺织服装出口9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8.0%;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出口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48.1%、98.8%;进出口企业队伍迅速壮大,2007年新登记备案企业1340家,全市累计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074家。

外资结构和质量优化。2007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3.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到11.05亿美元,分别增长9.3%和13.7%。全市新批项目平均规模首次突破千万美元,达到1170万美元,同比增长31.3%,新增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9只,合同外资19.28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81.5%。开发区(工业区)龙头作用仍较突出,全市12个重点开发区(工业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76.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92家,比上年增长17.9%。新签承包劳务合同额为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营业额为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1.5%。2007年全市外派劳务238人次,期末在外人数1121人。分别派往日本、新加坡、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全年新建通村公路230.22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663.42公里;公路密度达104.9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96.1%;公路通村率为99.8%。全年全社会客运量1.59亿人,客运周转量53.9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0.0%;全社会货运量10825万吨,货运周转量57.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20.5%。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新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13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242.78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55.65号线/百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7.98万,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53.9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1.12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45.37万户。特快专递业务发展迅速,全年特快专递达116.04万件,同比增长15.0%;农村投递路线不断加长,当年新增1741公里。

旅游事业迅猛发展。据市旅游局统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19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7.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26.6%;接待入境游客3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06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8%和35.7%。年末共有星级饭店97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35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663.25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7.71亿元,增长3.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91.04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短期贷款1584.43亿元,中长期贷款42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28.1%。异地信贷稳步增长,到2007年末,异地金融机构投放到绍兴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694.19亿元,比年初增75.58亿元。资产质量提高,年末全市银行机构五级分类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1.93亿元,比年初减少3.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比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0家,其中境外上市企业7家,融资总额达到121亿元(其中外资超过3亿美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实现再融资2家,融资额达到了25亿元,融资额为历年最多。天外天伞业在澳大利亚证交所挂牌上市、山下湖珍珠和海亮股份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卧龙地产买壳上市。

保险业健康发展。2007年又有10家各类保险机构进驻我市,2007年末全市各类保险机构已达34家。全市共实现保费总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7亿元,增长26.8%;寿险保费收入21.02亿元,增长14.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30亿元,增长59.9%,其中各项赔款支出为7.74亿元,增长28.8%;给付4.56亿元,增长171.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创新绩。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4103件,授权专利量为5163件,其中发明专利117件。全年我市研究开发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9项,列各地市之首;市级科学技术奖80项。我市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均位居全省第三位,所辖的五个县(市)全部成为浙江省科技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07年新认省级定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7家、国家31家,占全省的38%;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5项,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列全省第一位。2007年有82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占全省的21.9%,25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2007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862所,在园幼儿13.06万人;小学531所,在校学生32.01万人;普通中学193所,在校学生27.3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43所,在校学生10.2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学生6.98万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4.41万人。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全市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提高到100%,初中升高中比率为97.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0%。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普通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为92.3%和80.6%,比全省平均分别高出8.8和8.1个百分点。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国家级规格的公祭大禹陵活动、中国纺博会,成功承办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成功申办2010年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27个项目入围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168.24万册;国家级文保单位16个,文物藏品实际数量8.39万件;群艺馆、文化馆6个;文化站117个;电影放映单位74个。已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电台全年播出49367小时,电视台全年播出45107小时;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达126.6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21.9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68.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00家,其中医院39家、卫生院292家;卫生机构床位数13630张,其中医院9912张,卫生院2683张;卫生技术人员18460人,其中医生8827人,注册护士5690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3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0人。居民健康水平有新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20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1.67/10万,婴儿死亡率5.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69%。。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新创建了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撤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推进,全市有324.7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3.8%,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饮用水质和卫生厕所水平不断提高。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为93.5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3.72%;饮用水卫生监测合格率保持100%,我市被列为卫生部饮用水监测试点城市。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我市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群体活动,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绍兴市第二届体育节;第一次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共有6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一金二铜,列全省第三。共有10个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2个街道9个社区创建省级先进街道(社区)。体彩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销售额达2.6亿元,居全省第4位。全市新建体育场馆2个,游泳池1个,年末体育场馆和游泳池分别为60个和24个。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文明市建设顺利推进。2007年,我市已被建设部列入11个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并作为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申报候选城市由建设部报联合国人居署。2007年,全市又有7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创建预验收,23个乡镇成为省级生态乡镇,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企业”,有2家企业被推荐为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34家企业被评为绍兴市环境友好企业。

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达到87.1%,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8%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8.9%。全市污水处理厂4个,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达102.5万吨/日,污水管长度达1194公里。全市建成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报国家口径)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954公顷,烟尘控制区面积54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72平方公里。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1%。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重视。2007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797起,同比下降21.6%;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5.8%和15.6%,连续第四年实现各类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目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8人,比上年下降17.4%。各类刑事案件总数下降2.5%,信访总量下降8.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市公安人口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36.2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9.92万人,女性人口216.3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和49.6%;全市非农业人口136.32万人,占总人口的3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暂住人口(暂住一个月以上)114.80万人,比上年增长56.0%。据市人口计生委统计,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67%。、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0.9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支出增幅分别达65.9%、33.8%、31.5%、29.5%、35.0%、29.8%。根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1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比上年增长12.9%,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907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58元,比上年增长13.7%。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5.3%和38.2%,分别比上年下降0.3和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8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63.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按城镇口径统计,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68万人(含机关、事业),比上年增加10.3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70万人,比上年增加13.6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2.92万人,比上年增加7.66万人;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1.81万人,比上年增加47.0万人;女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57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包括被征地农民)达到88.68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7890人,其中城镇8303人,农村39587人;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7372万元,其中城镇2254万元,农村5118万元。年末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78个,床位14504张,在院人数5983人。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99.9%,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全年优待优抚对象6595户,优待总金额5731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552个,农村(社区)老年活动室3043个,老年协会2743个。发行福利彩票3.95亿元,比上年增长77.9%;全市240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1.12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绍兴统计年鉴》数为准。

2.公报中绍兴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附表2中工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