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湖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7 14:58:03 来源:湖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42次

湖州市统计局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为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一、综合

2001年,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利用外资增势强劲,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3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08.2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26.44亿元,增长1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33元,增长11.3%。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9.48亿元,增长4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4亿元,增长65.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66%,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1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1:54.1:32.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

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841家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已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795家,占93.86%,理顺劳动关系10.5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5.78%。其中292家市直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已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266家,占91.1%,理顺劳动关系6.14万人,占职工人数的85.78%,如期完成“两个85%”的目标任务。乡镇企业改制率达99.58%。

二、农业

2001年,全市以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为契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全市农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种植业以减粮、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进行结构调整。粮食作物面积大幅调减,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粮经比例渐趋合理。200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76.23万亩,比上年下降19.9%,粮食总产量80.68万吨,比上年下降14.4%。经济作物面积为159.79万亩,增长4.8%。其中,蔬菜面积51.88万亩,比上年增长9.8%;花卉、苗木面积1.93万亩,比上年增长2.5倍。粮经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3:39.7调整到52.4:47.6。

林业生产继续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93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7.37千公顷,增长7.6%。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8.7%。茶叶、笋、水果等名特优林业产品发展迅速,茶叶产量7159吨,同比略降0.6%,但名优茶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春茶中,名优春茶产量1102吨,增长46.9%,比重达30%以上。水果产量达3.94万吨,增长26.3%。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猪、羊、免、家禽等规模化、基地化养殖发展较快。全年出栏生猪118.91万头,增长8.3%;羊出栏数27.66万只,增长11.4%;出栏家禽1445.39万只,增长3.1%。全年肉类总产量9.62万吨,增长9.7%。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种水产发展迅速。淡水产品总产量达14.4万吨,增长6.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达6.46万吨,增长16.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1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9.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67.99万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0.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82万吨,比上年增长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我市继续贯彻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方针,紧紧围绕“发展、调整、创新”主题,以发展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2.14亿元,增长13.1%;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4.19亿元,增长12.5%。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34.83亿元,增长19.8%,利润总额16.39亿元,增长22.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84家,亏损面为8.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1%,比上年提高0.17百分点,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考核得分188.64分,比上年提高3.2分。

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新型纺织、特色机电,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四大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为45.15亿元,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3%。实现利税16.47亿元,增长18.1%,其中实现利润9.3亿元,增长20.9%。

建筑业持续发展。2001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市四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1.2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面积212.8万平方米,优良率为58.9%。建筑施工单位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3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7.1%。投标承包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8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17亿元,增长36.4%。在国有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47.98亿元,增长1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58亿元,增长99.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4亿元,增长35.6%。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二产业投资21.77亿元,增长66.9%;第三产业投资49.07亿元,增长12.4%。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51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46亿元,增长21.3%。其中:318国道长兴段高家墩至界牌段改造、11省道鹿唐线至马家渡段改造全部完工,湖州凤凰、碧浪污水处理厂,湖州生活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投入使用,电信市话无线接入(小灵通)、联通GSM七期工程相继建成,湖州、德清农网改造工程已通过省验收,湖州师院二期扩建如期完成。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地区看,市区增长9.5%,德清县增长10.5%,长兴县增长10.3%,安吉县增长10.6%。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增长10.6%,餐饮业增长14.9%,其他行业增长5.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商品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年末拥有各类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222个,实现成交额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和超十亿元的生产资料市场34个,成交额314.1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3.6%。成交额超20亿元市场有南浔建材市场81.6亿元、织里商城60.9亿元、湖州丝绸城36.25亿元、织里童装市场25.9亿元、长兴轻纺城20.02亿元。

物价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市区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8%;商品零售物价水平上升0.3%。

六、交通和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共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旅客运输量达7016万人次,增长5.1%;货物运输量达7267万吨,增长11.1%,货物周转量为75.49亿吨公里,增长23.5%,其中:公路运输16.08亿吨公里,增长2.6%,水路运输59.4亿吨公里,增长26.9%。

邮政、电信通信业在改革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09亿元,增长18.4%,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数达到62.2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3.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79万户,增长40.3%;农村电话用户38.49万户,增长30.0%。移动通讯、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51.28万户,增长50.7%,互联网年末拥有用户7.67万户,增长1.3倍。

七、对外经济、旅游

面临世界经济增速趋缓的不利影响,积极实施外贸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49亿美元,增长8.0%,其中出口5.76亿美元,增长24.5%,增幅高于全省、全国6.3和17.7个百分点。从进出口贸易方式看,以一般贸易为主,2001年出口额5.10亿元,占总出口额的88.5%,增长29.9%。从出口商品类别看,传统出口商品增长趋缓,比重下降,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增长12.2%,占出口总额48.5%,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从出口国别(地区)看,对日本、美国、德国和香港出口额较大,占全部出口的48.1%,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快速增长。

利用外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56个,协议利用外资4.72亿美元,增长284.5%;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155.6%,增幅均居全省之首。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532.02万人次,增长51.5%。旅游收入33.33亿元,增长47.6%。其中接待国外旅游人数2万人次,增长60.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状况良好。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9.38亿元,比年初增加30.51亿元,同比多增9.6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4.79亿元,比年初增加5.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01亿元,增加21.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7.00亿元,同比少增2.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0.59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0.23亿元,比年初增加8.83亿元。从贷款投向看,农业贷款余额11.85亿元,比年初增加4.12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39亿元,比年初增加3.55;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6.27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83.43亿元,现金支出1208.24亿元,现金净投放24.81亿元。

保险市场不断拓展,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保险业务费收入7.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49亿元,增长17.8%;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62亿元,增长39.4%。全年各类保险赔案支出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财产险陪案支出1.27亿元,增长17.6%;人身保险陪案支出0.19亿元,增长5.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1年全市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9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人才8.62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2.63万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数36人。2001年全市组织申报的科技成果中,有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市星火奖。全年共组织和参与了7次大型科技经济合作活动,达成科技经济合作项目419项。全年认定登记技术项目合同871项,成交金额3619万元。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数135项,获得专利授权数123项,开展专利咨询及文献检索300余人次,调解专利纠纷2起。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2001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4.14亿元,增长40.3%。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715所,在校学生38.85万人,比上年增长2.8%;教职工2.1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万人,增长1.5%。高等教育初具规模,全年普通高校招生3312人,比上年增加48.7%;在校学生6723人,比上年增长68.5%;成人高校招生2787人,增长39.7%;在校学生5363人,增长58.1%。加快高标准“普九”步伐,全市96.2%的乡镇实现了高标准“普九”。全市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99.90%。其中: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98%,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97%;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58%;小学升学率达到99.18%,初中升学率80.92%。2001年全市高考上线7102人,高考上线率达到85.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艺、广电、新闻事业日趋繁荣。2001年末全市拥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1个,县文化馆3个,乡镇文化站7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4个,档案馆5个;拥有电影放映机构77个,放映活动单位22个,全年放映电影1.08万场,观众94万人次;拥有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2001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全年创作电视剧《笔祖蒙恬》一部,广播剧《会说话的树》一部,出版发行《湖州日报》1499万份。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9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747人,医疗床位756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9.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人。初级卫生保健继续得到加强,医疗保健网络进一步完善。湖州中心城市已建立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已拥有农村卫生室1103个,农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了100%,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336人,比上年增长16.0%。全市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大病统筹人数已达到120.95万人,参加率达到63.6%。农村村庄环境建设和改水工作扎实开展,全市有443个村完成了环境整治,全市农村年末拥有大小水厂1531座,全市改水受益人口199.78万人,改水受益率达到92.9%,新增饮用自来水、洁净山水人口51.34万人,普及率达到68.7%,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8.0%,农村村庄面貌和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产业向纵深推进。2001年,我市承办了第三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全国技巧锦标赛和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湖州站),举办了浙江省少年儿童棋类、乒乓球比赛、老年人无极健身球比赛、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赛,推出了第四届莫干山国际登山节、中国安吉国际山地马拉松邀请赛等一系列颇有影响的体育运动大赛。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71次,参赛运动员2.18万人次;在省以上运动比赛中共获金牌44.5枚、银牌44枚、铜牌44枚;全年新发展等级运动员99人,等级裁判员48人。学校体育继续得到重视,2001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数为26.66万人,占应参加锻炼人数的97.4%,其中:良好级以上学生17.75万人,良好率66.6%。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安吉县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标准,通过省验收。德清县启动生态县的创建。2001年全市四大水系水质基本保持在国标Ⅲ类水平,年末拥有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14个;城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标二级;建成区新建嗓声达标区17.6平方公里,嗓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8.5%。200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9002万吨,其中达标量8863万吨,工业粉尘去除量60万吨,烟尘去除量49万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109万吨。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平稳。2001年全市出生人口2.02万人,人口出生率7.88‰,比上年下降2.5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51万人,人口死亡率5.90‰,比上年下降1.5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98‰,比上年下降1.0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人口256.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53万人,占72.3%,非农业人口70.96万人,占27.7%。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2001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72元,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比200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5元,增长8.3%,增幅比200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医疗、交通通讯等支出增长较快,2001年市区城镇居民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13.5%、59.0%,交通通讯支出分别增长38.7%、28.0%;2001年末市区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42台、冰箱97台、洗衣机90台、空调95台、电脑14台、微波炉46台,全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1台、摩托车60辆、冰箱44台、洗衣机75台、空调15台。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2001年末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

2001年全市上报交通事故2427起,比上年减少80起。事故死亡380人,受伤1722人,事故直接折款1381万元,比上年减少9.6%。全年发生大小火灾684起,火灾损失折款544万元,比上年减少24.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1年末全市共有社会办福利事业单位83个,床位2534张,年末在院收养人数1572人;年末全市城镇拥有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45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702个,社区服务志愿组织102个。年末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达到35.25万人,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6.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16.7%;参加失业保险企业2814家,职工21.0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8%、10.7%;劳动部门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9038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全年共有2.34万人获得社会救济,其中农村救济对象2.15万人;全年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11994人。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继续得到完善,全市所有乡镇都已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年末积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参加养老保险农民达到10.0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