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温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7 14:29:55 来源:温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35次

温州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与十七届三中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执行中央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政企联动、克难攻坚”企业服务年活动和“拓市场、保增长”行动,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不利影响,努力化解我市产业格局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国民经济总体处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积极的进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物价水平趋向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424.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6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6.76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0.85亿元,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555元,增长7.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4544美元。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54.2:42.6调整为3.1:53.1:43.8。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4.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0.9%。

全年物价水平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回落态势比较明显。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六涨两跌”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12.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6.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4.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6%,居住类价格上涨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价格下降6.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6.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6.7%,二手住宅价格上涨0.7%;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60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遭受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侵袭,仍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50.92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2.74亿元,增长2.5%;牧业产值28.87亿元,增长6.1%;渔业产值46.36亿元,下降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4亿元,下降17.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9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6千公顷,下降0.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57.71千公顷,下降1.2%。全年粮食总产量为89.42万吨,增长22.3%。在经济作物中,水果、茶叶、油料等作物增产,蔬菜、糖料等作物减产。

全年共投入1155万元进行人工造林,造林面积960公顷;低产林改造273.33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36.02万株;封山育林6.59万公顷;生产木材10.31万立方米,毛竹338万根。    猪肉等肉类生产与供应继续得到高度重视,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比较明显。全年肉类总产量12.63万吨,比上年增长15.6%,猪肉、牛肉、禽肉供应有不同程度上升。年末生猪、牛、羊存栏明显上升,家禽存栏下降。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61.79万吨,比上年减少2.0%,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及淡水产品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全市创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乡强镇15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9家,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8万公顷。继续实施“百龙工程”,全市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累计147家;新增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6家,累计29家。农业走出去发展成效显著,已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基地4.13万公顷。开展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完成整治村建设612个,新增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3500个,新解决35.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大力推进“强塘固房”和“515”防洪保安工程。全市水利总投入3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74.18千公顷,有效灌溉田面积128.59千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96.03千公顷。全市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285座;农(渔)业机械总动力215.9万千瓦,同比增长2.5%。全年农村用电量62.45亿千瓦时,增长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70.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实现工业总产值5319.35亿元,增长7.4%。

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748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轻工业产值1316.85亿元,增长8.2%;重工业产值2314.67亿元,增长8.0%。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6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行业集聚能力增强,工业企业继续向规模化发展。全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十大行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742.98亿元,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5.5%。全市拥有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29家,实现工业产值1976.27亿元,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4.4%。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79家,超10亿元企业33家。

至年末,我市已拥有165个中国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获得3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19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

列入经济效益考核的工业企业,全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1.50分,比上年降低4.64分。经济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6.2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利税总额258.43亿元,下降4.5%,其中利润总额141.06亿元,下降10.8%。经济效益考核企业中,发生亏损企业481家,亏损额14.19亿元,增亏10.89亿元。年末企业应收帐款净额562.81亿元,增长9.3%;产成品存货220.79亿元,增长5.4%。维护企业生产稳定,化解各种经营风险,实现扭亏增盈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6.41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6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7.23亿元,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12.57亿元,增长16.6%;年末拥有资产378.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58.55亿元;全年施工面积5771.4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857.49万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08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27.79亿元,下降7.5%;非国有单位投资467.06亿元,增长6.8%;农村私人投资63.59  亿元,增长17.0%。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278.87亿元,下降1.1%。

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下降49.0%;第二产业投资248.97亿元,下降0.6%,其中工业性投资248.68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投资405.61亿元,增长4.7%。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3.28亿元,下降7.5%。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63.22亿元,下降0.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1.33亿元,下降13.0%;交通邮政业投资60.25亿元,下降11.7%;电信等信息传输业投资7.71亿元,增长1.5%;教育、文化及卫生等社会事业投资20.77亿元,下降3.5%。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2369个,比上年减少21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25个,减少280个。全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92项,当年完成投资额202.5亿元。其中,年内新开工重点工程项目21项;年内已建成项目17项,主要有:永强机场新航站楼、飞云江三桥及接线工程、浙能乐清电厂一期、500千伏温东变、57省道文成段及文青公路二期、温二医住院楼、苍南县城引水工程、泰顺县城关引供水工程等项目。年内续建项目29项,主要有:温州半岛浅滩一期、七都标准堤塘工程、温州市城区防洪堤三期、温福铁路浙江段、甬台温铁路温州段、绕城高速公路北线、温州南塘大道仙岩段、楠溪江引供水和洞头陆域引供水工程等项目。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9.39亿元,增长14.0%,其中住宅建设投资153.13亿元,增长6.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390.57万平方米,下降3.0%;竣工面积593.94万平方米,增长11.0%;商品房销售面积173.33万平方米,下降4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1.12万平方米,下降46.3%;商品房销售额152.82亿元,下降32.2%,其中住宅销售额121.13亿元,下降39.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95亿元,比上年增长     19.5%。分地域看,城市零售额705.81亿元,增长19.6%;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77.14亿元,增长19.2%。分主要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6.83亿元,增长19.8%;餐饮业零售额136.03亿元,增长17.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1%,金银珠宝类增长36.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2%,家用电器类增长18.9%。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445个,比上年减少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54个,生产资料市场89个,服务市场2个。全年专业市场成交额7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超亿元市场67个,年成交额591.23亿元;超十亿元市场18个,年成交额421.83亿元。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44.9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3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9%。全年旅游总收入23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进口总额20.89亿美元,下降0.6%;出口总额119.04亿美元,增长17.3%。外贸依存度为4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4.1%,分别比上年回落3.1个和1.7个百分点。

目前,与我市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206个,年末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706家。外贸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适应新的外贸环境。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69项,新签协议项目金额4.6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全球金融动荡,国内宏观政策调整以及新所得税法的出台等,导致我市利用外资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全年新批设立境外机构43家,中方对外投资总额73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14份,合同金额676万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1257万美元。我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创办海外商业城,开发境外矿产资源,对外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七、交通、邮电和电力

年末公路总里程13479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204公里,一级公路232公里,二、三级公路1607公里。公路绿化率63.47%。全市通公路建制村5390个,通村率98.4%。全年高速公路、港口、物流基地等建设力度加大,交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99.55万辆,比上年净增加11.50万辆,其中载客汽车41.82万辆,载货汽车8.66万辆,摩托车48.51万辆。私人汽车41.63万辆,比上年增加7.90万辆。全年各种交通工具货物运输量稳定增长,铁路、水路旅客运输量有所减少(见表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通信业务总量96.01亿元,增长9.5%。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66.21万门,本地电话用户数达到334.5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装机总量1413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数771.48万户。年末宽带用户数达到110.40万户,增长18.4%。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6.12亿元,增长13.8%。全年函件总量13508.45万件,包裹总量69.32万件,汇票305.77万张,特快专递293.91万件,订销报纸13954.37万份,订销杂志635.64万份,集邮业务849.97万枚。

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456.2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0.42万千瓦。全年用电量252.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其中工业用电量174.61亿千瓦时,增长3.8%;建筑业用电量2.81亿千瓦时,增长12.2%;商业用电量7.67亿千瓦时,增长11.9%;居民生活用电量48.37亿千瓦时,增长10.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39.78亿元,比上年增长  15.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15亿元,增长14.7%。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9.67亿元,增长18.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57.74亿元,增长23.0%;科技支出4.70亿元,增长12.8%;农林水事务支出17.99亿元,增长25.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2.55亿元,增长9.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62.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121.79亿元,增长2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48.80亿元,增长20.3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306.13亿元,增长21.5%。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085.02亿元,增长27.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819.71亿元,比上年下降19.9%;现金支出13941.23亿元,下降19.7%;全年货币投放121.51亿元,下降0.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8年末,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96亿元,增长16.2%;人身险保费收入46.36亿元,增长43.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53亿元,增长24.7%,其中财产险赔款12.19亿元,赔付率53.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121.78万人,占总人口    15.8%。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全年招生 22500人。全国普通高校在温录取新生39014人,比上年增加106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 96.07%,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5.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确定,教育投入与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省市级重点中学70所,国家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2所。

全年新建中小学校舍43.8万平方米,排除危房5.7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12.4万平方米。年末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 1390.18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208.75万平方米。

全年全社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7.5%,其中R&D经费投入20.96亿元,增长24.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4.70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4%。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45项,累计实施309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331项。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16项,省级“星火计划”1项;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53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参加完成),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含参加完成10项),市科技进步奖100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47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累计384家;全年专利授权5159项,累计35825项。

年末市、县人事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658人,比上年增加486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3219人,增加373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站273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2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电影放映单位30个。全年艺术团体演出1222场次;电影放映56870场次,观众141万人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39843场次,观众1071万人次。年末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5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84万册(件),年总流通量309万人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68%,有线电视用户137万户。组织举办温州市首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成功策划“辉煌30年”世界温州人大会大型文化演出。

全市有卫生机构1005家,其中医院85家,卫生院345家。另外个体开业诊所762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321人,其中医生15558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19304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5.01张、医生20.15人。全年医疗机构诊疗病人3715万人次。17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市建有村卫生室2046个,社区服务中心139个,服务站372个。农村健康工程逐步实施,全市已参合农民473.55万人,参合率93.6%,筹集合作医疗资金4.6亿元,130.78万参合农民完成了健康体检,查出患疾病人数32.98万人,疾病发现率25.22%。全市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533.58万份。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

全市有公共体育场馆31个,业余体校9所,已建成公共健身点4920个。北京奥运会温籍奥运健儿取得佳绩,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8项全国冠军,实现温州体育的历史性飞跃。全年共有18 个乡镇通过省级体育强镇的检查验收,累计53个,省级体育强县2个。全年发行体育彩票7.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总销量居全省第二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71.9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3.82万人。男性人口402.11万人,女性人口369.88万人;非农业人口164.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2762人,死亡人口37655人,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4.9‰,按公安口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8.5‰。据5‰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9.8万人。

全市当年计划生育率为86.85%,比上年上升3.56个百分点;女性初婚人数57749人,比上年减少3678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88.45%。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女性为100)125.34,比上年上升3.08个点;一孩、二孩和多孩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2.96、179.47和298.64,二孩、多孩性别比居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2元,比上年增长9.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333元,增长16.0%,其中食品类支出7294元,占35.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69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6778元,增长10.9%,其中食品类支出3223元,占47.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1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2.05平方米。

全年缴存住房公积金26.36亿元,自房改以来累计缴存129.90亿元,年末余额88.53亿元。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3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6.44亿元,年末贷款余额67.42亿元。全年经济适用房计划开工面积33万平方米,在建面积63.5万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12万平方米。

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加快,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29.3辆,比上年增加3.4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8.6辆,比上年增加1.7辆。

全市设镇119个,乡143个,街道办事处30个。全市有居民委员会511个,村民委员会5406个。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4106个。年末实有社会团体1648个。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29.89万人,比上年增加15.64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及自由职业者113.16万人,增加15.3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6.73万人,增加0.29万人。当年实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4.94亿元。全市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职工24.82万人,发放养老金37.51亿元。参加工伤保险176.36万人,当年实缴工伤保险费14524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8.8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9.96万人,离退休职工18.86万人。当年实缴基本医疗保险费8665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86016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9万人,发放保障资金 17305万元。民政部门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53856.4万元,捐赠衣被186.8万件,其他物资价值5805.5万元。全市慈善系统共募款45130.08万元,支出救助金11860.11万元。全市资助贫困学生15860人,资助金额1597.34万元。全年办过滤理结婚登记87595对。

十二、资源、环境和其他社会事业

全年建设占地2116.12公顷,比上年增加460.62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947.08公顷,开垦荒地新增耕地524.95公顷。年内耕地净增加107.24公顷。

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县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1个,省级生态乡镇91个,市级生态乡镇118个;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县级1个;风景名胜区 36个,其中国家级3个5处,省级8个,市县级25个;森林公园 22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12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72个。全市建成 6所国家级绿色学校,91所省级绿色学校,251所市级绿色学校(包括幼儿园)。建成3个国家级绿色社区,37个省级绿色社区,102个市级绿色社区,5家省级生态环境示范教育基地,19家市级生态环境示范教育基地。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365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噪声达标区114.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0%。

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2.16万平方米,累计1604.1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333万平方米。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92条,年载客量2.7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12亿人次;市区自来水日生产能力11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25755.45万吨。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标准的有60天,达到Ⅱ级标准的有293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Ⅱ级标准。全市地表水市控及市控以上站位54个,水质在Ⅰ至Ⅲ类的站位21个。市区有取水的两个饮用水源地(泽雅水库和赵山渡水库)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61分贝,比上年提高2.4分贝;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72.4分贝,比上年提高3.1分贝。

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加大温瑞塘河治理力度,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生产线,企业也加大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改造力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33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低率在10%以上的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造纸等14个行业。

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继续改善。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0.3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0%;全市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各县城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设计能力约63万吨/日,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65%以上。

“平安温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据调查,2008年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1.9%。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163起,死亡827人,直接经济损失3904.4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3.9%、5.3 %和增长7.7%。

全市有律师机构48个,全年办过滤理国内刑事诉讼辩护案件5016件,民事诉讼案件17306件,行政案件诉讼1094件。各级人民调解机构调解各类纠纷23335件。全年办过滤理国内公证63361件,办过滤理涉外公证66945件。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