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浙江

温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7 14:27:12 来源:温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87次

温州市统计局

2006年3月27日

2005年,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三个温州”建设,积极抓住宏观调控环境下的发展机遇,实施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实现稳健快速地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等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拉动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得到稳固,经济运行效果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60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8.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5.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14.3%和12.4%,“十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6%、14.3%和13.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38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9%。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5:53.7∶41.8调整为4.1:54.3:41.6。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8%;外贸依存度为39.6%,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1.2%。非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59.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63.3%。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80.5%。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3.1%。食品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8.1%和4.5%,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分别下降3%、0.9%、2.9%、1.4%和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7%。

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2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新问题,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

二、农业

受连续五次强台风和严重的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6%,其中农业产值43.95亿元,下降11.7%;林业产值2.11亿元,下降17.5%;牧业产值19.47亿元,增长5.3%;渔业产值41.51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增长9.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6.0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6公顷,增长0.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3.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71.9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7.1%;全年粮食总产量为85.83万吨,比上年下降8.7%,“十五”时期年均下降7.3%。水果、蔬菜、糖料、茶叶等农作物比上年减产。

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绿化造林资金3420万元,全年造林面积2068公顷,发展经济林基地516公顷,成幼林扶育作业面积4561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48.69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封1.94千公顷;平原植树194.32万株。全年退耕还林1026公顷。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全年木材采伐量9.2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

全年肉类产量11.46万吨,比上年增长3.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6%。年末生猪、家禽存栏有所回升,猪肉产量、禽肉产量、禽蛋产量均比上年增长。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62.34万吨,比上年下降1.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0.4%,其中养殖产量14.51万吨,年均增长1.5%;捕捞产量47.83万吨,年均增长0.1%。

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16家,市级106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8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7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9个,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点40个。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农业特产之乡16个,已建成百亩以上的优质特色农业基地100多个。全市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55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9家。

全年各级财政用于农业资金8.8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全年农田水利建设筹集资金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48.0%;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8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07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933公顷。开工建设围垦工程15项9667公顷,完成“千库保安”工程44座,清理河道622.6公里。年末全市拥有农(渔)业机械总动力198.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工业总产值35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4.4%。

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522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24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轻工业产值861.48亿元,增长22.1%;重工业产值1382.49亿元,增长23.7%。

全市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9家,比上年增加100家,实现工业产值1242.37亿元,增长28.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5.4%,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47家,销售产值超10亿元企业22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8家和10家。电气机械、鞋革、服装、塑料制品、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8大行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628.55亿元,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2.6%。至年末,我市已拥有28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15个中国驰名商标,25个中国名牌,82个国家免检产品,128个省级名牌,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4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7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列入经济效益考核的工业企业,全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0.53分,比上年提高4.91分。在11项考核指标中,比上年改善的有5项,分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产品质量指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新产品产值率和亏损率等指标。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利税总额191.77亿元,增长17.6%,其中利润总额104.20亿元,增长18.1%,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3.2和7.0个百分点。经济效益考核企业中,发生亏损企业206家,亏损额3.24亿元,比上年上升16.3%。年末企业应收帐款净额361.70亿元,比上年上升21.0%。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扭亏增盈,加快资金周转仍是工业企业的重要任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2%。全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492家,实现总产值2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利润7.45亿元,增长46.1%;年末拥有资产244.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43.71亿元;全年施工面积3474.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145.6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18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非国有单位投资316.72亿元,增长16.1%;城乡个人投资41.78亿元,下降5.2%。“十五”时期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214.44亿元,年均增长15.4%。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44亿元,下降39.8%;第二产业投资157.41亿元,增长32.4%(其中工业投资156.83亿元,增长32.6%);第三产业投资307.07亿元,增长12.7%。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等投资项目投资311.95亿元,增长23.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1.24亿元,增长19.0%;农村投资73.68亿元,增长79.4%;工业性投资156.83亿元,增长32.6%。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43.90亿元,增长13.9%;电力及水业投资34.48亿元,增长6.9%;交通邮政业投资54.34亿元,增长73.8%;电信等信息传输投资10.81亿元,下降22.9%;社会事业投资17.72亿元,下降8.8%。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3.97亿元,增长8.7%,其中住宅建设投资113.67亿元,增长11.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114.51万平方米,增长9.5%;竣工面积408.08万平方米,增长5.5%;商品房销售面积306.64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额136.63亿元,增长18.5%。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1833个,比上年增加31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30个,增加251个。全年实施“百项千亿”工程项目(省市重点工程)106项,计划总投资18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86.69亿元,增长22.3%。年内新开工重点工程项目21项,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19项,主要有:温州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500KV温南输变电工程、永强垃圾发电厂、金丽温高速公路永鹿段、56省道瑞安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平苍段、温州联通网络工程、电信网络工程、华峰集团技改工程、市图书档案馆、永嘉中学、泰顺县第一中学、平阳中学、龙湾中学、珊溪水利枢纽供水工程、洞头医院迁建工程、洞头大小门连路工程、渔藤公路、金龙机电有限公司技改工程等。

年内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火力发电61.2万千瓦,输电线路238公里,变电设备能力67万千伏安,新建公路1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9公里,改建公路1933公里,高等院校席位5913个,中小学席位15436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300万册,医院病床268张,自来水供水能力35万吨/日,管道长度103.2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33.39万平方米,污水处理能力11万吨/日,城市防洪堤6.11公里。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全年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7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城市零售额437.03亿元,增长15.7%;县级零售额50.81亿元,增长10.5%;县以下零售额193.02亿元,增长9.0%。“十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

按行业划分,2005年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74.34亿元,增长14.2%;餐饮业零售额88.91亿元,增长15.8%;其他行业17.61亿元,下降16.0%。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849.9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8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年末拥有限额以上连锁总店11家,实现销售额16.9亿元,增长25.8%。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442个,比上年减少1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55个,生产资料市场86个,货运市场1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6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超亿元市场62个,年成交额507.24亿元,超十亿元市场13个,年成交额334.8亿元。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422.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国内旅游收入121.31亿元,增长33.2%。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21.33万人次,增长23.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097万美元,增长28.2%。全年旅游总收入128.65亿元,增长32.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0.6%。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8.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进口16.76亿美元,出口61.8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35.2%,“十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6.6%和32.8%。

目前,与我市建立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91个,比上年增加15个。全年有912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累计3158家。出口市场不断拓展,美国、俄罗斯联邦、阿联酋、欧共体等成为我市对外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224项,新签协议项目金额8.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0%;实际使用外资3.57亿美元,增长70.7%。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外向型经济仍是我市的薄弱环节。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年末公路总里程556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公里,一级公路182公里,二、三级公路1264公里。公路已绿化3205公里,绿化率68.8%。全市通公路行政村4707个,通车率84.8%。年末机动车拥有量66.17万辆,比上年净增加10.0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1.06万辆,载货汽车6.50万辆,摩托车38.22万辆;私人汽车21.66万辆。

电信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7.18亿元,增长7.6%。全年新增本地电话交换机61.57万门,总容量达到478.79万门。“十五”时期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30.62万户,年末达到359.0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36.5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2.49万户;“十五”时期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41.94万户,年末达到448.26万户。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48.5部/百户提高到163.8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89.4部/百户提高到204.5部/百户。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84.76万户,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宽带用户57.71万户,增长37.1%;互联网非注册用户37.77万户。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34亿元,增长8.5%。全年函件总量6966.23万件,包裹总量129.26万件,汇票221.42万张,特快专递183.89万件,订销报纸13169.93万份,订销杂志553.07万份,集邮业务1010.36万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297.3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42.64万千瓦。全年用电量184.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工业用电量132.10亿千瓦时,增长18.4%;建筑业用电量1.26亿千瓦时,增长29.5%;商业用电量4.98亿千瓦时,增长10.2%;居民生活用电量33.35亿千瓦时,增长23.0%。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全年限电拉闸3.43万条次,比上年减少6.68万条次。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0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61亿元,增长16.2%,“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9.7%。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6.9%。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科技支出2.54亿元,增长24.6%;支农支出6.13亿元,增长11.3%;城市维护费支出3.87亿元,增长17.7%,环境保护、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重点项目建设等支出得到了保障。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09.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268.13亿元,增长17.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161.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36.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6%,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11.09亿元,增长11.5%。“十五”时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加1340.41亿元,年均增长19.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1115.79亿元,年均增长23.5%。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474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货币投放94.75亿元,增长17.7%。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5.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77亿元,增长19.5%;人身险保费收入25.69亿元,增长5.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15亿元,增长16.6%。其中,财产险赔款9.85亿元,赔付率83.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0.7%;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1.55%,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8.4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0.53%,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45项,星火计划18项,重点新产品计划20项;列入省级星火计划15项,新产品试制计划315项。全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34项,市科技进步奖95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3家,市级56家,至年末分别拥有168家和265家。全年专利授权3116项,至年末累计21541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

年末人事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4万人,比上年增加0.38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4.25万人,增加0.32万人。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从上年的663人增加到786人。

年末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17家,新增1家。年末全市有106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新增23家。

年末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123万人,占总人口16.4%。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年内招生16866人。全国各类普通高校在温录取新生33124人,与上年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6%,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88.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省市级重点中学55所,比上年增加16所;国家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所,比上年增加1所;省市级教育强镇91个(其中省级69个),比上年增加4个。乐清市、洞头县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市)验收,教育强县(市)达到6个。

全年新建校舍48.4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5.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6.4万平方米。年末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1227.88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172.25万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29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2个。全年艺术团体演出947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222.3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58万人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6%,有线电视用户115.28万户。

全市有卫生机构769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435家;个体开业诊所662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351人,其中医生12297人。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16839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2.4张、医生16.4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2280.38万人次。1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市农村建有村卫生室24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

全市有公共体育场馆50个,业余体校10所,已建成公共健身点1000多个。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得1项冠军,在亚洲比赛中获得3项冠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6项冠军。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共获得12枚金牌,在第五届省农民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向省体校和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26名。

全市已建国民体质监测站10个,完成了8100个样本测试。全年发行体育彩票3.74亿元,比上年增长60.5%,总销量居全省第3位。

十、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

全年市区新增城市道路面积72.44万平方米,累计1257.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2.54万平方米,累计818.24万平方米。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88条,年载客量2.48亿人次。年末供水管道1554.78公里,排水管道1273.53公里,自来水日生产能力108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9648万吨。液化石油气年末用户38.86万户。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年建设占地1193公顷,比上年增加27公顷;生态退耕9.2公顷,因灾毁耕地683.4公顷。年内土地整理复垦452.3公顷,开垦荒地593.0公顷。年内耕地增减相抵净减少752.9公顷。年末实有耕地158.82千公顷,其中水田119.17千公顷;标准农田52.54千公顷。全市人均耕地0.32亩。

据能源消耗千吨以上的440家工业企业统计,全年综合能耗371.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6%,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4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6%。

按照《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全市已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0个,市级生态乡镇39个,自然保护区4个,风景名胜区2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2个),森林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率19.8%。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126.5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69.55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噪声达标覆盖率71.9%。市区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97.3%,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9.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7.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有74天,达到二级标准的有283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63个,省市控地表水站位54个,水质在一至三类的站位23个。市区饮用水源地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7.5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9分贝,比上年上升1.1分贝。全年环境保护投资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十一、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事业

全年政府财政用于抚恤和社救支出4.66亿元。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94.76万人,比上年增加11.6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及自由职业者79.63万人,增加11.2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5.14万人,增加0.45万人。当年实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8.99亿元。全市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职工20.43万人,发放养老金22.14亿元。参加工伤保险45.34万人,当年实缴工伤保险费3443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5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8.67万人,离退休职工13.90万人,当年实缴基本医疗保险费3673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25789万元。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36万人,发放保障资金7724万元,民政部门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6392万元,市慈善总会募款956万元,支出救助金999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78393对。

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255起,比上年下降12.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89人,下降10.3%;受伤人数7978人,上升4.3%;直接经济损失1561万元,下降34.3%。每万辆机动车死伤人口11.9人,比上年下降24.2%。

全年发生火灾408次,比上年增加217次;火灾死亡34人,比上年减少57人;火灾受伤19人,减少63人;直接损失1176万元,下降26.0%。

全市有律师机构44个,全年办理国内刑事诉讼辩护案件5983件,经济案件3128件,民事诉讼案件11328件,行政诉讼案件1165件;代理涉外及港澳台诉讼案件157件。各级人民调解机构调解各类纠纷2.1万件。全年办理国内公证8.8万件,办理涉外公证8.5万件。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50.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9.02万人;男性人口391.28万人,女性人口359.0万人;非农业人口152.6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866人,死亡人口44305人,人口出生率12.8‰,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6.9‰。据1%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7.7万人。全年人口计划生育率88.74%,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初婚女性晚婚率59.5%,提高2.5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90.6%,提高0.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20.1,一些县(市、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全年职工平均工资21279元,比上年增长11.2%。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5元,比上年增长11.7%;人均生活费支出15822元,增长11.3%,其中食品类支出5160元,占32.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45元,比上年增长10.4%;人均生活费支出5032元,增长3.3%,食品类支出2246元,占44.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0平方米。自房改以来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62.41亿元,其中当年归集13.49亿元,年末余额47.68亿元。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3.0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2.47亿元,年末贷款余额36.77亿元。至2005年底,市本级住房补贴经财政审批发放人数5919人,累计发放住房补贴2.23亿元。当年经济适用房已开工建设103.3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10.7万平方米。

全市设镇119个,乡143个(其中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30个。全市有居民委员会506个,村民委员会5395个。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7993个,城镇社区服务网点6563个。年末实有社会团体1397个。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