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坚持“五个统筹”,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成功抵御了非典疫情和高温干旱、缺水少电等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冲击,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快速、协调、健康。初步核算,全年实现GDP176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增长速度为近6年以来最高。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0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650.9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构成为6.3:56.9:36.8。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5.9%,仍是拉动宁波经济的主要力量。
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农业结构继续调整,效益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粮棉油面积继续调减,优质高效农产品面积增加,粮食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从上年45:55调整到40:60。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11个园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267公顷,大棚面积316公顷,发展了以温室、喷滴管等为主的现代农业设施。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有23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全市已有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350公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市级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10600公顷。已通过认定的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15个,省级绿色农产品29个。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全年引进农业外资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129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农产品出口3.92亿美元,增长19.4%。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7个。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工业增加值为9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7.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58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29.4%,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8%,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各种所有制工业全面快速增长,其中,产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分之四的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1.1%和29.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个和1.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势较快,实现新产品产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工业规模效应进一步突现,优势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总产值绝对额最大的前2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产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幅达31.6%,比轻工业高8个百分点。在38个工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其中,通信设备业、黑色金属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增幅超过40%。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工业,增幅为28.4%。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利税总额318.47亿元,增长19.4%,其中利润189.18亿元,增长23.3%。11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为230.52,比上年提高9.87分,居全省首位。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完成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4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4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605.7万平方米,增加827.6万平方米。建筑施工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7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13万元/人。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7.6亿元,增长39.3%。投资增幅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限额以上完成7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7%。新开工项目增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限额以上投资新开工项目1858个,增长15.8%,项目平均规模达5528万元,比上年扩大1倍。民间投资活跃,完成非国有投资45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比重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4.8%。
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两项相加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9.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4.1%。
房地产供需两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4.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五分之一强,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7个百分点。住宅仍是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方向,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达74.3%。新开工房屋面积1029.7万平方米,增长62.2%,其中住宅面积831.1万平方米,增长66.1%;竣工面积632.3万平方米,增长44.2%,其中住宅面积526.6万平方米,增长54.4%。全年销售面积537.6万平方米,增长3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5.0万平方米,增长48.4%。
国内贸易与旅游
消费需求回升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36.3%,高于全市平均23.7个百分点;餐饮业在非典疫情过后回升较快,全年餐饮业零售额为67.2亿元,增长17.9%。居民消费升级倾向明显,住房、汽车、通信器材持续旺销。全市住宅销售额达1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其中个人住宅销售所占比重达99.7%。汽车零售额达21.2亿元,增长57.4%;家电及音像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53.6%和115.9%。
旅游业成功抵御了非典疫情的冲击。2003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旅游创汇9976万美元,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720万人次,增长7.5%,国内旅游收入155.83亿元,增长8.0%;旅游总收入达164.06亿元,增长8.4%;全市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71.1%,继续保持全国21个重点旅游城市前列。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高位增长。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18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出口120.7亿美元,进口67.4亿美元,分别增长47.9%和63.9%。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占全市的63.1%,其中私营企业出口17.6亿美元,增速高达119.5%。
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同步突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09家,总投资78.1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4.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59.3%、58.6%和56.6%。大项目居主导地位,“以外引外”成效显著。全市新批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218个,投资总额56.9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89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8.0%、72.9%和66.5%,分别增长38.6%、41.3%和7.0%。全球500强企业已有27家来甬投资。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出境劳务、投资取得新进展。全市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71亿美元,增长22.8%;外派劳务1453人,期末在外劳务7025人。企业境外投资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全年新批境外企业74家,项目总投资2103万美元,中方投资1858万美元。
财政、金融
财政增收较好。2003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30亿元,增长25.9%,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5亿元,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4亿元,增长32.4%;中央财政收入185.6亿元,增长21.2%。各主要税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完成增值税136亿元,增长21.2%(剔除免抵调增增值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2%);营业税完成41.3亿元,增长29.4%;企业所得税完成59.7亿元,增长28.7%;个人所得税完成24.4亿元,增长34.4%。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投向重点突出。全市财政总支出18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农林水气支出10.5亿元,增长24%;医疗卫生支出7.55亿元,增长31.7%;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和“文化大市”政策,保障教育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43.9%和31.7%。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764.3亿元,比年初增加7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059.63亿元,比年初增加197.27亿元。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223.02亿元,比年初增加668.63亿元,增长43.0%。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已连续三年实现“双降”,年末不良贷款率为4.95%,比年初下降3.8个百分点。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企业技术改造为主的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209.9亿元,增长57.8%。个人消费信贷持续发展,年末贷款余额为231.92亿元,比年初增加89.9亿元,增量比上年多32.93亿元。
保险业持续稳健发展。全年保险金总额达9927.47亿元,总保险费收入38.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2%和23.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3.35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5.01亿元。全年总保险赔付金额达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城市建设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东部新城区、余慈组团、杭州湾新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不断深化。全年完成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90.4亿元,其中市区投资54.3亿元。市区重点建设南外环、北外环、宁姜路、大闸路、育才路、通途路等城市骨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日湖公园、福明公园、南站广场、滨江大道及景观二期。全年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120公里,其中市区40公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66公顷,其中市区136公顷。
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邮政及仓储业投资达4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岸连接线、绕城高速西段相继开工。从郁浪浦到甬江口全线94公里300吨级航道的杭甬运河也己建成。全市新建公路134公里,改建公路264公里。农村公路投资1.27亿元,完成路基139公里,路面186公里。全市完成客运量2.5亿人次、货运量1.46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18%。车船运力快速增长,运力结构不断改善。全社会汽车拥有量超过21万辆,增长26%。其中载客汽车11.92万辆、78.84万客位;营运载客汽车9217辆,12.88万客位。快速客运集散网络初具规模,全年共开通高速和快速客运线路达73条。
港口建设有新突破。2003年新竣工5万吨级码头2个,集装箱码头4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5亿吨,名列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比上年增长20.9%;集装箱吞吐量277.22万标准箱,增长49.2%,增幅已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均己落户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突破460班,在欧洲、地中海、北美等主要贸易地区,达到了日均一班以上的密度,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络。
邮政、电信业务稳步增长。全年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4.72亿元和53.9亿元。全市电话普及率达68.76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119.7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49.99部/百人。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建立并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出台了《宁波市排污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宁波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加强项目选址管理。全市共否决各类不符要求项目600余个,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全市有35家单位被命名为环保模范单位。建成烟尘控制区19个,面积295.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4个,面积135平方公里。宁海县已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余姚市泗门镇、慈溪市周巷镇通过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验收;全市有5个乡镇和12个行政村的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省(市)验收。宁波保税区、开发区等49家区域和企业通过IS014000认证。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水平,I、II级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36天,占全年总数92%。
科技、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431项,获得国家级项目115项,专利授权量3300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5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建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家,并积极推进与中科院、兵科院、浙江大学、哈工大“两院两校”为重点的国内科技合作,全年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269项,引进、共建技术开发机构31个,引进各类人才2.85万人,其中博士、博士后72人,硕士762人,高级职称300多人。截至2003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高级职称1.3万人,中级职称8.7万人。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701所(含技校),在校学生11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9%。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高教南区基本建成,高教北区启动建设,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为7.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2%,全国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85.9%,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新发展,全市职业中专(含职高)招收学生2.67万名,成人中专普通班招收1323名,参加实用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达35万人次,企业全员培训率38%。社会力量办学热情进一步激发,全市颁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学校(园)共有1642所,民办教育机构的资产从上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9.9亿元。“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体育
组建了艺术剧院控股的股份制“大地艺术团”、宁波民乐团及与上海联和院线合资的宁波联和影视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跨省合作组建的电影院线。成功承办了第七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和相关系列文化活动,全年又有10个镇通过省、市两级“东海明珠”验收,“东海明珠”乡镇覆盖率达83%。永丰库遗址考古成果荣获“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音乐厅、图书信息中心建成并正式启用,大剧院、美术馆完成主体工程。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27.5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98%。
成功承办了中国男子篮球联赛宁波主场赛、宁波国际城市围棋赛、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全国A类桥牌俱乐部锦标赛、第二届全国沿海城市长跑邀请赛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10余项。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四级全民健身工作网络日益完善,全市体育健身场所807家,“1154”全民健身工程继续实施,投资1亿元的市游泳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建成,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也已结顶,并在社区和农村建成180条全民健身路径(园),全市健身路径总量达到580个。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在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全市共获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6枚,总分163分,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卫生事业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1.47万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5万人。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8岁。以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相继在镇海、余姚、慈溪、北仑、鄞州等地稳步开展,年末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59万多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健全,已建成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市级示范站10个,并设立了16个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全市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108%,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10.31/10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为87.6%,食物中毒发生率为3.74/10万,均明显好于上年。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年末全市总人口54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6.91万人,增加3.50万人。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8.7%,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1.2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率达92.3%。全市人口出生率7.42‰、死亡率6.28‰。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7元,比上年增长10.1%。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14987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消费性支出10463元,增长11.3%,购房与建房支出达1844元,占总支出比重为12.3%。年末平均每百户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67台、影碟机59台、家用电脑50台、空调机117台、移动电话132部、健身器材8台(套)。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21元,增长7.9%。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29台,洗衣机50台,电冰箱73台,空调机21台,热水器37台,比上年分别增长10%、3.3%、4.8%、74.3%和8.3%。
全市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64万辆,比上年增长76.9%。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7.1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98.25%。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9万个,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3553个,建立非正规就业组织418家。对3.1万名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其中2.76万人获得各类合格证书,培训后就业率53%。至年底,全市有6.1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4.02%,控制在预定目标内。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8.79万人,实际缴费人数82.03万人,比上年净增10.77万人。有18.06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待遇,月人均养老金861元。有84.2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净增11.6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0.73万人,全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62.3万人次,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2.14亿元。年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3.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7.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24%。年末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9.59万人,其中有3.81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享受了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共支付养老金379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万人,全年支付养老金2650万元。全市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81个,床位1.14万张,收养0.92万人,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达7.76万人。
注: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