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泰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0-03-13 15:15:59 来源:泰州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11840次
2019年,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3.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5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525.9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314.88亿元,增长7.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731元,增长6.6%。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86498元,比上年增长7.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5.7:49.2:45.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12.95万户,全年新增2.51万户;年末共有个体经营户37.09万户,全年新增6.12万户。
 
就业水平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75万人,比上年下降0.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54.3万人,下降2.5%;第二产业112.6万人,增长0.6%;第三产业108.1万人,增长0.2%。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调整为19.7:40.9:39.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3个、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68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6%,下降0.02个百分点。
 
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7.0%,衣着类上涨2.3%,居住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业类上涨4.6%。食品中,粮食上涨3.1%,鲜菜上涨5.8%,畜肉上涨24.2%,水产品上涨1.5%,蛋上涨4.5%,鲜果上涨10.9%。工业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保持微弱上涨态势,全年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持续走低,全年下降2.5%。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大项目好项目相对较少,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5.20亿元,增长2.4%。粮食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4.1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19千公顷。粮食总产280.55万吨,减少6.59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04.65万吨,减少2.29万吨,秋粮总产175.9万吨,减少4.3万吨。粮食亩产499.93公斤,增加4公斤。生猪产能下降。全年生猪出栏140.59万头,下降45.4%。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36.95万吨,下降5.0%。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设施提档升级。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年末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76.1%;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69万亩,年末设施农业面积85.1万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12.91万亩,比上年增加1.31万亩,增长3%。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6.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绿色农业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建成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4个,化肥施用量比上年下降2.5%,农药使用量下降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轻工业增长6.0%,重工业增长6.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9.7%,股份制工业增长6.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2.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6.7%,大中型工业增长5.2%。支柱产业稳定支撑。全年船舶、医药、电气、化工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8.3%、12.5%、7.9%和4.8%。
 
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5.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2.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8.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锂离子电池、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7.4%、12.2%、5.4%。
 
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0.4%。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0%,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营业成本为79.5元,比上年减少0.6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54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318家,比上年增加10家。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达114.94万人,下降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在二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6.1%,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1.1%,汽车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2.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5.8%。在服务业投资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6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3.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0.8%。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1.1%,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5.9%。在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1%,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6.1%,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3%。在服务业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0%。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2.58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住宅投资284.96亿元,增长1.2%。商品房施工面积2597.89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20.71万平方米,下降16.0%。商品房竣工面积544.45万平方米,增长44.1%。商品房销售面积659.59万平方米,下降6.4%。商品房待售面积238.95万平方米,下降15.7%。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基本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94亿元,比上年增长5.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36.99亿元,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95亿元,增长5.9%。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业1139.36亿元,增长3.6%;住宿和餐饮业209.58亿元,增长14.7%。从限额以上单位看,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9.59亿元,下降0.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19.52亿元,下降0.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2.5%。
 
消费市场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下降,粮油食品、饮料、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和日用品消费分别下降0.2%、2.5%、1.7%和2.8%。发展享受型消费出现分化,中西药品、建筑及装潢材料、书报杂志消费增长71.4%、31.0%和15.1%,而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石油及制品、汽车等消费分别下降8.0%、7.4%、6.4%、4.9%。
 
旅游市场发展良好。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156.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接待入境过夜游客4.71万人次,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14.03亿元,增长10.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02.15万美元,增长3.1%。
 
六、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基本稳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44.6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95.32亿美元,与上年持平,进口49.34亿美元,下降5.1%。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56.61亿美元,增长1.4%;加工贸易出口36.86亿美元,下降5.0%;一般贸易进口33.17亿美元,下降3.6%;加工贸易进口11.38亿美元,下降1.9%。按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0.47亿美元,增长6.6%;民营企业出口43.13亿美元,下降6.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1.74亿美元,下降13.7%;民营企业进口16.33亿美元,增长17.0%。按商品类别分,机电产品出口53.13亿美元,增长5.6%;农产品出口3.92亿美元,下降2.9%;机电产品进口8.43亿美元,下降6.6%;农产品进口10.02亿美元,下降17.1%。按出口地区分,对亚洲出口45.12亿美元,增长2.4%;对欧洲出口16.20亿美元,下降0.8%;对美国出口14.72亿美元,下降20.6%。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服务贸易出口6.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
 
外资利用有所回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6家,比上年减少3个;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3.27亿美元,增长13.1%;全年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6个,比上年增加2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4.86亿美元,下降1.4%。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2亿美元,下降41.8%;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71亿美元,下降10.8%。
 
七、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基本平稳。全年旅客运输量比上年下降1.3%,旅客周转量下降2.7%,货物运输量增长4.1%,货物周转量增长5.2%。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06亿吨,增长16.9%,其中外贸吞吐量2779.55万吨,增长26.6%。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0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0.64公里。
 
居民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82.52万辆,本年净增5.69万辆;私人轿车拥有量51万辆,本年净增3.17万辆。
 
邮电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快递业务量1.21亿件,增长23.0%;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5.19亿元,增长26.5%,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4.95亿元,增长34.1%。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81.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电信业务收入42.69亿元,增长3.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96.27万户,电话普及率107.1户/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97.43万户,增长10.1%。
 
八、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287.48亿元,下降2.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6.7%,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5.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5.0%,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1.9%。十三类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16.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7.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87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263.96亿元,增长13.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493.92亿元,增长1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79.46亿元,增长18.6%;中长期贷款余额3015.92亿元,增长11.3%。全年制造业新增贷款24.51亿元。
 
保险业发展总体平稳。全年保费收入19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人身险150.34亿元,增长20.1%;财产险42.71亿元,增长13.7%。全年赔付金额45.79亿元,下降1.6%,其中人身险19.47亿元,下降10.6%;财产险26.32亿元,增长6.3%。
 
证券交易恢复增长。全年证券交易额98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92.6%,其中股票交易额5261.12亿元,增长43.0%;基金交易额174.06亿元,下降37.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6%,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专利申请2502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279件;专利授权148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03件;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件,比上年增加1.8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企业技术中心27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974家。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全年新创优质园3所,省优比例达到84.47%,继续居全省第一。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实现全覆盖,四星级高中占比提高到54.5%。年末全市拥有幼儿园337所,在校幼儿11.22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98%以上;高中34所,在校学生6.76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以上;普通高等学校7所,在校学生7.7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年末全市拥有专任教师4.6万人,比上年增加143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6%。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9个、美术馆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82万册、电子图书藏量342.2万册;有线电视入户率9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118家,其中医院87家,卫生院115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家,妇幼保健机构7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88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837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67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309人,注册护士1326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为100%。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在国内外各级各类赛事中,由我市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共计获得金牌38枚、银牌18枚、铜牌20枚;在2019年度省赛中获得金牌46枚,银牌39枚,铜牌38枚。泰州远大足球俱乐部获得2019赛季中乙联赛第三名,升入中甲联赛,成功实现中冠、中乙、中甲“三连跳”。
 
十一、资源环境、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5,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42.5微克/立方米,下降7.4%,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5.7%。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均为100%。全市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24个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7.5%。
 
节能降耗取得进展。全年规上工业累计综合能耗905.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6%;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0.1727吨标准煤,下降4.6%。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0%。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25起,比上年下降17.3%;死亡人数191人,下降16.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3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基本稳定。年末户籍总人口500.5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3.5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02‰,比上年下降1.3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34万人,人口死亡率8.64‰,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61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73元,比上年增长9.0%。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3354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5745元,增长8.2%;财产净收入3553元,增长13.7%;转移净收入5122元,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16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6元,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05:1缩小至2.04:1。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对照省定人均年收入6000元、市定人均年收入7000元标准,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70857户、123452人全部脱贫。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省定18万元的92个村全部脱贫摘帽。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100.97万、94.69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0%。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8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全年4.44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根据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经济普查年度核算方法,江苏省统计局对2018年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最终修订。修订后的结果为:2018年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767.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95.35亿元;第三产业2085.65亿元。修订后的2018年GDP与2018年初步核算数相比,总量减少340.3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6.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减少38.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减少307.92亿元。
 
(3)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或者预计数,最终数据以《泰州统计年鉴-2020》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