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徐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9-04-02 10:35:35 来源:徐州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9044次
徐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
 
2018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克难奋进、开拓创新,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重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显着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55.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39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812.0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3311.82亿元,增长7.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915元,比上年增长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39961元,比上年增加3206元。
 
图1.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速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41.6:4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超过二产7.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8.3%;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7.7%,提高4.2个百分点。
 
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年末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4.74万家,比上年增长9.9%;注册资金3068.8亿元,增长1.7%。其中新增私营企业4.16万家,增长11.5%,注册资金2047亿元,下降0.9%;新增外资企业355家,增长16.0%,注册资金427.3亿元,增长38.1%。新增个体户13.39万户,增长10.1%,注册资金174.1亿元,增长9.6%。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年末全市城镇化率为65.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率55.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374.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总量占全市比重为49.9%。
 
价格指数平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4%,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1%,医疗保健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0%,涨幅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下降7.8个百分点。
 
表1.2018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3
 
#食品烟酒
 
102.4
 
#食品
 
102.7
 
#粮食
 
103.0
 
食用油
 
99.7
 
 
106.8
 
#鲜菜
 
107.2
 
畜肉类
 
99.3
 
禽肉类
 
107.6
 
水产品
 
105.6
 
蛋类
 
116.0
 
干鲜瓜果
 
97.9
 
烟酒
 
104.1
 
衣着
 
100.4
 
居住
 
102.1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3.1
 
交通和通信
 
103.5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1
 
医疗保健
 
101.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3.0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粮食总产量484.48万吨,增长0.4%,粮食亩产422公斤,减少11公斤;其中夏粮产量204.42万吨,增长0.1%;秋粮产量280.07万吨,增长0.6%。棉花总产量1.03万吨,下降45.5%;油料产量12.32万吨,下降4.1%;水果(含瓜果类)产量215.03万吨,下降11.5%;蚕茧产量0.45万吨,下降3.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9.90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29.67万吨,增长2.8%;水产品产量16.87万吨,增长2.1%。
 
图3.2014-2018年粮食总产量及增速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69千公顷,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146.2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8%;新增设施渔业面积0.17千公顷,累计达7.08千公顷,增长2.5%;新建高标准农田43.39万亩,累计建成549.18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升到60.1%,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93千公顷,累计达535.20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19千公顷,累计达359.13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6.85万千瓦,增长0.5%。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9家。全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54.1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秸秆还田面积达853.52万亩;累计建设秸秆收储中心和临时堆放点1300处,年收储能力达125万吨。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84.54万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09万家和1.68万个,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下行压力较大。为加速转型振兴,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市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加大治理力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9%,其中轻工业下降8.5%,重工业下降10.8%。工业用电量下降10.4%。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下降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下降2.4%;国有控股工业增长7.5%,民营工业下降22.9%。重点培育的六大优势产业产值下降1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4.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0%,能源、食品加工、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分别下降11.0%、24.0%、34.5%、28.9%和12.7%。
 
工业结构向中高端攀升。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增长情况好于传统产业,2018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8%,增速快于传统优势产业19.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7.7%,较2017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产值分别增长32.6%和17.2%,分别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13.1和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产值下降19.9%,占比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表2.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增长(%)
 
发酵酒精
 
万千升
 
27.41
 
-19.7
 
卷烟
 
亿支
 
366.52
 
2.7
 
 
万吨
 
44.03
 
-47.7
 
 
万米
 
11238
 
-17.9
 
轻革
 
万平方米
 
121.25
 
-20.3
 
纸制品
 
万吨
 
4.79
 
-49.0
 
烧碱(折100%)
 
万吨
 
7.05
 
-2.7
 
化肥(折100%)
 
万吨
 
12.55
 
172.8
 
树脂
 
万吨
 
7.68
 
17.9
 
轮胎外胎
 
万条
 
12.90
 
-35.3
 
水泥
 
万吨
 
1362.41
 
-29.5
 
生铁
 
万吨
 
97.89
 
-61.3
 
铝材
 
万吨
 
18.17
 
35.2
 
起重设备
 
万吨
 
64.94
 
58.3
 
铲土运输机械
 
 
63162
 
39.7
 
压实机械
 
 
8258
 
16.9
 
混凝土机械
 
 
2835
 
36.0
 
建筑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51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80.2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764.56万平方米。全年建筑业竣工产值1155.36亿元,下降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2.0%。全年在建项目3548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914个。分所有制类型看,项目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1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增长54.0%;民间投资下降1.5%,其中私营企业投资下降1.0%。分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6.1%,增速快于全部投资4.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3%;房地产投资增长33.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2.4%,比上年提升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4.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0%,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4.3%,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3%、17.0%和11.3%,三类产业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3.5%,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0%。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增长38.8%;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分别下降34.6%和2.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842.17万平方米,增长24.6%;新开工面积2077.32万平方米,增长64.0%;竣工面积766.19万平方米,增长47.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53.45万平方米,增长5.9%,其中住宅1160.67万平方米,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863.08亿元,增长16.3%,其中住宅788.95亿元,增长22.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53.47亿元,增长7.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548.54亿元,增长7.2%。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03.63亿元,增长7.6%;零售业零售额2345.43亿元,增长7.7%;住宿业44.12亿元,增长0.8%;餐饮业208.83亿元,增长5.8%。
 
消费结构日渐优化。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68.72亿元、23.66亿元、142.55亿元、73.19亿元和8.65亿元,分别增长4.2%、2.7%、6.8%、5.3%和5.7%;石油及制品类、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95.68亿元、55.15亿元和146.26亿元,分别增长13.3%、13.9%和6.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和通讯器材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38亿元、45.53亿元和30亿元,分别增长6.6%、8.6%和43.7%;文化办公类、五金电料类、汽车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1.86亿元、82.32亿元和340.82亿元,分别下降1.2%、11.3%和0.8%。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发展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出口总额638.35亿元,增长49.1%。按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实现117.4亿美元,增长50.6%。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9.05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比重为8.76%。出口结构有所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575.7亿元,增长50.5%,占出口总额比重为90.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额60.4亿元,增长36.1%。机电产品出口额276.3亿元,增长6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8.5亿元,增长16.9%。分出口市场看,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出口101.5亿元,增长32.1%;对欧盟出口86.8亿元,增长51.5%;对美国出口124.1亿元,增长67.2%;对拉丁美洲出口33.6亿元,增长20.5%;对日本出口19.4亿元,增长33.6%;对非洲出口43.6亿元,增长46.5%。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良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8.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4%。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3个,增加75个;新批协议外资57.17亿美元,增长34.3%;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9个,增加72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7个,增加3个。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17亿美元和1.36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1个,境外投资中方协议外资2亿美元。
 
开发区经济稳定发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6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全年开发区业务总收入1.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42亿元,增长5.2%。全市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14.53亿元,增长36.3%,占全市总量的79.4%;其中,出口总额477.74亿元,增长34.0%,占全市总量的74.8%;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5.98亿美元,增长18.5%,占全市总量的84.2%。
 
七、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较快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79.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6.36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9.36亿元,增长6.5%;金融业增加值322.69亿元,增长9.8%;房地产业增加值342.88亿元,增长5.5%。
 
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全市年末公路总里程16610.62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高速公路463.93公里;输油管道里程7270公里,增长1.1%;铁路营业里程797.3公里,其中高铁234.9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1584.75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21164万吨,比上年增长8.6%;水运货运量6456万吨,增长2.7%。分别完成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536.45亿吨公里和242.0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8%和4.6%;完成港口吞吐量3139.64万吨,下降57.7%,徐州港集装箱吞吐量3.15万TEU;管道货物运输量14402万吨,管道货物周转量719.99亿吨公里;航空货物运输量1.0万吨,增长9.0%;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9960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63.68亿人公里,分别下降9.6%和6.8%;观音机场航空旅客运输量251.88万人次,增长31.4%;徐州直属站铁路客运发送量2534.52万人次。年末全市机动车总计159.0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中民用汽车保有量136.64万辆,增长13.6%。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25.53万辆,增长13.8%,其中私人轿车75.86万辆,增长14.0%。
 
邮政电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分别完成65.72亿元和34.0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7%和16.8%。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50亿件;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9亿元,增长31.4%。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63亿件,增长22.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19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381.18亿元和67.5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4.9%和6.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94.55万户,下降8.6%;移动电话用户903.74万户,增长11.4%。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3.81万户,增长16.8%。
 
八、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平稳发展。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6.2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国税、地税和财政部门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65亿元、217.17亿元和109.39亿元。完成税收收入416.77亿元,增长1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2%;主体税种增势良好,增值税(含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契税分别完成173.81亿元、38.73亿元、31.92亿元和38.22亿元,分别增长23.1%、14.0%、11.5%和7.4%。
 
表3.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指标
 
绝对量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26.21
 
4.9
 
#税收收入
 
416.77
 
14.1
 
#增值税(含营业税)
 
173.81
 
23.1
 
企业所得税
 
38.73
 
14.0
 
城市维护建设税
 
31.92
 
11.5
 
契税
 
38.22
 
7.4
 
上划中央四税
 
390.66
 
13.8
 
国内增值税
 
174.19
 
23.1
 
国内消费税
 
122.89
 
-3.6
 
企业所得税
 
58.10
 
14.0
 
个人所得税
 
35.48
 
52.4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0.8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34亿元,增长9.2%;科学技术支出25.43亿元,增长1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54亿元,增长17.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4.03亿元,增长9.6%;节能环保支出22.31亿元,增长18.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9.35亿元,增长6.1%。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07.39亿元,较年初增加71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3604.84亿元,增长7.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12.47亿元,较年初增加7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按贷款期限分,中长期贷款2918.83亿元,增长19.8%;短期贷款1534.94亿元,增长10.0%。
 
表4.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绝对量(亿元)
 
比年初增加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7107.39
 
711.01
 
11.1
 
#住户存款
 
3604.84
 
254.94
 
7.6
 
非金融企业存款
 
2095.45
 
295.13
 
16.4
 
广义政府存款
 
1338.59
 
120.26
 
9.9
 
各项贷款余额
 
4912.47
 
739.30
 
17.7
 
#短期贷款
 
1534.94
 
139.55
 
10.0
 
中长期贷款
 
2918.83
 
481.65
 
19.8
 
#消费贷款
 
1602.69
 
342.22
 
27.1
 
经营贷款
 
420.43
 
49.64
 
13.7
 
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分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41家;期货经纪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3家。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2家,其中境内11家、境外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6家、新增2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681家、新增216家。新发企业债券规模16亿元,累计发行469.5亿元;新发行银行间各类债务融资工具265.8亿元。
 
保险业务增势良好。新增保险机构8家,年末保险机构达69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59.68亿元,增长22.1%,财产险保费收入60.78亿元,增长4.6%。全年累计赔付和给付支出61.24亿元,增长7.8%;其中赔付额41.07亿元,增长30.0%。在赔付额中,财产险赔付33.19亿元,增长17.5%;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3%和2531元/人。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空间持续扩大。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2个,当年新增17个;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51个,新增15个;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1.92%。国有独立科研机构21个;民营型科技企业10454家,比上年增长1.7%。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1291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46亿元,增长16.1%。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家。全市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奖4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9项(公示)。全市专利申请量259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38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9.9%和57.3%;专利授权量112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97件,分别增长6.9%和17.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79件,比上年增加2.47件。
 
质量强市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机构183家、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国家公证实验室3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全年监督抽查产品108种810批次,合格738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90.9%,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企业获批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696张,比上年增长4.0%。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其中省级计量中心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96万台(件),比上年增长17.9%。获批建设2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标准化项目,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0项、地方标准3项。全市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达3416张。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21所,在校学生200.55万人,毕业生46.75万人,专任教师11.4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0所,全日制本专科招生6.68万人,在校学生18.98万人,毕业生5.2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43万人,毕业生1.55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0.53万人,在校生1.48万人,毕业生0.3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18万人,毕业生2.9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13万人,毕业生3.87万人。全市共有初中267所,在校学生34.44万人,比上年增长20.2%;小学924所,在校学生95.58万人,比上年增长1.4%;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学生0.32万人;幼儿园(含民办)997所,在园幼儿31.9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9%。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21个、美术馆1个,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864.85千册,电子图书藏量6715.25千册,总流通229.44万人次,其中书刊文献外借152.12万人次。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23.8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04.25万户。共有电影放映单位49家、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8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29处。拥有9个国家级、5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8位国家级、26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旅游行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星级酒店50家,旅行社210家,乡村旅游示范区59家。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6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旅游总收入775.10亿元,增长16.3%。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45万人次,增长11.5%,其中,外国人3.39万人次,增长8.3%;旅游外汇收入5430.62万美元,增长9.4%。接待国内游客5758.44万人次,增长13.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6.03亿元,增长16.3%。
 
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积极成效。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86万张,比上年增长5.4%,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42万张,增长5.5%。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7张,比上年增加0.4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8万人,注册护士3.17万人,分别增长12.7%和25.2%;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93人和3.6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3人和0.7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53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340人。全市三级医院数量达17家、其中三甲10家。全市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38.73%,重点人群签约率68.66%,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离休干部有效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全民体育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61所,游泳馆32所,市属体育社会组织174个,晨晚练健身站点达5638个。共有56名一级运动员、157名二级运动员,参加省级注册运动员1948名,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5人。全年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奖牌数314个,其中金牌107个、银牌92个、铜牌115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3.50万人,其中国家级204人、一级767人;国际级裁判9人,国家级裁判员35人。体育彩票全年销售额12.77亿元,增长3.6%。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自然资源储备丰富。全年水资源总量51.31亿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924.2毫米。全年总用水量39.0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0%。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5%,工业用水下降5.0%,农业用水下降4.9%,生态补水增长7.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用水量50.7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2%。人均综合用水量407.9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2%。全年成片造林面积4.2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9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92.8%。森林抚育面积6167公顷。新建及更新农田林网面积39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97个。
 
环境治理卓有成效。全市林木覆盖率为30.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截至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6.07千公顷。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0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9天,优良率56.2%,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市区PM2.5浓度为61.6μg/m3,较去年下降6.7%。水环境治理持续领先。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93.3%,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3.3%,无劣Ⅴ类水断面。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93起,死亡315人,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分别下降17.5%和12.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7人,比上年下降13.0%。
 
十二、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常住人口总量继续回升。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0.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5万人,增长0.4%;全市城镇化率65.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8.96万人,15-64岁人口593.1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08.1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81‰,比上年下降1.90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62‰,下降0.2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19‰,下降1.65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44.7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40.65万人,女性人口504.13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34%,死亡率为0.5%。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5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6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6元,增长9.0%。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856:1调整为1.845: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18元,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63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02元,增长7.2%。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9.6%,农村为30.8%。
 
就业情况总体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口483.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19.9万人,第二产业170.2万人,第三产业193.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33万人,比上年增长5.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23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3015人。全年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数5.7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68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95%,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0%。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分别达194.09万人和326.01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7%和1.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4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92.12万人和159.6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2%。全市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86元和550元,农村低保标准比上年增加60元,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4.10万人;全年实施直接医疗救助25.75万人次,支出救助金2.90亿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达247家,养老床位6.4万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7张。
 
养老服务和社区治理成效明显。全年新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个、老年中央厨房7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13个、城乡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6个和140个。累计完成经济薄弱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256个,新改扩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43个。
 
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累计达到17391套;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为25.40%;已完成第七期经济适用住房(12万平方米)和第二期公租房(9万平方米)建设。
 
十三、城乡建设
 
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协调推进六大类170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153项,开工率达91%。徐派园林展示工程、公园绿地便民提升、特色田园示范村建设等工程已完工。轨道交通1、2、3号线强力推进,观音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正式启用,迎宾大道高架快速路主线已通车,城东大道高架正紧张施工,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文化活动中心、一中迁建等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村镇建设水平继续提升。协助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和行政村百兆光纤宽带覆盖率均实现100%。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78.3%,比上年提高44.2个百分点。沛县张庄镇陈油坊村等4个村庄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新沂市双塘镇、丰县赵庄镇、邳州市炮车街道果园村入选省第五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荣膺联合国人居奖,成功举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成为国务院表彰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获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考核优秀等次,徐州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经验全国推广,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复检,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大学生创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社、质监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设施农业、畜牧业产量、水产品产量、林业、高标准农田、家庭农场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水资源、用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管道数据来自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铁路客运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民航数据来自观音机场;电信业务、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保障性住房、重点项目、村镇建设等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户籍人口、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文化事业、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徐州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证券业务数据来自市发改委;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高新技术、专利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救助、养老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粮食产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GDP、工业、投资、贸易等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注:
 
1.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及大型普查修正,与上年不具可比性。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