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泰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7-03-16 19:10:59 来源:泰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380次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三大主题”工作和“四个名城”建设,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缓中有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1.78亿元,增长9.5%,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但增速跃居全省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0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1933.89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927.89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5.9:47.1:4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330元,增长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3298美元。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0%,比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有所回落,全年完成服务业税收收入206.82亿元,下降4.4%;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4.7%。
 
价格指数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较上年扩大0.4个百分点。从调查项目看,食品价格上涨4.6%,非食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6%。从调查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跌”,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8%,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3.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下跌0.3%。工业生产者价格重回涨势。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9%,跌幅较上年缩小2.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下降1.7%,跌幅较上年缩小7.7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44万户,同比增长18.0%;新增个体工商户3.4万户,同比增长31.8%。截止12月末,全市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191家,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552户。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船舶、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任务艰巨,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盈利难的困境,高水平研发机构、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老城区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新城区的现代化功能品质有待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匹配,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空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还需加大力度。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因灾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313.03万吨,比上年减少16.3万吨,下降5.0%。其中夏粮113.99万吨,下降7.5%;秋粮199.04万吨,下降3.5%。棉花产量1770吨,下降64.6%;油料产量12.20万吨,下降8.1%。粮食播种面积652.58万亩,比上年减少3.6万亩,下降0.5%。粮食单产479.7公斤/亩,比上年减少22.3公斤,下降4.4%。虽因灾减产,但粮食综合亩产仍位于全省第一。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6.03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12.44万吨,增长3.5%;牛奶产量4.21万吨,下降8.0%;水产品产量39.64万吨,增长1.0%。完成成片造林面积3.85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7.7万亩,四旁植树446.9万株,森林抚育面积5.4万亩,年末林木覆盖率23.5%。
 
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000公顷,新增设施渔业面积1561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9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1千公顷。农业机械化耕种程度提高。全年新增大中型高效农机具5412台,新增粮食烘干机1152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5.52万千瓦,增长2.7%。全市水稻机插率、秸秆还田率超过85%和65%,其中机插率超90%的“整体推进镇”达到5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长稳中趋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75.81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444.08亿元,增长15.3%;重工业产值9131.73亿元,增长1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完成产值91.13亿元、167.69亿元、9007.12亿元、2645.20亿元,分别增长2.9%、10.0%、13.2%、11.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小微型企业分别完成产值6155.71亿元、6420.09亿元,分别增长7.7%、18.3%。分重点行业看,食品制造业产值886.56亿元,增长8.0%;纺织服装业产值682.74亿元,增长17.6%;石化产值1826.25亿元,增长12.2%;医药制造业产值863.36亿元,增长19.7%;建材产值207.37亿元,增长11.4%;冶金行业产值668.29亿元,增长3.2%;装备制造业产值6822.85亿元,增长12.9%。
 
工业效益稳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90.18亿元,增长13.0%;实现利润936.76亿元,增长11.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9.16亿元,下降5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1%,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924.44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增加值255.4亿元,增长3.4%。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33家,其中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262家,比上年增加21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98.32万人,增长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164.12亿元,增长17.4%。分行业看,一产投资6.84亿元,增长10.5%;二产投资1962.54亿元,增长19.6%;三产投资1194.74亿元,增长14.0%。在二产投资中,工业投资1957.87亿元,增长19.8%,其中食品制造业投资131.83亿元,增长75.0%;纺织服装业投资77.36亿元,下降2.7%;石化投资186.87亿元,增长11.3%;医药制造业投资95.49亿元,增长33.7%;建材行业投资52.54亿元,增长6.5%;冶金行业投资64.45亿元,增长60.7%;装备制造业投资1109.68亿元,增长27.3%。在三产投资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22.82亿元,增长5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119.36亿元,增长52.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56.83亿元,增长30.8%;教育投资49.27亿元,增长97.8%;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24.08亿元,增长23.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63.41亿元,增长274.3%。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年新开工项目4121个,增长8.2%;完成投资2172.09亿元,增长11.4%。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43个,增长61.6%;完成投资785.74亿元,增长38.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大城建项目大突破。稻河古街区保护复兴工程建设全面完工,九州森美国际影视城和古井博物馆顺利建成,省泰中新校区竣工交付,东风路快速路、永定路与东风路交叉形成的五层高架、永定路1号和2号隧道全面贯通,农溱线接通、运河路接通、京泰路南延、梅兰路东延、吴陵路北延等一批城市道路正在抓紧推进。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周山河十里生态长廊景观工程全面完成,凤城河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完成阶段性目标,市区人行道进行海绵化试点改造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完成30个老旧小区的“微整治”,累计增加停车位2800个,道路维修6000平方米,清掏下水管网450处;完成13个小区共3290户老小区管道燃气改造和2000多户居民二次供水改造接管等。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0.71亿元,增长1.3%,其中住宅投资194.91亿元,下降2.0%。商品房施工面积2312.85万平方米,增长0.7%,其中住宅1809.61万平方米,下降0.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55.03万平方米,增长31.4%,其中住宅413.39万平方米,下降221.3%;商品房竣工面积525.97万平方米,下降6.7%,其中住宅437.40万平方米,增长0.3%;商品房销售面积698.56万平方米,增长31.8%,其中住宅645.44万平方米,增长31.4%;商品房待售面积435.46万平方米,增长7.4%,其中住宅291.77万平方米,增长4.2%;商品房销售额402.68亿元,增长28.8%,其中住宅359.33亿元,增长30.1%。年末全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为9.5个月,同比下降8.5个月。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发展势头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34亿元,增长11.7%,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从城乡市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5.78亿元,增长1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2.56亿元,增长12.8%。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业964.94亿元,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153.40亿元,增长11.1%。从限额以上单位看,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90亿元,增长14.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24.08亿元,增长14.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2.82亿元,增长7.7%。
 
发展享受型消费市场快速成长。全年限额以上贸易单位中书报杂志、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等发展享受型消费实现零售额178.57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2.0个百分点;发展享受型消费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0.0%,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282万人次,增长12.0%;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61万人次,增长1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3亿元,增长15.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631万美元,增长11.6%。
 
六、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基本稳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3.81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66.74亿美元,增长4.7%;进口37.07亿美元,下降3.8%。按贸易方式分,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40.07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加工贸易出口26.33亿美元,增长14.6%。进口中,一般贸易进口26.04亿美元,下降3.8%;加工贸易进口7.97亿美元,增长0.6%。按企业性质分,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6.35亿美元,增长2.2%;民营企业出口28.62亿美元,增长10.0%。进口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6.72亿美元,增长5.6%;民营企业进口9.62亿美元,下降23.7%。按商品类别分,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35.32亿美元,增长10.6%;农产品出口3.28亿美元,增长32.4%。进口中,机电产品进口6.06亿美元,下降10.4%;农产品进口9.57亿美元,下降18.4%。按产销国别分,对亚洲出口24.82亿美元,下降0.4%;对非洲出口1.06亿美元,下降41.1%;对欧洲出口5.6亿美元,下降37.5%;对拉丁美洲出口5.57亿美元,下降37.5%;对北美洲出口13.91亿美元,增长6.3%;对大洋洲出口8.55亿美元,增长138.8%。
 
利用外资形势良好。全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5.16亿美元,增长100.6%;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3.44亿美元,增长26.2%。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全年公路客运量8766万人,下降2.6%;公路客运周转量542963万人公里,下降0.7%;公路货运量2546万吨,增长2.3%;公路货运周转量716605万吨公里,增长4.1%;水路货运量15215万吨,增长0.6%;水路货运周转量7981620万吨公里,增长6.3%。港口货物吞吐量18823万吨,下降3.5%,其中泰州港区吞吐量16941万吨,增长0.8%,外贸吞吐量1524万吨,增长3.5%。
 
居民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1.93万辆,增长15.0%;私人汽车拥有量55.56万辆,增长15.3%。
 
邮电业发展较快。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邮电业务收入51.46亿元,同比增长7.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05.17万户,比上年增长6.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7.50万户,比上年增长28.7%。
 
八、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受营改增影响,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60亿元,增长1.7%(同口径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263.73亿元,增长0.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88亿元,增长4.9%,其中公共安全支出29.08亿元,增长14.1%;教育支出75.05亿元,增长8.8%;科学技术支出11.61亿元,增长3.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24亿元,下降2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85亿元,增长17.7%;医疗卫生支出40.40亿元,增长1.9%;节能环保支出11.06亿元,增长9.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6.91亿元,下降0.6%;交通运输支出10.94亿元,增长12.6%。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75.62亿元,比年初增加833.92亿元,其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2474.71亿元,比年初增加232.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656.79亿元,比年初增加428.71亿元,其中住户人民币贷款余额1010.62亿元,比年初增加152.77亿元;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218.19亿元,中长期贷款1211.56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23.30亿元,增长24.4%,其中财产险收入32.87亿元,增长10.6%;人寿险收入90.43亿元,增长30.3%。全年赔款和给付51.38亿元,增长37.9%,其中财产险赔付19.97亿元,增长19.7%;人寿险赔付31.41亿元,增长52.7%证券。
 
证券市场回归理性。全年证券交易额7946.99亿元,下降30.6%;基金交易额155.53亿元,下降11.2%;债券交易额3.91亿元,下降68.0%。全年期货交易额605.76亿元,下降3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5%,比上年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2.45%,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全市获国家科技奖3项,其中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全市专利授权12489件,发明专利授权939件,增长47.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86件。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93.86亿元,增长14.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断加快。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688.54亿元,增长45.8%。
 
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新创建省优质园31所,占成型园总数的77%,占比列全省第一。义务教育实现高位全域均衡发展。新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36所,建成比例达88%。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稳步推进。全市高考再创佳绩,本二以上达线人数连续9年超万人,高分层人数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新增四星级高中1所,四星占比达40%。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成效明显。全年新增本科专业16个,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7名。年末全市拥有小学149所,在校学生22.00万人;初中149所,在校学生10.94万人;高中37所,在校学生6.14万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0.2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2.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7所,在校学生5.9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02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打造“泰州掌上图书馆”手机移动阅读APP,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体书店、阅读书吧建成并对外开放,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9个。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全年创成一批带有鲜明泰州烙印的文艺精品,大型现代淮剧《赶鸭子下架》在各类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广播文艺作品《桑梓情深话梅郎》获得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提名奖,《花开等你来》泰州风情组歌等18个作品参选2016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公共文化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2016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开展“书香泰州”全民阅读活动,圆满举办“2016胡瑗读书节”,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87.5%。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98.38万册,电子图书藏量28.52万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7.2%。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963家,其中医院、卫生院183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323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177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12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317人、注册护士10172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16个,床位5187张,卫生技术人员5819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0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打造“康泰之州、运动之城”,构建“1+4+N”体育健身场馆格局。实施民生体育“十百万工程”,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为12000多名市民提供健康评估测试并建立健康档案。推动社会优质体育设施资源对外开放,率先试点推行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主动承办体育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中欧乒乓球冠军对抗赛、第十一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泰州“铁人三项”亚洲杯,顺利实现“泰铁”“两年三步跳”,从业余赛直接升格为洲际性比赛。
 
十一、资源环境、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全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海陵、姜堰获得国家生态区正式命名,靖江、泰兴、高港通过国家生态市(区)考核验收,全市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85个,覆盖率高达95.5%。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天,其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同比增加45天;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比例达到74.0%,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42个;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7.5%;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
 
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70.0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077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7.0%。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98.7万吨标准煤,增长49.8%,万元产值能耗4.7943吨标准煤/万元,增长11.1%;石化工业42.54万吨标准煤,增长19.0%,万元产值能耗0.1344吨标准煤/万元,增长8.7%。高耗能投资回落较快。全年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17.9%,高耗能制造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下降7.3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03起,上升7.5%;死亡265人,下降7.0%。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51起,死亡211人,事故起数上升5.4%,死亡人数下降10.66%。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65人,下降15.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508.21万人,增长0.07%,其中市区163.98万人,其中女性249.25万人,性别比103.90,比上年下降0.11。当年出生人口4.66万人,人口出生率9.17‰;死亡人口3.67万人,人口死亡率7.23‰;人口自然增长率1.9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4.58万人,其中市区162.6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2%,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1元,分别增长8.0%、8.8%。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2480元和13250元,分别增长7.0%和11.9%。
 
就业形势整体良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8万人,新增创业6.65万人,带动就业18.59万人,培训城乡劳动者17.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7%。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4.9万人、121.68万人、65.3万人、82.4万人、59.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09.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5.5万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1.91%和7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90元,农村提高到470元以上,保障了1.12万名城镇和6.72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其中市区和靖江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继续实施覆盖市区所有户籍居民和自住房的“佑护万家”自然灾害惠民保险,市区全年累计赔付119例、115.65万元。稳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建成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个、助餐点152个。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市排查出留守儿童2.1万人,为市区500名监护缺失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最终数据以《泰州统计年鉴-2017》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