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
2015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的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三抓三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126.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分三次产业看,一产实现增加值258.11亿元,增长3.4%;二产实现增加值1031.33亿元,增长10.9%;三产实现增加值836.75亿元,增长11.1%。人均GDP43853元,按平均汇率算,突破7000美元,达7041美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1:48.5:39.4,其中一产比重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1.1%,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二是新特产业发展壮大。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57.59亿元,增长11.2%。智能家电、绿色建材集聚成势,双双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新型服务业态加速成长。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中国“互联网+创业”大会成功举办,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居全国第17位,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60亿元,增长74.9%。金融业实现较快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3%。
图2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就业形势趋向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81.6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99.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99.3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82.7万人。城镇地区就业人员15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
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温和上涨,涨幅明显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去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格局。“五升”即为:食品上涨4.1%、烟酒上涨3.9%、衣着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2%;“三降”即为: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5%、交通和通信下降2.5%、居住下降0.1%。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4.76亿元,可比价增长3.6%。其中农业169.22亿元,林业10.86亿元,牧业35.30亿元,渔业43.1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6.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0%、2.0%、5.9%和14.7%。
粮食生产实现丰收。持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市建成优质稻麦生产基地200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5.95万亩,比上年增加0.76万亩;粮食总产386.63万吨,比上年减少2.53万吨,减产0.6%,但仍属丰收。其中夏粮生产受不利天气影响出现减产,总产156.71万吨,比上年减少4.48万吨;秋粮总产229.92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全年粮食平均单产446.5公斤/亩,比上年减少3.3公斤/亩,减产0.7%。
造林抚育扎实推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实施村庄绿化、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等五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增加造林总量,全年共植树983万株,成片造林5.54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90个,森林抚育面积达24.25万亩。林下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年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8个,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推广面积10万亩,其中泗阳县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市林地总面积335万亩,成片林面积293万亩,农田林网6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0.1%,位居全省第二。
畜牧饲养稳中转型。全年生猪出栏263.85万头,年末存栏146.27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0.1%和0.6%。家禽出栏7610万只,比上年下降1.5%;存栏3978万只,比上年增长1.1%。全年肉类总产量34.03万吨,与上年持平。加快生态畜禽转型,全年新增省部级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1%,位居全省首位。
渔业生产提质增效。围绕洪泽湖、成子湖、骆马湖三大板块,全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打造主导产品和品牌,全年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23万亩,三大板块中河蟹、青虾、花鲢等主导品种养殖比重超过70%;水产品出口创汇超2500万美元,河蟹出口连续十年居全省首位。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6.6万吨,比上年增长0.9%。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3万亩,累计达到106.63万亩。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新增入园经营主体167个,推广农业“三新”科技成果95项。农业“三品”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三品”130个,累计建成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8个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13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累计认定“三品”产地面积达6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92.8%,居全省首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趋优。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质量和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94.22亿元,增长11.5%,高出全省水平3.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水平5.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6.35亿元,增长12.6%;实现利税总额509.80亿元,增长10.3%,其中利润总额359.12亿元,增长11.0%。
图62010-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72010-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占GDP比重变动图
新兴产业稳中求进。全市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智能家电实现产值11.83亿元,增长184.0%;功能材料实现产值260.11亿元,增长8.7%;绿色建材实现产值67.21亿元,增长13.0%;智能电网实现产值18.43亿元,下降1.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754.67亿元,增长14.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9.8%
表1主要行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行业名称
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非金属矿采选业
27.09
128.5
农副食品加工业
334.58
14.5
食品制造业
47.41
5.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96.28
17.8
纺织业
305.81
19.6
纺织服装、服饰业
214.43
16.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36.58
23.4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533.96
16.9
家具制造业
26.34
15.5
造纸和纸制品业
80.83
88.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53.32
7.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99.57
3.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53.72
5.4
医药制造业
27.46
9.4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7.88
5.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38.46
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2.35
9.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3.88
15.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5.23
9.0
金属制品业
89.03
6.5
通用设备制造业
120.87
14.0
专用设备制造业
33.80
8.6
汽车制造业
14.63
16.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5.08
37.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71.42
8.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40.30
12.8
仪器仪表制造业
13.94
-4.4
其他制造业
9.15
8.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6.17
-12.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1.72
22.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8.61
11.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16
12.5
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204户,其中大型企业31户。33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洋河酒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主要产品有增有降。列入全市统计范围的工业产品共141个,其中65.3%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31个,占22.0%。
表2主要产品产量表
工业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吨
199.57
10.0
大米
万吨
358.36
18.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饮料酒
万千升
61.06
11.4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55.87
16.4
啤酒
万千升
5.19
-24.0
纱
万吨
29.92
14.0
布
万米
38746.40
7.0
蚕丝
吨
2045.89
-12.3
服装
万件
18814.03
20.4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392.34
22.8
复合木地板
万平方米
151.91
207.8
家具
万件
85.48
17.6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17.26
-0.1
#氮肥(折含N100%)
万吨
13.90
-4.5
磷肥(折合P2O5100%)
万吨
3.36
23.4
塑料制品
万吨
15.52
20.1
水泥
万吨
497.97
6.4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722.57
1.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856.69
18.9
钢材
万吨
52.40
11.2
铜材
万吨
8.94
18.9
铝材
万吨
1.47
22.2
电力电缆
万千米
3.62
-0.7
电光源
万只
8668.00
624.3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5年末,全市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业企业有36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7.42亿元,比上年下降2.11亿元;完成竣工产值75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2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8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在建施工项目共2251个,比上年增加6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86个,比上年增加627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2.24亿元、1228.36亿元和598.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0.8%、19.9%和13.5%。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量的0.7%、66.8%和32.5%。民间投资仍是主力。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5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部投资的84.1%。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始终坚持以工兴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工业投资仍为全市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22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6.6%,占比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0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略有下降。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2.53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959.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2%。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3056.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0.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6.98万平方米,增长6.2%。全市商品房销售额2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住宅销售额199.90亿元,增长13.1%。
表32015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表
单位
实绩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362.53
-3.9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住宅
亿元
266.36
1.9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3959.58
-0.2
#住宅
万平方米
3056.05
3.8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610.93
4.6
#住宅
万平方米
556.98
6.2
房屋销售额
亿元
233.74
9.1
#住宅
亿元
199.90
13.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消费稳步增长。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547.14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79.50亿元,增长11.7%。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498.11亿元,增长11.3%;乡村实现128.54亿元,增长9.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实现16.74亿元、9.65亿元和5.21亿元,分别增长4.0%、9.3%和3.1%;烟酒类和饮料类分别实现4.73亿元和3.17亿元,分别增长13.2%和6.6%;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63.73亿元和40.45亿元,分别增长8.3%和-1.7%;书报杂志类实现23.33亿元,增长3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20.02亿元,增长7.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对外经济下降明显。2015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9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8%。其中出口18.50亿美元,下降37.1%;进口7.49亿美元,下降8.1%。全年出入境检验检疫19902批次,比上年增长5.9%;出入境检验检疫金额达1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家,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1个,新批协议外资8.02亿美元。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9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5.0%。
六、园区经济
园区工业平稳发展。2015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1户,比上年增加28户;完成工业产值首破两千亿元,达204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利税总额188.7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134.3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投资质量有所提升。2015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0.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0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总投资的85.3%,提升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份额不断提高,完成204.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占开发区工业投资的28.9%,比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2%,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贡献超过四成。
外贸外资一增一降。2015年,全市开发区本地企业进出总额实现22.39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87.0%;比上年增长8.8%,增速比全市快6.3个百分点。外资引进大幅下降。全年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5.5%。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邮政通信业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邮政快递业务收入36.92亿元,增长46.2%;电信业务收入28.73亿元,增长3.0%。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2.79亿件,比上年增长54.4%;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2.86亿元,增长51.8%,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排全省第三位。年末全市有各类电话用户468.30万户,比上年末减少22.2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11.38万户,比上年末减少4.2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56.92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8.06万户。年末有国际互联网用户339.30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4.3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91.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4.29万户。
交通运输业低速增长。2015年,全市完成客运量7176万人,比上年增长3.5%;实现旅客运输周转量47.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4%。受水路货运量下滑影响,2015年,全市完成货运量5035万吨,比上年下降8.2%。其中,公路货运3861万吨,增长5.0%;水路货运1174万吨,下降35.0%。实现货物运输周转量163.5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增长5.3%;水路货物周转量34.3亿吨公里,下降37.9%。完成港口货物运输吞吐量1468万吨,比上年下降36.4%。2015年12月,徐宿淮盐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计划总工期4年。
表42015年客货运输量及增幅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全年实绩
同比增速(%)
货运量
万吨
5035.1
-8.2
公路
万吨
3861.1
5.0
水路
万吨
1174.0
-35.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63.5
-8.2
公路
亿吨公里
129.3
5.3
水路
亿吨公里
34.3
-37.9
客运量
万人
7176.0
3.5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47.7
4.4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1467.9
-36.4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5年末,全市有旅游景点44个,其中4A级8个,3A级16个,旅游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59.28万美元,增长39.0%。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02.5万人次,增长18.8%;接待入境过夜游客0.47万人次,增长14.6%。旅游投资总额达110.95亿元,增长42.1%。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11.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5.67亿元,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83.6%,居全省第二位。建筑业税收增幅明显回落,房地产税收相对稳定。全市建筑业入库地方税收51.6亿元,增长3.7%,增幅较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入库地方税收76.4亿元,增长9.7%,增幅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492.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5.7亿元,增长17.4%。财政支出不断优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85.7亿元,增长10.5%;农林水支出83.1亿元,增长1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2亿元,增长50.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9亿元,增长29.1%。
金融业发展较快。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快于服务业增速5.2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华泰证券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入驻,各类金融机构达128家。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19.81亿元,比年初增加220.46亿元,增长13.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49.51亿元,比年初增加113.3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96.70亿元,比年初增加213.65亿元,增长14.4%。保险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市级专业保险机构32家。其中人寿保险14家,财产保险18家。全市共实现保费收入56亿元,较上年增长2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0.98亿元(含农业险1.82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37亿元,增长32%。
九、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和质量强市
科技创新成绩显着。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32.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1%,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总数达184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1家,总数达219家。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9507件,比上年增长8.2%;专利授权量5151件,增长19.6%。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7792件,授权量4282件,PCT专利申请量9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事业在内涵质量、均衡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1所,新增省优质园14所,全市省优质园达239所,占比65.5%。全市所有县区高水平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国家督导认定。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1所。2015年全市高考本科达线15034人,本科达线率42.1%。其中被清华、北大录取27人,居全省第四。全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获得4A考生人数达4356人,比上一年净增2686人。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所。省技能大赛获得奖牌114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28枚,奖牌总数比上一年净增21枚。2015年对口高考技能考试过关率达99.72%,位居全省前列,本专科达线率达96.4%。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市、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全面到位,乡镇医疗卫生改革试点取得圆满成功,全市1310个村卫生室、1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医疗卫生资产达到120.6亿元,千人拥有床位增加到4.28张。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投入运营,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体检康复中心加快建设。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到480元,全年补偿1657万人次、16.09亿元,大病保险赔付4.6万人次、597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全体居民,免费为基层群众诊疗21800余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各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开展各类展览、展演活动80余场次。建成苏北第二家数字图书馆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通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共送戏530余场次、送电影16000多场次、送图书达12万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累计达139.6万户,入户率达95%;新增数字用户7.43万户,累计达37万户;80%的乡镇完成数字电视整转。城市数字影院增至15家,银幕增至87块,座位数达12271座。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面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55.53%,较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75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优秀管理城市等称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文明城市直接晋升全国提名城市。
质量强市稳步推进。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品牌建设成绩显着。2015年,全市新增2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到17件;新增17件江苏省着名商标,累计达到108件;新获批27个江苏名牌,累计达到123个;新获批27个市级名牌,累计达到185个。洋河股份获评2015年度江苏省质量奖。建有国家白酒产品质检中心和省玻璃产品质检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评估。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61.0μg/m3,比2013年下降17.6%;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累计242天,达标率67.0%,比2013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全面达到国家和省考核优秀目标。全市生态红线范围占国土面积提高到32.2%。高水平实施绿化工程。以五大廊道建设为载体,推进全民植树造林工程,全市新增林地26万亩,植树7688万株,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1%。
环保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环保基础设施水平。雨污管网不断完善,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统,雨污分流区域面积达127平方公里。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健全,市区及县城先后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8座,污水处理能力达59万吨/日,中心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先后建成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机生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填埋场等一批垃圾处理设施,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至100%。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淘汰和改造升级落后产能。相继关停或迁移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提前完成“十二五”削减目标。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升。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0.5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0.8%;单位GDP电耗为812.93千瓦时/万元,下降6.1%。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49.28万户,比上年减少0.19万户。户籍总人口586.28万人,比上年增加5.54万人。常住人口485.38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2.87‰,死亡率7.78‰,人口自然增长率5.09‰。全市城镇常住人口269.53万人,比上年增加9.26万人,增长3.6%。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342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9431元,增长8.2%;经营净收入4693元,增长9.7%;财产净收入661元,增长9.8%;转移净收入2557元,增长11.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3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2元,比上年增长9.4%。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28元,比上年增长8.4%,恩格尔系数为35.3%。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幸福行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5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90元/月和370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并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5%,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新建养老服务项目11个,新增床位3000张,养老床位总数达3.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23张,养老服务社会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27个,老年人助餐点85个。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三有三能六达标”改造任务。完成棚户区改造14万户,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3万套,居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