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6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04万美元,继续名列全省首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8.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07.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14.2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52.2:46.0。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8073.7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增长47.2%;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增长15.5%;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7.1%;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32.0%。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全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0.3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2%。
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金66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01.2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576.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25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市场物品及服务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4,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7。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指标
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1
食品
104.1
烟酒及用品
100.2
衣着
104.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3.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1
交通和通信
99.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3
居住
101.9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全年粮食总产量79.64万吨,比上年下降2.5%;油料总产量8953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油菜籽7759吨,比上年增长3.8%;蚕茧总产量72吨,比上年下降6.5%;茶叶总产量6049吨,比上年下降9.1%;水果总产量17.01万吨,比上年增长9.6%。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1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1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4.2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9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2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15.8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7千公顷。
林牧渔业生产发展稳定。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0.32万吨,比上年下降5.8%,其中猪牛羊肉7.33万吨,比上年下降1.3%;禽蛋总产量2.53万吨,比上年下降13.5%;奶牛存栏0.67万头,比上年下降16.3%;全年水产品产量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0.6%。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796426
-2.5
油料
8953
3.5
#油菜籽
7759
3.8
蚕茧
72
-6.5
茶叶
6049
-9.1
水果
170057
9.6
肉类
103227
-5.8
水产品
126761
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57.3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31.51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425.83亿元。全市统计的244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38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56.6%。在全市跟踪统计的22种重点产品中,有13种产品的产量实现增长。
表3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家用洗衣机
万台
460.21
3.0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发动机
万千瓦
4817.22
10.2
电动自行车
万辆
370.38
26.9
家用电热水器
万台
168.55
26.6
电力电缆
万千米
287.27
5.9
塑料制品
万吨
106.48
-0.2
纱
万吨
58.85
-1.1
布
万米
84536.82
7.8
呢绒
万米
12353.03
-4.1
服装
万件
53083.76
-1.7
合成纤维
万吨
340.54
-7.6
锂离子电池
万只
42454.65
14.2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亿只
847.94
0.4
集成电路
亿块
180.16
20.5
数码照相机
万台
717.79
-44.5
硬盘储存器
万台
5817.21
-16.3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103.11
9.8
电子元件
亿只
71.63
-24.6
印制电路板
万平方米
3917.83
-0.6
粗钢
万吨
1615.85
23.0
钢材
万吨
2819.30
13.1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92.53
8.7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50.48亿元;产品销售率97.78%;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23.39亿元;利润741.88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46.3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240.57万平方米。2个建设工程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个建设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03个建设工程项目获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投资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投资15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第三产业投资24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分注册类型:国有经济投资74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0%,三资经济投资604.5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他经济投资2669.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214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8.1%;新增固定资产2897.5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2.2%。
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1.7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商品房施工面积为6367.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9%,竣工面积1150.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09.44万平方米,下降1.8%,商品房销售额715.78亿元,下降7.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城镇零售额238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乡村零售额35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3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增长25.1%,金银珠宝类增长26.5%,家具类增长30.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9%。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基本持平。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03.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进口总额292.2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8%;出口总额411.4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上升,实现出口额217.12亿美元,总量占比达52.8%,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4201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出口国家和地区
2013年
增长(%)
进口国家和地区
2013年
增长(%)
美国
60.91
-2.1
日本
65.10
-9.0
香港
46.53
15.7
韩国
48.31
-1.5
日本
43.95
-5.4
台湾
20.20
21.4
韩国
33.22
-15.4
美国
16.20
-5.8
德国
16.99
-4.8
德国
14.62
9.9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09个,协议注册外资43.87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33.39亿美元,下降16.7%。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到位注册外资比重达到44%,全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56个。至2013年底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有93家在我市投资兴办了170家外资企业。
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服务外包产业接包合同总额8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执行金额6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离岸合同总额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离岸执行金额4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7%。离岸外包业务全省第一。
对外经济合作进展良好。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87个,中方投资额突破12亿美元,达到12.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200万美元以上项目62个。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145.20万辆,比上年增长5.9%。其中汽车113.86万辆,比上年增长12.3%。私人汽车又有较快发展,年末达到88.35万辆,比上年增加13.03万辆。
客货运量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25977.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完成货运量18398.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1%。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0880.68万吨,比上年下降1.9%。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35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入境游客吞吐量36.5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
邮电通讯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8.04亿元。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函件7105万件,比上年下降17.2%。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02.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23.87万户,比上年增加21.73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84.05万户。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993.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过夜旅游者39.1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2%。旅游总收入达113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51个,国家5A级景区3家,国家4A级景区20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15家。创建农业旅游点11个。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1家,四星级宾馆18家。全市拥有旅行社156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16家。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8.0%。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9.7%;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1641.9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5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存款中,单位存款余额7000.7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贷款中,短期贷款45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中长期贷款36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年现金净投放369.88亿元。
保险业发展趋于稳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财产险收入6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人寿险收入10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保险赔款支出4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保险给付支出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3%。
证券交易市场总体较好。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79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11.1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102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年股票、权证、基金成交金额151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4%。新增上市企业数2家,募集资金1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全市共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4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6家,国家、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产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7家,省级以上外资研发中心36家,省级以上国际技术转移中心7家。全市累计64名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名。
科技产出水平提升。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本年按新标准已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9家。本年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4个、列全省第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30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创新成绩显着。全市专利授权量达39828件,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713件,比上年增长8.0%。获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419项,获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到位经费5.5亿元。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32所,在校学生72.19万人,专任教师数50430人。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全市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提升,在锡高校发展到12所,本专科在校学生超过11.14万人。在锡外国留学生超过2600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民族宗教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成功跻身2013-2015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行列;小品《一个馄饨引发的故事》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获第十三届中国戏曲节优秀剧目奖。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站80个,博物(纪念)馆69个。全市人民广播电台节目9套,电视台节目9套,无锡有线电视总用户已达173万户。电视人口总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动漫企业达170家。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成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市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027个,其中综合医院8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8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711家、护理院8家,疗养院6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8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8万人;拥有医疗床位3.32万张,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17万张。统筹城乡医保一体化步伐加快,全市实际参合农民105.1万人,人口覆盖率100%。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年完成诊疗总人次4263.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任务,成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示范城市。全市新增公共体育设施面积62.8万平方米,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47人。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95.7%。成功举办第四届全民健身节等200人以上体育活动695次,成功举办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青年射箭锦标赛、女子国际象棋名人赛等全国性以上高水平比赛31项次。全年无锡籍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共取得了41个冠军,其中2人获2项世界冠军。全市体育彩票销售达到21.83亿元,增长7.4%。
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宗教团体和场所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年末有宗教活动场所261处,教职人员744名(不含散居道士)。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472.23万人,人口出生率8.78‰,人口死亡率6.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8.41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9元,比上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20587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392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147元,比上年增长10.6%。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7.9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8.2平方米。
社会保障统筹推进。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百万。其中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33万人,净增缴费人数7.59万人。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86.85万人,比上年增加13.46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94.77万人,比上年增加16.21万人。全市参加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91.4万人和180.6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全面并轨,市区月低保标准提高至600元。年末在领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5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社会福利事业水平提升。全市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3.52万张,供养、代养1.56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7378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75亿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26.05万人次,支付救助金8288.57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0365人次,发放救助金3788.21万元。全市重点优抚对象18427人。全年全市慈善组织累计募集善款(含冠名基金)52.38亿元。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我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比例(API)81.6%,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市区达标天数比例(AQI)54.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功能区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92%。
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建成区年内新增绿地面积39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4.7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78%。
安全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630起,死亡510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第12年实现“双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63人/亿元。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