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苏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17 22:26:25 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592次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围绕建设“三区三城”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导向,突出“加快转型、稳定外贸、兴盛文化、广惠民生”等工作重点,努力克服和化解宏观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有效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强化要素保障,全方位转变发展方式,高起点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度发展创新型经济,全年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有增,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民生质量持续改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综合经济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1402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18142美元。

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023.9亿元,增长10.2%。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教育支出180.7亿元,增长19.5%;科学技术支出66.59亿元,增长2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6亿元,增长20.1%。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605.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4.4%。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1%。粮食总产量116.5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总产量36.7万吨,增长5.1%;秋粮总产量79.7万吨,下降0.4%。粮食连续实现三年增产。

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新增设施农业(渔业)面积9.15千公顷,累计达到41.25千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20千公顷,累计达到106.7千公顷。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6.8%。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21只,累计达到1722只。

农村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3121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691公里,加高加固圩堤356公里,增砌护岸159公里。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31家,累计3928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96%。农村集体资产突破1200亿元,村均集体收入5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5.7%。全市90%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88%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8%的农民实现集中居住。

工业

工业经济努力克服市场需求放缓、生产成本上升、经营难度加大的不利影响,以强化要素保障实现稳定增长,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提档升级。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45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4893亿元,增长4.3%;外资工业产值19115亿元,增长4.0%。重工业产值21737亿元,轻工业产值70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2.5%。全市新产品产值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主导产业稳定发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198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9%。

新兴产业成为亮点。全市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创造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2%和50.6%。其中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3426亿元、2780亿元、2371亿元,占新兴产业产值的69.3%。

重点企业贡献度提升。全市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1%。百强工业企业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8家,完成工业产值8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高耗能行业有效抑制。钢铁、纺织、化工、造纸、建材、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长2.8%,六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受市场环境制约,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有所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利税总额1742.93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利润总额1217.23亿元,下降10.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6%。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平稳发展。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0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4%,其中新开工面积4574万平方米,下降12%。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年末拥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477家,实现利润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上缴税金71亿元,增长13.8%。

运输邮电业

全市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服务能力、构筑现代物流体系为重点,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产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16.1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60.7亿元,港口建设投资35亿元。年末公路总里程13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

客货运量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7.1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07.7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2.1%;完成货运量1.77亿吨,货物周转量170.5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3.2%和13.8%。

港口运输能力增强。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4.28亿吨,比上年增长12.6%;集装箱运量586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5.2%。苏州港新增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9个。太仓港年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太仓港在全国内河港中第一个获批享受海港待遇。

邮电通信平稳发展。全市邮政系统发送函件2.92亿件、特快专递2130.98万件、报刊3.1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433.8亿元,比年初增加60.86亿元。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55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83.57万户。

私家汽车保有量继续增加。年末拥有机动车239.27万辆,其中汽车177.90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18.1%。私家汽车保有量144.54万辆,比上年增长20.6%。

国内贸易

积极改善提升消费环境,加快优化城乡商贸布局,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突出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831.37亿元,增长14.3%;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09.6亿元,增长16.3%。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55.04亿元,增长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85.93亿元,增长18.7%。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12.38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1%;日用品类增长21.7%;通讯器材类增长20.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1%;汽车类增长4.1%;金银珠宝类增长0.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6%。

商业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拥有国家级特色(着名)商业街13条。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20家。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25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90个,实现成交额485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2%。新型流通业态以及现代经营方式较快发展。网络购物、无店铺销售、仓储式销售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吴中区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金融业

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金融业态多元发展,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663.5亿元和13626.8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483亿元和1754亿元。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5788亿元;单位存款余额10758亿元。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5717亿元,比年初增加10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504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796亿元和1487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793亿元和2102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60家,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21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10476亿元,比上年下降26.8%。期货市场交易额34901亿元,比上年下降8.6%。

保险业稳健运行。注册资本20亿元、国内首家在地级市设立的寿险法人总部机构——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开业。全年新增保险机构5家,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共68家。全年保费收入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5亿元,增长19.4%;人身险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8.9%。

房地产业

在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总基调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面积增速放缓,市场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刚性需求有所释放,住房供给和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26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0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商品房施工面积8404万平方米,增长5.8%;竣工面积1828万平方米,增长20.7%。商品房销售面积1466.29万平方米,增长21.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3.11万平方米,增长28.4%。市区存量房交易面积312万平方米,交易金额3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9%。

旅游业

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城市影响力,以项目开发、优化品质、树立品牌、提升服务为重点,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7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接待境外游客321.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230.1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91.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市景区接待游客11426.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9%。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饭店144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75家。金鸡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市共有5A级景区点4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20家。苏州被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现代服务业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新增上市公司12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2家,累计募集资金661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74亿元。新增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1家,累计83家。股权创业投资快速发展。年末拥有备案创投企业106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700亿元。全社会新增融资规模近4000亿元。

全市以服务业税收“营改增”试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年末全市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70个,集聚区从业人员87.7万人,年销售(营业)收入7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2.4%。新增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264家,累计达到1002家。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接包执行额55.96亿美元和30.5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8%和51.9%。

民营经济

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民营经济发展量增质升,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全年私营企业、个体户新登记注册户数11.23万户。年末全市私营个体登记注册户数64.4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2.96万户、个体工商户41.50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1%、10.4%和8.4%。年末私营个体注册资金87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年末注册资金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15967户,比上年增加1773户;其中超亿元的企业1424户,增加252户。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6.2%,民营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1%。

对外贸易

在欧债危机和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缓慢的影响下,外贸增长减缓。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056.92亿美元,其中出口1746.8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5%,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8.2和4.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2273.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5%。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贸易和服务贸易,外贸方式加快转变。全市加工贸易增值率由上年的77.2%提升至85.7%。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5.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贸易进出口增长54.16%。新兴市场增势强劲。全市对东盟、非洲和俄罗斯的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4.0%和10.7%。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

招商引资

积极推进高端引资,鼓励企业增资扩股,推动利用外资稳量提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30.24亿美元,增长3.1%,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3%。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利用外资35.1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38.3%。新增外资地区性总部及功能性总部机构45家,累计达180家。43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5家落户苏州。

对外经济合作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2.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4%,规模实现全省九连冠。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10.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8.9%。年末境外投资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0多个。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载体功能再拓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7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1家。全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76.09亿美元,出口总额1510.68亿美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8.8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3.0%、86.5%和57.2%。吴中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得国务院批准,苏州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坚持扩内需、稳投资的发展方针,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有效引导投资结构,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218.55亿元,增长8.7%;私营个体投资1608.56亿元,增长15.7%。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01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84.89亿元,增长15.6%,其中工业投资2176.43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71.59亿元,增长18%,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8.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入持续加快增长。全市新兴产业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13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投运,苏州成为国内首个运营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轨通”,4号线及支线、2号线延伸段、太仓港疏港高速公路、常嘉高速公路昆山至吴江段开工建设。苏虞张快速通道北段改建完成通车。中环快速路工程全面启动,东环、南环快速路延伸加快建设。±800千伏锦苏特高压输电线路及同里换流站、胥门变电站建成启用。新增人防设施72万平方米。

城乡规划与建设

围绕建设“一核四城”的发展目标,实施部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撤销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设立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吴江撤市设区。中心城市首位度得到提升。苏州市区面积由3254.7平方公里扩大到4474.4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市区新增绿地450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94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13.3千公顷。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96.46%。

公用事业

多元化公共交通服务得到新提升。市区新辟公交线路20条,年末市区营运车辆达到3826辆,营运线路285条,线路总长达到6488公里;市区公交运客总量6.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5.2公里。轨道1号线自开通运营到年底,运客量达到2595万人次。新增电调专用出租车300辆,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4303辆。市区新购公交车506辆,国Ⅲ以上排放标准的公交车比例达到91.7%。新建公共自行车网点151个。全年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19条,行政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保持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0%。

公用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市区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25座,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2座,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2座,建设配套截污管网798.74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含扩建)20.75万吨。

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7.43亿立方米,人工煤气供气总量4449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6.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

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妥善处理节能减排与稳定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构筑生态宜居地区。

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为0.6375吨标准煤,预计比上年下降4.47%。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89.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其中工业用电量982.66亿千瓦时,增长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0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8%,其中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为:原煤5005万吨,下降1.1%;天然气37亿立方米,增长8.4%;电力807亿千瓦时,增长5.5%。

全社会环保投入达到445亿元,增长14.9%,占GDP的比重达到3.7%。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3.26。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9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功能区环境噪声达标率100%。推动实施PM2.5监测。全市建成55个全国环境优美镇,其中50个为国家级生态镇;新增省级生态村25个,省级以上生态村累计达到52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8.4%。

扎实开展“能效之星”创建活动,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现节能100万吨标准煤。全年实施减排项目174个。

科技事业

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全力打造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2.6%。全年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42.47亿元。

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88家、累计达到1864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367个,累计达10031个。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3家,累计176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家,累计337家。全市80%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8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1.3%。

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4万件和9.8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27.2%,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7件,累计达75件。苏州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并顺利通过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验收。

人才建设

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创新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4.2万人。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78.37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1.38万人,高层次人才11.4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8万人。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1人,累计105人,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新增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96人,累计301人;新增入选市“姑苏计划”人才118人,累计347人。国家“千人计划”中,创业人才的比重达到70%。

教育事业

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096所(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25.28万人,毕业生30.78万人,教职工总数9.7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95万人。在苏州的普通高等院校20所,独立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22万人,毕业生4.9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4万人,毕业生1.94万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7%。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63.3%。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36个,公共图书馆12个。镇(街道)以上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公益性文化设施覆盖率达90%。文艺精品新作连创佳绩。滑稽戏《青春跑道》入选国家文化部建国以来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预计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2600亿元。年末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基地28个。

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9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9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运河苏州段成功列入中国大运河首批申遗名单,昆曲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级文化创新工程验收。

卫生事业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99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1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2万人,其中医生2.3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2%、12.4%和18.8%。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建成国家级示范卫生服务中心2个,镇村卫生机构均达到省定建设标准。

体育事业

全民健身活动长效化,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成功举办市第13届体育运动会。苏州健儿在伦敦奥运会上勇夺2枚金牌、1枚银牌。新增4名世界冠军,苏州世界冠军总数达23人。全年共承办省级以上体育竞赛68项次,其中国际、洲际比赛23项次,全国比赛40项次,省级比赛5项,办赛数量在全省各市保持领先。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区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169条。体育彩票销售创新高,实现总销量34.65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人口与就业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全市户籍人口出生6.8万人,出生率为10.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7.81万人,比上年增加5.48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328.99万人,比上年增加3.57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全市新增就业16.8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500个。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7%。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6%。全年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43.8万人。城乡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

社会保障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稳步推进。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并轨,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现社保城乡并轨的地区。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472.88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541.56万人,城镇职工失业、工伤、生育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375.74万人、404.07万人和403.97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覆盖率和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率均保持在99%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覆盖率达到100%。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65.5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570元。苏州社会保障·市民卡顺利发放,市区发放量233万张。

社会福利与救助

各类养老机构205个,床位总数46223张,收养人数32356人。新增养老床位10942张、日间照料中心87个,助餐点142个。全市27711户、56911人纳入低保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2.06亿元。全年社会救助支出达18.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6.8万人次。

人民生活

全市积极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96元左右,分别增长12.9%和12.6%。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全市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7454套、竣工25420套,为4932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市区完成113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16万平方米零星居民楼综合整治任务,解危修缮直管公房4.5万平方米。实施城区居民家庭改厕8739户,改造城中村(无地队)17个。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52.64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187.64亿元。全市新建、改建城乡农贸市场47家,市区开设农产品直供网点46家,新建农产品平价直销网点102个。

市场物价

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全球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大背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步回落。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7%,八大类消费价格“六升二降”: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5.1%、1.7%、4.4%、5.3%、2.1%和2.7%;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1.5%、0.2%。

2012年在紧运行环境下,苏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惠民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得到新提升,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开放型经济和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2013年要充分估计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引领、聚焦转型、生态优先、民生为本,扎实推进稳定增长、科技创新、经济国际化、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注:本公报2012年部分数据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