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苏

镇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07 11:00:40 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616次

镇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六个注重”、推进“八项工程”,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经济社会事业保持协调稳定发展,取得了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转变、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结构效益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教卫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新业绩,顺利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综合】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元,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73947元,增长11.2%,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11736美元。

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GDP的比重2.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55.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五+X”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新兴产业投入4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54.5%。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单位GDP能耗为0.7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7%。经济运行质量较快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23.0%,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财政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5.82亿元,增长31.5%,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23.68亿元,增长13.6%;营业税完成44.39亿元,增长26.3%;企业所得税完成20.48亿元,增长44.5%;个人所得税完成7.57亿元,增长37.2%。

财政支出保持同步较快增长,民生类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4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完成支出6.8亿元、32.89亿元、13.48亿元和11.99亿元,分别增长75.0%、20.0%、50.2%和66.4%。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截止12月末,全市从业人员190.48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5.43万人,比上年减少0.0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8.86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调整至13.4:50.5:36.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6万人。连续72个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3%。

物价调控取得成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0%,比上年上涨5.0%,自7月份起当月涨幅开始回落。在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分别上涨12.0%、4.3%、1.8%、5.2%、1.2%、1.3%、0.1%、3.7%。

【农业、农村】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总产值79.92亿元,增长5.4%;林业总产值5.94亿元,增长4.9%;畜牧业总产值22.62亿元,增长3.1%;渔业总产值21.88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2.27亿元,增长11.7%。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1.89 1.9

#水稻 81.99 1.6

棉花 1503 -0.3

油料 4.37 -25.3

茶叶 0.12 -12.1

水果(含瓜果类) 5.99 22.8

肉类 8.25 19.8

禽蛋产量 2.53 14.1

水产品 8.81 3.0

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62.56万亩,比上年减少3.36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08.51万亩,秋粮种植面积154.0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21.89万吨,比上年增加2.33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34.7万吨,秋粮总产量87.19万吨。养殖业恢复性增长加快。全年生猪出栏量55.78万头,比上年增长1.5%;家禽出栏量1972.88万只,比上年增长25.3%。肉类总产量8.25万吨,比上年增长19.8%;禽蛋产量2.53万吨,比上年增长14.1%;水产品产量8.81万吨,比上年增长3.0%。

农业现代化进程步伐加快。截止12月末,全市拥有高效农业面积66.67千公顷、设施农业面积19.17千公顷、高效渔业面积12.3千公顷,其中当年分别新增9.27、5.9和2.38千公顷;拥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家,其中当年新增4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1家;拥有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962家,入社农户29.98万户。

【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截止12月末,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8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1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20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重工业完成总产值968.73亿元和4234.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6%和33.0%;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05.41亿元、2488.07亿元和1880.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6.9%、30.5%和29.2%;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9.02亿元和2443.9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7.5%和32.1%。在列统的48个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1个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

主导产业、重点行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进“千百亿工程”,全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4277.5亿元和382.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3%和34.5%,新增销售超千亿产业1个、销售超百亿企业1家,累计达到2个和7家;通信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8.31亿元、110.36亿元、608.02亿元和885.2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0.3%、69.5%、28.3%和39.2%;全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13家、利润超5亿元企业110家,比上年分别增加5家、35家。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总额5016.05亿元、463.92亿元和298.0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9%、34.6%和37.9%。34个工业行业大类实现整体盈利,企业亏损面为6.9%;亏损企业亏损额2.99亿元,比上年下降0.5%。产品销售率98.24%,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9.3,比上年提高30.5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科技投入产出同步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4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实现新产品产值4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工业能耗下降幅度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0.2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8.2%;全市75家重点能耗企业产值能耗下降16.9%。

建筑业发展形势稳定。截止12月末,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74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89.8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21.65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19.0%和21.7%。建筑业从业人员13.41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5.11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9.6%。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07亿元,下降38.7%;第二产业投资751.59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投资498.79亿元,增长25.7%。按注册类型分,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59亿元,增长24.8%;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4.41亿元,增长20.0%;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45亿元,增长16.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68.41亿元,增长26.5%;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4亿元,增长68.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7.98亿元,增长20.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显现。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599.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5%,其中住宅1219.49万平方米,增长32.4%;商品房竣工面积377.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4%,其中住宅264.95万平方米,增长47.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34.5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其中住宅285.18万平方米,下降5.2%;商品房销售额205.26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住宅162.31亿元,增长4.8%。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平稳加快。截止12月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52878户、个体工商户16.1万户,其中当年新增8851户和2.29万户;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资本2529.65亿元,其中当年净增573.9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16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实现税收收入94.87亿元,增长35.0%。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GDP比重5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发展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城乡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23.3亿元,增长17.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4.78亿元,增长21.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85.74亿元,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33亿元,增长20.4%。按消费品分:食品类零售额51.97亿元,增长48.8%;服装鞋帽针纺织类零售额39.58亿元,增长36.0%;日用品类零售额11.08亿元,增长34.0%;金银珠宝类零售额8.96亿元,增长66.8%;家具类零售额2.32亿元,增长25.2%;通讯器材类零售额5.76亿元,增长5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5.49亿元,增长18.5%;汽车类零售额68.47亿元,增长1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5.64亿元,增长38.5%。

贸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末拥有各类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0个,全年成交额372.2亿元,比上年增长67.6%,其中:200亿元以上市场1个。在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中,综合市场6个,专业市场14个。

【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发展形势稳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0.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进口总额44.56亿美元,增长31.0%;出口总额56.19亿美元,增长18.3%。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完成出口37.70亿美元,增长19.8%;加工贸易完成出口18.51亿美元,增长15.5%。按贸易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30.7亿美元,增长14.6%;内资企业完成出口25.49亿美元,增长23.1%。按贸易市场分,对亚洲完成出口26.73亿美元,增长18.3%,其中:对印度、日本和东盟出口3.35亿美元、6.3亿美元、5.67亿美元,分别增长34.7%、32.1%、40.9%;对欧盟出口8.3亿美元,下降1.2%;对美国出口8.78亿美元,增长12.9%;纸及其纸制品出口8.74亿美元,增长8.0%;机电产品出口23.3亿美元,增长24.2%。

实际外资增长放缓。全年新批工商注册外资企业125家,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9个。协议利用外资22.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2%。实际利用外资18.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

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拥有境外投资企业67家,中方实际投资3.13亿美元,其中当年新批18家,中方实际投资2778万美元。年末境外劳务人员4233人,其中当年新派境外劳务人员1302人。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额5.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营业额2.59亿美元,下降7%。年末拥有服务外包企业272家,比上年增加72家;年末拥有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3.77万人。

【交通、邮电】

交通基建项目进展顺利。京沪高铁镇江南站建成通车运营,宁杭城铁全线贯通;338省道拓宽改造、泰州大桥及镇江接线高速公路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码头泊位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升级251公里、危桥改造30座。年末全市拥有等级公路总里程7014公里,当年新增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2公里。

城乡公共交通更加完善。年末市区拥有公共营运车辆1286标台,其中当年新增39标台;营运线路81条,其中当年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8条,线路累计80条1300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13426.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36.8万人次,每万人客运车辆14.3标台。开通镇村公交线路102条,覆盖率70%。

交通运输量较快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货运量1.2亿吨(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83.56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7.2%和22.1%,其中公路货运量1.12亿吨,货物周转量61.2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7%和22.7%。交通客运量1.8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19.05亿人公里,分别增长22.7%和21.5%。

邮电通讯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05亿元,增长7.8%。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3.99亿元,增长9.5%;邮政业务收入2.8亿元,增长16.8%。全年发送函件2685.98万件,邮政代理特快专递39.39万件。年末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8.27万户,比上年减少5.46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330.22万户,比上年增加56.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1.7万户,比上年增加9.93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保险】

金融业受稳健货币政策作用,存贷增量明显放缓。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474.45亿元,比年初增加230.49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307.46亿元,比年初增加110.9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5.64亿元,比年初增加113.5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835.5亿元,比年初增加221.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93.0亿元,比年初增加158.4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09.01亿元,比年初增加81.59亿元。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50.35亿元,比上年增加13.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5%,比年初下降0.61个百分点。全年新开业11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新增4家证券营业部、8家创投机构。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拥有各类保险机构51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财产险22家,人寿险24家,中介代理机构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财产险收入13.16亿元,增长15.7%;人身险收入44.76亿元,增长4.9%。保险赔款支出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财产险支出6.12亿元,增长15.1%;人身险支出5.74亿元,增长33.5%。

【科技、教育】

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第八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江苏大学“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我市国家级研发机构零突破。年末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数139家,比上年增加17家,成功引进和建设“航空新材料创新平台”、“中国药品食品保健品检验检测平台”、“中美金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1家研发机构和检测机构。年末全市拥有1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和10家公共服务平台。年末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43家,高新技术产品1520项。

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全年专利申请量15316件,比上年增加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17件,比上年增加1151件;专利授权量7404件,比上年增加8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97件,比上年增加19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2.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拥有量大幅增加。年末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1件,省着名商标224件,比上年分别增加6件、65件。“海昌”等4件商标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丹绿”等8件商标列入市级保护名录。

质检监管卓有成效。年末全市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家,国家检测中心2家;全年完成监督抽查产品2003批次,比上年增加22批次;共有705家企业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修改制订地方行业标准9项。全年食品检测合格率97.1%,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年教育投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拥有各类学校268所,在校学生39.1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11.63万人(含研究生和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学生3.03万人;普通中学108所,在校学生11.28万人;小学129所,在校学生13.09万人。拥有教职员工3.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7万人,高中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比例15%。城乡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全年“校安工程”开工面积23.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25万平方米。发放各类助学金4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20.4万名学生免除学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

【文化、旅游】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型绿色环保书刊商业印刷基地”项目基本建成,“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句容郭庄国际数字出版基地”等重大项目立项推进,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5%。成功举办“文化嘉年华?唱响红色经典”、“欢乐家园”等主题文化惠民活动,深化“文心讲堂”、“文心艺术讲座”、“文博系列讲座”等系列文化品牌建设。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送书下乡17万册,送电影下乡近8000场。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城区运河故道等4个文化遗产点被列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全年进行考古勘探发掘项目24个,出土文物标本500多件,《蒋乔镇的民间故事》、《马灯阵舞》入选全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9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928平米,比上年增加203.7平米。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3.7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2.1%,拥有数字电视用户49.85万户,数字化率68.1%。各类综合性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手机图书馆正式开通,5家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592册,比上年增加205册。成功举办“HIFI西津渡”、“长江草莓音乐节”、“中国瘗鹤铭奖”书法艺术展和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系列活动,承办江苏舞蹈“莲花奖”第四届少儿舞蹈暨第二届社会舞蹈比赛;完成广播剧《茅山小号手》剧本创作和录制播放;数字电影《社会妈妈》完成剧本创作。

旅游业实现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复建文宗阁、重修北固楼;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区创建初步通过国家5A级验收,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茅山情”红色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镇江金山湖国际龙舟大奖赛和“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句容市荣获省内唯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文旅结合的丹阳天地石刻园建成开园。年末全市拥有星级以上饭店53家,11家按照五星级标准在建或改扩建的饭店项目加快推进。年末全市拥有旅行社87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旅行社1家,营业收入超3000万元的旅行社4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3100.83万人次,入境旅游者人数65.0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

【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力推进国家医改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省医改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数8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04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0.56万人,注册护士0.54万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医生数3.31张和1.88人。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474家,建成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3+X”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为30.58万户87.8万居民签约建档。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本药物销售金额3.16亿元,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8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惠及人数159.74万人,参合率100%,年人均筹资标准300元。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着,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3.2%。适龄儿童“五苗”接种率99.5%,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1.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开通“十分钟体育健身圈”网络服务平台,年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面积693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21万平方米。城乡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覆盖率100%。组织开展了元旦万人健身长跑、“健身大拜年、体育进万家”、“全民健身你我同行”、“迎党庆、颂党恩”健身大展示等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承办中国国际男排挑战赛、女排对抗赛、全国男排大奖赛、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杯联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比赛等5项国际比赛、12项全国比赛和8项省级体育比赛。年末全市拥有等级运动员108名,全年向省队以上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7人,我市输送的运动员1人获乒乓球世界杯团体冠军、1人获青年亚洲击剑冠军、4人获5项全国冠军。全年销售体育彩票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2.3%。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南徐新城行政中心投入使用,档案馆、科技馆建成交付,商务A区、职工文体中心和体育会展中心等主体竣工,金山湖景区调水控水工程全面完成,官塘片区开发全面启动。市区新改扩建禹山路、运河路、京岘山南路以及金山水城路网等道路24条,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住宅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大市口地下人防工程投入使用。金山水厂扩建工程完工,区域供水普及率98.7%。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改造街巷道路50条、2万平方米,整治积水区26处,改造老小区27万平方米,改造、修缮直管公房2万平方米,拆迁、改造空斗墙房屋1万平方米;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省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调研。数字镇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获批,成为国家级数字城市推广建设市。深入推进“大城管”建设,建成区道路实现保洁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使用。市区建成区面积114.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5.5平方公里。

生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丹阳市、扬中市和句容市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全市生态镇占比87.8%、生态村占比65%。获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立项。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比92.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23.9%,城镇绿化覆盖率41.8%。“青山绿水”行动继续推进,市区9条河流整治达标,新建污水管网126公里,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市区建成在线监控网络,实现重点污染源数字化监管。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别比上年削减2.2%、2.5%、2%和0.5%。

【人口、民生保障、社会管理】

人口保持适度增长。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1.86万人,比上年增加1.15万人,其中男性135.40万人,增加0.24万人;女性136.46万人,增加0.91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2:100。当年出生人口2.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98‰,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8‰以下;死亡人口1.7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7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25元,比上年增长17.9%。城乡居民收入由上年2.14:1调整至2.08: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513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36元,比上年增长16.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3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加0.3平方米和4.8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1辆、电脑95台、移动电话223部;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10辆、电脑45台、移动电话197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年末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为74.66、80.54、44.13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5.75、5.09、0.86万人,保险覆盖面分别98.3%、98.4%、97.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8万人,覆盖率97.9%。市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增至114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调增至1572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分别调增至405元/月和314元/月,城乡低保人数4.38万人,发放低保补贴(含物价补贴)1.05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0.6万平方米、18113套(间),其中,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1.2万平方米、11573套(间)。新增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共3020套,筹建廉租住房2.3万平方米、500套。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20个、总面积52万平方米。

慈善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募集慈善资金4081万元,其中市本级2042.1万元;全市支出救助资金2818万元,救助3.79万人次。其中市本级支出1159.23万元,救助3.03万人次。全市福利彩票实现销售3.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其中筹集福彩公益金1.1亿元。

区划调整稳步实施。全市共撤镇改设街办5个,增设街道4个。经过区划调整,全市现有35个镇、19个街道办事处、504个村民委会、285个社区和居民委会。

“平安镇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677起,死亡317人,比上年分别下降5.3%和1.2%,连续十年实现“双下降”。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4人/亿元,比上年下降14.6%。全市公众安全感93.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变动度比上年下降0.05个万分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1.0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